农村小年是哪一天?有什么习俗?

光头新农人


小年,从字面意思上看有三种解释。一是指农历腊月是二十九天的月份,二是指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第三种解释是指果树结果少,竹木生长慢的年份。

作为节日来讲,由于地域风俗的差异,小年在全国各地赋予的含义和习俗也是不同的,比如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中国国内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也有地方称冬至为小年。

小年要做什么?

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汉族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等。

贴春联

汉族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用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洗浴

汉族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为迎接新年,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





大山下猴哥


针对作者这个问题我来发表自己村的风俗,首先我老家是江西上饶鄱阳县游城乡的,也是一个小农村,我就拿我自己村来说吧,首先我们村小年是除夕的前一天,一家人会在一起吃年夜饭,我们这个小年的来历好像是女婿年,因为新婚女婿前几年每年都要去丈母娘家过小年,这个小年据我村里和附近村的老人这样说的







湖城鸽手执着


农历的腊月23,我们这里称小年。因为我们是北方,我们小年儿是23,也有地方是24。每年的这一天晚上大家都要包饺子,把灶王爷早早的请上灶台,然后摆上水果,糖果,香炉。过一会儿下出饺子来再摆上饺子。我们这个地方挺重视小年儿的,因为过了小年儿,以后大家就要忙大年了。



娇姐在农村


呵呵,我又一次被一个问题击败了。

刚看到这个问题,我回味了半天,不知道是告诉题主呢还是不告诉题主。因为我感觉题主大人的这个问题,明显就不是一个中国人能问出来的。

就是算是告诉你了,你一个外国人,对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凭脑子空想,肯定也想不出个什么玩意儿来。

小年是哪一天,中国人都知道是腊月二十三,连我上幼儿园的小侄女都会背那首过年的童谣。

农村小年是哪一天,老天,我活了四十年了,头一次听说中国的小年还有农村与城市之分。

至于习俗,真不好意思,我无法回答了,我今天得抽个时间,骑上我的二八大驴进城去看看,打听一下城里的小年有什么习俗,等我完全了解了再来回答您。

感谢您的提问,亲爱的国际友人。


白鹿原老农民


大家好,我是匆花丸子,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家住湘北农村,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讲小年夜是一个重要且有意义的日子,中国各地的小年夜日期也是不一样的。

一说到小年,北方人马上会反应过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呀!但在南方一些地区,却是将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定为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所以要祭灶神的。

在湘北腊月二十四那天,合家小宴,祭奠祖先,民间各种游乐活动多从此日开始,俗曰“闹春”。又相传此日高客子(老鼠)过年(亦有说过喜会),不宜吵闹,应早睡,保持安静。否则,“你吵它一天,它吵你一年。”

不过,湘北人的过年,其实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是日相传为司命菩萨(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善恶之日,各家各户点锅灯,焚香拜,祈求灶神奏善事、驱火灾,同时送平时家中奉祀诸神。送神之后,诸神不在家,百无禁忌,开始忙年。

随着过年年的气氛越来越浓,早着这个回答问题的时间,给小伙伴们,及各位老铁拜个早年,点赞的人阖家欢乐,美满幸福。不点赞的人,本姑娘同样祝愿大家阖家欢乐,美满幸福。谢谢大家的支持!





匆花丸子


大家年,我是豫宛小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农村我们这里,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在那天我们要吃烧饼,晚上要喝酸汤配烧饼,从那天上午开始,烧饼摊上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因为人们都怕去的晚了买不上,有时候还有人插队买,据说,有的卖烧饼的生意好的已经提前好几天就把饼做好然后冷藏起来,到二十三那天拿出来加热一下,烧饼也从以前的五毛涨到现在得两块钱了,虽说物价上涨,但依然没有阻挡人们到二十三那天吃烧饼的热情,那队伍壮观的可以从街东头排到街西头,从我小时候记事起,爸爸妈妈每年二十三都要买,还要强迫我吃一个,我记得卖烧饼的刚开始就一个摊位,后来我们村上的一个人也开始卖,但我们还是喜欢吃原先的师傅的,那饼酥脆嫩香,饼皮上撒上芝麻粒儿,一层层的,入口香甜,回味无穷,一个烧饼几分钟就吃完了,还有一种甜的,中间的心是甜的,炕好的时候中间鼓鼓的,有一种比脆锅巴还好吃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是非常想念,现在的烧饼都是那种厚厚的,吃起来到嘴里有种嚼不烂的感觉了。

不知道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吗,你们那里小年腊月二十三有什么习俗,要吃什么?欢迎大家留言。





豫宛小丽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吧 小时候家里穷

,(一年都不太吃肉的那种)印象中从这天开始,就是家里最幸福的日子 因为爸爸妈妈开始各种忙活准备过年的吃食 煮肉,蒸各种馒头 包子 买年货 真是热闹 现在经济条件越来越好 年味也越来越淡 小时候的那种过年的喜悦,满足 再也体会不到了……


庆庆手机


过小年具体是哪一天?这并不是刻意的分农村和城市对不?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国人,所以大家说的过小年都应该一样,不分农村的小年和城里的小年,她指的都是同一天:腊月二十三。当然过小年的习俗还是有点区别的,我是农村人,我们当地过小年的习俗就是先得给家里屋前屋后来一个大扫除,家里边边角角的地方甚至屋顶都要清理一番,然后就是沐浴洗衣理发等等一系列洗洗刷刷的猛操作,寓意着扫除去年的妖邪晦气,迎接美好的新年。再有就是小孩子们当天也可以有不少糖果吃咯。,还有的地方还有剪窗花的习惯,不过我们那里是没有,因为不会剪,这也是各方各俗吧。这些操作过后也到了这一天最重要的仪式了,那就是祭灶,至于如何祭灶呢那就看主人的口才了,总之就是请灶王爷上天汇报家里情况要尽量说好的,希望老天爷来年多眷顾家里人这些,这些浓重的仪式也只有农村里才会有,城里的就少见了。最后就是有些禁忌咯,不要杀生咯,不要捣蒜咯,等等。总的来说希望自己家里人新年新气象。


避风港周候田


腊月23,放鞭炮,腊八鸡灶,年夏来到,小妮要花,小孩要炮,小孩上大伯家送饺子,大伯会给小孩发压岁钱,过完初一,走亲戚,姑姑家,大伯家,姥姥家,七大姑八大姨,都会得去,一年就这么一回,少去了谁家也不高兴,累是累点,亲戚就得多走动,要不就不亲了,你说,是吧


修炼人生5


今天是腊月十九,再过几天就要过小年了,而对于过小年,有些地方的风俗传统习惯并不相同,这就是中国地大物博所遗留下来的一个习惯。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从大的范围上来讲,北方地区一般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地区普遍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那么你所在的农村地区是哪一天过小年呢?有什么样的习俗?止茶就说说我老家和我现在所生活地区的一些风俗习惯。


在止茶老家皖西南地区,普遍意义上是以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作为小年夜。在小年这一天,最大的传统风俗习惯有两个,第一就是祭祖。家里祖先的所有坟地都需要带着祭品香纸和炮竹去祭奠一番。这两年农村地区推行文明祭祀活动,因为冬天天气干燥极其容易引发山火,造成不可控的损失。记得三年前我们家当地就是由于过年那天祭祀上坟,从而引发了多场山火,最后很多人因此被拘留。所以,这两年我们当地在推行文明祭祀活动,以鲜花或者是干花来代替香火炮竹。

第2件事情就是合家团圆吃小年夜饭。虽然传统意义上来讲,小年夜没有大年夜那天那么热闹和丰盛,但相比于平时也要丰盛得多。过去农民外出打工的少,基本上到冬天都在家里面呆着,所以小年夜一大家子人也能齐聚一堂,好好吃一个年夜饭,但是现在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面,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或者妇女在老家,他们在小年夜的时候有可能还在外面奔波,没有回来,所以现在的小年夜没有过去那么热闹。


而我现在所生活的地区在省城,省城所在地,传统习俗上是按照北方地区来,过小年的。也就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过小年。现在城市里面过小年过大年的风俗习惯,其实已经没有太多的特别之处,在吃穿方面跟往常大体相同,因为现在城里面的人生活水平比较高,基本上不需要特别隆重,因为什么东西平时都可以吃的,也不需要特别留到过年的时候才给大家分享。

所以现在在城市里面过小年,最多就是让亲戚朋友聚到一起,大家凑个热闹聚会一下,联络联络感情,因为虽然很多人可能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但是平时却没有太多的机会往来,大家平时都很忙,工作也很辛苦,每天回到家又需要照顾家人,所以平时聚会的时间较少,而到了过年过节这样的日子,亲朋好友才能欢聚一堂,这也是过节的传统意义所在。


另外在很多民间传说中,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所以每个家庭都会在这一天供奉灶王爷,希望得到他们的庇护,让家里来年平平安安,红红火火,无灾无难。这种传统的习俗在中国很多农村地区都普遍存在。

甚至我听说还有一些地方把正月十五当做小年来过,只不过这个传说我是第1次听,并没有太深切的感受,如果您知道有这样的风俗习惯,欢迎在下面留言补充,说说您对过小年有什么样的感受,对农村的一些风俗习惯有哪些很深刻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