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役中兵败被俘的朱祁镇回国后应该被处死吗?

红星照耀神州



朱祁钰与朱祁镇既然是兄弟,处死就太过残忍了,朱祁钰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把他软禁在南京或者别的城市,然后派一个可靠的将军带兵镇守,杜绝他叛乱的可能。

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即便是有一些想借朱祁镇做阶梯往上爬的人,把他放了出来,他要起兵夺权也还有那么远的距离,可以给朝廷充分做准备的时间。以朱祁镇的魄力和能力,估计就是让他在南京登基他也没有那个胆子。


要知道他一旦在南京登基,就要面对北京真正的朝廷以平叛的名义进行讨逆平叛,南京镇守的将军不是他的人,他没有军队,只能束手就擒。

即便南京镇守的将军被他收买了,凭着那一支军队势单力孤,也干不成事情。参照朱高煦在山东谋反,朱瞻基大军一到,立即开门投降就可见一斑了。而朱高煦是经受过无数战阵、强壮勇武之人,尚且如此,一个懦弱无能的朱祁镇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朱祁钰终究还不算一代雄主,狠不下心来,也摆平不了那一堆亲情、旧臣的关系。从他因为于谦是北京保卫战的功臣就对于谦一直倚重,委以重任就可以看出,朱祁钰并不是一个善于权谋的人,于谦固然是大明的忠臣、干城,却不是他朱祁钰的可靠臂膀,这样的人,既要用,也要防的,关键时刻,他一念之差,就会坏了大事。

所以他虽然废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却终究没有守住江山。


谢金澎


我认为应该被处死,因为国无二主,朱祁镇不死,朱祁钰这个皇帝不仅当得尴尬,而且还有风险。再者,兄弟俩相比较,很明显朱祁钰更适合当皇帝,他在治理国家上比哥哥朱祁镇强。


(明代宗剧照)

但是,最终朱祁钰没有杀了朱祁镇,只是囚禁了他。殊不知正因为朱祁钰的妇人之仁,导致他不仅自身殒命,还连带着害了妻儿的性命。

临危受命,朱祁钰当了大明的代皇帝

公元1449年7月,踌躇满志的明英宗朱祁镇为了干出点成绩来巩固皇权,他盲目听信宦官王振的错误建议,对瓦刺进行了御驾亲征。可不擅长指挥打仗的朱祁镇最终兵败土木堡,而朱祁镇自己也被瓦刺俘虏过去当了人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消息传到京城,满朝惊慌,国不可一日无主,但朱祁镇的儿子当时才两岁,最后商议之下只好让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做了代皇帝,号为明代宗,暂时管理国家。

临危受命的朱祁钰当上皇帝后,他勤于国政,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让国家转危为安,还中兴了大明。可当朱祁钰皇帝当得正过瘾的时候,在瓦刺当俘虏的前朝皇帝朱祁镇却被放了回来。俗话说“国无二主”,朱祁钰虽然没有把自己辛苦巩固的皇位还给朱祁镇,但也没有杀他,而是把朱祁镇囚禁起来。

对国家有大过的朱祁镇回国后本该被杀死,但朱祁钰为何没有下此狠手

🛡首先,朱祁钰还是缺乏大气魄,有着酸文人的迂腐。他担心将来史书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担心朝堂上的舆论对他不利,因为如果此时朱祁镇稀里糊涂的死了,那么作为皇帝的朱祁钰肯定被大家怀疑为凶手。所以,有些天真的朱祁钰没对哥哥下杀手。

🛡其次,后宫孙太后给了朱祁钰很大的压力。毫无疑问,孙太后肯定要帮助自己的亲生儿子朱祁镇复位,所以她时刻在运用手中控制的势力对朱祁钰施加压力。


(明英宗剧照)

“夺门之变”,朱祁镇最终翻盘复位,而朱祁钰却不明不白的死亡

明代宗朱祁钰当政七年的时候,哥哥朱祁镇出手夺回了皇位,史称“夺门之变”。而且一个月后,年仅三十岁的朱祁钰不明不白的死亡。

并且早在朱祁钰废掉朱祁镇的太子儿子,把自己的孩子立为皇太子时,第二年自己的孩子就去世了,紧接着他的妻子也死亡,一家三口最终都莫名其妙的死去,想起来令人既恐惧又唏嘘不已。

综上所述,所以我认为土木堡之役中兵败被俘虏的朱祁镇回国后应该被处死,因为相比较起来,朱祁钰在治理国家这一方面是要强过朱祁镇的;而且,正是因为朱祁钰的仁慈,最终导致自己不仅丢了皇位,而且还丢了性命。


本文参考文献:《明史纪事》


墨雪问心


明代宗朱祁钰与大忠臣于谦两个人头脑都不清醒,最好的办法是坚决拒绝让成为瓦剌俘虏的败军之君明英宗朱祁镇回国,就像宋高宗对待父亲宋徽宗与大哥宋钦宗那样。

宋高宗赵构心狠手辣,为了不让大哥宋钦宗回国,不惜杀害提出“迎二圣回朝”的抗金名将岳飞。

瓦剌要放朱祁镇回国,明代宗朱祁钰优柔寡断不坚决拒绝,反而发牢骚说自己不贪恋皇位,当初是你们逼我做皇帝的。还是于谦出来打包票保证朱祁钰的皇位。明代宗朱祁钰只好勉强同意接朱祁镇回国,造成放虎归山,朱祁钰与于谦等人最终都被朱祁镇杀害的悲惨结局。

其实朱祁钰只要下令斩杀瓦剌的使者,严禁大臣再议论此事即可,让朱祁镇在瓦剌自生自灭是最好的办法。

明知道瓦剌放朱祁镇回来包藏祸心不怀好意,朱祁钰与于谦却妇人之仁,不斩杀瓦剌使者,接朱祁镇回国,眼睁睁往瓦剌人的陷阱里跳。

既然让朱祁镇回国,朱祁钰就无法处死朱祁镇,因为朱祁镇是太上皇,地位名义上还在皇帝朱祁钰之上,朱祁钰根本不敢公开下令处死朱祁镇。

因为朱祁镇是太上皇,即使土木堡惨败的罪魁祸首是朱祁镇,皇帝朱祁钰也没有权力追究太上皇朱祁镇的责任,更不可能处死他。

朱祁镇回国以后,朱祁钰对待大哥朱祁镇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朱祁镇不明不白“病死”,就像后来朱祁镇对弟弟朱祁钰那样。

可惜,上天给了景泰帝朱祁钰七年时间,朱祁钰心慈手软优柔寡断也没有让朱祁镇“病死”,最终养虎为患造成“夺门之变”,自己被朱祁镇派太监活活勒死的悲惨下场。


厚德载物49847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本人对明朝的总体印象是十分不错的,所以总的来说我还是非常喜欢的,而明朝却发生了皇帝被捕的事件,这就导致了明朝极大的减分。明朝最硬的一句话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被后来的人很荣幸的贯彻为“刚明”的称号,可见明朝是非常厉害的。回归主题,朱祁镇被瓦剌活捉的时候,朱祁镇就不应该活着,敌人围困的时候,他这时候就应该举刀自刎。而不是去蒙古生活一年多。实在是懦夫行为,老祖宗知道了,就得棺材板里跳出来,所以从这点上看朱祁镇是个懦夫,不配当皇上,还把明朝一炮给干回解放前,要不是没有于谦,明朝可就没有今天的历史地位了。

(大明风华朱祁镇)

朱祁镇回到明朝以后,为什么不把他处死呢?明朝的屈辱全被他一个搂完了,不千刀万剐也至少是死刑,但是他却还能继续当皇上,朱祁钰被他搞死,真是搞笑。其实里头是有门道的,且听小编给你细说,朱祁镇回到明朝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被软禁起来,毕竟一山不能容二虎,更何况是皇上,首先朱祁钰想要杀他可是实力不同意,别看朱祁镇被俘虏,但是朝中威信极高,自己是实力太过单薄,如若将他干死,恐生兵变。第二点就是总的来说哥弟两人的感情也还算不错,并没有到了水生火热,而且大家都明白,皇帝只能有一个人做,但是毕竟是亲兄弟,不到必要时刻,不要翻脸,而且自己的实力弱于朱祁镇。将朱祁镇其实是软禁是最好的结果。

(大明风华朱祁钰)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朱祁钰没后代,毕竟大明江山要有继承人,国家可不是儿戏,好不容生下一个儿子结果还夭折了,朱祁钰命苦呀。没办法,这就是天命,所以按规矩朱祁钰以后要把皇位传位于朱祁镇的儿子,如果朱祁钰把朱祁镇处死了,身份不就尴尬了吗?以后朱祁镇的儿子是应该恨朱祁钰还是谢朱祁钰。综合一系列的观点,朱祁钰并没有杀死朱祁镇,而是选择了继续软禁。但是随着“夺门之变”成功,朱祁镇又当上了皇上,但是也并没有将他弟弟处死,也是好吃好喝伺候着,毕竟也还是亲兄弟的血缘在这。

(大明风华朱祁镇)


鹏正


我的观点是不应该,应该善待。毕竟他回来时国家大权已经稳定,而且朱祁玉经过了北京的保卫战并取得了胜利。在国家在军队在朝廷中都有很高的威望,如果善待朱祁镇,可以让天下的人看到他的胸襟宽广,让天下人臣服。再说了朱祁镇经过了土木堡之变后,在国家在军队的形象已经毁了。他就像是一个国家的罪人一样,已经对皇权形成不了多大的威胁了。朱祁玉再来个恩威并重,巩固皇权。等他自己的孩子再大一点后再改换太子,到时候也没什么人反对了,这样他也还能活得长久一些。


3344梧桐先生


凭什么?人家只是亲征损兵折将而己,慈禧祸国殃民割地赔款,照样大摆宴席。



东方大国


不是天子犯法与民同罪吗?大明军法规定,凡是被俘将士诛灭三族祸及子孙,所以大明没有当俘虏的将士。为何皇帝被俘没有惩戒措施?应该在明朝法律中明文规定,凡是天子兵败时,若战死或者被俘前自杀的灵牌可以进祖庙供奉。凡是被俘后苟且偷生贪生怕死的,回国后连同母亲太后太子儿子皇后皆鸩酒赐死自尽,女儿发配边疆为奴,死后灵牌不得进祖庙。


红星照耀神州


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在御驾亲征失败被俘,瓦剌也先以为抓住明英宗,就可以要挟大明要钱药物。没想到,于谦拥立朱祁钰做了皇帝,对也先的讹诈不理不睬。反正我大明有了新皇帝,也不稀罕明英宗朱祁镇了。要钱要物没有,想打仗奉陪为。这才有了后来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也先在北京城下被打败后,仓皇逃回蒙古高原。从此,明英宗成了他手里烫手的山芋 ,杀了,也下的弟弟不同意,不杀,还的好吃好喝好招待,也下能不生气吗!眼看明英宗没有一点利用价值,也索性就把他放回大明。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按理历史的规律明英宗回来后,朱祁钰有能力、有手段让他“暴死”,以堵天下人之口。如果朱祁钰这样做了,就没有后来的夺门之变,就没有他不明不白的死去。朱祁钰为何没有害死明英宗呢?我觉得应该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兄弟情深。如果没有土木之变,明英宗与朱祁钰堪称历史上兄弟的典范。他俩虽是异母兄弟,但明英宗待朱祁钰比同母兄弟还亲。按照明朝皇家规定,皇子长大后,就要被封王到自己的封地去,没有皇帝允许,不得离开封地半步。但是明英宗实在对朱祁钰太好了,不舍得他离开自己。就把朱祁钰封为郕王,封地就在北京附近。而且朱祁钰从没有去过封地,一直留在北京城。明英宗对朱祁钰关怀,朱祁钰从良心是上来讲,也对明英宗下不了毒手。

二:明英宗成了太上皇,被幽禁于南宫,对自己构不成任何威胁,自己没有必要背负杀兄的恶名。明英宗回来时,朱祁钰的统治根基已经稳如泰山,没有谁可以威胁到他的统治,只要让明英宗老老实实呆在南宫,他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即使朱祁钰的儿子死后,他觉得自己才30多岁,完全可以再多生几个儿子,明英宗根本威胁不到自己的统治 。

三:从人性来说,朱祁镇与朱祁钰弟兄俩都是仁慈之君。曹丕有陷害兄弟的恶名,李世民有杀兄篡位血腥。明英宗不把朱祁钰赶到封地,是因为他不愿做曹丕那样的无情无义的帝王。朱祁钰没有害死明英宗,是他不愿像李世民那样,因为发动玄武门之变,而备受后人诟病。

权力会让人性扭曲,会让灵魂中压制的邪恶迸发出来。明英宗回来后,朱祁钰没有把皇位还给哥哥,是经不住权力诱惑。朱祁镇复辟后,害死了自己亲弟弟朱祁钰,是报复心理在作祟。兄弟俩最后之所以反目成仇,完全是贪恋权力所致。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因为一次战败就将领兵大将斩首。通常情况是根据将领的过错,作出适当的处罚。肴之战,孟、西、白三将全军覆没,三将仅以身免,秦穆公赦三将之罪,终称霸西戎。秦灭楚之战,李信率二十万秦军伐楚,阵亡七万余人,大败而归,秦始皇不斩李信,最终李信在其它灭国大战中立下功勋。

土木堡之役中皇帝朱祁镇犯有大错,如果他是一员大将,罪可致死;然而他是一位皇帝,古代没有刑法可用于皇帝。因此朱祁镇即使兵败,他也不该被处死,该处死的是瞎指挥的宦官王振。古代十分重视上下尊卑之别,皇帝是要尊重的,他就算全军覆没,也不当被处死,其罪在臣,不在君。如果那位大臣敢提议处死被俘的朱祁镇,那么首先死的必然是提议的这位大臣。

中国古代没有以法律形式公开处决一位帝王的,禅位、弑杀、逼退都是常见的。刘备亲征东吴,结果兵败而归,那论战败的主要原因,可能刘备占首要。刘备归了白帝城,没有那么大臣提议处死刘备!朱祁镇战败被俘,同样不会有大臣提议处死他,朱祁镇那怕不是皇帝了,他也是太上皇。正常情况下,臣不可以杀君,就如子不可以杀父一样。

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当初宠信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 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废除了殉葬制度。被俘期间,也先也没有从朱祁镇身上获得什么好处,最终将朱祁镇释放归国。



大秦铁鹰剑士


朱祁镇是曾经的皇帝,虽后为太上皇,满朝上下谁也担不起弑君的罪名,哪怕明代宗心里欲除了朱祁镇。代宗即不想担历史的罪名也作不到朱祁镇似的不要脸(从朱祁镇杀于歉和为王振平反来看真作到了级度不要脸),所以明代宗成不了一个合格的君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