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迦巴瓦峰,虽没有珠峰高,却无人敢登顶?

地理纵横


为什么南迦巴瓦峰,虽没有珠峰高,却无人敢登顶?

这个问题本身有误,南迦巴瓦峰没有珠峰高是正确的,无人敢登顶是不对的。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相差一千多米,肯定没珠峰高。

说无人登顶有错,是因为有据可查的记录,中日联合登山队造访了他一次。

南迦巴瓦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在中国西藏林芝境内。海拔7782米,是林芝地区的最高峰。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传说十人九不遇,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

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珠峰海拔8844.43米。海拔高度上确实比珠峰要低很多,但相对的高度要高很多,攀登难度远远超过攀登珠峰。

之所以极少有人攀登南迦巴瓦峰,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一是南迦巴瓦峰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不适宜攀登:这里由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存在,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以长驱直入,作为极高山的南迦巴瓦峰是一道巨大的屏障。使得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于攀登的影响比喜马拉雅山脉其他的8000级山峰要复杂得多。

第二是特殊的山势:南迦巴瓦峰南北坡都过于陡峭,坡度大,相对高差大,攀登路线不易选择,攀登难度极大。南迦巴瓦峰大部时间都有充沛的降雪补充,极易发生雪崩现象,冰川运动造成南迦巴瓦峰坡壁被切割成陡峭岩壁,登顶路线选择余地少之又少。

第三是投入产出比不高:由于海拔高度(7782米)差了一点未能达到8000米,不在登山界所谓的8000俱乐部,因此关注度和投入度都小很多。南迦巴瓦峰极高的攀登难度,登顶机会少之又少,且南迦巴瓦峰从海拔高度来讲,仅是7000米级的山峰。7000米级的山峰影响力通常要小于8000米级山峰,付出的辛苦和代价却大大提升,综合考虑不划算。

补充一下:很多媒体把南迦巴瓦峰说成世界15高峰,这是一个绝对的错误。它也不是7000米级山峰里面最高的。格重康峰(7952米)才是真正的第15高峰。

关于登顶问题

由于比南迦巴瓦峰高的山峰陆续被人类征服,南迦巴瓦峰终于也迎来挑战它的登山队伍。

值得记忆的一刻是1992年10月30日,中日联合联合登山队11名队员登上南迦巴瓦峰,这也是人类唯一一次登顶。中方队员包括加布、次仁多吉、边巴扎西(A组);桑珠、达穷、大齐米(B组)。日本队员包括山本一夫、青田浩、山本笃(A组);三谷统一郎、佐藤正伦(B组)。

不过关于此次登顶的资料流传很少,争议也是一直存在。

自此之后,没人愿意出出钱出大力气来攀登这座充满危险和难度的雪山。

南迦巴瓦峰因其主峰高耸入云,常年云遮雾绕,充满着神奇的传说。自古,这座陡峭的山峰就吸引着人类无比的推崇和敬畏。

很多人去到西藏,听说过关于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一个广为外界所知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镇守东南。弟弟加拉白垒勤奋好学武功高强,个子也是越长越高,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于是一个风黑月高之时将弟弟杀害,将他的头颅丢到米林县境内,化成了德拉山。上天为惩罚南迦巴瓦的罪过,于是罚它永远驻守在雅鲁藏布江边,永远陪伴着被它杀害的弟弟加拉白垒。这个神话传说,很生动的向我们解释了加拉白垒峰的特点: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加拉白垒峰峰顶永远都是圆圆的形状,那是因为它是一座无头山,南迦巴瓦则大概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常年云遮雾罩不让外人探窥。

南迦巴瓦峰主要观赏平台:

一、色季拉山(318国道经过)

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直白村、索松村等

其实雪山在那,即便不能攀登,一睹真容也是让人难忘的幸事!

有机会的话,推荐大家去见识一下南迦巴瓦峰!绝对是非常震撼的雪山,中国国家地理把它评为中国最美山峰绝对是有一定道理的!


镜头下的世界观


有人登顶过冈仁波齐,但是,登顶之后,这些人,都在短暂的两三年之内,快速衰老,很快就去世了,没有一个例外,再后来,就没有人再去登顶冈仁波齐了,具体原因,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冈仁波齐这边的磁场,特别强烈,上去以后,磁场离子辐射过于厉害。



关于有没有人登顶过南迦巴瓦,肯定有人登过,好像是在1992年,当然,前人探路,后人摘果,第一次登顶的时候,也是最难的,包括珠峰,包括冈仁波齐,还有梅里雪山,自己做雪山,都有人登顶过,可能只有那么几次,不像珠峰这样,很多人惦记着他们,今年珠峰这边还堵车了,登上去的人太多,惦记的人多,那么探索的人也多,自然登上去的人就多。

而且珠峰,没有更多信仰的盘绕,而梅里雪山,南迦巴瓦,冈仁波齐,这几座雪山,全部都是藏族的神山,会有奇着很神的信仰力量,在背后保佑着,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太多的人去登山,人家的神山,你去攀登上去,相当于你站在了人家信仰的头顶上,好像不太合适,同时也会被诅咒,所以攀登的人就比较少。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到西藏旅行,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关注公众号『藏区自驾游』回复关键词,就会有一系列关于到藏区旅行的一些小常识,最后祝你们玩得开心。


超级自驾游


为什么南迦巴瓦峰没有珠峰高,却没有人敢登顶?

小编曾先后两次自驾车到达南迦巴瓦峰下的登山大本营直白村,只有17年11月那次可以目睹其真容,并与当地藏民一起深入峰脚下近距离拍摄到难得一见的“羞女”玉照。今天以一个自驾游地理控的亲身体验尝试答苏老师这个回题。


特殊的地理位置

南迦巴瓦峰位于喜玛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的交汇点上,海拔高度7782米。在世界高峰排名第十五,在前十五名的高峰中也是唯一一座不足8000米的山峰。

攀登南迦巴瓦峰的难度远远超过攀登珠峰,虽然海拔高度相差110米左右,造成如此高难度的原因,小编分析一切核心问题是南迦巴瓦峰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的结果。首先,其所在位置刚好是青藏高原受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洋流共同影响的节点上,这令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于攀登的影响比喜玛拉雅山脉中西段的8000以上山峰要复杂得多,大家如果有自驾车从滇藏线或川藏线入藏经历的话,途经此地区,无论是什么季节,都会遇上雨雾雪等的天气,所以更不用说在登顶路线上的天气恶劣程度有多大了。这是其一。

其二是,从上图可以看出,从大本营出发到登顶要分七个营地,且海拔高差4262米,这个登顶路线及过程要比珠峰漫长。正如上面提到,南迦巴瓦峰登顶窗口期由于受天气变化频繁变化影响而变得极难把握,加上漫长的登顶路程,会令攀登者半途而弃。

南迦巴瓦峰所处的地理位置,每天相当大部时间都处于充沛的冰雪补充,极易发生雪崩现象,且冰川运动造成南迦巴瓦峰三面坡壁被切割成陡峭岩壁,登顶路线毫无选择余地,这就是难度远比其它山峰大得多的原因。(下图主峰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上图右侧一凹口处就是登顶线路图中C6营地

依然是“羞女”但已不是“处女”

南迦巴瓦峰并非是“处女峰”。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登顶成功的攀登是1992年10月,中日联合登山队在付出了牺牲一名队友的情况下登顶成功的。

后话

南迦巴瓦峰被评为“中国最美山峰”,如今随着旅游开发,道路改善,我们已经可以非常容易的走到她的脚下,但想轻易撩开她神秘的面纱而一睹芳容却依然那么难。而关于她的传说永远吸引着众多慕名而来的全球粉丝。而她则永远保持着那高傲冷峻的面庞,与她的姐妹加拉白垒峰一起守护在雅鲁藏布江的两岸。


百威天地BRAVEWORLD


珠峰虽高,但是其地势也高,登山队员可以乘坐直达海拔50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实际攀爬高度在3000多米。而南迦巴瓦峰则不然,登上队员只能从海拔3000多米处开始攀爬,实际攀爬高度在4000多米,而且南迦巴瓦峰地势险要,气候多变,这些都增加了成功登顶的变数。直至1992年10月29日,中日联合登山队才成功登顶南迦巴瓦峰,这也是人类首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登顶成功。

南迦巴瓦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米林县墨脱县交界地带,海拔7782米,也是世界所有高度超过7600米的山峰中位置最靠近东方的。2005年时,中国国家地理曾发布“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南迦巴瓦峰高居榜首。南迦巴瓦峰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南侧,它和北侧的一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加拉白垒峰隔江相望。峰顶终年积雪,在每年4月至10月的雨季中云雾缭绕,而且地震、山崩、雪崩、泥石流频繁。

1976年,位于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山脉7795米的巴托拉峰被登顶后,南迦巴瓦峰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类从未登顶过的高峰。1991年9月28日,中日联合登山队来到南迦巴瓦大本营,但是整个攀爬过程并不顺利,期间的小型雪崩还掩埋了日方队员大西宏。联合登山队决定来年再战。

值得记忆的一刻是1992年10月30日12时09分,中日联合联合登山队11名队员登上南迦巴瓦峰,这也是人类唯一一次登顶。中方队员包括加布、次仁多吉、边巴扎西(A组);桑珠、达穷、大齐米(B组)。日本队员包括山本一夫、青田浩、山本笃(A组);三谷统一郎、佐藤正伦(B组)。


航空之家


有幸遥望过南迦巴瓦峰。92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登顶过,仅此一次。80、90年代中国山峰开放以后,日本登山队纷纷来到中国征服各种未登峰。其实这次攀登也是日本人发起的,中国队不能坐视南迦巴瓦首登是日本人,所以派出了中国登山队员。后来完成了联合首登。中国境内许多未登峰都是这样被首登的。

整个喜马拉雅山脉,西起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南迦巴瓦峰,都有“南迦”两个字,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喜马拉雅山绵延了整整2200多公里,其间有一大堆8000米以上的极高峰,也有突然一下子俯冲到1000米以下海拔的山谷、冲沟,地形、地质与植被、动物分布都极其的丰富。按照纬度,喜马拉雅山应该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但是极高的海拔又孕育了大量的极地气候,导致动植物资源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植被的垂直分布极为丰富。对于人类而言,如此复杂的地形地貌也自然孕育了大量迥然不同的人文景观。

因此,无论你的爱好是哪一方面,喜马拉雅山都可以满足你。喜欢人文的,有多种多样的民族风俗;喜欢风光的,有高山、荒原、雨林、河谷、沙漠,想怎么看怎么看;喜欢历史的,这里有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通道;喜欢动植物的,这里有从热带到极地的各种动植物。

而南迦巴瓦,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雅鲁藏布江在南迦巴瓦脚下拐了一个锐角大弯,流向从往东北方向,一下子扭转为往西南,形成了一条巨大的峡谷。严格来讲,这个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大的峡谷,比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无论是长度、深度都要大。大量的降水和四季分明的气候孕育了大量珍惜动植物,而且因为远离人类活动中心,基本上没有受到任何破坏。


热心i市民老王


天空飘来五个字:性价比太低!

1.8000米俱乐部

从珠穆拉玛峰到希夏邦马峰,世界上有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对于登山爱好者而言,这是8000米俱乐部。

截至目前,拒不完全统计,已经有6000多人登顶了珠穆拉玛峰。

(您看,珠峰多可怕)

也就是说,随着人们知识、财力、物力、团队支持、登山大本营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越来越强大,现在去登珠峰的难度已经不是上世纪了。

换言之,你去登珠峰都不会轰动世界,你去登排名世界16名的山峰,影响真是很低。

是的,您没看错,8000米以下、7000米以上的山峰里南迦巴瓦峰都只能排第二。

2. “羞女峰”:难度真大

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雪山的高度并不是难度的唯一要素,甚至不是最重要因素。

气候、天气、坡度等等,都很重要。

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在其山脚,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经常毫无征兆地长驱直入。

在有暖湿气流来的时候,南迦巴瓦峰会迎来大范围强降雪,可是海拔比较低的地方,由于雾气缭绕,你完全看不到有没有雪,也无法判断。

从气候上来说,大概率会遇到能见度特别低的浓雾或者强降雪和大风。

所以,南迦巴瓦峰又叫羞女峰,一年365天能看到其山峰的时间不足60天。看到了也不代表你征服的路上不会出现突然变化。

加上陡峭的山体,危险重重。难度上超越了珠穆拉玛峰。

综合以上两点,南迦巴瓦峰成为了登山者眼中性价比极低的登山对象。

南迦巴瓦,天山掉下来的石头。

凡人敬畏就好啦。


不哈韩的小韩


整个喜马拉雅山脉,西起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南迦巴瓦峰,都有“南迦”两个字,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喜马拉雅山绵延了整整2200多公里,其间有一大堆8000米以上的极高峰,也有突然一下子俯冲到1000米以下海拔的山谷、冲沟,地形、地质与植被、动物分布都极其的丰富。

按照纬度,喜马拉雅山应该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但是极高的海拔又孕育了大量的极地气候,导致动植物资源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植被的垂直分布极为丰富。

1976年,位于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山脉7795米的巴托拉峰被登顶后,南迦巴瓦峰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类从未登顶过的高峰。

1991年9月28日,中日联合登山队来到南迦巴瓦大本营,但是整个攀爬过程并不顺利,期间的小型雪崩还掩埋了日方队员大西宏。联合登山队决定来年再战。值得记忆的一刻是1992年10月30日12时09分,中日联合联合登山队11名队员登上南迦巴瓦峰,这也是人类唯一一次登顶。

南迦巴瓦峰是一座独立的雪山,虽然没有珠峰高,但是至今无人登顶。南迦巴瓦峰最壮美的景观是日照金山,每年的6—9月为雨季,云层比较厚,看到几率很小,藏居的人民认为看到日照金顶很幸运,

在318上有好几个南迦巴瓦峰的观景台,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面也有观景台,如果不进景区是不需要门票的,景区里面的门票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门票是一起的,从林芝到达观景台可以报团游玩或者包车前往。南迦巴瓦是云之上的山,云之下的我们既不能瞩于目,也不能了于心


九零姐


南迦巴瓦峰和珠穆朗玛峰同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不同的是珠峰属于我国和尼泊尔的分界线,而南迦巴瓦峰独属于我国,相比于珠峰,南迦巴瓦峰人类历史上只有一次成功登顶,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以下三种。

攀登难度

首先是攀登的难度,虽然珠峰比南迦巴瓦峰高出了一千米,但是南迦巴瓦峰的攀登难度要远高于珠峰。珠峰因为周围整体海拔都比较高,大本营可以设立在五千多米的位置,攀登珠峰从大本营出发实际上只需要攀登三千米,而南迦巴瓦峰的出发地设立在海拔三千多米位置,想要登顶南迦巴瓦峰需要连续攀登四千多米,中途的营地条件并不成熟,比珠峰要高出一千多米。

气候因素

另外是南迦巴瓦峰所处的气候,连绵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在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之间,我们都知道来自印度洋的暖流大部分都会被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北上,唯独南迦巴瓦所在的林芝地区,有一小部分缺口,暖流可以北上,这是因为南迦巴瓦峰处在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的交汇处,所以这一地区降雪、雪崩等气候异常,更加增大了攀登难度。

人类征服

最后是人类的征服欲,南迦巴瓦峰在世界高山排名中在十几位,征服这样一座高山所造成的光环以及内心的澎湃感,没有登顶地球海拔第一的珠峰来的强烈,所以攀登南迦巴瓦峰的人数要少很多。尤其在当前攀登珠峰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认为有生之年不登顶一次珠峰是一种遗憾,但这更多是来自内心对征服“第一”的渴望,而不是对攀登的热忱。1992年10月30日中日联合登山队登顶南迦巴瓦峰,这是人类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登顶。



地理有意思


为什么南迦巴瓦峰,虽没有珠峰高,却无人敢登顶?

答:面对南迦巴瓦峰,不是不敢登,而是它比珠穆朗玛峰矮了一大截,不在所谓的海拔为8000米的登山俱乐部名单里,因此名气比较小,自然而然就无人问津了。而且,南迦巴瓦峰山势更为陡峭、气象环境更为恶劣,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说是“性价比不高”更为恰当。下面我们一起来对比和了解一下。

在《珠穆朗玛》这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你高耸在人心中,你屹立在蓝天下,你用爱的阳光抚育格桑花,你把美的月光洒满喜马拉雅”,歌词的字里行间表达了珠穆朗玛峰的雄伟与壮阔以及人们对它的仰慕之情。

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作为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它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我国测得的地质高度为8848.43米。

尽管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无山能敌,但是相比而言确是很多人向往的圣地,是无数登山者征服的对象,自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成功登顶珠峰以来,目前已有将近6000人前赴后继成功“冲顶”珠峰,但遗憾的是自1921年英国登山队的克·哈瓦德巴里队长首次从珠峰北坡的我国西藏攀登珠峰起,有将近300余人在珠峰遇难,其中仅今年5月底的一次“珠峰大堵车”就造成了十余人永远将生命定格在了珠峰8000米左右的“死亡地带”的悲剧。

鲁迅先生曾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虽然珠峰的海拔最高,但相比而言各项登山准备工作较为完善,并且也有相对固定的登山线路,因此只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并且在正式“冲顶”珠峰前掌握好最佳的“窗口期”,一般不会出有太大的生命危险。

但是对于南迦巴瓦峰来说就没有这么好的登山环境了,这其实与南迦巴瓦峰自身的地理位置有着直接关系。

南迦巴瓦峰位于我国西藏林芝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内侧,海拔为7782米,其高度在世界上排名第28位。这里所处的地界属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东端,基本上处在了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及横断山脉这三大山脉的交会地带,因此这里的地形和地貌十分复杂,气象环境均较为恶劣。

首先,从构造情况来看,南迦巴瓦峰是一个短轴向斜构造,主要有三条山脊,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一样,不仅山体陡峭、而且海拔4700米以上便是久冰雪带,峰体终年积雪、雪崩不断,非常不利于攀爬。

其次,从气象环境来看,由于南迦巴瓦峰处三大山脉的交会处,而且这里的地势相对较低,夏季源源不断的西南暖湿气流受南迦巴瓦—冈日嘎布拉山脉的阻挡,云雾缭绕、降雨量丰富,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较多。

虽然南迦巴瓦峰环境复杂,非常不利于攀登,但最终还是被人类征服了,再过不到1天的时间就是中日联合登山队成功登顶南迦巴瓦峰27周年的日子。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


地理那些事


首先,针对问题所说的情况,在这里做一个纠正。南迦巴瓦峰的确是没有珠峰高,但是并非无人敢登顶。事实上,早在 1992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就实现登顶,但是也仅此一次。在这里给大家简要地讲述一下为什么虽然南迦巴瓦峰没有珠峰高,但是后来很多人们不敢登顶的原因:

第一,气候因素。南迦巴瓦峰所在的位置恰好是青藏高原受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洋流共同影响的节点上,这令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于攀登的影响比喜玛拉雅山脉中的山峰要复杂得多。攀登,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天气,如果运气不好遇到天气恶劣的情况,是十分危险的。更不用说南迦巴瓦峰这座山峰几乎全年,无论是什么季节,都会遇上雨雾雪等的天气。

第二,就是从大本营开始的实际攀爬高度其实是比珠峰要高的。珠峰虽高,但是其地势也高,登山队员可以乘坐直达海拔50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实际攀爬高度在3000多米。而南迦巴瓦峰则不然,登上队员只能从海拔3000多米处开始攀爬,实际攀爬高度则在4000多米,这个登顶路线及过程要比珠峰漫长。

但是,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登山工具之类的也会更加发达,到时候估计登顶的人就会多了,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