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溪胡氏大院,江南少有的大型民居

胡氏大院位于浙江省泰顺县雪溪乡桥西村,当地亦称石门楼。胡氏大院系江南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做工精致,具有很高的文物综合价值。胡东伟历时40年先后建造了胡氏大院、凤垅厝、凤垅头厝等民居。

雪溪胡氏大院,江南少有的大型民居

雪溪胡氏大院

  胡氏祖居庆元官塘,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胡道严徙居今泰顺雪溪西岸,为当地胡氏始祖。传至胡东伟一代,家业日盛,遂开始大规模的建造住屋。胡东伟,字震仁,号霁园,生于清嘉庆壬申(1812),卒于光绪癸未(1883)。胡东伟于光绪二十年(1894)以子胡一琨遇覃恩,诰封奉直大夫。胡东伟从道光十二年(1832)起至同治甲戌年(1874)经过前后三次的建造,胡氏大院才形成今天的规模。

雪溪胡氏大院,江南少有的大型民居

胡氏大院·甬道

  胡氏大院整个建筑呈“品”字分布,平面布局为棋盘式,共有上下两堂,上堂为三合院式建筑,下堂由南北屋及前堂组成,中间为沟通上、下堂的甬道,主体建筑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两侧厢房以及正屋都以这根轴线左右对称,四面环建石砌高墙。大门原也处在中轴线上,后北移,现在大门正对前方笔架山的最高峰,这里现在还居住着9户人家。

雪溪胡氏大院,江南少有的大型民居

门楼

  下堂第一座门楼即为整座大院的门楼,主体石构,构筑简约,风格大方。门槛内外的地面用小卵石铺成精致的图案。整座大院共有四座门,其中大门一座,小门三座。在房屋四周有水沟相通,是排水的主要渠道。石门楼的主要建材是杉木,建筑的结构部分与围护部分截然分开,柱子、梁架支起一片遮风蔽雨的屋顶。梁、柱、屋顶体系是开放的,空气可自由流通,在湿热的环境中,可保护木构架。

雪溪胡氏大院,江南少有的大型民居

胡氏大院·正厅

  胡东伟于道光十二年(1832)建造正房,道光廿一年(1841)建造左右厢房。正房两层明间均为厅堂,是家人集会待客与祭祀先祖的地方。其余各间多为住屋,首层后部房间为灶间和杂物间。二层楼厅之外还设有栏杆。正房屋脊中墩有灰泥塑铜钱式样,寓意财源广进。

雪溪胡氏大院,江南少有的大型民居

胡氏小宗祠

  

祠堂是一个宗族的圣殿,许多大事都要在此议决和进行,到祠堂参加祭祀仪式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族人的共同祭祀,活着的人便与死去的祖先在心灵上得到沟通,同时,也增强了宗族成员的同源意识,相互之间更加亲近和团结。

  胡氏迁居泰顺历数世未建祠宇,后家族商议建造大宗祠,“以酬祖德、报宗功、序世系于无穷。”所需费用由胡氏日、月、星三房族人捐助。宗祠规模不大,只有两进,四面环墙。门楼为木构悬山顶,楹联曰:“祖宗忠厚裕后裔,过则思敬知本源”。寝堂面阔五开间,梁架为混合结构。寝堂梁架上悬有一块“进士”匾,系清光绪戊戌科会试中式的第七十名胡兆龙于光绪十五年(1899)立。后来月房族人又另建小宗祠,1859复建形成今天的规模,也叫胡氏“支祠”。

雪溪胡氏大院,江南少有的大型民居

书斋

  书斋建于清同治甲戌年(1874),面阔七开间,为二层建筑,上下两层当心间兼为厅堂。二楼共有十二间读书房,除厅堂外每榴都分为里外两间,中设走廊。后成为恩贡的胡一琨、附贡的胡一琳、例贡的胡庆伟等都曾在书斋内念过书。

  胡家大院在泰顺的名气较大,古宅保存的也比较好,十分难得。2005年4月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