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的傷害往往來源於自己,及時止損才是智慧

佛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要想事事順心,只有多種善因。生活中出現了這三個跡象,一定要多去做這三件事,才能改變現狀迎來好運。

最深的傷害往往來源於自己,及時止損才是智慧

這是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爸爸在早晨起床後,把一隻貴重的手錶忘在洗漱臺上,回書房收拾公文包了。媽媽看見後,拿起手錶放到餐桌上。十歲的兒子吃早餐時,不小心把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錶殼。

見心愛的手錶摔壞了,爸爸劈頭蓋臉將兒子痛罵一頓。媽媽站出來批評爸爸,既然這麼愛惜手錶就不該隨處亂放,對孩子一點沒有耐心、大發脾氣。兩個人互相指責,扯出了不少過往的是是非非,爸爸不能和媽媽動手,轉頭就追著兒子打屁股......

最深的傷害往往來源於自己,及時止損才是智慧

一早上的心情全變糟了,這男人氣沖沖地出門去上班,走到半路發現忘帶公文包了,裡面有今天公司的重要文件,急忙回家取。這時,兒子上學去了,他太太也上班去了,鑰匙又在公文包裡。沒辦法,只能打電話讓太太回來送鑰匙。

他的太太同樣心情糟糕,還要從上班路上匆忙折返回來,一路怒氣衝衝、腳下生風,不小心撞翻了路邊的水果攤。又得跟攤主賠禮道歉,幫人家整理,好不容易脫了身才離開。

等這個男人拿到公文包趕到公司,不僅遲到了半小時,還被領導抓了典型,當眾批評了一頓。而他的太太,也因為遲到,被扣了當月的全勤獎。兒子呢,這一天的心情也糟透了,在當天的考試中發揮不佳。可想而知,考試成績公佈的那天,這個三口之家還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最深的傷害往往來源於自己,及時止損才是智慧

第二支毒箭 讓事情更糟

這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識,儘管事情的起因可能有所不同,但“倒黴事”往往就是這樣一個接一個地來。事情越亂心情越糟,越糟就越生氣,越生氣事情就越亂......就這樣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

現代心理學中有個 費斯汀格法則:

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取決於你對所發生事情是如何反應的。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就已經揭示了這一點,《雜阿含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對弟子開示過“兩支毒箭”的譬喻,當我們遭遇各種逆境時所承受的苦即是“第一支毒箭”,而當我們內心對此感到憤懣、抗拒、懊惱......之時,就是自己向自己射出的“第二支毒箭”,而且對我們傷害最大的正是自己射出的這一箭。

最深的傷害往往來源於自己,及時止損才是智慧

最深的傷害往往來源於自己,及時止損才是智慧

例如,A和B兩人都遭遇了中年失業,然後......

當事人A:憤怒於單位“無情無義”,跟他們打官司抗爭到底,定要爭出個你對我錯。在這家企業裡耗費了青春,如今已無其他技能,安穩等退休的夢想被打破,一切都是單位的錯。煩心事太多,借酒消愁。家人又不滿於他失業後的精神狀況、家庭的經濟壓力等等,這個家庭面臨分崩危機。

當事人B:面對失業這第一支毒箭的傷害,先和原單位積極溝通,爭取自己應有的補償。另一方面反思自己是否因為原先工作穩定而懈怠,失去了職場競爭力。如果自己確實有能力,裁員也輪不到自己,所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迅速投入新技能的學習之中。


對於這兩個人的不同反應,可以看到,最大的傷害是失業這件事嗎?不,失業是第一支還不至於致命的毒箭,真正的傷害A的是他對失業這件事所產生的對抗、憤怒、不接受、不反思和不願改變自身,這就是他自己射出的“第二支毒箭”。

反觀B,即使已人到中年,可能無法再創出什麼新輝煌,但至少有機會重返職場。失去了一棵樹,只要還有飛翔的能力,總能在這片森林裡找到其他的棲息處,他的生活並不會因為這一次失業而毀掉。

最深的傷害往往來源於自己,及時止損才是智慧

及時止損才是智慧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不怕念起,就怕覺遲。眼見發生了前10%的糟心事,瞋心馬上要生起時,就快想想後面的90%吧。

以摔壞手錶為例,摔壞了確實是件糟糕的事,是被射中的第一支毒箭,這個男人的生氣和指責就是他向自己射出的第二支毒箭,如同推倒了一塊多米諾骨牌,引發了後面的那90%,推動了這一天走向"崩塌”。

如果他在手錶摔壞的那一刻,能夠意識到,即使發脾氣也不可能使手錶自動復原,從而選擇另一條路,對兒子說,“我會拿去修理,但你已經長大了,以後做事要更細心一點哦!”這才是明智的“及時止損”。而且,這也是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學會在遇到麻煩時如何處理矛盾和人際關係,這也是最好的親子教育方式。

最深的傷害往往來源於自己,及時止損才是智慧

忍不住脾氣 是真的嗎

還有不少人會說,道理我都懂,但脾氣來了,是忍不住的。這是真的嗎?當我們正要發怒時,手機突然接到一個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人的電話,那一定會暫停發怒,和言悅色與對方在電話裡交談。且不論掛了電話以後還會不會繼續發怒,但至少說明,其實我們有自如收放自己情緒的能力。

深究一下,發怒的背後、控制不了怒氣的背後,人們真正想表達的是,我的發怒完全是因為某個人導致的,責任全在於對方,我的脾氣發得完全有理由。

但即使再有理由又如何?這樣的怒氣,除了讓自己難受或者導致彼此加深矛盾,甚至還會因為怒氣導致負面的連鎖反應,對事情本身沒多大幫助,有百害而無一利,不如把力量用於做些積極的、真正有幫助的事情。這不是靠強忍,而是思維方式的轉變。

失業,是壞事嗎?不一定。告別一個不合適的單位,才有機會找到更適合你的工作。

最深的傷害往往來源於自己,及時止損才是智慧

失戀,是壞事嗎?不一定。告別一個錯的人,才能迎來對的人,相信有很多人會說,感謝他/她當年不娶/嫁之恩。

挫折,是壞事嗎?不一定。感謝挫折,感謝自己,跨越過去,才有了現在這個從容自信的我。

競爭,是壞事嗎?不一定。確實有很大的壓力,但正因為有對手,我們不敢懈怠,促使我們變得更好......

人,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

就沒有人能真正傷害到我們

不要輕易被一時的憤怒、悲傷

控制了我們的頭腦

而是要學會察覺並引導自己的情緒

這就是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和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