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有冠心病,你觉得吃什么中药能治好?

用户104470007272


从来没有见过医院能将一种疾病详细的从头到尾解释清楚(比如高血压 冠心病 癌症)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病因是什么及如何做到正确防范就能避免发生 服药固然能暂时控制病情 但它仍会周而复始的复发呀?难道就像医院所说般需一辈子服药吗?为什么不能把疾病的根源找出来以绝后患?说得现今医学这么的发达却又一大堆没法根治的疾病 这不自相矛盾吗?却还不是一大群的信奉者!其实 真正不能救治的是人那固化的思想而不是疾病!居然能将老祖宗呕心沥血成著的瑰宝中医贬得一文不值 这难道是中国人应为的吗?该醒醒了!


阿才记


上周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席间我们就聊到现在人病太多,而且大多数病都不能根治,想想科技确实进步很大,人类在不断的超越。

可是人类在很多疾病面前略显渺小,有一位女士40来岁说:其实,你们心内科医生总说冠心病治不好,我冠心病十几年,就治好了,吃了十副中药,现在不难受了。


后来听她说,她一直气短,心里不舒服,尤其生气的时候就难受,但干活工作都不耽误,一直找不到原因,后来认识一个大夫,给她开了十付中药就好了。

当然,这位中医肯定是高手,可以说药到病除,但人家并没有说她是冠心病。她还存着那个秘方,给我看: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甘草等等几味中药。

王医生竖起大拇指,真牛!

其实王医生没告诉她,这个方子叫逍遥散,就是一个疏肝理气的方子,当然看病最终目的是解除病痛,既然人家好了,咱们无需告诉人家其实她并不是什么冠心病,只是肝气郁结之类。


那么冠心病能治好吗?这个确实很难,目前比较理想的结果即使冠心病稳定,不进展,不犯病就是很好的治疗结果。

治好的概念就是说,我经过治疗,以后不用吃药了,只要能坚持健康生活,就不会再发生了。但目前的中医西医都很难把冠心病治好,充其量就是控制住,别让它再发展,与冠心病和平共处,长期共存。

我们看看什么是冠心病,现代医学的定义,当我们心脏动脉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大于50%的时候,称之为冠心病,冠心病包括无症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心衰等等情况。

要不冠心病治好,简单说就是把已经狭窄50%以上的血管狭窄治好到小于50%,或消除狭窄,但目前的技术方法,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即使支架能把超过80%的狭窄,让其血管恢复正常,那也不能去除形成这种狭窄的根,我们身体还会继续产生斑块,加重血管狭窄。而目前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让血管产生更少的斑块,同时通过一定的药物,延缓斑块加重,防止斑块破裂,预防心肌梗死。


如果有人说能治好冠心病,第一先得明确肯定是冠心病,不能说胸闷气短胸痛就是冠心病,就像开始王医生说的这位女士,其实就是肝气郁结,和心脏没有多大关系,并不能说治好冠心病了。

第二、治好就是说,以后不用吃药了,只靠健康生活方式,不让血管产生更多的血管斑块,这就是治好,如果有人说能治好,那就请把病历和方法告诉大家,我们学习普及,让更多人获益,这也算积德行善了。

如果不能证明您的方法有效,那么至少目前来说,还是按照全世界比较公认的办法:健康生活+必要的药物,与冠心病长期和平共处。

戒烟戒酒,控制体重,低糖低盐低脂饮食,坚持适当运动,减少压力,控制三高,加用阿司匹林和他汀,只有这样冠心病才能得到控制,不再发展。


心血管王医生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写,其发生原因的是我们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发生的心脏病。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在许多疾病的治疗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冠心病一旦诊断确立,在目前医疗条件下,尚无根治办法。所以说,无论西医、中医,都没有办法说治好冠心病,这也是未来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的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听从专业医生指导,进行科学规范化的治疗,以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对于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达标,如有心绞痛发作,则应常备硝酸甘油。而对于冠脉狭窄程度超过75%或频繁心绞痛发作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可行支架介入治疗。而对于病情复杂,必要时可进行外科介入治疗。

感谢阅读,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敬请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全科扫地僧


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狭窄为特征的各种类型的心血管疾病的总称,有心肌缺血、心绞痛、心梗、心衰、猝死等表现。

但是想单靠中药就把冠心病治愈,还是不大现实的哦。最好是中西结合,预防控制治疗为主。

那么常用的中成药有:

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血脂康、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银杏胶囊等这些药有扩张血管、活血化淤作用,对冠心病有一定的效果。

中药方面:

有补气养精类的:人参、黄芪、党参等;

补血养阴类:当归、生地、芍药等;

活血类:丹参、红花等;

饮片类最好在中医师的辩证下开具处方,再熬制,遵医嘱服药。

西药方面有:比如他汀类、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还有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

严重情况也需要手术介入术。

冠心病是一个慢性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治疗的,要多种方式共同治疗,也要饮食注意,运动结合,心态平稳。


暗夜精灵小Moon药师


冠心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同时也是比较严重的心脏病类型,因此患上了冠心病不可拖延治疗的时间,而针对于冠心病可以选择西医治疗,也可以选择中医的治疗,但是不管采用哪一种治疗方式,都需要配合医生才行。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心络痛”的范畴。人到中年之后,体质下降,五脏渐衰,脏腑功能失调,是冠心病发病的基础。

一、解郁升阳,适用于冠心病辨证为肝气郁结者。有许多冠心病发作时疼痛除表现为胸前憋痛外,多向胁肋放射,连及后背肩胛以致手臂,且多由于情绪而引发,治当疏肝解郁,升阳解痉。

二、益气养心,适用于冠心病日久气阴两虚者。其证以胸闷隐痛,时作时休,气促脉微为特点,伴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晕短气自汗,失眠多汗,舌淡少红。多由于素体心阴亏虚,或劳心过度,或年高耗精,或发病日久,心脉失养而致。治当益气养心。

三、豁痰泄浊,适用于冠心病辨证为痰浊内阻、心阳不宣者。其证以形体肥胖,胸闷痛如窒,痰多脘闷,苔浊腻,脉滑为特征。治以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四、祛瘀通脉,适用于冠心病辨证为心血瘀阻者。患者表现为心胸刺痛,痛点固定,舌紫唇暗,舌下静脉迂曲粗胀。现代医学认为心绞痛多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其机理与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缩血管活性物质及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有关,属中医血瘀证,用活血化瘀证脉法治疗。配用益气和理气药。

五、温补心肾,此法多用于冠心病心肾阳虚肾阳虚阳虚而致的阳虚水泛证。六、滋肾舒脉,适用于冠心病辨证为阴血亏虚者。

七、温通心阳,适用于冠心病辨证为阳虚寒凝者。

八、宣肃肺气,适用于冠心病辨证为肺失宣肃者。

因为冠心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与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注意肥胖倾向,积极防治隐性冠心病和心绞痛,避免劳累、寒冷刺激,情绪激动,饱餐以及手术等诱发因素。所以具体吃什么药需要找中医针对性的开药方的。

对易发生心肌梗塞的各类心绞痛患者尤其要提高警惕性。随身携带心脏病保健盒,以备应急使用,掌握使用方法。如遇到可能引起心绞痛发作的情况,可先服1片硝酸甘油片用作预防。如果一旦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可以一边尽量急救,一边护送到医院。

健康在手APP更多慢性病中医诊疗方法等你来


上医林健康在手


冠心病一般发生于中老年疾病患者,根据冠心病的相关病因及疾病典型表现来看,冠心病大致相当于中医学“胸痹”疾病。中医学认为胸痹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阳气生发不足,瘀血阻络导致导致。其发生的主要诱因多是由于病人年老体衰,机体抗病力不强,或是由于饮食调理不佳,多涉雨居处寒冷而导致寒气内舍于心,进而成为疾患。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只用了“阳微阴弦”四个字就揭示了胸痹(也就是冠心病)发生的根本病机——寒凝气滞导致的心脉痹阻。所以对于治疗冠心病而言,中医多选用辛温通络生发阳气的中药进行治疗。代表药物黄芪、三七、丹参在通脉止痛,行瘀化浊功效上疗效卓著,故而在这里重点介绍这三味有效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一、丹参

丹参的干燥根味苦而微寒,能够入心经、肝经,心为血之大主,肝为藏血之所,故而丹参在活血通络方面有独到的疗效,临床上也多用丹参制成的注射液用来治疗冠心病心脉瘀阻所导致的疾病。民间有一些赤脚医生自己平常就会挖一些丹参的根块,洗干净后用来泡药酒,遇到一些胸闷气短的病人,一盅酒有时候就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

二、三七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味甘而温,一般人只知道三七是止血的良药,却不知道三七止血又能够活血通脉、化瘀通络。冠心病容易出现动脉瘀滞的情况,用一些从大山里面挖回来的三七,碾成粉末,受伤流血时候可以止血,胸痛的病人又可以缓解危急情况,是一味良药。

三、黄芪

黄芪补气,其性味微甘温,能够入脾肺经,脾胃是宗气产生的主要场所,内经所谓“宗气贯心脉而行气血”就是指的脾胃宗气走窜行气的功效,肺又能主气司呼吸,更是生气之源头。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黄芪通过补益脾肺之气,通阳去浊,用来治疗由于气滞血瘀导致的冠心病疗效卓越。


本草世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中医药可预防、缓解、改善症状和减少冠心病的复发,那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药治疗冠心病的情况:

1. 活血化瘀药

冠心病血瘀证研究表明,血瘀证以血液流变学改变为主。血液改变长期作用于血管内皮,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在此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是其病理改变的关键。长期的病理环境导致一些易感基因发生改变,从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活血化瘀药多有扩张冠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抗血栓形成、抗凝血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输出量等作用。可见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既符合中医理论,又与现代医学理论吻合,临床疗效也较好。活血化瘀药:三七、藏红花、丹参等。

2. 痰浊气滞-行气化痰药

“痰性重浊黏腻,易于壅塞脉道”。冠心病以痰瘀为标,治疗冠心病时予以祛痰药。有人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表现在微循环上出现粒浮流甚至停滞等严重流态障碍。药理研究证实祛痰药有扩张冠脉、降低胆固醇、调节微循环的作用;理气药多有抗凝、抗血栓作用,还有强心作用。温化痰饮的法半夏、陈皮、天南星、蔻仁、春砂仁。但如蕴久化热者仍用温化之品,必助热伤阴,此时必须清化。

多用活血化瘀、温通心阳、行气化痰类的中药治疗冠心病。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在治疗冠心病时能在细胞和基因水平发挥干预作用。中药主要通过影响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抑制冠脉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影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等不同途径来改善心肌缺血和保护心肌细胞。


药事健康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内径变窄影响心肌供血。可是为什么冠状动脉会发生粥样硬化呢?

多数人都非常关心吃什么提高免疫力,吃什么补充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可是有没有人想过,吃了就一定能吸收吗?强化吸收了身体就一定能利用吗?利用不了的身体会怎么处理呢?一直保持有益状态存在身体里吗?

只要是身体没有办法利用的东西,存在身体里都是废物垃圾。这些废物垃圾必须通过分解处理,排出体外。

人体的各种细胞都会定时死亡脱落,然后由新生成的细胞补充。这些脱落的细胞也应该通过分解处理,排出体外。

如果大便不顺畅就会影响代谢,代谢不了的垃圾就会沉积在身体里,形成痰湿。

还有饮食不节制,脂类、糖类和其他有害物质摄入过高。

(淀粉类食物在体内会转化成糖)

这些都与冠心病的形成有关系。

治疗冠心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代谢问题。如果没有顺畅的代谢,吃活血化瘀药的作用会受到影响。

中药当中生山楂是促进代谢的好手。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帅,所以要用一些和缓的补气药。如,孩儿参等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阳气可以推动血液循环,可以推动新陈代谢。所以还要用一些温阳的中药,如乌药、肉桂、小茴香、附子等。

再用一些活血化瘀、化痰行气药。如,三七、水蛭、红花、桃仁、瓜蒌、川芎等。

冠心病可以治好不用担心。



晨溪8620496821300


这个题目真容易误导大众。

冠心病的全称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因为血脂在冠状动脉内沉积,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堵塞,而影响心肌供血,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的一种疾病。

冠心病分为好几种类型。无症状型冠心病,也有叫隐匿型冠心病。往往是病人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但如果体检做心电图,就会发现有心肌缺血的现象。也就是说,冠脉已经狭窄。逐渐发展,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

心绞痛,冠心病的一个比较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或紧缩疼痛,有频死感,发作时,往往病人有恐惧感。发作频率不定,可以一日多次,或者数天才发作一次,甚至数周发作一次,每次持续3-5分钟。

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最大的区别就是持续时间长,往往在半小时以上。伴有大汗淋漓,频死感,多数病人发病前出现全身乏力、心慌、胸闷等表现。

缺血性心肌病,是因为长期的冠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脏代偿性增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表现为心慌,心跳时快时慢的,甚至发生晕厥。

猝死,冠心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类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合并一过性的心肌功能障碍,电生理紊乱,出现恶性心率失常。可无任何先兆发生,突发心脏骤停而死亡。

上述各种类型的冠心病,都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只是因为冠脉狭窄的程度不一样,或者是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才人为的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

冠脉狭窄,阻塞的原因包括年龄因素,在过去,冠心病往往发生于老年人,但是,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在性别 上,男性发病率较高,但女性绝经期后发病率明显增加。 脂质代谢异常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还有高血压、饮酒、吸烟、糖尿病、肥胖、激动、低体力活动等等,都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原因。

冠心病的治疗方案,主要有药物常规治疗,药物溶栓治疗,冠脉支架治疗,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等等。

冠心病的早期,比如隐匿性冠心病,或者偶发的心绞痛。我们可以常规使用他汀类药物以稳定斑块。我们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等。我们也可能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等等。中药得到比较公认的药物主要有复方丹参滴丸。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研发出任何可以治愈冠心病的西药和中药。

所以,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现任何中药可以治好冠心病。



肾病追踪


头条健康真相官李药师来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为特征的各种类型的心血管疾病的总称,通常情况下,如果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超过50%,影响心肌供血供氧,就可以确诊为冠心病了,冠心病有各种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轻度的稳定性心绞痛的冠心病,到导致心梗,心衰的冠心病,都属于冠心病的范畴。

很多朋友被诊断为冠心病的问题后,总想着如何能够“治愈”它,通常西医都会告诉这些朋友,冠心病一般都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来干预和控制,于是有的朋友开始考虑中医药,期望通过中医药来“治好”冠心病问题,而实际上,对于这种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心血管慢病问题,通常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如果是正规的医生,是不会谈治好冠心病这样的说法的,虽然从逻辑上来说,万事都有无限种可能,但目前的医学领域,还没有能够确认能够把冠心病治好的医疗手段。

虽然中药不能治好冠心病,但有很多的中成药物,都是可以用于冠心病患者辅助治疗的,对于中成药调理冠心病,主要还是应该注意药物的对症应用,不同的中成药物,不同体质的冠心病患者,也要有所选择,因此,如果想要服用中成药来调理和控制冠心病,一定要请靠谱的中医对身体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诊断,结合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中成药来服用,用对症了,事半功倍,用不对症,反而会影响病情。简单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冠心病治疗中成药及其适用人群——

1. 速效救心丸,虽然不如硝酸甘油起效迅速,但速效救心丸也是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重要药物。其主要成分是川芎和冰片,通常通过舌下含服的方式来迅速的缓解心绞痛问题。方中川芎辛温上行,冰片微寒,其药性总体上来说是中性的,除了能够缓解急性心绞痛发作以外,对于改善“气滞”型的心肌供血以及脑供血不足的冠心病患者,速效救心丸都是很对症的药物。

2. 复方丹参滴丸,除了复方丹参滴丸以外,复方丹参片,丹七片等这些药物都是有类似作用的中成药物,这类药物主要发挥的是丹参和三七的活血通络效果。拿复方丹参滴丸来说吧,方中有三味中药,丹参、三七、冰片,其中丹参通络活血,安神补血,三七活血化瘀,冰片辅助药性的串走,芳香开窍,对于改善血瘀胸痹型的冠心病心绞痛问题,这类药物有很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丹参性寒,冰片也性寒,而三七微温,总体上来说,这类药物属于偏寒性的药物,因此,最适合血瘀胸痹,而同时体质偏热的冠心病患者服用。

3. 麝香保心丸,这个药物有人参、苏合香脂、蟾酥、肉桂、冰片、麝香、牛黄等多味中药组成,同样也是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的常用中成药。相比于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更适合体质虚寒的患者服用,主要适用于气血不足,心脉淤阻的冠心病患者服用。但对于心虚火旺体质的朋友,应该尽量避免服用。

4. 冠心苏合丸,听名字就知道是冠心病人可以用的中成药。这个药物有冰片、苏合香、乳香、檀香、青木香五味中药组成。具有祛寒活血的,宣痹通阳的作用。适合寒凝心脉型的冠心病患者服用,还可以配合祛痰药来改善痰阻心脉型的心绞痛问题。这个药物性味辛温,不适合长期服用,也不适合阴虚火旺或有内热的人服用。

5. 通心络胶囊,这个药物的组方比较复杂,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降香、赤芍、檀香、酸枣仁、乳香、冰片组成,既有植物药成分,还有动物药成分,其主要的应用也是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问题。从组方上来看,这个中成药能够具有补中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对于气虚血瘀型的心绞痛,往往有不错的疗效。服用这个药物时,由于含有多种动物及植物药成分,药性热性较强,内有虚热的朋友不适合服用,另外还应该注意用药的过敏反应。

关于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或中药材,还有很多,在这里也无法一一介绍了,但还是要强调一点,不管是什么药物,都需要针对体质,对症应用,才会取得好的效果,而目前对于中药治疗和缓解冠心病的有效性以及长期用药安全性方面,还没有大样本的询证临床医学证据,在此还是建议我们在对症应用中药调理冠心病的同时,对于医生开具的控制血压、心率、血脂、心绞痛、预防心梗等需要长期服用的一些常规药物,如他汀、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药等等,该长期服用还是应该遵医嘱长期服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情,避免熬夜,戒烟限酒,适度坚持运动,这些方面,都是保证心血管健康,减少冠心病病程发展的重要方面,生活调理,合理用药,尽量的减少冠心病进一步发展成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