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位皇帝谁能力强一点,对大明王朝贡献大一点?

封狼居胥


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同为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朱祁镇的母亲孙皇后,少时和朱祁镇一起长大,颇受宣宗宠爱。因此,宣宗朱瞻基不惜废掉原配胡皇后,立了朱祁镇的母亲孙氏为皇后。而朱祁镇也就成了宣宗明正言顺的嫡长子,顺利继承了大统。

英宗继位,第二年改年号正统,由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张太皇太后辅政,史称“三杨”的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主持内阁,仁宣之治得以延续。

到了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皇太后去世,三杨因为年迈,在朝中也逐渐式微。宦官王振趁机得到了明英宗的信任,开始大肆网罗党羽,打击朝中的贤良忠臣,朝政开始急转直下。明英宗开启了大明朝第一次宦官专权干政。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南侵,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英宗率五十万精锐大军亲征。回师途中,因为王振的私心,致使五十万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也先所败,数十万明军战死,英宗被俘。土木堡之变致使明朝精锐几乎丧失殆尽,实力锐减。

瓦剌首领也先趁机率军南下,包围了北京城,意图逼迫明朝廷南迁。毫不夸张的说,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差点让明朝成了第二个宋朝。朱祁镇所犯的过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消弭的。

幸好,危难之际,英宗朱祁镇之母孙太后在于谦等人的建议下,立郕王朱祁钰登基为帝,年号景泰,并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朱祁钰启用于谦等贤臣忠良,与瓦剌战斗到底,最终在北京保卫战中粉碎了瓦剌的进攻,解除了大明的危局。

明代宗朱祁钰,在危难之际,敢于做出抵抗到底的决定,敢于大胆启用于谦等主战派大臣,就已经显示出了自己的气魄。仅凭这一点,朱祁钰已经略胜朱祁镇一筹了。

朱祁钰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开始启用能臣良将,特别是重用于谦,清算宦官王振余党,很快稳定了朝局。接着,明军又数次击败瓦剌的进攻,被俘的明英宗完全失去了作用。明英宗能够被顺利迎回,也是因为朱祁钰坐镇下的大明势力依然强大的结果。

朱祁钰之后对军队、边镇进行改革,建立了统一的军事指挥制度,复设大同、蓟州军屯,耗死了也先,解除了瓦剌对明朝的威胁。同时,明代宗厉行节俭,鼓励农桑,减免赋税,救济天灾,明朝经济快速得到发展。随着明朝国势的强盛,周边藩属国也纷纷开始向北京朝贡。

可以说,在朱祁钰治理下的明朝,暂时迎来了一个小的复兴期。

当然,朱祁钰也是有私心的,他将回朝的英宗软禁在了南宫。同时,他为了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不惜贿赂朝臣,废除了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的太子位。只是朱见济夭折,而朱祁钰又突然重病,让被囚南宫的朱祁镇有了翻盘的机会。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并改元天顺。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蛊惑下,冤杀了忠于大明,并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大功的于谦。好在,朱祁镇在大学士李贤的提醒下,突然醒悟,开始反省和纠正自己的所做所为。

朱祁镇在天顺年间,任用李贤、彭时等贤臣,让明朝得以继续稳定发展。同时,他先后惩治了石亨等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吏治的清明。

我们不能不认可,朱祁镇的情商很高,内心比较善良。他在被俘时,竟然都能够说服瓦剌人善待他。

朱祁镇重登帝位之后,开始实行仁政。首先,他释放了建庶人,即被囚禁的明惠宗朱建文幼子朱文圭一脉。接着,英宗听从钱皇后的建议,恢复了明朝第一废后明宣宗朱瞻基原配胡皇后的名号。在临终之前,又下旨废除了明太祖朱元璋重启的妃嫔殉葬制度,获得了后世的盛赞。

了解了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两人各自的一生,谁的能力更强点,谁的贡献更大点,也就明了了。

相对而言,朱祁镇的个人能力肯定要比朱祁钰强。朱祁镇情商高,城府深,在经过磨难之后,政治能力也突飞猛进。从他能够在被俘后自瓦剌安然归来,以及被困南宫,能够隐忍到夺门之变,重登帝位就可以看出来了。

但是,朱祁镇能力高,却有点“昏”,在前期看不清是非对错,盲目宠信宦官,到他死都没有悔改,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的巨大灾难。之后,他又错杀于谦等贤臣。虽然在天顺年间,朱祁镇尽力进行了弥补,却还是对大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相反的,朱祁钰虽然没有朱祁镇个人能力高,虽然有偏狭急躁,自私自利的一面,但是相对单纯的个性,让他认准了一个道理,面对外敌入侵,就要抵抗到底,守住大明江山。同时,他也要担负起一个帝王的责任,治理好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应该就是这些相对朴实的想法,让他坚定的任用于谦等贤臣,将原本被明英宗朱祁镇带偏方向的大明朝,重新带回了正途。

综合下来,明代宗朱祁钰虽然在个人能力上不如明英宗朱祁镇,但是,对于大明的贡献方面,却是要远远大于朱祁镇。

朱祁钰和朱祁镇的事迹,其实也给予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一个人能力再高,如果前进的方向错了,反而破坏力越大。而能力稍弱,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认准了正确的方向,去做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同样可以做出巨大的贡献。


奕天读历史


朱祁镇和朱祁钰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俩,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长子,生母是孝恭皇后孙氏;朱祁钰是明宣宗次子,生母是贤妃吴氏。原本兄弟俩感情挺不错的,兄友弟恭,朱祁镇当他的皇帝,朱祁钰当他的富贵王爷,只是正统十四年发生的“土木堡之变”,兄弟二人的命运走向发生了重大变化。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在土木堡被瓦剌大军擒获。明廷陷入慌乱的局面,国之无主,朱祁镇之子年幼若登基或面临主少国疑。在这风雨飘摇之时,朱祁镇的异母弟弟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为帝,即明代宗。兄弟俩分别都有在位执政,那么两人谁的能力更强,对大明朝的贡献更大一些呢?

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的部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张太皇太后及三杨辅政时期、亲政时期、夺门之变后。

朱祁镇登基时年纪尚幼,在太皇太后张氏及“三杨”辅佐时期,张太皇太后为人十分公正,她大权在握期间,宦官佞臣外戚都不敢作妖。太皇太后死后,“三杨”年迈去世后,朱祁镇终于完全掌握大权,这期间宠信奸佞小人、杀忠臣、打败仗等等,他都做过。“夺门之变”后,朱祁镇似乎“开窍”了,开始任用贤臣,朝政上出现了清明时期。

明代宗朱祁钰

虽然为了一己私心,朱祁钰软禁了被释放归来的明英宗、废了明英宗之子太子之位,但在朝政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

临危受命的朱祁钰接过了风雨飘摇的明廷政权,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保住了大明江山免落入瓦剌人之手。攘外的同时,招贤纳士,清除阉党势力,吏治一派新的景象,同时也维护朝廷的稳定。

阿浅说

综合两位皇帝的经历来看,其实两人的能力应是不相上下,只是因为成长和身处的环境不同,早就了不同的心态。

朱祁镇早年被张太皇天后“压”着,好不容易亲政, 自然想大干一番,但终究阅历和识人不足,中期出现了混沌的局面;而朱祁钰本身能力也是不错,在风雨飘摇之中,被迫“成长”,他必须尽力去力挽狂澜局面,否则一切都将失去意义。而明英宗在经历土木堡之变、南宫七年、夺门之变等事情之后,心态成长了,也提升了,所以后期也将任贤选能贯彻到底。

而综合上述经历和贡献来看,明代宗朱祁钰虽然在位时间短,但对明朝的延续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所采取的措施于明廷是有益,保住了大明江山,保住了百姓的安居。整体来说,阿浅觉得朱祁钰私心让他走了岔路,大局上他的贡献还是不可磨灭的,比朱祁镇的功劳,要略微强一些。


若浅话史


影视剧中的明英宗



1.明英宗朱祁镇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皇帝。朱祁镇九岁登基,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却不重用自家人,甚至不允许外戚干预国事。其坚持亲贤臣远小人,重用杨士齐、杨荣、杨溥来辅政,安定边防,整治吏治,发展经济,使得大明国势强盛。但是随着“三杨”相继去世,以及太皇太后的去世,明英宗朱祁镇自己掌握权力后,虽然也能够励精图治,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令南方诸省筹措粮饷,派遣南兵稳定因宣德皇帝弃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引发地缘地震后动荡不安的云南承宣布政使司。

土木之变



但一直暗中作怪的太监王振受到了重用,此时明英宗好人的特质显露无遗,王振逢迎他说什么他就信什么。由于北方瓦剌经常骚扰边境抢夺人和物,又骗取明朝大量金银,所以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明英宗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御驾亲征,想一举消灭瓦剌,怎奈由于太监王振出于自私的目的让英宗处于被动位置,王振为了让家乡父老看到自己亲自陪皇帝出征而绕道他的家乡走,后又原路返回,导致瓦剌军队包围了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对明朝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后英宗发动政变从代宗手中夺回政权,但是其大肆杀戮代宗时代重用的大臣,杀害忠臣于谦,但后期执政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属于一般中等。其尤为让人称道的是废除了洪武以来妃嫔殉葬制度。

影视剧中的明代宗



2.明代宗是个有为青年。在土木之变后,为了防止国家陷入混乱,主少疑国,于谦等大臣劝说钱太后立朱祁钰为帝史称代宗。

代宗继位是个特殊历史时期,土木之变皇帝被俘是明朝的奇耻大辱,这让代宗意识到明朝自身要发展,要实现国强,这种强国意识觉醒了。所以,代宗继位后,知人善任,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励精图治,选将练兵,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又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当时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反对南迁,高举抗敌的旗帜,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抗击并打败了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的野心。启用正统以来被迫害的忠臣贤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朝野清明。维护了明朝的政治稳定,这一切都是不可抹煞的功绩。

3.英宗和代宗都有自身的缺点。一个是老好人未必就适合做皇帝,一个虽取得实绩,但最终迷恋地位,拘禁兄长想自己子孙后代继承大统,各有各的私心和不足,但综合比较来看,代宗对唤醒明朝的忧患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警示后辈要励精图治,否则英宗之败会再次发生。

以上就是我对此问题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妥请参与留言讨论。



明英宗朱祁镇是个善交朋友的糊涂皇帝,任内喜用奸佞小人(如:王振、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诛杀忠烈贤臣(于谦、王文等),朱祁镇听信王振造成“土木之变”。自己在土木堡之战中被蒙古瓦剌的首领也先俘虏,被俘期间与瓦剌看守他的看护人员交上了朋友,通过他们才把自己被俘消息传了出去。后因其弟明代宗朱祁钰继位,任用于谦等坚决与瓦剌军作战,瓦剌首领也先见幽禁朱祁镇无利可图,在弟弟颜铁木耳等人的劝说下,释放了幽禁一年的朱祁镇。七年后(释放后),朱祁镇乘代宗朱祁钰病重,伙同阴险小人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囚禁朱祁钰,在南宫复辟成功。后来发生徐有贞专权,石亨叛乱,曹吉祥政变等。差一点要了朱祁镇的老命,大明王朝差一点被断送。所以,我认为,朱祁镇做个私下朋友没说的。作为皇帝,他的确算不得什么。

明代宗朱祁钰(1428-1457)在哥哥朱祁镇被俘后登上皇位,时称明景帝。他受命于危难之际,重用于谦、武兴等贤臣、武将。坚决抗击蒙古瓦剌军,有效的打击了蒙古也先的气焰。边境从此安宁,老百姓获得了难得的安静日子。可惜八年后,在自己(朱祁钰)病重不备的情况下,被朱祁镇囚禁(史称朱祁镇复辟),1457年,年仅30岁,执政仅8年的明景帝(代宗)死去。因死因成谜,史书说是病逝,民间野史说是被朱祁镇的太监蒋安勒死的,具体哪个是真不得而知。所以,我认为朱祁钰是个有才能,敢担当,挽狂澜于既倒的有作为的皇帝,可惜因病大意被朱祁镇等暗算。



yoo嘿嘿


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位皇帝比较朱祁钰的能力强。朱祁镇9岁继位,当皇帝。前期太皇太后张太后,任人为贤用三杨,张太后驾崩,明英宗掌权,凑措钱粮,训练军队,准备解除,蒙古瓦喇的威胁。1449年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率50万精锐之军抗击瓦喇。随驾的文臣武将,去了大半,明朝的精锐之师去了三分之二,火器压倒瓦喇,瓦喇只有二十万人马。明军在土木堡,处于不利的险地,四面高土木堡低。而且宠幸太监王振,为了显摆,改变行军路线,被瓦喇侦知,与皇后妃子在一起,断绝与文臣武将的联系,王振隔断皇帝与文臣武将的联系。朱祁镇致使兵败被俘,成明朝的奇耻大辱,死伤士兵几十万。对明朝来说,明英宗不是有功,而是有罪。瓦喇太师也先,挟持明英宗朱祁镇,要挟明朝的守城的文明武将。朱祁镇成为瓦喇敲诈明朝的筹码。明朝由强走弱。朱祁镇任用宠幸奸臣如王振、曹吉祥、徐有贞、石亨。王振造成土木堡之变,曹吉祥把持朝政,逼死明英宗,徐有贞篡权,石亨叛乱。明英宗杀贤臣于谦和王文。明代宗朱祁钰由监国之王在大臣于谦孙太后支持下,继承皇位,叫明代宗。明朝由于有新君王,不受瓦喇的要挟。明代宗朱祁钰抗击瓦喇的入侵打了一年把瓦喇赶走,重振了明朝,救了明朝。朱祁钰重用贤臣。这就是朱祁钰明代宗对大明王朝的贡献。


喇叭与利剑


当然是朱祁钰啦!

朱祁镇唯一能让世人所称道的,就是在临死前下遗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这恐怕就是朱祁镇皇帝生涯中唯一的亮点。但说实话废除殉葬制度只是让那些妃嫔得以幸免于难罢了,这与天下无益,更是抵不掉他对于整个大明天下造成的伤害。



1449年那场“土木之变”让整个大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等五十余位朝中柱石悉数战死沙场,朱棣所留下的五十万大军亦全军覆没,其中就包括明朝最为精锐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等三大营部队。由此,土木堡之变后,永乐朝积累下的底蕴,在朱祁镇的胡闹下,被毁于一旦,而后因明朝精锐军队损失殆尽,明朝的边防政策自此有主动出击,变为被动防御。



再之后,朱祁镇靠着“夺门之变”重登皇位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他又丧心病狂的将于谦等忠于朱祁钰的朝中忠臣悉数斩杀,而要知道,于谦等人可都是能臣、干臣,是大明朝的柱石,杀他们等于是自毁长城,可朱祁镇却偏偏这么做了。随着朱祁镇对忠于朱祁钰群臣的杀戮,再加上之前因他错误的指挥,致使开国武人勋贵集团和靖难功臣集团在土木堡之变被诛杀殆尽,由此整个大明朝再无忠臣可用。

因开国、靖难武官在朱祁镇两次清算中被屠戮殆尽,此后,朱祁镇只能靠宦官来制衡文官集团,由此宦官之祸开始在明朝泛滥,宦官开始有了与百官抗衡的实力,并有了祸乱明朝天下的资本。而后,因皇帝重用宦官,文武大臣和君主开始离心离德,国势日蹙。



由此,可以说,明朝真正的衰落就是从朱祁镇开始的,对于大明来说,朱祁镇绝对是不可饶恕的千古罪人。

若说,朱祁镇是让明朝开始衰落的罪人,那朱祁钰就是让明朝得以中兴的功臣,如果不是他,被朱祁镇弄得支离破碎、衰落不堪的明朝,恐怕就会变成被异族随意欺压的存在了。

朱祁钰,他绝对是一位英主,放在任何一个朝代,他都算的上是位名君。瓦剌兵围北京之时,朱祁钰临危受命,在危急关头,他临危不乱,力挽狂澜,知人善用,启用于谦等能臣干吏,然后励精图治,选将练兵,最终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大明江山社稷转危为安,让明朝不至于陷入亡国的境地。



而后,在击退瓦剌后,朱祁钰又开始对于明朝上下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整顿和改革,由此使得被朱祁镇弄得支离破碎的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

在政治上,朱祁钰广开言路,招贤纳士,重用于谦等能臣,同时清除为祸天下的宦官势力,如此使得明朝的吏治为之一新;经济上,朱祁钰对常年受灾的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区的百姓,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减免税赋,同时下诏停止了前朝的各类采办,减免宫廷开支。



正如《明史》所言:“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对于明朝而言,朱祁钰就是一个有“再造社稷”之大功的英主。

综上所述,朱祁钰的功劳、能力绝对是要比朱祁镇大的多的,说句可能有失公允的话,朱祁镇可能连给朱祁钰提鞋都不配。


澳古说历史


这个问题我在前面“问答”中已做过回答。这里我就只介绍朱祁镇与朱祁钰皇位交替的简要过程和我个人的看法:

明英宗朱祁镇是个善交朋友的糊涂皇帝,任内喜用奸佞小人(如:王振、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诛杀忠烈贤臣(于谦、王文等),朱祁镇听信王振造成“土木之变”。自己在土木堡之战中被蒙古瓦剌的首领也先俘虏,被俘期间与瓦剌看守他的看护人员交上了朋友,通过他们才把自己被俘消息传了出去。后因其弟明代宗朱祁钰继位,任用于谦等坚决与瓦剌军作战,瓦剌首领也先见幽禁朱祁镇无利可图,在弟弟颜铁木耳等人的劝说下,释放了幽禁一年的朱祁镇。七年后(释放后),朱祁镇乘代宗朱祁钰病重,伙同阴险小人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囚禁朱祁钰,在南宫复辟成功。后来发生徐有贞专权,石亨叛乱,曹吉祥政变等。差一点要了朱祁镇的老命,大明王朝差一点被断送。所以,我认为,朱祁镇做个私下朋友没说的。作为皇帝,他的确算不得什么。

明代宗朱祁钰(1428-1457)在哥哥朱祁镇被俘后登上皇位,时称明景帝。他受命于危难之际,重用于谦、武兴等贤臣、武将。坚决抗击蒙古瓦剌军,有效的打击了蒙古也先的气焰。边境从此安宁,老百姓获得了难得的安静日子。可惜八年后,在自己(朱祁钰)病重不备的情况下,被朱祁镇囚禁(史称朱祁镇复辟),1457年,年仅30岁,执政仅8年的明景帝(代宗)死去。因死因成谜,史书说是病逝,民间野史说是被朱祁镇的太监蒋安勒死的,具体哪个是真不得而知。所以,我认为朱祁钰是个有才能,敢担当,挽狂澜于既倒的有作为的皇帝,可惜因病大意被朱祁镇等暗算。


聊以自娱2


提这个问题就说明没有好好了解明朝历史,在我看来,明朝最无能的皇帝最有罪的皇帝就是朱祁镇,比朱由检还不如。这个人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关键是土木堡之变让整个武将勋贵集团覆灭,造成文官开始独掌朝堂大权。武将不能入中枢的结果就是让明朝又走上了宋朝的老路。当初他老子朱瞻基在世的时候,武将就是贪污腐败也要包庇,就是明白文官杀了多的是人才顶替,有才能的武将杀了就很难培养。


尚书留颜


先理下两人关系,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都是亲兄弟,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但就能力和对明朝的贡献而言,明代宗朱祁钰还是相对靠谱和英明一些。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的长子,九岁继位,继位后由于年龄较小,由宣总的托孤大臣辅佐,使明朝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向上的时期,随着三杨的去世和太皇太后的离世,明英宗开始亲政,表现出来的执政能力近乎白痴,亲信宦官王振,破坏了明太祖建立的制度,土木堡之变,更是两明朝推向了灭亡的风险,复辟以后,仍不能改过自新,善恶不辨,整个统治时期,没有太大作为。

明代宗朱祁钰,土木堡之变发生后,被太后和大臣一起推向监国的位置,在于谦石亨等人的帮助下,击退瓦剌,解除首都被围的风险,排除众意,留都北京。继位后,重用于谦,改革鄙政,大有中兴之志。在位期间,虽无拓土之功,但在政治上超过了英宗。


宛南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