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男孩因搶玩具被扔摔,孩子間搶玩具,家長這樣不妨這樣做

最近,廣西南寧發生一件值得令人反思的事,一男子看見自己的孩子在爭奪玩具時被推搡了下,一是生氣衝過去,拎起另一小孩甩出數米遠,親倖的是那個小孩沒有受傷,而該男子也為自己的“衝動”承擔了後果。衝動是魔鬼,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教訓,下次再衝動做出更過激的行為,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4歲男孩因搶玩具被扔摔,孩子間搶玩具,家長這樣不妨這樣做

片牛牛今年三歲,有愛搶別人玩具的習慣,一天媽媽帶他去公園玩,他看見有幾個不認識的小朋友在那玩玩具剷土車,大聲說:“那個車是我的,你們不許玩”,說完立馬跑過去從其中一個小朋友手裡把車搶出來。被搶玩具的小朋友想搶回來搶,兩人打成一團。

牛牛媽媽見此狀,趕緊過去拉開牛牛,並對他說“那個玩具不是你的,你的車在家裡,你想玩咱們可以回家去拿,但是不能搶別的小朋友的呀”。媽媽讓牛牛把玩具還給小朋友,牛牛哭鬧著就是不還,媽媽對於牛牛愛強玩具的習慣已經教育過牛牛好幾次,但是效果不明顯。牛牛的媽媽很是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

4歲男孩因搶玩具被扔摔,孩子間搶玩具,家長這樣不妨這樣做

小孩之間搶奪玩具不僅會傷害到孩子之間的人際夥伴關係,還會傷害到大人之間的友誼關係,有時甚至為了一件雞毛蒜皮事而大打出手。面對孩子愛搶奪玩具的習慣,家長該怎麼辦呢?

4歲男孩因搶玩具被扔摔,孩子間搶玩具,家長這樣不妨這樣做

學會分析孩子搶奪玩具時的“心理想法”,進行正確引導!

1. 吸引父母的目光、爭奪愛

對於小孩來說,他們是家裡的中心,家人重點關注的對象,是家中的“小太陽”,所有的人都圍著他轉。

他們已經習慣享受所有人的目光,即使是在外邊也不允許有人來分散家長的目光,通常他們就會通過搶奪玩具、大吼大叫或者假意摔倒等行吸引家長的注意力。

4歲男孩因搶玩具被扔摔,孩子間搶玩具,家長這樣不妨這樣做

2. 沒有規範意識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孩對規矩沒有概念,意識不到這個玩具不屬於他。想要玩必須經過玩具主人的同意,家長可以教育孩子,想玩需要請求主人的同意,人家同意以後才可以玩。

4歲男孩因搶玩具被扔摔,孩子間搶玩具,家長這樣不妨這樣做

3. 錯誤的教育

有的家長通常會教育孩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牙還牙”等錯誤的思想,生怕孩子受一點委屈,對孩子進行錯誤的教育或引導。

但是,錯誤的處理方式、錯誤的議論引導,就會讓孩子得出偏離軌道的結論,日積月累,形成錯誤的習慣,錯誤的價值觀,錯誤的行為。

所以要想改變孩子,那就從改變“家庭教育環境”開始,先從改變家長自己的觀念和行為開始。為孩子做個好的榜樣,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三觀!

4歲男孩因搶玩具被扔摔,孩子間搶玩具,家長這樣不妨這樣做

孩子愛搶東西,家長不妨從這幾點入手教育!

家長要在合適的時間,適當的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教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讓孩子明白“所有權”

對於孩子搶玩具這件事,家長要理智教育,告訴孩子被人的玩具不屬於你,你沒有它的所有權。同時你也沒有權利去玩,想玩也得徵得別人的同意才可以玩。你自己的玩具屬於你,你是它的主人,擁有它的所有權,可以使用你所有權的權利。

家長平時也可以對孩子進行“所有權”的教育,告訴孩子什麼是所有權,孩子現在用有哪些權利,明確自己的權力,不要侵權。

4歲男孩因搶玩具被扔摔,孩子間搶玩具,家長這樣不妨這樣做

2、教會孩子“分享”和“合作共贏”

若孩子很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用自己的玩具去交換。交換玩具也是一種儀式,“心愛的寶物”我們輪流照顧或玩耍,給孩子樹立交換的概念,懂得和別人分享,同時也可以分享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一塊玩,達到愛分享和共贏的目的。

4歲男孩因搶玩具被扔摔,孩子間搶玩具,家長這樣不妨這樣做

3、要勇於承擔後果

對於不是自己的東西,“搶到”就要承擔搶到的後果,現在年齡小,承擔的後果不嚴重,若是年齡大一點“搶劫”就是犯法的!現在是法治社會,家長要從小給孩子灌輸尊法、守法、護法的思想。

年齡小承擔的“後果”是小朋友漸漸的疏遠你、不願意和你玩,你失去一個朋友。對於不是自己的東西,想要可以去交換,甚至去購買,但不能直接動手去搶。

孩子在每種行為背後都有一定的“心理想法”,家長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在成長道路上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是【靠譜爸媽】,歡迎留言關注,如果喜歡也可以收藏起來或轉發給家人哦。一起學習靠譜的育兒知識,做靠譜的爸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