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生,姥姥養,奶奶定期來觀賞”,你們怎麼看?你們家的寶寶誰來帶呢?

滕雙雙小公舉


經常聽到一段順口溜:“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爸爸回家就上網”別小看了這句順口溜,這可反應了現在不少有娃家庭的現狀!

在我家,這句話就需要改一下了,改成“媽媽生,媽媽養,爺爺奶奶來觀賞,爸爸回家就上網”下面,我們逐一品味一下這段順口溜~

媽媽生,這是毋庸置疑的,爸爸他也生不了啊[吐舌]現在的媽媽有兩種,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無論哪一種,都是根據自己家庭情況來定的。不過現在的女性都比較獨立,只要娃有人帶,大部分會選擇重返職場。要知道,經濟獨立對一個女人來說真的很重要,自己掙錢,可以不用伸手問任何人要錢,硬氣,也不會被說成是米蟲,啃老族,特別是跟公公婆婆住一起的,你害不害怕被說整天在家就知道吃喝,也不出去掙錢!

姥姥養,為什麼是姥姥養,而不是奶奶養呢?現在很多新手爸爸媽媽都是八零九零後的,而且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對於育兒確實不在行,那麼肯定要求助有經驗的,求助誰?信得過的女性,那都有誰?婆婆,自己的媽媽。那為什麼選自己的媽媽,原因有這幾點, 第一,自己的媽媽更好溝通,不會產生矛盾,你想想婆媳矛盾這四個字,真不是開玩笑的!第二,飲食習慣,跟自己的媽媽生活了幾十年,沒有什麼是不習慣的,不能融合的,基本同步,這樣比較和諧,不會產生摩擦。第三,真有矛盾,母女更容易調節,母女之間說話不需要絞盡腦汁說的那麼委婉,做母親的,都能理解,做婆婆的就沒有百分之百的包容了。

爺爺奶奶來觀賞,既然孩子都讓姥姥帶了,那爺爺奶奶也就負責觀賞了。給孩子買點吃的,喝的,帶著玩玩,孩子負責可愛,他們負責觀賞。說說我家吧,之前都是婆婆幫著帶,但是因為發力過猛,抱出個腱鞘炎,現在完全不能抱了,但是隻要是在外面碰見熟人了,二話不說,趕緊抱起孫子過去給別人看看,頂著腱鞘炎的痛都要抱過去!爺爺呢白天上班,只有下班回來抱抱,逗逗孫子,超不過半小時,帶娃累啊!沒事就拿出手機給別人看孫子照片,我家的爺爺奶奶才是實力炫孫啊!不過呢,我也從沒有抱怨過他們不給我帶娃,我覺得,娃是自己生的,自己帶是天經地義的事,公公婆婆不幫我帶那是本分,幫我帶是情分!而且我更願意自己帶,育兒矛盾少,跟孩子感情好,好處多著呢!

爸爸回家就上網,這個類型的爸爸應該很多,通病!應該給這些個爸爸頒個獎,叫“年度新晉奶爸默默無聞獎”[哈哈]回家不是抱手機就是抱電腦,一個人默默無聞地在那裡杵著,杵著……半夜孩子哭了,也默默無聞的翻個身繼續睡,換尿不溼,洗澡,穿衣服,都默默無聞的看著,因為壓根幫不上忙,真的希望這樣的爸爸可以體諒一下您的妻子,她真的可能身心俱疲,但是為了孩子,為了家,她只能選擇一個人默默的堅持著,還不能有一句怨言,就怕得到的回應是“就你累!”“別人一個人行,你為什麼不行!”太讓人心寒了,現在,不希望“父愛如山”因為,山就在那裡一動不動,一直杵著……我們希望,父愛如傘,為妻兒擋風遮雨,父愛如陽,溫暖家庭!孩子是媽媽的,也是爸爸的,你也有養育的責任,別缺失在孩子的生命中,有你,他的成長更健康,人生更完整!

不知道你家是什麼樣的模式,無論何種模式,都願孩子健康成長,綻放美麗!


小暫


我是年輕人,我覺得孩子的還是由孩子的爸爸媽媽來帶比較合適的,首先從教育管理上看,姥姥和奶奶的寵愛下長大的孩子會比較叛逆,姥姥奶奶除了會慣著孩子外,論起教育孩子,真的沒感覺哪裡好,爸爸媽媽給予的愛,是姥姥奶奶給予不了的,在一個就是從身心健康方面也不利於老人的健康,所以我覺得出於對孩子成長考慮,還是由自己的爸爸媽媽帶比較合適,給大家講講我認識的一對兩口子吧,他家有一個女兒,兩口子一直在外地打工,孩子跟著奶奶生活,這女孩從小長的就比別人大,還有點胖,十歲時看著就像十二三的樣子了,上學學習也不好,奶奶也管不了,管嚴重了就去同學家住不回來了,爸爸媽媽如果給她打電話她會哼哈答應的,但轉過頭又按她的想法辦事了,爺爺奶奶幾乎就是給做點飯,其它教育問題什麼都不懂,爸爸媽媽為了掙錢,還回不來,就這樣孩子到了16歲時,剛上初三,就聽說處對象了,後來怎麼也不讀書了,這時她媽媽才感覺到問題的嚴重,但孩子一直學習都不好,上學肯定是不可能了,大人一商量,讓她去爸爸媽媽的城市吧,然後讓她學美容,心想著孩子既然不上學,就得有個手藝啊要不以後怎麼辦啊,後來孩子去學了美容,可沒多久,又找不到了,過了兩天電話開機說跟他男朋友在一起呢,當時她媽媽氣的啊,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後來終於給孩子商量回來了繼續學美容,但孩子還在偷偷跟她對象聯繫著呢,這次回來1個月後,懷孕了,唉,家人怎麼阻止也不好使,沒辦法最後雙方老人商量孩子結婚吧,16歲結婚,17歲生子,現在18歲天天在家哄孩子玩唉,幸福還好,不幸福後悔都沒用啊。


寶寶jiao


媽媽生,姥姥養,奶奶定期來觀賞。這種現象現在已經是很普遍存在的了。

現在剛當父母的年輕人以獨生子女居多,寶媽生了孩子以後會首先想到讓自己的父母過來帶孩子,一方面是習慣性依賴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生了孩子以後事情會越來越多,讓自己的父母過來帶孩子,可以減少很多婆媳矛盾。

我閨蜜自從做完月子以後,就帶著孩子回了孃家,選擇讓自己的媽媽幫自己帶孩子,她的婆婆每個月會去看一下她們,還會給寶寶買好奶粉另外再給她生活費。我閨蜜特別喜歡她婆婆,覺得她婆婆想的很周到。

而我另外一個閨蜜,生孩子以前和她婆婆關係很好,但是自從有了孩子以後,矛盾慢慢就出現了,帶孩子的方式了,孩子哭鬧的時候了等等,很多事情都能成為爆發點。

就我自己來說,生完以後都是婆婆幫我帶孩子的,有的時候也會因為孩子有矛盾,但是我們都是不憋在心裡,有什麼不爽都會說出來,說出來以後就好了,而且我也特別感激她,因為她是孩子的親奶奶,交給她我和老公才能安心的上班。

所以,不管孩子是交給姥姥帶,還是奶奶帶,只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幸福有愛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小生活記


情況是這樣,我們鄰居家娶得媳婦從小跟家裡感情非常好,以至於已經出嫁還長時間在孃家,只是偶爾到婆家來住幾天的那種。自打他們家小孩出生後更是一直在孃家,只是在慶生等需要擺酒席的時候才回來。有時間爺爺奶奶想看孫子還要去女方孃家去看,這就成了開頭的那句話“媽媽生,姥姥養,奶奶定期來觀賞”。站在男方父母這邊來看,他們並不想這樣。

儘管想讓孫子回來住,但是兒媳婦說了算,人家不回來這邊也沒辦法。用他們自己話講“你讓外人還以為我們對你不好,老在孃家住也是回事兒啊”。他們一家的真實經歷就很具有代表性,女方跟孃家關係很好,猛一下在男方家裡住不習慣,所以就不想過來住。不過後來反覆男方和女方家裡溝通了多次,現在好多了經常在這邊住。(也有少數情況,是公公婆婆不願意帶孩子,嫌麻煩而不得不給姥姥養,這種情況也不多見)

上面講的至少一種情況,還有就是因為工作或者雙方父母身體原因不得不讓孫子在姥姥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通常情況孫子都應該在男方父母家裡的,中國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如果結合我自身,我的小孩會在男方家裡,因為公公婆婆身體都還好,又都比較喜歡小孩子。

我是胡園長,原創分享科學育兒新知,旨在幫助新時代的父母培育優秀子女,伴他們快樂成長!


胡園長的育兒新經


你們啊!盡瞎扯,哪個做爺爺奶奶,不想帶孫子孫女,是媳婦不要爺爺奶奶帶,還說爺爺奶奶不帶,再說,那些姥姥姥爺傻!不聰明,還搞的兩家不愉快,家裡有爺爺奶奶,非要給女兒帶孩子,那爺爺奶奶只有觀賞咯!沒有爺爺奶奶是沒辦法,給女兒帶孩子,要是我家裡有爺爺奶奶,不會給女兒帶孩子,自己累!不說,還搞的兩親家關係不好,爺爺奶奶輕閒!還說你不是。說他們想看孫子孫女,看不著!


識別62


這話說的好像太籠統偏執。我倒是認識一位定期來觀賞的奶奶,兜裡裝著三千塊錢,手裡提著孩子愛吃的零食,來觀賞孩子,外婆長得很漂亮,那張嘴就像曾經的媒婆,每個月奶奶都要來送錢,不是奶奶不帶孩子而是媳婦嫌棄,奶奶是個要強的人,不讓帶孩子就去做保姆了,每月都會來送錢,一條街的人都不喜歡那個外婆,太事媽。


123六悅321


媽媽生,姥姥帶,奶奶爺爺定期來觀賞,這個取決於兒媳讓不讓爺爺奶奶帶!我們家現在兩個女兒,大的快四歲了,小的七個月,都是奶奶在帶。因為我的父母要給我哥哥帶娃,我們家只有靠奶奶了。在我們家,婆媳關係也是經歷了不和諧到非常和諧這樣一個過程的轉變。剛開始,大寶快要出生時,婆婆來到武漢照顧我,我過慣了二人世界,突然家裡多一個人,就感覺私人領土被侵犯了,而且婆婆是北方人,愛吃麵食,做的飯菜也不合我的口味,等到大寶出生了,我作為一個新手媽咪,非常想要保護她,婆婆帶娃的方式沒有達到我理想中的樣子,我就會著急上火,導致婆媳關係一度非常緊張,其實這個時候最為難的還是自己的老公!

我發現這樣下去心情一度非常抑鬱,長時間這樣下來我覺得不是辦法,日子要過下去,還得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所以我漸漸對婆婆的態度走有了很大的轉變,我發現,自己心情好了,一家人也更親密了!所以,這個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兒媳對老人的態度,老人一般很容易滿足,他們背井離鄉給我們帶娃,我們真的要善待老人,讓他們在異鄉體味到的是兒孫環繞的天倫之樂,而不是越來越孤獨!


精彩生活小達人


其實我覺得挺好的,以我家人為例。

我姑姑強勢,有能力,從未做過飯,照顧過人,至今六十還在崗位上當她的女強人。我表哥嫂子結婚後,我表哥義無反顧的就去我嫂子家那邊的城市工作生活了(壓迫多年終於解放)就算家裡有礦,我表哥也不願意回家繼承。我姑姑姑父只能出錢在那邊給他們買車買房,任由他當一個"上門女婿"。

再說說我嫂子的媽媽,是一個特別隨和的人。屬於生活怎麼快樂怎麼過,一個家庭婦女,不想被條條款款限制她開心的過日子!跟我姑姑是截然相反的兩種人。我覺得我表哥跟我嫂子非常的明智,因為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接受我姑姑的性格。

我父母離婚的早,爸爸也去世了,現在生了個娃,姑姑一個人住。現在就住在一起相互照顧。你永遠無法理解她的思維方式,連一個飯都不知道放多少水的人,在一邊指手畫腳教你做菜。她說的永遠都是對的,就算錯了,也是你沒有說明白,說清楚,誤導我錯了!

我寶寶才七個半月,一直都是我帶的,我這七個月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她每天早上七點就醒了。看我沒醒,或者我躺著餵奶。還要嚷嚷,怎麼還不起床,還不要做早餐!是的,我早上還要做早餐!然後,我還要掃地拖地,做一日三餐,衣服疊被,伺候她喝水吃藥,就算我一個手抱著孩子。

一大早,眼睛剛睜開了,就開始抱怨。我都不知道她為什麼心理那麼黑暗!地上有點髒,要抱怨,還要跟生活習慣扯到一起。垃圾沒丟,要抱怨,衣服第二天早上洗,要抱怨,菜沒合胃口,要抱怨。反正,雞毛蒜皮的各種小事都有她抱怨的理由!感覺每天心情都非常不愉快!而且,非常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她會認為這些就是你應該乾的事,而她不能做!舉例子,地上有一張紙,她可以站在邊上指責你的衛生習慣如何不好,如何如何說一堆!就是不會伸手把紙丟進垃圾桶裡!一定要等著你,過來把紙丟了!我覺得這個不是特別小的一件事,我又不是有潔癖的人,偶爾有些零碎的垃圾可能沒注意,或者吃飯掉了一顆米在地上,不是也很正常!撿起來就好了!為什麼非要人身攻擊一樣,把人說的一無是處!

還有很多就不說了,反正,如果我嫂子跟我姑姑住,別指望我姑姑會照顧她!她連自己的工作跟自己的事都無法做。因為,我姑姑除了工作就是對生活一無所有的人。

現在,他們住在我嫂子家那邊。生了一兒一女。身邊有一個不事的姥姥!還請了一個保姆幫忙一起帶孩子。生活的不曉得多舒服!我姑姑就負責出錢就行了,過年過節就坐飛機去看看孫子孫女。因為不是很親近,她也不會對別人指手畫腳!她只會對我們這些身邊的人吆五喝六的!

我只想說,哥!嫂子!你們太明智了!


你就是我的唯依


很有道理,我女兒生的雙胞胎兒子,都是我從小管到大的,不要說奶奶定期看了,奶奶問都不問,奶奶本來兒女就多,身體不這麼樣,現在孫子上大學了,每次走的時候我說去給奶奶告別吧,孫子才去,孫子和奶奶一點都不親,我經常給他們講道理,說你奶奶兒女多,顧不過來,那是你爸爸的媽媽,你們要尊重,不要讓你爸爸為難,


秋水伊人蘭幽香


這種情況就是貫養了女兒,害了女兒,因為在婆婆家裡十指不沾陽春水,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會被人說閒話(月子以外),自己在婆婆面也不好意思,而在孃家,母親從小開始包羅萬象,心疼女兒,但路總要自己走的啊!我外甥女就這樣,兒子由外婆帶,奶奶時常來看看,我外甥女與外甥夫上班,什麼都不問。雙休回來小夫妻倆一回家就捧個手機玩到深更半夜,笫二天中午才醒來,醒來後或是出去帶孩子玩,或是繼續手機電腦,什麼洗衣做飯整理房間一動都不動,有時我姐姐煩了說她幾句,她好象沒事似的,繼續做自己的事,小孩也不纏他們,除非外出玩才和夂母一起,晚上都不和他們睡,可憐我姐又要帶小孩,又要做家務買汰燒洗,瘦了十多斤,現在的年青人不懂憐憫,感恩,一切認為理所當然,這難道是社會進步嗎?試想自己孩子都不問,一切家務都不會做,老了你指望她為你服侍養老?因為她們從來不做也不會做何以養老你?最多幫你請個保姆,回家看看就算孝順了,所以天下姥姥們你們這是溺愛,是害了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