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怀孕9个月,提议花钱请月嫂,老公嘀咕:“对我妈有偏见”

每个人的婚姻生活,除了浪漫和梦想之外,也会伴随着,许多的家长里短。

结婚过日子,难免会面临原生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中,又免不了相爱相杀的过程

看惯了婆媳故事,时常让人又爱又恨。

遇到通情达理的人,彼此之间的交流,会在轻松简单中进行,如果大家遇到分歧各不相让,则会让家庭生活,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遍布枪火的气息。

婆媳之间,能否融洽相处,有时候又不能仅仅从表面来看

毕竟,儿媳妇进门后,从此之后,大家就是一家人;有的人即便平时乖戾,但是在自家人面前,却会收敛起自己的性情,成为知冷知热的人。

老婆怀孕9个月,提议花钱请月嫂,老公嘀咕:“对我妈有偏见”

-01-

结婚一年后,王莹怀孕了,当怀胎9个月,孩子即将诞生的时候,她遇到了困惑。

用她的话来说,不敢让自己的婆婆,来到打工的城市,伺候自己坐月子;老公忙于工作,月子期间,自己宁愿多花点钱请月嫂,也不想让婆媳关系,在那段时间里恶化。

在大家的心里会认为,婆婆照顾儿媳妇坐月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女人生儿育女,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这个家庭延续后代,无论怀胎还是生养,女人都要吃很多的苦头,承担许多的风险,所以理所应当被一家人善待。

不过,即使如此,总会有一些人,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当女人生了孩子后,面对她的付出,这些人会选择无动于衷,甚至还会用“帮倒忙”的方式,在女人的心里留下创伤。

怀孕在身的王莹,唯恐坐月子期间,遇到这样的情况,才跟老公商量着请月嫂的事情。

虽然结婚以来,王莹仅仅跟着老公,回了三趟农村老家,但是婆婆给自己,一直没有留下好印象,所以在她看来,自己不敢涉险,让婆婆照顾自己。

整体来说,婆婆在她的心目中,是一个比较强势,而且还特别抠的人。

老婆怀孕9个月,提议花钱请月嫂,老公嘀咕:“对我妈有偏见”

-02-

结婚之前,老公带着王莹,第一次回老家,见他的父母。

两个人是在城里工作认识的,相处一段时间后,彼此感觉还不错,就有了谈婚论嫁的念头;于是,有了王莹第一次见公公和婆婆的过程。

准儿媳妇,将要见未来的公婆,内心还是很忐忑的。

王莹跟在老公的身后,见到公公和婆婆后,一时间言语混乱,舌头竟然打结了;看着二老,她只能傻傻的笑着。

那天晚上,婆婆张罗了一桌子的菜,老公的哥哥,带着他的女朋友,也从县城回到了家里,一家人有说有笑,吃了个团圆饭。

婆婆给王莹的感觉,是一个朴实的妇女形象,在两个儿子面前,显得很体贴。

而当第二天,大哥带着他的女友,回县城上班之后,餐桌上就变得冷清了;一日三餐,都换成了馒头和咸菜,以及白色的大米粥

王莹没有摸清婆婆的心态,只是感觉着,婆婆对待两个儿子,是不一样的态度。

幸好,在她吃厌馒头和米粥之前,老公就建议说,提前回去吧,顺路还能逛逛一些景区。

老婆怀孕9个月,提议花钱请月嫂,老公嘀咕:“对我妈有偏见”

-03-

王莹和老公的婚事,基本上,都是两个人操办的,双方的父母,几乎没有操什么心。

她第二次去婆家,是跟老公办婚礼的时候;虽然,两个人即将建立婆媳的关系,但是王莹与婆婆,还谈不上熟悉,相互之间的交流,显得还很客套

婚事一切从简,王莹的娘家人,一个都没过来,过来庆祝两个人婚事的,都是男方的亲戚。

在王莹的印象里,结婚的当天,大家吃的是农村的那种流水席。

而在结婚之后,大家的早饭,又是之前的馒头和咸菜,以及白米粥;其实,婚后的第二天,王莹早早的就起了床,希望帮婆婆做点什么,可是看到婆婆在揉面做馒头,自己似乎帮不上忙。

中午的时候,婆婆将流水席上剩下的菜,热了之后端上了餐桌。

这个时候,公公一脸嫌弃的样子,说婆婆没有将剩菜热好,混在一起不好吃之类的话。谁知道,婆婆被公公批评后,突然间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应该是儿媳妇做饭吧。”

王莹一听就窘迫了,早上自己起来后,还跟婆婆打了招呼,问是不是能做点什么,老人家对自己爱理不理的样子,现在却改口说,应该是儿媳妇做饭。

不过,王莹假装听不懂他们的方言,也没搭理婆婆;吃过午饭后,她就督促老公,快点回工作的城市了。

老婆怀孕9个月,提议花钱请月嫂,老公嘀咕:“对我妈有偏见”

-04-

第三次和婆婆相处,是在大哥结婚的时候,那一次,王莹捉摸着,老公是家里的老幺,应该不用给大哥备什么礼物。

谁知道,前脚踏进家门,后面婆婆就开问了:“大哥的婚事,你们不送个礼,表示一下?”

后来,王莹才知道,婆婆跟大嫂关系好,有意让自己,给嫂子送根金项链,并且提示过老公。谁知道,那个粗心的男人忘记了,不过,他们却以钱的方式,补上了这个礼物。

吃过流水席,第二天的时候,王莹破天荒的发现,桌面上没有摆放馒头和咸菜,而是摆满了新做的饭菜。

大哥和他的媳妇,睡到开饭才起床,而婆婆也没有说过,该儿媳妇做饭的话。

王莹跟老公聊天时,说婆婆偏心,谁知道却遭对方反驳,说他的妈妈,是一个善良又勤恳的人;饭桌上的事情,只不过是偶然罢了。

从邻居的口里,王莹才意识到,原来婆婆待大哥好,是有原因的。

大哥读书好,在当地县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给父母赚足了面子,而自己的老公,大学毕业后,就离开了家乡,在外地谋生,也不知道将来有一天,这个儿子能否靠得住。

老婆怀孕9个月,提议花钱请月嫂,老公嘀咕:“对我妈有偏见”

-05-

直到现在,王莹怀孕已经9个多月了,但是她的婆婆,对这个儿媳妇的事情,似乎从来不上心。

不仅没有关心王莹,甚至,婆婆还会以各种理由,让她的丈夫回老家。

虽然婆婆,有心依赖自己的大儿子,但是每每有事的时候,还是要通知王莹的老公。

比如,今天说关节疼痛,走不了路,明天说血压升高,需要让小儿子带点药。

婆婆不关心自己身孕的事情,王莹还是很舒心的,毕竟可以避免,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回老家三趟,让她早已不敢“招惹”自己的婆婆,于是,打算生完孩子后,要请月嫂。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只想和婆婆,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谁知道,当怀孕9个月的老婆,提议花钱请月嫂的时候,老公却犯起了嘀咕:“你对我妈有偏见。”

王莹认为,婆婆在老家自得其乐,自己生孩子不用老人家管,不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吗?而老公却坚持着,让婆婆过来照顾王莹,一时间,两个人就陷入了僵局,甚至还为此争执过。

老婆怀孕9个月,提议花钱请月嫂,老公嘀咕:“对我妈有偏见”

樵夫的话:

“人心隔肚皮”,大家很难揣测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后,真正的意图。

但是,有足够的生活阅历后,和善良的人相处时,我们却可以,从对方的眼神中读懂真诚,从他的举动里,感受到浓浓的关切

王莹和婆婆,相处的机会并不多,但是三次相处的经验中,王莹却无法感受到,婆婆给自己带来的温暖;所以,当自己将要坐月子了,可能会面临和婆婆相处的过程时,她变得担心起来。

抱着“防患于未然”的心态,王莹希望能够获得老公的支持,在生完孩子后,找月嫂来照顾自己,这样的想法,虽然有猜度的成分,但是却很理性。

而丈夫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则认为,婆婆照顾儿媳妇,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妻子之所以,不愿意让婆婆来照顾月子,是一种偏见在作祟。

其实,两个人在发生分歧的时候,却忽略了婆婆的感受。

虽然说,三次的交流中,婆婆没有给王莹留下好印象,但是生儿育女,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一件大事;而恰恰,可以趁着这样的机会,来试探婆婆的态度。

如果,老人家怀着热切的心态,希望帮助孩子时,自然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作为儿媳妇,可以尝试着接纳婆婆;相反的,如果婆婆压根儿就不想照顾儿媳妇,或者用勉强的态度,去帮助孩子,那么这样的帮助,还是选择拒绝吧。

今日话题:在您看来,王莹是该尝试着,让婆婆照顾,还是直接选择拒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