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行業最終會不會是個騙局?

有份無緣269


前些天,銀保監會在官網公佈的2019年1月至5月保險業經營情況表顯示,前5個月保險業實現原保費收入2.1854萬億元。其中,人身險原保費收入1.7049萬億元,財產險原保費收入0.4805萬億元。根據經營情況表,前五月原保險賠付支出5252億元,其中,人身險賠付支出2807億元,財產險賠付支出2445億元。

相比於加拿大、美國、日本等保險強國,我國的保險數據看似已經成為了保險大國,但其實對比一下數據就會很直觀看出我國的人身險理賠率並不高,大多是因為錯誤的配置和保險理念的扭曲,很大一部分“保民”都把保險當做理財“保本”的一種工具,導致人身險保費中有非常大一部分都是兩全險和年金險,這本身沒有太大問題,但是作為家庭保險配置的首選,就是本末倒置了,因而我們只是保險大國,還遠遠不是保險強國。不過像樓主說的保險業是否存在類似於黑幕等情況,大可不必擔心,保險是合同商品,保險公司受銀保監會的監管和保險法的約束,國家政府多次大型會議中都反覆強調商業保險的重要性。買保險,本身永遠不會被坑,只有買錯了才會被坑,所以一定要控制預算,關注配置。


保家衛國丨


本人在今年春節之前剛剛收到一筆母親意外骨折保險的賠付款,這是我投保二十多年來第一次向保險公司理賠。使得原本的半信半疑,轉為對保險公司的絕對信任。

本人去年花費283元為母親購買老年人意外醫療保險,老人家住院手續總共花費將近7萬元,扣除職工醫療保險的額度,自費部分花費1.6萬。最終將相關材料寄給眾安保險公司,在半個月內審核材料通過,按時收到的賠付款。賠付金額為3488.19元。

據本人的觀察,質疑保險公司的人士,錯在誤解了保險的功能。他們認為買了保險就能夠賺錢,並希望跑贏銀行利息或者理財產品。這是不切合實際的想法,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養老或醫療保險,是需要支付一定費用的,這樣才能在出行“ 險情”的時候得到相應的保障。

比如本人同時為母親和岳父都購買了消費型意外保險,如果沒有因為意外事件住院治療,每年繳納的保險等於奉獻,勻給了那些出現“險情”的保戶。

至於返本型或者儲蓄型保險,已經將相關的保險含在裡面,幷包含一筆保費。這和儲蓄或理財產品相比,沒有出現理賠事宜,那就“虧了”。如果出現“險情”,那就“賺了 ”。

當然中國人都圖一個吉利,誰都不想自己出事。但是又想得到保障,還想賺比儲蓄更多的錢,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陸燕青


騙局肯定不是,只不過現在保險從業人員素質和業務水平低。不能向客戶如實介紹保險。或許他們也一知半解。

大家都知道,保險代理人一般提成很高。但每一季度必須完成考核認務。完不成怎麼辦,同學,親友,朋友就成為他們的重要客戶來源。他們可以拿出自己提成的百分之八十回饋客戶。以達到吸引客戶的目的。所以有時他們的話水分太大:比如某萬能險有這樣一條,只要賬戶保障金能維持賬戶運營,合同有效。他們會宣傳只要賬戶有2000塊錢,保障終身。實際是你合同到期了,真的讓賬戶裡剩2000元,那麼只能維持下一年的保障。所以這種不規範的z宣傳害人害己。讓大家以為保險騙人。

保險現在種類很多。總體分為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社會保險就是通常所說的城鎮職工五險一金和農村的新農保。商業險又分為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這裡大家理解的保險騙人一般指人身保險,尤其是人身保險中的萬能險,健康險等壽險。還是宣傳不到位,專業術語不能清晰解讀。

不能光說保險的不是,很多人對保險的理解是:我合適不?我賺錢不?說真的,賺錢不是靠保險而是靠理財,保險只有適合不適合,沒有所謂的合適。非要說合適,只有出險了才合適。可誰願意出險。保險應該這樣理解:不是投資,是買保障。就是含理財和壽險一一身的萬能險也是保障為先。不要提賺錢,你能算過精算師嗎?

保險業肯定會整合的有信譽,有實力的保險公司會更好的生存下來,會更好的為客戶服務。那麼國家也會加強監督和管理。


將軍農民工


說句公道話,1.十幾年來健康保險人壽保險的客戶群主要是70後至今的人群!而70後才四十多歲的年紀,真正的理賠期高峰期應該在十五年後,所以,顯示出理賠少!2.以現有的貨幣貶值速度,未來相對會出現高保費,低保額的困境!3.由於市場經濟的寒冰期過長,保費續期出現困難也是情理之中,大家可以做個保單變更,年交改為月交,減額交清,減保申請,保單中止等。這些都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保單保障,不受損失,還能緩衝交費難度!4.保險費率高。由於保險受銀保監會監管,又受到市場機制影響,龐大的業務支出都使得保險費率居高不下!未來會在新模式下進行調整!5.保險銷售過程和客戶健康監督不能聯通醫療數據,會造成保險公司和被保險人的數據不對稱!也就是購買時如實告知,疏漏,遺忘,代理人的故意隱瞞會讓理賠出現糾紛!這些都直接影響了保險的信任度!隨著智能化進程加快,這些都會解決的,也能最大限度避免雙方損失!起到公平原則!6.購買保險避免盲目走人情單,說白了就是買了啥不知道,保啥不知道,保多少不知道,繳費期多少年不知道?其實,長期保險10年~30年交費不是小數目,交不齊會受損失。所以客戶購買時一定要給於量身定做,找到保險缺口,最小交費,最大保額的制定方案再投保!做一個“有良心”的保險代理人是基本的職業道德,給客戶最細緻的保障設計和條款講解會避免以後的糾紛和客戶損失!前期鋪的路越平整未來走的才會越長!祝好人一生平安!



綜評官網


幫助很多人理賠過,大多是普通的疾病住院輸液,當然也有重大疾病的,十八年來,身故理賠只有一次。

除了很便宜的,一年幾百塊的那些醫療險不返本兒之外,賣過很多重疾險和兩全保險,不出事最後這筆錢按照合同約定,都是要還給受益人的。數目會比本金多,具體多多少,不同的年齡超出部分不一樣。投保時歲數越大收益行就越小。

從業以來,始終對精算師很尊敬,他們不僅僅要估算風險,還有專業投資組合建議。維護保險資金運行的安全性,把風險控制在最低水平。再有就是,保險資金90%國家控制,只有10%可以自己把控,投入到有風險的領域,所以,這個局破不了。買保險可以放心哈……


小師9821


保險不是騙局,只是有個別保險公司設計的一些模式欺騙性比較大,和一部分保險業務員業務不熟悉,並且只以業績為唯一目的,造成社會上很多人對保險有很多誤解。我以前也不買保險,除了醫保沒覺得有什麼需要買保險。去年在支付寶上看到一個相互保和長期醫療保險(不是給支付寶打廣告),一個月就幾十塊錢,就一包煙錢,就順手買了一個,結果去年闌尾炎手術,除了醫保,這個保險還報了六千塊,更幸運的是,順便告訴身邊一個朋友加入了相互保,她去年底查出乳腺癌,今年相互保就賠付了十萬,感謝我不得了。現在微信和支付寶上都有這些電子保險,都不用花多少錢,有些保險確實需要買來做保障,可以多瞭解一下買點適合自己的。這裡也呼籲身邊那些從事保險業務的,不要只是盯著業績一個勁在身邊打廣告,也把各種保險吃透,給身邊的人推薦最合適的保險。


水木清羅


我的個人真實經歷。招商信諾總是給我打電話,要我買保險,一開始我不想買,覺得是騙人的,也覺得自己不會出事。後來打的多了,我比較心軟,考慮到招商信諾是個大品牌,再加上會出國也有點擔心,就陰錯陽差的買了一個全球生效的住院險。結果後來真的住院了,闌尾炎手術,人差點掛了。猜猜保險賠了我多少?200元人民幣!就我一個月交的保費額!從此我再也不買保險了。


CCTerryCC


大多數普通民眾不太瞭解保險,我們買的保險,都是親戚在賣, 再三的向我們推薦(又不好意思駁了面子)宣傳的都是沒病存錢,有病看病,一舉兩得,其實這個親戚一點不專業,她自己都不太懂合同,保險公司培訓幾天,就上崗了,更搞笑的是,我前幾天看了我母親的保險合同,買了份保險有幾年了,保的是什麼險種,連她自己都不清楚,她說的跟賣保險的一樣,有病看病,沒病咱就當存錢了,保險公司每年還要收取一定費用,通通都不知道,就以為跟銀行存錢一樣!

其實保險合同中的坑,賣保險的人又誤導消費者,沒有專業知識的我們,就覺得是騙人的!


賴床鳥兒


保險行業是不是騙局,我們從如下幾點來回答:保險公司是否是皮包公司、保險條款非常坑陷阱很多、保險公司強辭奪理拒絕賠付、保險公司無錢償付理賠金額、保險公司入不敷出破產、出險的太多保險公司賠不起了、爆發集體事件保險公司直接賠光。

一、保險公司都是皮包公司

在中國賣保險都需要牌照的,跟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這些電信運營商一樣,如果沒有牌照是不能銷售保險業務的。所有的保險公司需要遵守《保險法》並且在保監會的監管下開展業務。跟據保險法的規定成立一家保險公司主要股東具有持續盈利能力,信譽良好,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淨資產不低於人民幣二億元(淨資產不是資產)。也就是說保險公司的股東不僅要有錢,遵紀守法還必須要有具的盈利能力,不能把保險公司帶到溝裡去了。

二、保險條款非常坑陷阱很多

保險公司的條款特別多,每件事都講得特別細,這就是為了防止不同的人對保險條款有不一樣的理解,但是由於外行不懂,看條款先入為主,產生了岐義最後出現理賠糾紛。所以《保險法》規定所的保險公司的產品,保監會都需要審核,對那些模糊不清的,有多重岐義的保險條款是不能通過審核的。我們看到的那些很坑的條款,至少在保險法上是符合規定的,是我們有些人沒有看懂條款,被自己的理解坑了。

三、保險公司強辭奪理拒絕賠付

我們提交的理賠申請是由保險公司的核賠員來審核的,核賠員跟我們一樣也是打工的,他賠或不賠、盈利或虧損都不是他的錢。他不認識我們,自然他也不會故意刁難什麼。他只會按照合同條款根據當前的理賠資料來審核能不能理賠。影響我們理賠的主要因素有健康告知是否如實告知、既往病史是否隱瞞、是否是保險條款中無相關保險責任、保險事故未達理賠標準、免責條款等等這些因素。

《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的核賠必須要在30天以內給出結果,保險公司如果核賠不通過,必須給理賠人下發書面的拒賠通知書,要寫清楚具體到點的原因。理賠人如果對拒賠的理由不認可,可以直接去保監會投訴,如果理賠人對保監會的處理還是不滿意的,可以申請法規訴訟。不論投訴成立還是訴訟成立保險公司將受處罰,保險公司都會得不償失。

四、保險公司無錢償付理賠金額

償付能力是保險公司償還債務的能力,是衡量保險公司財務狀況時必須考慮的基本指標。通俗的講就是當所有的保單都找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時,保險公司有沒有能力同時支付起所有保單的理賠要求。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必須有至少100%以上的資金償付能力才可以繼續營業,對償付能力不足的保險公司,保監會會將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並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下列措施:責令增加資本金、辦理再保險、限制業務範圍、限制向股東分紅、限制固定資產購置或者經營費用規模、限制資金運用的形式、責令拍賣不良資產、轉讓保險業務等等。

五、保險公司入不敷出破產

這一點其實跟上面有點像,但是還是單獨列出。

保險公司也是公司,是公司就有可能破產。當保險公司真的出現資不抵債、可能會破產的時候,保監會將直接接管期保險公司,由於保險公司是需要牌照的,每年都有很多股東在排隊申請牌照,此時保監會就可以從排隊中股東中挑選出資質過硬的新股東入股被接管的保險公司。如果前保險公司確實太坑了沒有人接盤怎麼辦?《保險法》規定,人壽保險公司被撤銷或者被宣告破產的,其持有的人壽保險合同,必須轉讓給其他人壽保險公司。不能同其他人壽保險公司達成轉讓協議的,由保監會指定人壽保險公司接收(是指定保險公司)。如果保險公司真的依法申請破產,個人持有的健康險、意外險保單按照現金價值解約,對於保險公司資產無法清償的部分,由保險保障基金提供救濟,損失5萬元以下的,保險保障基金全額承擔,5萬元以上的部分,保險保障基金承擔90%。

六、出險的太多保險公司賠不起了

保險公司產品的費率是由保險公司的精算師,通過醫療系統提供的各種疾病患病概率,患病年齡,患病人群再加上國家經濟的發展趨勢再加上公司的期望盈利等等一系統數據通過複雜的數學公司計算出來的。也就是說保險公司出的產品在費率上肯定是賺錢的。

對於報銷型的保險(醫療險)它對疾病是沒有限制的只要在正規醫院治療或住院,通過社保結算後扣除免賠金額後就能按一定的比例報銷。一般來來說免賠金額是1萬元。一般的疾病都過社保保銷後再扣除1萬元免賠,能夠報銷到消費者手上的也不是特別多了,所以保險公司它不怕賠,保險公司也是通過患病的概率來賺錢的,這種概率在制定產品的時候就已經算好了。萬一有位患者一次性就花了幾萬、十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保險公司也不怕,它還是可以賠,但是這位老兄也就賠這麼一次,因為這種保險的保障期限只有1年,第2年他已是帶病體了不符合保險條款的健康告知了,不能再次購買這個保險了也就不能再享受保險報銷了。

對於賠付型的保險(重疾險)它的保障期在合同上有寫明,一般是幾十年及終身。但這種保險在合同上已經明明白白規定了疾病的種類、疾病的定義和賠付條件,不論過了多少年,就算疾病的定義有了變化,保險條款還是按最初設定的疾病定義來賠付,有些疾病的賠付標準還指定了某種特定的手術,就算以後醫學進步了,手術變換了也是不能理賠的。

大家看看相互寶就知道了,每月只扣幾毛錢到幾塊錢不等,馬爸爸說一年200塊封頂,多出來的錢他兜著,從這個小例子你也看出保險產品是多麼賺錢了吧。

七、爆發集體事件保險公司直接賠光

爆發集體事件出現大量傷亡,這種情況一般都由意外險有承擔,意外險保險很便宜一年才300以內,賠付卻有100萬之多。加上身故返保額的重疾和壽險,出險人數也很多,保險公司的賠付確實會很吃力。但是保險公司的精算師是就預算了這種情況,保險條款中有一個免責條款,它規定了哪些情況保險公司是免除責任的,一般包括 暴亂、政變、核爆炸、核輻射,地震等等不可抗因素造成的事件。這些事件保險公司不負責,誰來負責呢?政府和國家來為這些事件負責。汶川大地震,日本核爆炸等等這些都是國家在為受害者背鍋,沒有聽說哪家保險公司賠光老本的。

判斷某個行業是否騙人,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靠譜的標準,去看這個行業歸屬國家哪個部門監管,國家對這個行業是如何監管的。不難知道的一點,銀行業由銀監會監管、保險業由銀保監會監管,證券業由證監會監管。銀行,保險,證券並列為金融三駕馬車,如果這個行業是一個欺騙性行業,那這個國家的金融將完全亂套。

那既然如此,為什麼保險業在普通人眼中看起來如此不靠譜呢?這其實是由保險的銷售方式及從業者素質造成的,具體的問題其它的答主回答得已經很詳細了,或者參考我以前寫的回答和文章。


理工男探險


首先,我強調一下,本人不是保險從業人員,今天所講的一切都是個人言論。

保險行業,屬於是一種預防性投資,給人的第一感覺有點不對勁,感覺有點“騙人”的樣子,其實,我覺得是沒人真正去了解保險的真正意義,沒人去把保險對大眾的好處闡述清楚,所以讓我們對保險產生太多的誤解。

目前,國家大力支持普通群眾參與商業保險,其實,保險對我們來說,永遠是利大於弊,為什麼還是有人說保險的不是?說保險公司是騙人的?有一點我不否認,保險業屬暴利行業,目前為止,保險行業對從業人員的門檻較低,參與進來的人較多,沒有實質性的要求,只要你的人脈廣,口才好就可以進入保險公司就業,在培訓方面也是太注重利益化,有的公司沒有從專業的角度去培訓從業人員,在發行和宣傳一款產品時,根本沒有從被保險人的確實角度去考慮到底適不適合那款產品?只是一味地推介,為了賣出一款產品,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包括欺騙,誘惑等等手段,在介紹相關產品時也是敷衍了事,尤其是重點地方,根本不予介紹,所以,一旦被保險人發生意外去找保險公司時,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來拒保。

在生活中,像我們經常會遇到的平安保險公司推出來的車險,中國人壽推出來的大病醫療,還有國家規定的農村醫療保險等等,這類個險還是可以的,因為他們都是非常專業化,針對性的保險,但是,有的保險不好嗎?不是,因為在那些保險中夾雜了七七八八附加險,例屬於分紅型保險,分紅型保險對於保險從業人員來說,就是提成的開始,賣的多賺的也多,所以在保險從業人員介紹該產品時根本沒把內容詳細的,專業的介紹給被保險人,沒讓被保險人徹底的瞭解該保險對自身的保險意義有多大?在某些時候,某些方面出險時,會有很嚴格的要求,所以會出現拒保情況。

所以,國家也一直在強化要求所有保險公司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要求和素養,對保險行業的監管也加大了力度,對保險從業人員的專業資格考試也越來越嚴格,我也相信在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接受保險,讓保險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們買保險,買的是種心安理得,買的是種對未來的預防性,我們並不希望會用到所購買的保險,但是,我們不能沒有預知未來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