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活都是你干的,创意也都是你的,但最终成果要被整天混吃等死的领导分去一半,请问你会怎么做?

Zafery


这个问题不太懂,是否有工资的,有工资的,这种情况就正常,要是没工资,成果就是工资,成果钱很多,要一半或更多也正常,要是成果钱不多,领导就只能要十分之一或更少,总之要让职工至少有差不多的工资收入,不然就要据理力争。


汪祁和


职场老人也如此呢!2006年做一个课题,野外调查是我,资料整理是我,论文写作是我,论文答辩是我,最后成果获奖时,我排第五名。局长排名第一;主管技术的局长排名第二;主管科技的科长排名第三;单位领导排名第四;本人排名第五。第二年,单位领导又要了一个项目让我做,我把调查数据搞好了交给领导了就不管了,结果这项目的论文都没有写出来,给整黄了。自这以后我便不参加科研项目了。


老榕树林


领导格局分三等,一等者努力为下属争功劳、二等者分享下属功劳、三等者抢下属全部功劳。从题主的描述来看,你的领导应该属于第二类,说明他还懂点管理,知道有肉一起吃、有汤一起喝的道理,对你来说,未必是件坏事。

我们单位有个领导,才是真正的“厚脸皮”。他是个博士,特招人才,单位给予的平台、空间很大。

当领导之前,他一天到晚在一线呆着,工作很拼命,最终干出了一些成绩,同事们都很服他。单位总经理见他这么出色,2017年,提拔他担任中层干部,分管科研项目管理。

从那时起,他开始慢慢地变味了,渐渐地不做科研、不搞项目。任务完不成时,他推脱是下属的全责,与自己无关;任务完成时,他强说自己的功劳,与下属无关。更奇葩地是,年底评比时,他公开“偷”下属的科研成果,然后以个人名义去申请奖励和荣誉。每年考核,他自己一身荣誉、奖励,下属只能打酱油、喝西北风。

有些下属愤懑不平,时不时向上级反馈情况,没过多久,领导撤了他的职,又变成了普通老百姓一枚。格局太小,当不了领导。

大部分情况下,领导“贪图”下属功劳,其实是双方之间的利益捆绑,职场中很常见。作为“打工者”,平常心对待吧。理由有以下几点:

下属有没有功劳,大部分情况下,直属领导说了算。

金字塔型组织架构中,直属领导是企业管理承上启下的中心点,下属的好坏,大部分时候,他们说了算。

在上一级领导者看来,某个项目完成了,分管下属有功劳,具体是下一层级的哪个人负责,他们并不关心。

因此,直属领导看似“贪图”了下属的功劳,实则必然。

到了下一个层级,一个项目,N个职工参与,谁的功劳大、谁的功劳小,也是由直属领导书写功劳簿。

领导表面上看似不作为,不一定毫无贡献。

领导,领着团队、指导方向,他们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策划、组织、引导方面。

比如,题主是一个职场新人,很难想象没有领导的帮助,独自一人成功完成某项工作。要知道,一个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层级,单说资源的分配、调度,职场新人就无法安排妥当。您的的努力、创意,是项目的加分项,但还是远远不够。

因此,有些时候,不是领导不作为,只是下属不知道罢了。

领导不关注项目的进度,含义是多重的。

根据职责对等原则,领导是项目能否完成的第一责任人,他其实更加关注项目的完成情况。如果,某一个项目,领导丝毫不关心,有三种情况:

1、这个项目可有可无;

2、这个项目很简单,没必要关注;

3、这个项目难度一般,适合新员工练手。

无论哪一条,对于下属而言,都不能因为个人有一点点付出和成绩,就看轻领导的存在,这是不恰当的。同时,作为一个下属,也没必要对领导过于斤斤计较,您目前的优先项是提高工作技能,努力学习,做出成绩。


HR拾壹


有的人夜郎自大。是的 有的人一句话。就值钱。比你一辈子挣得多。记得马俊仁一个中药处方卖了30000000万元人民币。处方给别人卖一辈子卖不了 没有人要呀。


知褔乐


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踢好“头三脚”对适应新环境、站稳脚跟非常重要。作为新人,如何快速融入集体、得到他人认可、避免犯错?美国《今日心理学》网站刊文总结了8个建议。

  1.从不迟到。员工准时到岗是保证单位各项事务顺利进行的前提。在通力合作的工作环境下,尊重到岗时间就是尊重他人。作为新人,更应按时出勤,不拖低组织的办事效率。

  2.遵规守矩。每个单位都有成文的规定和不成文的规则。到了新单位,新人应认真阅读员工守则,并通过观察、询问来掌握那些不成文的规矩。

  3.接受批评、建议。建设性的批评和意见对新人汲取教训、快速成长十分重要。对此不要抱有戒备、怨恨的心态,应耐心听完领导和同事的建议,尽量有错就改。

  4.积极主动。对一些必须要做的任务,应在领导发话前主动去做;而对于别的事情,可以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主动询问同事是否需要帮忙。积极主动的人多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5.虚心请教。作为新人,总有很多不知道的事,碰到疑惑,一定要敢于发问,自己琢磨会拖慢效率甚至误了事。不过提问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不要问出幼稚的问题,让同事、领导觉得你一无所知。

  6.放下手机。尽量不要一边工作、开会,一边玩手机、刷社交网络。这会让人觉得你不专心,对待工作不严肃。上班时手机应设置静音,最好放进抽屉或包里。

  7.减轻依赖。许多新人会有一种“我刚来,什么都不懂、不会,需要别人带着”的想法,但大多数单位没有“手把手”的全方位指导。新人一定不要等着别人来教,要减少对他人的依赖,自己积极主动学习、成长。

  8.观察为主。由于经验尚浅和对新单位不太了解,初入职场的人要警惕言多必失。在开头的一两周,新人最好以观察、倾听为主,即便有自己的想法,先应先听听前辈和领导的见解后再适当发言,否则容易说出不合时宜或不切要点的话。





闻俊vlog


个人认为你和领导的关系就是个团队,既然是团队,每个人得到的成果也是团队的,那么你又问了单位其他人的成果怎么没有你的,肯定没有的,如果你加入了公司某个项目策划,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才算团队,你的领导给你提供各方面的平台,分你一半很正常的事,闲挣的少自己去当老板,心态要端正啊[呲牙][呲牙]。


尚世堂


已经是天外飞船傲游时代了。还恪守一亩三分地当地主坐享盘剥。裹脚的地主婆非要开超市。大数据完全不懂。管理落后。模式先进。打掉地主婆。建立大数据通道管理现代系统。


毫不利己1


这是市场普遍现象,你想上升,那就得忍着,然后暗地找证据,如果你跟双方领导有工作群最好,把你的能力每天做什么,什么问题,做总结,但是一定要正规,一目了然,解决方案,跟处理什么的。小的问题跟工作量就不要发了


沉默74028761


这有啥?钟表有时针分针,分针60分钟转一圈,时针呢?12小时,也就是720分钟转一圈,角速度是分针的1/12,可是,我们看时间,说时间的时候,都是先说多少小时,或者说几点多,分钟往往不说,分针有意见了吗?不是照样一分一分的转下去吗?

[呲牙][呲牙][呲牙]

你说的领导混吃等死?这种心态就是错误的,敢情在你眼里,领导啥也不干?那你干啥了?你怎么知道你干啥?谁告诉你的?谁分配给你的?你不服气,你也做混吃等死的领导啊,做不了,那你天生就是干活的命,跟谁争,也特码的别跟命争,谁也争不过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做人,首先得知道自己能干啥,不能干啥,摆正自己的心态,这样心态平和,才能有好的生活,否则,也就呵呵呵[呲牙][呲牙][呲牙]


warren吴


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

多年的道沟流成了河。

虽然不合理,但这是现实。你就慢慢熬吧,等你成了婆婆,你也会这样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