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怎麼辦?廚房裡的這些食材就能調理

中醫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意思是說,從孃胎裡出來後,全靠它了。脾胃就像是我們人體的“樹根”,調養好脾胃,養好身體的“樹根”,才能健康長壽,享受美好的時光。



現在很多年輕人生活不規律,生活的不健康,還有生活的壓力大,生活繁忙,節奏快,很多朋友都會出現脾胃虛弱的表現。最常見的就是腹脹、不想吃飯、大便不成形等等。一去看中醫,大夫就會說,你是脾胃虛弱了。

那麼,脾胃虛弱有哪些表現?有沒有辦法自己調理呢?

脾胃虛弱怎麼辦?廚房裡的這些食材就能調理

我們先簡單滴按照症狀歸納一下中醫的分型:

第一個:脾陽虛

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按,行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第二個:脾氣虛

腹脹納少,食後脹感,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言懶語,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第三個:中氣下陷:

如久瀉、脫肛、胃下垂、子宮脫垂等。

第四個:脾陰不足:

脾陰虛有很多症狀,比如口乾,心情煩躁,大便不通,沒有食慾,經常噁心,舌苔泛黃,手足發熱,心煩,消瘦等。

脾胃是人體一個重要器官,中醫來說是人體重要的消化系統。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來源。脾胃是元氣之源,元氣為人身之本,脾胃傷側元氣衰。元氣衰則病便可發生,脾胃之氣也叫中氣,就像軸一樣,軸運輪轉,是人體器官平衡固定起了重要作用。

脾胃虛弱怎麼辦?廚房裡的這些食材就能調理

脾胃虛弱的原因:

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憂思日久,稟賦不足,年老體衰,大病初癒。調養失慎都可以導致脾胃虛弱證。

在中醫中,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陰。

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

人體各個臟腑組織器官都依賴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故稱為“後天之本”

脾胃虛弱和飲食不節,情志因素,勞逸失調,藥,食損脾,或慢性腎病者溼邪久居,損傷脾胃等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

脾胃虛弱怎麼辦?廚房裡的這些食材就能調理

廚房裡的幾種食材,雖然簡單,卻很好用

1、方子:黨參15g、薏米30g、扁豆30g、淮山藥60g

適合症狀:脾氣虛(疲倦、胃口不好、舌苔薄白)

2、方子:麥冬20g、淮山藥60g、石斛10g、百合30g

適合症狀:脾陰虛(胃陰不足)(胃口不好、口乾、疲倦、大便幹、舌苔淡紅)

3、方子:芡實30g、蓮子30g、紅參2g(黨參15g)、生薑10g

適合症狀:脾陽虛(怕冷、大便稀溏、容易拉肚子、舌質淡、舌苔少)

4、方子:黃芪30g 、山藥60g、黨參15g、蓮子30g、大棗 6枚

適應症狀:中氣不足

脾胃虛弱怎麼辦?廚房裡的這些食材就能調理

上述方子單獨熬成藥粥,也可以加大米、小米等熬粥,或者熬成藥茶,一天一次。

艾灸也能湊奇效

下面介紹一種穴位艾炙療法,每天炙一炙,可以緩解治療你的症狀。

1.艾灸中脘穴用艾條灸中脘穴10-15分鐘,或用艾罐灸20-30分鐘。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的寬度。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溼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灸療可改善胃疾。艾灸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20-30分鐘。經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補 益脾胃、扶正培元、調和氣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脾胃虛弱怎麼辦?廚房裡的這些食材就能調理

2.足三里穴艾灸祛溼,足三里穴是位於外膝的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鐘即可,需堅持一段時間,很快可以看到祛溼的效果。

脾胃虛弱怎麼辦?廚房裡的這些食材就能調理

3.豐隆穴艾灸祛溼,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針對這個穴位祛溼,效果較佳。每日艾灸15分鐘可以有效健脾祛溼。

脾胃虛弱怎麼辦?廚房裡的這些食材就能調理

一個好的心情能夠有效的提高胃口和身體的消化能力。所以脾胃調理,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保障腸胃系統正常的工作。

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