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仃 焦墨山水畫《霜林聽濤》,感謝分享轉發

張仃,被認為是美術界少有的集國畫家、漫畫家、壁畫家、書法家、工藝美術家、美術教育家、美術理論家等眾多身份於一身的一位藝術大家。縱觀張仃的藝術生涯,無論是漫畫、壁畫還是裝飾性繪畫,都是間斷性地從事,有些甚至是不得已而為之,唯有中國畫這條脈絡,是張仃一生一以貫之的事業,而張仃晚年對於焦墨山水的探索,也將他的藝術生涯推向了頂峰。下面為名人字畫網收藏的

張仃焦墨山水畫《霜林聽濤》。4尺。款識:霜林聽瀑。己巳乾寒,庚午早春始降雪,它山張仃試墨。1989年作。未裝裱。手機簡單拍照,圖片未經任何藝術處理。

張仃山水畫以焦墨山水為代表。其焦墨山水畫顯然繼承了中國傳統,筆墨、章法,借古而出,畫之氣勢、意境的創造,畫中平遠、高遠、遠的空間處理,計白當黑的觀念,以及或長或短的題跋,都顯示了畫家深厚了傳統功力。

張仃 焦墨山水畫《霜林聽濤》,感謝分享轉發

▲ 張仃焦墨山水畫《霜林聽瀑》4尺

張仃 焦墨山水畫《霜林聽濤》,感謝分享轉發

▲ 張仃焦墨山水畫《霜林聽瀑》局部圖

人物簡介

張仃(1917—2010),號它山,遼寧黑山人,1932年入北平美術專科學校,同年開始美術創作,先中國畫後漫畫。1938年赴延安,先執教魯藝,後到文協,任陝甘寧邊區美術家協會主席

1945年任《東北畫報》社總編輯。1949年設計全國政協會徽與紀念郵票,設計改造懷仁堂、勤政殿。1950年任中國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主任、教授,領導中央美術學院國徽設計小組,參與國徽設計。1957年調任中央工藝美院第一副院長,1981年任中央工藝美院院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前身)。

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書記、中國美協常務理事、中國美協壁畫藝委會主任、中國文聯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等、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學術指導、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中國黃賓虹研究會會長等。

張仃 焦墨山水畫《霜林聽濤》,感謝分享轉發

▲ 張仃照片

張仃,在漫畫、年畫、宣傳畫、壁畫、中國畫、書法、藝術設計、藝術教育與美術史論等領域均有獨特建樹。後其創作多以焦墨作山水,焦墨在中國畫領域曲高和寡,但張仃仍堅持用這侷限性極大的墨法創作山水,並將其發展成一套完備的藝術語言,他的《房山十渡焦墨寫生》等一系列作品,開創了中國山水畫的嶄新風格。他是中國現代裝飾性漫畫的創始人之一、中國當代裝飾繪畫的開拓者之一、中國當代壁畫運動的主要領導人,其近二十餘年從事的焦墨山水創作,人稱“獨步當今”。

他曾負責設計動畫片《哪吒鬧海》,為首都機場創作巨幅壁畫《哪吒鬧海》。焦墨國畫代表作品有《巨木贊》、《蜀江碧》等,出版有《張仃水墨山水寫生》、《張仃焦墨山水》和《張仃漫畫》等。張仃先生被稱為20世紀中國的“大美術家”和20世紀中國美術的“立交橋”。

藝術成就

張仃,一部活的現當代中國美術史。從設計國徽到新中國第一批紀念郵票,從動畫片《哪吒鬧海》到為首都機場創作巨幅壁畫,從自成體系的焦墨山水畫到為中央工藝美院教學發展嘔心瀝血,他的藝術歷程也為20世紀中國美術史書寫了重要篇章。張仃,作為20世紀中國美術史標誌性的人物,參與和引領了20世紀中國美術許多重大事件,促進和改變了中國美術某些領域的發展走向,離開他,一部20世紀中國美術史就是殘缺的。

20世紀的中國漫畫不能沒有張仃。反侵略,反暴政,爭民主,爭人權,鮮明的政治主題,強悍的藝術風格,使張仃漫畫如匕首和投槍,成為時代的強音,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成為進步文藝的標誌。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的雜文與漫畫時代。政府外示弱於日本,內逞暴於人民。流亡關內的東北少年張仃憤然以漫畫投身於抗日救亡的時代洪流,成為當時中國漫畫界最年青最勇猛的一員戰將和人權鬥士。

張仃 焦墨山水畫《霜林聽濤》,感謝分享轉發

▲ 張仃早期漫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