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手术室门前下跪5小时:那成天在朋友圈转发谣言的人,老了

1


前几天微博顶上去一个热搜:整个朋友圈都被一个妈妈感动哭了,15岁的少女小梦正在接受手术,她的母亲在手术室前跪了5个小时,期间不肯起身,她说:我只能用这样的方法祈祷手术成功。


她在手术室门前下跪5小时:那成天在朋友圈转发谣言的人,老了


虽然我们都知道手术成功与否跟祈祷无关,但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是最用力爱你的方式,这一跪不是傻,而是最深情而伟大的母爱,中国式的父母大多是不善于表达的,可能从来没听过他们嘴里说过“我爱你”,却从小到大用行动偷偷爱了你一辈子。


重庆洋人街有个活泼可爱的米妮,他穿着租来的卡通服,每天在公园跟游客合影,无论严寒酷暑她都在。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样活泼可爱的玩偶下面,是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大爷。


他瞒着家里人在这挣钱,只是为了能减轻子女外出打工的负担,就算这位大爷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和哮喘,就他年迈的身体已经吃不消。


但为了孩子,他依然在坚持。


她在手术室门前下跪5小时:那成天在朋友圈转发谣言的人,老了


他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孩子过的稍微轻松一点点。哪怕对孩子而言他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这个老大爷来说,那已经是他的全部了。


父母其实跟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他们会瞒着我们做一些事,也会瞒着我们偷偷抹泪。


你的父亲在你眼里,也许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他也许看起来不苟言笑,又像多啦A梦一样无所不能为你解决所有问题。


可是,你能想象到顶天立地的父亲也有脆弱的一面吗?也许那个对你“大方豪气”的男人,会站在马路上为了几块钱偷偷抹泪。


凌晨一点,穿黄衣服的外卖小哥在马路上绷不住——哭了。


路人问他怎么了,他说单子晚送了10几分钟,顾客退单了,损失要自己承担,损失了几十块钱。


她在手术室门前下跪5小时:那成天在朋友圈转发谣言的人,老了


为了几十块钱就在马路边大哭,至于吗?


我们不是他,怎么知道每一分钱对于这个男人来说的重要性?


他是一位父亲,在为谁拼命;他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凌晨一点的单都要抢着接,就是为了多挣点钱,为家里有个患白血病的儿子付医药费。


送单送迟到是因为儿子发烧,他不得已先去买药送回家。


他只是一位平平常常的父亲而已。就像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只会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脆弱的不堪一击。


2


春运又开始了,70岁的刘爷爷也背上了大包小包,准备回老家过年。


这位70岁的刘爷爷背井离乡,在西安做绿化工作。


也许你不能理解,为什么70岁不在家养老还出来辛辛苦苦的打工。难道是他的子女不孝?


真相恰恰相反,刘爷爷的孩子不仅没有逼他,反而不想他这么辛苦,老人家还是瞒着子女出来打工的。


老人一年挣了3万多块钱,平时用钱特别省,每天生活费只花10块钱,一年只花了3000多块钱。


剩下的钱全都补贴子女,可以说老人出来打工,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的轻松点。


父母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从你呱呱坠地,到你满头白发,只要父母还在世,就会竭尽全力的为我们付出。


父母总是把苦涩隐藏起来。


同样在火车站背着大行李的还有一位衣着破烂的民工。


他手提编织袋在排队等候,个子不高,在人群中却特别抢眼,因为身后却背了一只巨大的玩具熊。


她在手术室门前下跪5小时:那成天在朋友圈转发谣言的人,老了


周围的人都用好奇的眼光看向他,这老男人怎么还背着这么大一个毛绒玩偶呢?


人们不知道这个和人差不多高的玩具熊,是民工叔叔辛苦工作一年,买来带回老家送给女儿的礼物…


她在手术室门前下跪5小时:那成天在朋友圈转发谣言的人,老了


也许这位农民工今年也没挣多少钱,每天萝卜白菜省吃俭用。他衣着满脸皱纹、粗糙朴素,却给孩子买了个跟他格格不入的玩具熊。这位父亲,即使饱经风霜,也在努力的保护自己女儿的少女心。


“外面的风雪我来扛,你只需要在爱里慢慢长大便好。”


其实你爸妈过的好不好,你也许根本就不知道。只是听他们说,他们过很好,你无需操心。


3


范儿前两天刚回到江苏老家过年,去我姑姑家玩,刚大学毕业的弟弟也从杭州放假回家,一直在给我抱怨:


“我妈烦死了,天天唠唠叨叨,前段时间特忙,总是给我发微信,要我多吃饭,不要熬夜,不要工作太忙,我都上班了,还跟带小孩似的。有时我都懒得回,她就给我发语音通话,也不嫌累啊。”


我回:


“那不也是关心你吗?


他说:


“我知道啊,但是太多余了。我都这么大了。”


“可能就是想找你说说话吧。”


弟弟轻描淡写说了句谁知道呢,就继续玩手机了。


她在手术室门前下跪5小时:那成天在朋友圈转发谣言的人,老了


而我却觉得非常讽刺,小时候的我们,追着喊着要和父母说话,遇到任何疑问都是第一时间问他们,有了小秘密也最愿意和他们分享。如果他们不理我们,我们就会通过哇哇大哭满地打滚的方式来求得他们的关注。


爸爸,我们一起比赛画画,然后让妈妈给我们打分数吧,看谁得分高;


妈妈,今天睡觉能给我接着讲故事吗,昨天没讲完,我叠了一个书角做标记;


爸爸,我这道应用题不会,你能给我讲怎么做吗?


妈妈,我们明天初中同学毕业聚会,想买个好看的牛仔裤去,你能带我去买一条吗?


而现在,爸妈和我们的交流变成了这样:


儿子吃饭了吗?多吃水果蔬菜,尽量自己在家做,不要老吃外卖;


闺女你过年回来吗,都两年春节不回来了,你妈天天念叨;


儿子不要总熬夜,早睡,别光顾着工作;


闺女,你网上买的按摩椅收到了,非常好,但是不要再乱花钱了,家里啥都有。


我想大概弟弟年龄还小,还没明白一个道理:往后的岁月,你会渐渐懂得给他们报喜不报忧,而越来越老去的他们,也会渐渐明白相同的道理,生病、住院、意外闭口不提,也都学会“敷衍”你了。在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瞬间,他们依然在默默为我们付出着。


有时仔细想想,尤其是对于经常漂泊在外的我们来说,我们的父母真的过的很好吗?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只能看见,父母想藏也藏不住的白发;只能看见父母又老了一点,开始用老花镜、生发水;只能看见父母手机上的字体被调到了最大字号;只能看见他们眼角渐渐低垂,皱纹越来越多。


他们开始什么都不会,学不会智能手机,学不会微信视频。缠着我们教他。


他们在朋友圈转发各种谣言,我们只会拿这个做笑柄,觉得她们无聊。


昨天还是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睿智矫健的中年人,今天却笨拙愚昧地步入老年。


“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这是村上春树的名句。


父母年轻时我读不懂这句话,而现在我再次看见自己的父母,便一下就明白了这句话。


他们开始特别特别的需要我们。


“14岁那年我比我妈矮一头,22岁那年我和我妈一样高,28岁那年妈妈比我矮半头……”


4


今年国庆,一段视频刷爆朋友圈。


视频中,儿子为了让父亲更清楚地看升旗,把父亲扛在了自己的肩膀上,像扛着孩子一样。


升旗期间,老爷子时不时激动鼓掌,儿子则稳稳扶着父亲的腿。


她在手术室门前下跪5小时:那成天在朋友圈转发谣言的人,老了


费玉清把一生献给歌坛,最后以一封亲笔信辞别,只因父母双双不在。


小哥说自己人生没有什么遗憾,只是父母不在人世,绚丽的舞台会让他感到更孤独。


她在手术室门前下跪5小时:那成天在朋友圈转发谣言的人,老了

她在手术室门前下跪5小时:那成天在朋友圈转发谣言的人,老了


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只有归途。


所以,父母尚在时,一定一定要多去看看他们。


毕淑敏在《孝心》一文中说: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人的初心都是好的,我们都想衣锦还乡、报答父母。


可是现实却是,父母也许等不到那么一天了。岁月无情,生命脆弱不堪一击。


请从现在开始好好珍惜与父母相伴的每一秒吧,趁父母健在,珍惜现在的时光,多给他们一些陪伴,放下一年的忙碌陪陪他们:你就是他们翘首以盼的惊喜。

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有这样一段旁白:


偶尔觉得妈妈很丢人,为什么连最起码的脸面和自尊心都没有呢?


那是因为,比起她自己,她还有更想守护的珍贵东西......


那就是你。


长大后,他们从不说爱你,却默默在背后支撑着你去飞翔,供你学业有成、看你事业腾飞、看你嫁给幸福,当我们偶尔抬起头,发现了落在后面的父母,他们却一边笑着跟我们摆手,一边说:“我很好”“没关系”、“不用管我们,你去努力过你想要的生活吧。”


……


她在手术室门前下跪5小时:那成天在朋友圈转发谣言的人,老了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你成长的速度和父母老去的速度成正比,而功成名就的时候,一定别忘了你来时的路,和世界上最疼爱你的那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