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朱元璋視為兒子的兩朝重臣解縉,為何被朱棣凍成“冰棍”而死?

說起解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最近熱播劇《大明風華》裡,解縉可是個熱門人物。真實歷史上的解縉也確實很厲害。洪武十一年的時候,弱冠之年的解縉就考中了進士。太祖朱元璋對他的才華十分賞識,還經常對他說:“朕與你義則君臣,恩猶父子,你應該話無不言”。

在朱元璋心裡,解縉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也擔心他年輕不知世事,所以也經常鞭策他。在朱元璋看來,解縉與自己不僅只是君臣而已,還是“父子”。不過這種所謂的“父子關係”,實際上只是皇帝拉攏下屬的一種手段而已,斷不可信。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才氣幹雲的能臣,到了明成祖時期,卻被朱棣仍在雪地裡凍成“冰棍”而死。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被朱元璋視為兒子的兩朝重臣解縉,為何被朱棣凍成“冰棍”而死?

《大明風華》劇中的解縉

我們知道,在朱棣即位之後,解縉作為建文朝的大臣也受到了重用。在朱棣挑選的七人組成的內閣裡,解縉位居首位,可見朱棣對他的信任。而當時朱棣命他辦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審閱建文年間遺留下來的一千多分奏疏,朱棣對此的要求是:凡是涉及到具體事務的奏疏要留下來,然後進行實施;但如果是涉及到燕王或者是其他藩王,給朱允炆出主意,對燕王和其他藩王不利的奏疏要全部銷燬。當然了,朱棣此舉,主要還是為了要籠絡人心,學一下曹操!

朱棣雖然很看中解縉的才華,但是也經常告訴他不要持才傲物,要時刻保持謹慎之心。這話雖然聽上去並不舒服,但卻也是朱棣惜才的表現,不過解縉似乎沒有聽進去。

而解縉最後吃虧,也就是吃虧在太過聰明,太過率性了。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舉兩個例子來加以說明!

被朱元璋視為兒子的兩朝重臣解縉,為何被朱棣凍成“冰棍”而死?

朱棣——劇照

議論朝廷大臣

在朝廷之上,大臣之間政見不合引發爭論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時候在皇帝面前參奏其他大臣也是常有事情。但是解縉在議論其他大臣的時候,就顯得要嚴重一些了!

比如有一次朱棣寫下了一些大臣的名字要他分析個人的優缺點的時候,他就寫道:

“蹇義天資厚重,但遇事沒有主見;夏元吉個人品行很好,但不知道疏遠小人;宋禮憨直,但為人苛刻,不體恤別人;李至剛依附權勢,品行不端;方濱薄書之才,阻儈之心……”

要知道在朱棣所給的這些人中,有的已經是身居高位,有的則是朱棣準備要重用的,但是在解縉的筆下,這些人似乎都顯得那樣的輕飄,無能,一點兒情面都不給。所以這必然會引起很多人對他的不滿,朱棣也會重新審視這個恃才傲物的人!

被朱元璋視為兒子的兩朝重臣解縉,為何被朱棣凍成“冰棍”而死?

解縉——劇照

參與立儲之爭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朱棣的太子是朱高熾,即後來的明仁宗,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實朱棣最不看好的就是這個太子爺朱高熾。在朱棣繼位之初並不想立朱高熾為太子,只是在眾大臣的勸說下,朱棣才立他為儲的。不過這並不代表,朱棣就一直要讓他當太子,將來好繼承皇位。

相反,朱棣對朱高熾的意見很大,並多次想立漢王朱高煦為太子。特別是在朱棣北征之中,朱高煦更是緊跟在朱棣身旁,一言一行都在父親的眼中,所以很多次朱棣的心都動搖過。其他心腹大臣對立儲一事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議論,但是並不強烈,最終的結果還是要交給皇帝裁定。但是解縉給出的兩句話則起到了關鍵作用:一是說:“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第二句就三個字:“好聖孫”。太子之位因此而定。

被朱元璋視為兒子的兩朝重臣解縉,為何被朱棣凍成“冰棍”而死?

朱高熾——劇照

但是這雖然在很大程度上鞏固了朱高熾的太子之位,但是這也得罪了漢王朱高煦。特別是此事在傳到宮廷外面之後,朱棣引來了很多外界的批評,這使得朱棣大為惱火。於是朱高煦便趁機以洩露宮中秘密的罪名誣告解縉,不久之後,解縉便被貶為了廣西佈政局參議。

這個時候,曾經被他點評過的禮部郎中李至剛則又趁機出來彈劾解縉,將他貶到了交趾督餉。

永樂八年的時候,解縉進京奏事,這個時候正值朱棣要御駕親征,所以就沒有見到朱棣。最後解縉在見過朱高熾之後,便離京了。朱高煦得知此事後,便彈劾解縉說他無人臣之禮,朱棣十分氣憤,便將他打入了詔獄。

解縉在詔獄中受了很多折磨,並且還牽連了不少的官員下獄。

被朱元璋視為兒子的兩朝重臣解縉,為何被朱棣凍成“冰棍”而死?

朱高煦

時間就這樣過了五年,當時管理詔獄的錦衣衛指揮紀綱在將詔獄中罪犯的名單上呈朱棣預覽時,朱棣指著解縉的名字問:“這人還在詔獄裡嗎?”

紀綱心領神會,在返回詔獄之後,便將解縉給灌醉,最後將他埋入雪中,凍成了“冰棍”,解縉就這樣走完了他的一生。關於解縉的死,在《明史·解縉傳》中是有著明確記載的:

永樂十三年( 1415 年),錦衣衛紀綱上囚籍帝( 明成祖 )見緒姓名曰:“緒猶在耶?”綱遂醉絡酒,埋積雪中,立死。

其實總的來說,解縉之死,主要還是死於“立儲之爭”,相比之下的楊士奇等內閣大臣皆是如此。當然了,解縉本身的性格特徵也是造成他悲慘下場的一個原因!所以也有人說,解縉其實死得並不冤枉。你怎麼看呢?

參考文獻:《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