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們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後,在父母家最不願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一葉618338606333651


當兒女們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回家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父母的催婚、嘮叨。

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我們慢慢會因為,學習、工作而變得越來越成熟,也逐漸養成了自己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套方法。每次回家,都會聽到父母說誰誰家又有了孫子,孫女,誰誰家的兒媳,女婿如何如何的有本事。回家唸叨最多的不是催婚,就是和其他家的比較,好像自己的兒女總是不如別人的好。

另外因為父母受知識文化水平的影響,有些問題和我們的想法不一致。為了健康,我們可能晚上的剩菜什麼的都會倒掉,可是父母為了節省,往往熱一下第二天還會繼續吃。對待孫子孫女,疼愛的發展到溺愛,科學養娃往往會被他們不屑一顧。

無論我們的生活或者成就如何,家始終是我們遮風擋雨的港灣,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會摻雜一絲的雜質。讓我們對待嘮叨的父母多點寬容和理解吧。





行走的Danny


我是遠嫁,多者半年回一次孃家,少則一年一次,每次在車上進入家鄉的地界,好像聞到了家鄉的味道,看著那美麗的槐花,聽著熟悉的鄉音,心裡真是感到又親切又激動。每次回到孃家第一件事,先打掃衛生,因為母親有病,第二便是洗,所有的床單被罩衣服鞋子,差不多洗三天,做飯洗飯都是我的,門口的鄰居說只要看到院子裡晾的衣服,就知道玩我來了,老頭門一見我來了,就豎起大拇指說好。年輕人都開玩笑稱我為保姆來了,因為妹妹是招的女婿,父母和妹妹在一塊吃飯,所以我做飯都是一大家子,她們家加上我們有時八個人有時候十個人飯,每天要照顧母親還要做所有的雜活,感覺特累,因為妹妹有生意,父親有旅館,所以有時洗衣服連她們一家都洗了,每次離開前,要把父母親穿的衣服洗乾淨四季分好,被子褥子拆洗乾淨,自己才能放心離去,最難受的是,每次離開,母親都會哇哇大哭,父親拉著臉,一句不吭,自己也會哭泣著離去。從掛念到離別,每年都會這樣,每年都會心痛。這是我最不想經歷的,但有不得不面對的,離別之痛。


蕭瑟jk


下午好!

我的女兒大三,兒子幼兒園,都還沒有自己的小天地。世界大同,結合志同道,我還是說說我結婚後生活小天的情況吧。我和愛人成家後一直和父親在一個屋簷下共同生活,(母親1999年因突發性心臟病仙逝,懷念母親!)不是因為住房緊張,我和父親的房子在同一個單元,父親住12樓,我們在16樓,我結婚那年父親75歲,為了怕父親一個人孤單,亦為了照顧父親方便,最主要的是父親亦喜歡和我們在一起生活。家長裡短,柴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盆交響樂不再細述,就說一點,我和愛人結婚後與父親共同生活的17年間,我愛人沒有和父親紅光一次臉,沒有大聲說過一句話。讓父親不開心生氣,是我們最不願意做的一件事情!

照片:父愛如山!懷念和父親一起生活的歲月!





菩薩亦喜歡實在的人


大概是下廚吧!我覺得現在小年輕會燒飯的少!又加之外賣氾濫,更加有理由不下廚了!可能油用了一年還沒用完!如果哪天去了父母家,父親說,哎呀,閨女啊,爸爸把你養這麼大了,還沒吃過你親手為爸爸燒的菜呢,要不我自己委屈下,當你的小白鼠!接下來可能就是一大堆,嗯,這個。。,那個誰,我老公就喜歡吃媽燒的菜,你看我們難得回來一次,我們多聊聊天,我順便叫幾個菜,一家人,看看電視,聊聊天,磕嗑瓜子,這才是生活啊!!!


愛打球的GD


就個人而言,沒有什麼不願做的事情啊,有了自己的天地後,回家陪伴父母親的次數屈指可數,我只怕他們對我沒有要求,我喜歡陪伴他們做一些事情,買菜,逛街,看電影,吃飯,聽他們嘮叨,看他們出去跳跳舞,想要了解他們沒有我的日子裡都是怎麼樣生活的等等,一定要說個清楚的話,我最不願做的是他們什麼都自己擔著,只願時光慢一些,他們快樂一些....


凱羅爾459


對我來說,最不願的事就是念叨,我有一兒一女,兒子婆婆養大,女兒我媽帶大,每次回家聽的最多的就是抬女兒貶兒子!但在我眼裡,兒子女兒都一樣的優秀,養兒育女教法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所以,這也是我最討厭最擔憂的地方,畢竟孩子慢慢長大,也會從懵懂到完全明白!


跳breaking的男孩


我覺得在父母家最不願做的就是不想和父母住在一起,還有父母的嘮叨!

1.首先就是不想和父母住在一起,因為無論是和公婆一起住,還是和老丈人家一起住,都是不方便的,因為年輕人和老人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不一樣,住在一起會有摩擦,即使特別小芝麻粒大小的事情也會引起矛盾,尤其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老人的照顧方式和年輕人不一樣,到時候嫌隙更多,所以還是不要在一起的好。

其次就是回到父母家的嘮叨

2.回到家裡,父母肯定會問一些工作的事情,家裡的瑣事,咱們在說的時候,往往說的都是自己心裡的想法,有的時候說的比較衝動,但是父母總是和咱們的觀點不一樣,總是往好的一面,和勸解咱們的一面去說,所以說的多了咱們就比較嫌煩。



所以有了自己的空間,就真的不願意和父母一起住,還有聽父母的嘮叨了!其實住在一起是能避免就避免,但是父母的嘮叨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好,他們是過來人,經歷的比較多,所以還是聽聽老人的想法是沒有錯的!


瘋癲銀籽


自 從 兒 女們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兒女們就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過著自己悠哉快樂的日子了,不再受父母的約束,感覺非常的輕鬆自由了。

然而,每每回到父母家,都會對父母的嘮叨感覺多餘,“哎,行 啊,我 知 道了,哎呀,你們放心吧”用這些話來搪塞父母的嘮叨。但是,父母不會因為你不 愛 聽 而停止嘮叨,父母還是會不厭其煩的嘮叨著 他們的擔心。[捂臉][捂臉][捂臉]母親會嘮叨“別總是瞎花 錢,錢 要 省著花,多攢點錢將來會有用的”,而父 親 就 會 嘮叨些別的“你少抽點菸,別喝那麼多酒,對 身 體 不 好,等 你 到 我這年紀你後悔就晚了”。聽 著 他 們的這些嘮叨,總是覺得多餘,心裡在想“操那麼多心幹嘛,我自己知道咋做”。呵呵,可 是自己就是不知道,在N年之後,自己父母的嘮叨 又 變 成自己對子女的嘮叨了。如此一代一代延續著,可能這才是日子、這才是生活吧。

山海同歡祝願所有的父母們健康長壽!




山海同歡


現在的年青人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到了父母家最不願做的事就是洗衣做飯,都是座享其成,各自都顧玩自己的手機,自己的小孩都不照看,一切都交給老爹老孃看著辦,父母都是看家奴。有的兒女還是很孝順,體貼父母養育恩,處處盡心行孝道,父母安慰逢人誇!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區別。謝謝!


傅睿卿


我認為,兒女們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後,在家裡最不願意做的一件事,就是不願和老人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現在有一些老年人還在為自己的房子小而發愁,實際上沒必要大房子給老年人帶來的只有孤獨和寂寞。打掃拾掇就是一大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