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懷孕9個月,提議花錢請月嫂,老公嘀咕:“對我媽有偏見”

每個人的婚姻生活,除了浪漫和夢想之外,也會伴隨著,許多的家長裡短。

結婚過日子,難免會面臨原生家庭中的人際關係,在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親情中,又免不了相愛相殺的過程

看慣了婆媳故事,時常讓人又愛又恨。

遇到通情達理的人,彼此之間的交流,會在輕鬆簡單中進行,如果大家遇到分歧各不相讓,則會讓家庭生活,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就遍佈槍火的氣息。

婆媳之間,能否融洽相處,有時候又不能僅僅從表面來看

畢竟,兒媳婦進門後,從此之後,大家就是一家人;有的人即便平時乖戾,但是在自家人面前,卻會收斂起自己的性情,成為知冷知熱的人。

老婆懷孕9個月,提議花錢請月嫂,老公嘀咕:“對我媽有偏見”

-01-

結婚一年後,王瑩懷孕了,當懷胎9個月,孩子即將誕生的時候,她遇到了困惑。

用她的話來說,不敢讓自己的婆婆,來到打工的城市,伺候自己坐月子;老公忙於工作,月子期間,自己寧願多花點錢請月嫂,也不想讓婆媳關係,在那段時間裡惡化。

在大家的心裡會認為,婆婆照顧兒媳婦坐月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女人生兒育女,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這個家庭延續後代,無論懷胎還是生養,女人都要吃很多的苦頭,承擔許多的風險,所以理所應當被一家人善待。

不過,即使如此,總會有一些人,無法意識到這一點;當女人生了孩子後,面對她的付出,這些人會選擇無動於衷,甚至還會用“幫倒忙”的方式,在女人的心裡留下創傷。

懷孕在身的王瑩,唯恐坐月子期間,遇到這樣的情況,才跟老公商量著請月嫂的事情。

雖然結婚以來,王瑩僅僅跟著老公,回了三趟農村老家,但是婆婆給自己,一直沒有留下好印象,所以在她看來,自己不敢涉險,讓婆婆照顧自己。

整體來說,婆婆在她的心目中,是一個比較強勢,而且還特別摳的人。

老婆懷孕9個月,提議花錢請月嫂,老公嘀咕:“對我媽有偏見”

-02-

結婚之前,老公帶著王瑩,第一次回老家,見他的父母。

兩個人是在城裡工作認識的,相處一段時間後,彼此感覺還不錯,就有了談婚論嫁的念頭;於是,有了王瑩第一次見公公和婆婆的過程。

準兒媳婦,將要見未來的公婆,內心還是很忐忑的。

王瑩跟在老公的身後,見到公公和婆婆後,一時間言語混亂,舌頭竟然打結了;看著二老,她只能傻傻的笑著。

那天晚上,婆婆張羅了一桌子的菜,老公的哥哥,帶著他的女朋友,也從縣城回到了家裡,一家人有說有笑,吃了個團圓飯。

婆婆給王瑩的感覺,是一個樸實的婦女形象,在兩個兒子面前,顯得很體貼。

而當第二天,大哥帶著他的女友,回縣城上班之後,餐桌上就變得冷清了;一日三餐,都換成了饅頭和鹹菜,以及白色的大米粥

王瑩沒有摸清婆婆的心態,只是感覺著,婆婆對待兩個兒子,是不一樣的態度。

幸好,在她吃厭饅頭和米粥之前,老公就建議說,提前回去吧,順路還能逛逛一些景區。

老婆懷孕9個月,提議花錢請月嫂,老公嘀咕:“對我媽有偏見”

-03-

王瑩和老公的婚事,基本上,都是兩個人操辦的,雙方的父母,幾乎沒有操什麼心。

她第二次去婆家,是跟老公辦婚禮的時候;雖然,兩個人即將建立婆媳的關係,但是王瑩與婆婆,還談不上熟悉,相互之間的交流,顯得還很客套

婚事一切從簡,王瑩的孃家人,一個都沒過來,過來慶祝兩個人婚事的,都是男方的親戚。

在王瑩的印象裡,結婚的當天,大家吃的是農村的那種流水席。

而在結婚之後,大家的早飯,又是之前的饅頭和鹹菜,以及白米粥;其實,婚後的第二天,王瑩早早的就起了床,希望幫婆婆做點什麼,可是看到婆婆在揉麵做饅頭,自己似乎幫不上忙。

中午的時候,婆婆將流水席上剩下的菜,熱了之後端上了餐桌。

這個時候,公公一臉嫌棄的樣子,說婆婆沒有將剩菜熱好,混在一起不好吃之類的話。誰知道,婆婆被公公批評後,突然間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天,應該是兒媳婦做飯吧。”

王瑩一聽就窘迫了,早上自己起來後,還跟婆婆打了招呼,問是不是能做點什麼,老人家對自己愛理不理的樣子,現在卻改口說,應該是兒媳婦做飯。

不過,王瑩假裝聽不懂他們的方言,也沒搭理婆婆;吃過午飯後,她就督促老公,快點回工作的城市了。

老婆懷孕9個月,提議花錢請月嫂,老公嘀咕:“對我媽有偏見”

-04-

第三次和婆婆相處,是在大哥結婚的時候,那一次,王瑩捉摸著,老公是家裡的老么,應該不用給大哥備什麼禮物。

誰知道,前腳踏進家門,後面婆婆就開問了:“大哥的婚事,你們不送個禮,表示一下?”

後來,王瑩才知道,婆婆跟大嫂關係好,有意讓自己,給嫂子送根金項鍊,並且提示過老公。誰知道,那個粗心的男人忘記了,不過,他們卻以錢的方式,補上了這個禮物。

吃過流水席,第二天的時候,王瑩破天荒的發現,桌面上沒有擺放饅頭和鹹菜,而是擺滿了新做的飯菜。

大哥和他的媳婦,睡到開飯才起床,而婆婆也沒有說過,該兒媳婦做飯的話。

王瑩跟老公聊天時,說婆婆偏心,誰知道卻遭對方反駁,說他的媽媽,是一個善良又勤懇的人;飯桌上的事情,只不過是偶然罷了。

從鄰居的口裡,王瑩才意識到,原來婆婆待大哥好,是有原因的。

大哥讀書好,在當地縣城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給父母賺足了面子,而自己的老公,大學畢業後,就離開了家鄉,在外地謀生,也不知道將來有一天,這個兒子能否靠得住。

老婆懷孕9個月,提議花錢請月嫂,老公嘀咕:“對我媽有偏見”

-05-

直到現在,王瑩懷孕已經9個多月了,但是她的婆婆,對這個兒媳婦的事情,似乎從來不上心。

不僅沒有關心王瑩,甚至,婆婆還會以各種理由,讓她的丈夫回老家。

雖然婆婆,有心依賴自己的大兒子,但是每每有事的時候,還是要通知王瑩的老公。

比如,今天說關節疼痛,走不了路,明天說血壓升高,需要讓小兒子帶點藥。

婆婆不關心自己身孕的事情,王瑩還是很舒心的,畢竟可以避免,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回老家三趟,讓她早已不敢“招惹”自己的婆婆,於是,打算生完孩子後,要請月嫂。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她只想和婆婆,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誰知道,當懷孕9個月的老婆,提議花錢請月嫂的時候,老公卻犯起了嘀咕:“你對我媽有偏見。”

王瑩認為,婆婆在老家自得其樂,自己生孩子不用老人家管,不是一種皆大歡喜的事情嗎?而老公卻堅持著,讓婆婆過來照顧王瑩,一時間,兩個人就陷入了僵局,甚至還為此爭執過。

老婆懷孕9個月,提議花錢請月嫂,老公嘀咕:“對我媽有偏見”

樵夫的話:

“人心隔肚皮”,大家很難揣測出,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後,真正的意圖。

但是,有足夠的生活閱歷後,和善良的人相處時,我們卻可以,從對方的眼神中讀懂真誠,從他的舉動裡,感受到濃濃的關切

王瑩和婆婆,相處的機會並不多,但是三次相處的經驗中,王瑩卻無法感受到,婆婆給自己帶來的溫暖;所以,當自己將要坐月子了,可能會面臨和婆婆相處的過程時,她變得擔心起來。

抱著“防患於未然”的心態,王瑩希望能夠獲得老公的支持,在生完孩子後,找月嫂來照顧自己,這樣的想法,雖然有猜度的成分,但是卻很理性。

而丈夫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則認為,婆婆照顧兒媳婦,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妻子之所以,不願意讓婆婆來照顧月子,是一種偏見在作祟。

其實,兩個人在發生分歧的時候,卻忽略了婆婆的感受。

雖然說,三次的交流中,婆婆沒有給王瑩留下好印象,但是生兒育女,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卻是一件大事;而恰恰,可以趁著這樣的機會,來試探婆婆的態度。

如果,老人家懷著熱切的心態,希望幫助孩子時,自然是一件讓人欣慰的事情,作為兒媳婦,可以嘗試著接納婆婆;相反的,如果婆婆壓根兒就不想照顧兒媳婦,或者用勉強的態度,去幫助孩子,那麼這樣的幫助,還是選擇拒絕吧。

今日話題:在您看來,王瑩是該嘗試著,讓婆婆照顧,還是直接選擇拒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