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自我认同感?

奔跑羊毛


困难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只有身处困境之中,才能彻底了解自己,从而找到自己的弱点,然后攻克弱点最后转化成自己的优势,认可自己的价值。

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会遭受到无数的挫折和攻击,因为各种各样或大或小的事情变得一蹶不振,自怨自艾,每一种心态都是我们对人生的不同看法,归根究底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认可,认为自己就是这样脆弱,这样无能,所以才会自我否定,这其实就是一种心态不成熟的表现。

我们要想克服失败,必须要用积极向上的思维,调整心态,直到把否定变成肯定,我们常说,当我们认为某件事情不能实现时,别人还没开始质疑你,你已经开始在大脑编织几千几百个借口,这也就是说有时并非我们自己能力不足,是我们善于自我否定,连第一步都不愿意走出去,就期待终点的鲜花和掌声。所以说,要提升自我认可感,知易行难,努力去实践是根本,更重要的是要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自信面对自己,只有两个结合起来,才可以无往不利


小椰子ohyeah


如果说自我认同感是自信的来源,那么自知就是自我认同感的来源

其实很多人会把自我认同感误认为是自信的来源,结着盲目的自我认同,这个通常表现为:自我、自私、自大、自负、自己为是。

同时遇到困难的表现又是:太容易我不做、这么简单交给别人。基本上是一个逃避、不负责任的状态。

对待他人的成就是不屑一顾,并且会说。只要我随便努力一下就可以超过他了等言论。


以上的状态都是不自知的状态导致的,这种状态会来带心理上的痛苦,同时也会降低自己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因为在潜意识中,自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

那么到底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加自己的认同感,和自知呢?

有一个办法——深度思考

这是一个非常稀缺的能力,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太渴望得到干货了,然而干货是别人深度思考得出来的结果,如果一个知识没有经过自己深度思考是不会成为自己的知识的。

你也许要问了,真的提高自我认同就是深度思考吗。我可以负责任的回答你,是的!

你可以去看看那些取的成就的人,或者是幸福感非常高的人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独立的体系,然而这套体系的背后就是深度思考。

心理学中说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高级自我,这个高级自我,这个高级自我才是决定自我认同感、幸福感的关键件点。

那么如何进行深度思考?

1、 向自己发问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让我们无限的探究下去,从而帮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所以,深度思考的关键就在于向自己发问,而且常常不是只问一个问题就结束,而是持续的问下去。

比如:当你要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你可以先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然后再一层一层的问下去。

2、 情绪的无纷扰

我们只能在水面平静的时候才看得清上面的倒影,也只能在情绪无纷扰的时候才能看得清问题的本质。

3、 思考要有持续性和开放性

对于复杂问题,我们往往无法在一次深度思考中完成;相反,我们需要在思考中不断的接纳各种输入,包括自己的阅历、阅读以及与人的交流,然后再思考,再接纳输入,直到最后洞察本质。


这里是玄微策,一个读书人,知识的传播者。你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可以私信或者是回复我。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纵横湛卢读书会


人绝不是因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得到内心的平静,相反却是越挣扎着努力去实现自我,内心越容易彷徨和焦虑,因为人们在这个过程固然得到了很多,却也失去了很多。得到了金钱、权力、名誉、以及成功的愉悦,往往失去了家庭、亲情、健康、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淡然。 孰轻孰重,扰攘千年,总无定论,而对于那些行将就木的耄耋老者,其中道理未免简单得近乎浅显,他们也不会再梗着脖子试着去说服谁,因为他们知道不到自己这把年纪,那些中年人、年轻人永远说不明白说不通。这样浅显的道理是什么呢?那就是人生价值的认同问题,我们在漫长人生路上总要逐渐学会自我认同,这也正是一切宗教信仰的真谛。

我们人生的痛苦恰恰缘于我们把认同的主动权交给了外部世界,而非自己的内心,于是我们美不美、有没有才学、算不算成功、是不是幸福,都由外人来说了算,而这个世界的人们又设定了无数衡量的标准,比如金钱的多少、官位的高下、人脉能量的大小等等,然后就是人生无止境的追索,为的只是自己在这个通用的人生衡量标准下尽可能得分高一些,那样就意味着自己的人生被世人认同得更多一些。这就像打没有积分上限的手机小游戏,你来我往,不断刷新着纪录,却毫无意义可言。 所以,人总会在人生终点渐行渐近之时,才会发现自己内心的深刻希求,这种希求原来就是你自己对自己一生到底是否如意的一种笼统的模糊的感觉,它不需要有具体的支撑,比如你有多少资产过着多奢靡的生活、当了多大的官有多少人前呼后拥、取得了多少院士专家的头衔有多少惊人的学术成就,即便是拥有上述全部人生成就的人,很可能撒手人寰前也不过是深深的一声叹息,你肯相信乔布斯是笑着飞赴天国的?

由此可见,人生的自我认同是多么的重要,这是我们在深切关怀着自己灵魂的希求,所有的宗教在做的都是同一回事,真正用自己的心去生活,去感受生活,去经营生活,追求自在淡然平静的内心世界,不要总在渴盼,盼望发财、盼望升官、盼望出成绩,更不要过分去追求成功的愉悦给人生带来的慰藉,那是人生的毒品,对人生得失都看轻看淡些,因为这些都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东西,那么在意干嘛呢?


知和曰常


答:在心理学中有个术语叫“自我知觉性”(注:以下带引号的为心理学专业术语),这是要最先注意到的。因为只有“自我知觉性”才是对自己产生正确的“认知”,以及客观积极的认同感。而正确的“认知”和自我认同感首先源自于自我内心的考问,以及深刻的自我剖析。如:自我检查,自我修正,自我“强化”等等。如果想要达到以上目的归根到底还是要先完成“我是怎样一个人”的七个问题(见下图)。通过完成了七个问题你就会对自己有一个根本上的认同,请注意!所谓的认同感并不是光指积极的一面(自己有成绩有能力等的认同),它还有消极的一面(自己存在的不足或缺陷等)。古人云:知耻而后勇!所以,不管是出自哪方面的认同都应该是对你有帮助的。你认为看完了我出的七道题后会对自己有积极地帮助吗?或者是加深了对自己的认同感?欢迎评论互动……




正前方运动交易心理学


建立自我(即自信)是人一生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成功与幸福必由之路,而自我认同是建立自我自信内修之路。我的建议是三条:

一、爱自己做自己做成自己。树立自我负责的心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发挥自己特长,尽可能运用自己善长处做事。

二、清理自己负面信念系统。每个人无法自我认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潜意识(本能习惯)里有许多阻碍认同的意识,如负面评价自己,这个我不行,那个非属于我。限制自己,这个我做不了,我那有这个本事。需要及时清理这些信念,转为积极心态,一切可以试,体验生活。

三、经常做让自己有感觉和开心之事,培育自己愉悦心情,从自己能干和干的好的事情和关系开始偿试,积累小的成功,奖励自己,形成良性循环。这样一个开放的、有价值的、积极的、动态成长自己就是最好的认同自己之路。


心理咨询师周敏明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是一个人能够理智地看待自己及外界,对自己所思所做的一种认同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把自我认同的概念引申到自我同一性上。他认为一个人在青春期的时候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候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同一性,那么就会形成自我认同感,明白自己是谁,接受并欣赏自己。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自我认同感包括了自我的了解和自我的实现。

知道了这点,提高自我认同感的方法也就有了方向。

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是谁。这一点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我们很容易高估或者低估自己。对于不自信的人来说,他很容易低估自己能力和水平,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对于另一部分自信心爆棚的人来说,他觉得全天下就没他解决不了的事情。这两者都不利于建立自我认同。我们可以用一种旁观者的姿态,从发生的许多事情中确定自己的能力水平,自我反思,从而建立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不夸大,也不低估。

清楚地明白了自己的定位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自我实现。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上,将自我实现放在了金字塔的最顶端。理论概念比较多,简单一点来说,自我实现,就是让自己越来越接近自己所期望成为的那个人。

要想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本心,不断努力,不随波逐流,不被诱惑,向着心中的那个自己不断地靠近,哪怕每天只是一点点,也是一种成功。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理想的自己,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让现实中的自己逐步靠近理想的自己。

加油!共勉!


榆木思想


是不是特别的可悲,是不是特别的无奈,是不是特别的自卑?这就是我们家庭主妇的路,这就是我们的状况!所以我们想要带孩子,也想要挣钱,都在苦苦的寻找出路。很多家庭主妇学习刷单,作自媒体,写文章…等等,可是就像我那么久了真的还是没有收入。我们苦苦的寻找着,在迷茫中徘徊着。常常怀疑人生,常常郁郁寡欢,可是为了孩子我不敢倒下,所以我仍在坚持。

我坚持下去是因为原本的我十年没有碰过一本书了,写个文章刚刚开始我用三五天,可是现在只要看到标题我就能写东西。虽然只是语句通顺而已,可是这用了我五个月的时间。现在每天早上都在朗读一个小时的书,记得的真的不多,可是我能坚持了一个多月,也算坚持了一个好习惯。甚至有些东西能记下而且用到作品里面了!可以翻开我刚刚写的东西,很多人批评,可是真的进步了!现在在头条其实有挺高的阅读量的,虽然粉丝很少,但是一个农村妇女,一个家庭主妇真的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在坚持,在努力。只是希望大家也能对我写的东西提出意见,我会更努力。因为我在这里真的坚持了,也真的进步了!


沈竹溪ncc


提升自我认同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课题。我只能尽我所能的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一生的努力,说到底都是在满足着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并且我们追求社会认同,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得自我认同感。

提升自我认同感,看起来好像简单,但放到每个人的身上,着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比如说这个命题的本身,“自我认同感”、“提升”,似乎正隐隐的蕴含着对自我当下的不那么认同了。

记得最早提出“统一性”概念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他的理论中指出:自我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保持自我认同感。换句话说,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是在不断的建构着自我的完整性、一致性、独特性、以及发展性,并且在实践中保持对自我的认同感。

如果个体无法建立并保持自我认同感,就会发生自我的认同危机,可能会对自我的价值产生怀疑,对未来的方向产生迷茫。此时,需要的是重新的建构自我。

一、建构自我

有句广告词叫做:“人生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正因为变化,才有了经历与成长。周围的环境在改变,个人的能力在改变,人际关系也在改变,所以我们自身对自我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改变。

也正因此,我们常会听到说青春期叛逆、青年危机、中年困惑、老年不惑等等,每一次的危机都是在重新建构自我的过程。会不断的灵魂拷问着这些深刻的命题:

1、我是谁?我拥有些什么?我又失去了些什么?

2、我从哪里来?

3、我要去向何方?

以上种种,回答每个问题都充满了内心的冲突与不甘,唯有潜意识里隐藏着那个真实的答案,建构自我的过程,就是在冲突与现实中认可那个真实。

二、保持自我认同感

怎么说呢,保持看起来似乎是一种静止态,但更是一种稳定态。即不为外界所动摇,也不因挫败而否定,不在评判中迷失方向。

积极的赋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中,通过自己一次次的自我实现来获得的。

所以,我们需要在建构自我的基础上,着力于尝试符合自身特点、能够发展自我的挑战,在行动中获得更多的掌控感,树立信心,从而保持对自我的认同感。


心理咨询师Mango



我高兴18


普通人提升自我认同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你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做事情不一定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人的自我认识,最原始时,起于童年,童年那段时间里成年人给予的定格,也是成年人给指定了方向或是成年人给扣上了帽子,使儿童期的孩子对自己认知底下。要改变这种壮态,除了心里治疗方面给出的步骤。最要紧的是自我提高,将自己放在另一个对立面,试着去付之行动,同时反复质问自己,一直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我想经过时间的历练,一定能提高自我认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