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3000年地坑院裡迎新年,看看生活在裡面的人們都忙成了啥樣子


地坑院又叫地窖院,是我國最早的穴居形式之一,它的存在有3000多年的歷史,地坑院不同於其它穴居形式的地方就是,至今仍有人在裡面居住,臨近鼠年春節,一場降雪過後,一起隨著鏡頭探訪一下生活在地坑院裡的人們都是用什麼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圖為:在山西運城平陸縣東坪頭村一處四方形農家地坑院裡村民們正忙著準備各種年貨。

在進入地坑院的入口,一群放年假的孩童,手提大紅燈籠,從地坑院下面跑了上來,過年是這些孩子們最為盼望的節日。

大人將喜慶的大紅燈籠懸掛在地坑院的入口,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氣氛,富裕起來的農村人過春節不再是做點好吃的,穿件新衣服那樣了。

寫春聯是必不可少的,村子裡有文化會寫字的先生,會被主人家請到家裡,在大紅的紙上寫下對來年期盼的話語,鄰居們都會湊在一起,讓寫春聯的先生給自家寫上幾幅春聯。

煮麻花要算是最為熱鬧的事情,這個留在小時候記憶裡最為難忘的事情,小時候的春節就是從煮麻花開始,每當家裡的土窯洞裡支起油鍋案板,就知道要過年了。

大人們三幾家人相互搭伴,婦女們圍著案板搓麻花,男人們在油鍋前燒柴,炸油,小孩子則是等著吃撈出油鍋拿著燙手的熱麻花,不過像這樣的原始年俗畫面現在的農村也是很少能夠看到了,更別說久居城裡的人們了。

出門走親戚,蒸花饃也是年裡要做的事,秋天早早攢下來的紅棗這個時候就派上了用場,幾個手巧的大媽,會將麵糰捏成各種造型,用紅棗點綴,捏好的花饃放在熱炕上等著醒好上鍋。

大媽將醒好的花饃端到窯洞外面的土鍋灶上上鍋開蒸。

地坑院的灶房也是非常奇特的,在進院子的一處,和掏窯洞一樣,在黃土牆上掏出一孔洞,在裡面用黃泥砌上一口土鍋灶,放上一口大鐵鍋,邊上放上風箱,這家主人的原始土鍋灶都用了50年以上,窯頂的黃土早被柴火燻得烏黑,這種柴火蒸出來的饃饃可是相當的好吃。

幾位遊客在窯洞裡和農村大媽體驗剪窗花,坐在土炕上感受著土的掉渣的年味,兩位美女直呼真是不虛此行,這種體驗是從來沒有過的。

大媽將剪好的窗花貼在窗戶上,喜慶的窗花,白白的花饃,燙手的麻花,大紅的春聯,忙碌的人們將整個地坑院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氣氛。

這樣的北方年俗年味各位親您有沒有體驗過,有沒有想親自體驗一下的衝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