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被慈禧幽禁后, 每天都在做什么?

猫眼观史


光绪帝4岁登基,18岁亲政,在位时间长达34年。尽管在位时间看起来很长,但光绪却几乎一直生活在慈禧的阴影中,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悲情人物。

(光绪剧照)

不少人认为,光绪像极了明朝的崇祯皇帝,他们都是出生于一个时代的末端,都满怀治国的抱负。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两人最终都走向了失败。

不过,光绪和崇祯又有明显不同。崇祯毕竟手握大权,光绪始终空有皇帝的名头。每当他要行动之时,慈禧就会站出来,扼杀他的希望。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之后,光绪经历了人生中最强势的一个时期。他极力主张对日作战。为了筹备抗战军饷,他曾下令停止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当然了,李鸿章却没有听从他的命令)。那段时期的光绪是意气风发的,他非常渴望利用战争,在朝中树立威信。

随着清朝在甲午战争中的大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光绪彻底被现实打醒。1898年,在筹备多时之后,光绪联合维新人士发动了“戊戌变法”。但最终,“戊戌变法”被慈禧以雷霆手腕迅速平息。而光绪也因此被囚禁到了瀛台,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

光绪被囚后,慈禧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想用他来取代光绪,成为新的傀儡。光绪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他在瀛台的生活颇为枯燥,身边的太监,多半都是来监视他的。就连他平常想用弹弓打鸟,也会被慈禧以“行淫乐之事”为由阻止。

除了每天早上被慈禧派人接进宫,参与早朝之外,光绪的其余时间,都只能耗在没有半点自由的瀛台。最初那几年可谓相当艰苦。

(李鸿章剧照)

一直到后来的一件事,才又重新改变了光绪的生活。

1900年,当八国联军气势汹汹挑起战争之时,清政府在是战斗还是和谈的问题上,犹豫了很久。在这期间,光绪也参加了谈论会议。

当时的光绪非常清醒,他深切地明白,目前的朝廷连一个小小的日本都收拾不了,更不用说这八个强国联合了。但由于没有话语权,因此最终光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主和大臣许景澄等人被慈禧处死。

后来八国联军杀进了京城,慈禧带着光绪一路逃亡到了西安。直到李鸿章北上议和之后,光绪才得以重返紫禁城。

或许是西逃之后良心发现,又或者是由于光绪得到了列强的支持。总之,慈禧在回到京城后,将溥儁“大阿哥”的称号废除,光绪也终于不必再整天呆在瀛台了。

不过,尽管恢复了以前帝王的生活,但光绪却突然变成了一个一言不发的木偶。当大臣上奏请皇帝裁决时,光绪总是会看向慈禧的方向,不发一言。直到有时慈禧也觉得尴尬,示意光绪发言时,光绪才会以一两句话敷衍了事。

(慈禧剧照)

辛丑年以后,光绪日子确实稍有改善,但他仍然是一个没有权力的傀儡。既然说了不算数,那还不如保持沉默。正如光绪对慈禧御前女官裕德龄说的那样:“我有意振兴中国,但你知道我不能作主,不能如我的志。”

之后的日子里,光绪将时间放在了两件事上。第一件就是读书。现代女学者叶晓青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资料时,曾偶然查到一份极可能是光绪最后的书单。其上的时间显示为1908年1月。书单中所列书籍,包括了《日本宪法说明书》《译书提要》《孟德斯鸠法意》《日本统计释例》《法学通论》《比较国法学》《政治学》《国法学》《民法原论》《政治泛论》《宪法论》等三十余本。几乎全是世界各国的政治、律法类书籍。

这也就意味着,光绪显然已经意识到,光是搞维新运动根本解决不了根源上的问题。只有研究各国律法,实行体制上的改革,清朝才可能有出路。

但可惜的是,光绪却在10个月后突然离开了人世。他最终也没能帮助清朝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光绪平日里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写日记。这件事或许与他的死亡有关系。1908年10月,光绪因病卧床,同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一定会死在我之前。”这份日记很快被李莲英看到,李莲英将这件事原封不动地报告给了慈禧。

十多天后,光绪突然暴毙去世,死于砒霜中毒。一天之后,慈禧也因病去世。

(参考资料:《瀛台泣血记》《宫女谈往录》《历史研究》)


张生全精彩历史


慈禧囚禁光绪的地方是瀛台,这地方是个小岛,四面环水,只有一座吊桥可以出入。光绪身边的太监,都是慈禧安排的,所以他的生活是苦闷无聊的。

每天早上上朝的时候,光绪会被接出来,陪着慈禧做做样子,之后就会被送回瀛台。然后,就是苦闷无聊的一天。

瀛台的环境并不好,空空荡荡、冷冷清清。最关键的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身边的太监,是派来监视光绪的,一旦有“亲密”一点的接触,就会被狠狠的惩罚。

据说有一次,光绪实在无聊了,于是找一个太监要了一把弹弓,在瀛台打鸟玩。这事儿很快就被慈禧知道了,她大发雷霆的说:“谁敢引诱皇帝行淫乐之事!”

那个给光绪弹弓的小太监,知道了之后,立刻畏罪自杀了。其他负责监视的太监,也都挨了打。


有一年冬天,北京特别的冷,水面都结了冰。光绪皇帝一看,来了兴致,于是准备微服私访。可是还没走出多远,就被太监崔玉贵发现了,赶紧把光绪皇帝来了回来。

这事儿很快就被慈禧知道了。6个陪着光绪皇帝的太监被打死,之后的每一天,都会有人把冰面凿开,防止光绪再出去。

太监们都很害怕和光绪有关系,所以都是贼眉鼠眼,战战兢兢的跟着他,也不敢说话。有时候光绪说话,他们也是假装没听见。

逢年过节的时候,瀛台冷冷清清的,光绪只能自己打扫卫生,然后自己写了对联贴上,自我欣赏之后,就只能继续发呆。


一般的日子里,光绪帝只能看书、记日记、写字,还有就是在岸边散步。

光绪被囚禁时期吃的东西,也只能是“冷粥温茶”,也就是说,所有的饭菜,必须放凉了才能给光绪吃。吃饭的时候,看着摆了几盘子菜,其实远处的都是变质发臭的,根本不能吃。面前的两盘菜,也是凉的,毫无滋味。

光绪就这么经常吃不饱饭,有一次,他自己点了一样菜,御膳房不敢做主,就去请示慈禧。慈禧就说了,皇帝应该节俭。

于是,御膳房明白了什么意思,也就不敢加菜了。光绪知道以后,再也没提过加菜的事情。

不仅生活无聊,吃不好饭,光绪还要经常受气。

慈禧喜欢看戏,所以有时候会拉着光绪一起看。看戏的时候,光绪就站在旁边,不能坐。看的戏,也有很多是刺激光绪的。

比如有一出《天雷报》,讲的是开豆腐店的张元秀老夫妇,捡到了一个孩子,取名张继宝,老夫妇两人把孩子当掌上明珠一样,悉心培养。哪知道孩子长大后遇到生母,跟着就走了,对养父母看都不看一眼。后来张继宝考上状元,亲生父母让他去把养父母接回来奉养,他竟然随便甩了点铜钱给养父母,不愿相认。

养父母伤心欲绝,撞墙而死。此时忽然大雨雷电,一个闪雷把张继宝劈死了……

这出戏说的是不孝顺要遭雷劈,就是慈禧专门拿来刺激光绪的。


七追风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光绪被慈禧幽禁瀛台后的最后十年,过的非常的充实。

在这十年里,光绪每天只有两件事是一定要做的读书、写日记。

光绪生命中的最后十年,都读什么书呢?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慈禧幽禁瀛台,但是光绪帝一直没有放弃亲政的希望,并且一直在为亲政做准备,被软禁的光绪没有机会接触外人,唯一能做的只有读书。

光绪最钟爱的是各国的法律书籍,包括《日本宪法说明书》、《日本宪政略论》、《宪法论》、《日本预备立宪》、《万国国力比较》、《日俄战纪》、《最新战法学》、《各国宪法大纲》、《英国宪法论》、《万国舆图》等39部著作,都在“光绪帝最后的书单”里。

可以看出光绪帝在最后的时光里,对各国宪法、对立宪、对军队,对各国形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流露出了光绪对慈禧死后亲政的渴望,也是光绪迫切期望改变晚清命运的“猥琐发育”。

只可惜,这一切都被光绪的另一个爱好“写日记”终结了。

光绪晚年时期的第二个爱好就是写日记,据说这本日记还是德龄公主偷偷送给他的带锁的“西洋日记本”,从此以后这本日记就成为了光绪发泄自己不满的唯一对象。

只可惜,就在慈禧病逝前的最后时光里,光绪帝日记里面的秘密被李莲英探知。

“我现在病得很重,但是我心里觉得老佛爷必定会死在我之前。若果如此,我必下令寸磔袁世凯与李莲英。”

这大概是光绪帝的临终遗言?

很快,这所谓的秘密就成为了大清朝庭里面众所周知的“秘闻”,慈禧当然是李莲英之后第三个看到这本日记的,于是就在慈禧病逝前一天,光绪帝中毒身亡。

所有的改变晚清命运的坚持,就因为一本小小的日记,沦为泡影。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皇帝”,想了解“皇帝”真实的一面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光绪(穆麟德:badarangga doro,太清:badarangga doro;西里尔字母:Бадаргуулт төр)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第九位皇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的年号,起止时间为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戊戌政变、庚子国变等。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出生于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8月14日),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暴崩,享年37岁。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抵触,光绪帝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1908年,光绪帝驾崩于慈禧太后死亡前一天,享年38岁,葬于清西陵的清崇陵。



公元1887年,光绪皇帝开始亲政了,不过慈禧太后仍然可以进行训政,并给光绪设置了重重障碍,仍然将朝政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光绪也有自己的理想,他也不甘心于清朝就这样没落下去,总想着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跟慈禧太后之间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光绪皇帝任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展开了变法,史称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刚开始的时候,慈禧太后对光绪的控制并不是特别严,毕竟光绪是年轻人嘛,还是应该给他机会折腾一下的。可是随着变法的深入,光绪和慈禧太后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出来,慈禧太后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便发动了戊戌政变,光绪皇帝被幽禁于中南海瀛台涵元殿。




可能是出于对光绪的失望,也可能是为了继续掌握朝政大权,慈禧太后立了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以在未来取代光绪皇帝,史称己亥建储。由于得不到列强的支持,这件事情最终还是搁置了,光绪皇帝的皇位勉强保住了!在幽禁期间,光绪皇帝的话虽然对决策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但慈禧太后还是会例行的问一下他的看法。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慈禧太后连着四天召集大臣商讨是战是和。光绪也参加了会议,反对顽固派说的义和团有神功护体可以抵御八国列强,认为不应该轻举妄动,必须从长计议。



可慈禧太后却听从了顽固派的建议,草率的对八国联军宣战,使得光绪皇帝十分的激动,忍不住问多次出使过国外的许景澄,“许卿出使外洋多年,又在总署当差,外国的情况卿最知晓,卿以为大清有无与外国一战的实力?”许景澄明确表示了清朝目前尚无此实力,应该立刻保护外国使馆、剿灭义和团等。慈禧太后听完立马发怒,下令处死了许景澄等反对宣战的大臣,宣布对八国联军开战。



慈禧的这次宣战,自然失败。无奈之下,一行人只能仓皇奔逃到西安,电令李鸿章到北京议和。这件事对光绪的打击,不仅是整个国家再次遭到这样的损失,他最宠爱的珍妃,也被慈禧丢到井里。 光绪西行的这段日子,并没有留下确切的记载。有人说,光绪在当时穿着普通人的衣服,私访民间,了解民生疾苦。但确切如何,至今并不明确。倒是经历这次变乱后,光绪再次回到北京后的待遇,反倒好了一些。虽然还是要在慈禧的监视下生活,但最起码,还可以上朝。 当然,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遇到大事,掌权的还不是光绪。真正特别的,还是光绪没有磨灭的雄心壮志。戊戌变法后,大多数人都认为光绪已经消磨了斗志,跟大臣交谈时,也是由慈禧安排,答话极少。但从另一些蛛丝马迹中,也可以看到,光绪的另一面。 从西安回来后,光绪仍在学习英语。光绪学习英语的时间,其实很早。在他20岁那年,就从京师同文馆里招来两个毕业生担任英语教师。这在当时,还是不容易的。即便经历鸦片战争,清朝仍自认是清朝上国,朝廷中的显贵都不屑于学习蛮夷的语言,更不用说是皇帝了。同年12月,光绪的日常课程里就有了英语课程。光绪不仅学得极为认真,对张德彝和沈铎两位老师也非常尊重。光绪这么刻苦的学习国外的典籍文献,主要还是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振兴大清帝国的梦想,他毕竟年轻,给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也是认为慈禧年龄比较大,肯定活不过他,等慈禧归天之后苦尽甘来还是他的天下。 可命运的天平没有倒向他,他还是比慈禧早了仅仅一天去世了,所有的努力只能是水中捞月而已。


大老二爷


在戊戌变法前,慈禧和光绪皇帝关系还算行,必竟光绪是慈禧一手带大,互相间也有感情。而到戊戌变法后期,由于光绪帝的信任袁世凯的出卖,和康有为等维新派要杀慈禧密谋的实施,才彻底惹怒了慈禧佛爷,发动戊戌政变,杀六君子,幽禁光绪。

虽然慈禧幽禁光绪十年之多,那为什么沒有直接废除掉光绪呢!这主要还于支持光绪变法的洋人多有关系。先前光绪保持保守,不主张对八国联军宣战,而慈禧却不以为然,要宣战支持光绪变法的洋人,只因公报私恨而已,未想到,不但没有制胜,反而让外侵直逼北京,火烧圆明园,祸我国民,残我古迹,贱我疆河。害怕联军再次侵华。

以上这些就是光绪皇帝被幽禁的原因,也是慈禧佛爷不敢轻易废掉光绪皇帝的另一原因。

至于光绪帝在幽禁后都做了些什么,我想正史可能没有记录,既然是慈禧幽禁,不可能把光绪的一日生活细节全记在案,慈禧的目的还是保密加保密,以防泄露,谁还敢干不要命的记录呢!况且监督的人也很多,单怕互相嫉毁。而有些说法是,慈禧在某些需要皇帝象征性的场合,也会把幽禁中的光绪帝请出来,陪站在其身边,但不能有个人主见,所事之言,全都事先安排。

还有说,在幽禁期,主要还是以学习为主,兼学英语,翻阅史料,可能光绪帝考虑到自己和慈禧年龄的差距优势,刻苦攻读,有待出头之日,宏图大展,重持朝政。谁料想理想未实现,轻轻年纪而先于慈禧寿终!


基层农人


光绪因变法触怒了慈禧太后等顽固派,慈禧与荣禄、怀塔布、许应骙、杨崇伊等人决定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铲除维新派,由慈禧再次进行训政。

1898年9月21日,天还没有亮,慈禧亲自带领李莲英等一帮亲信太监,和荣禄派来的士兵一起闯入光绪的住处,拿走了全部文件,并将光绪抓了起来。站在慈禧面前的光绪,好像一名罪犯一样,接受慈禧的审问。慈禧问光绪:“我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你,你为什么准备对自己的母亲下毒手?按照皇室家法应该怎么处理?”光绪答道:“我有罪,请您处置我吧”于是慈禧让光绪写了退位诏书,将权力交还给了慈禧,随后,慈禧下令将光绪囚禁在瀛台,以最低标准供给他必须的生活用品,并派了几名可靠的太监随时守在他身边。

瀛台是一个人工岛屿,四面环水,上面有二十多间房子,设一木板桥与外界联通,板桥一撤,则与外界断绝来往。光绪住在瀛台,每餐由太监从外将膳食送进岛内,也只有在送饭的时候,才会架起板桥,送完以后再将板桥抽去,所以,光绪的生活与外界是隔绝的。囚禁的生活令光绪非常苦闷,也很是无聊,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他曾写下“欲飞无羽翼,欲渡无舟楫”的诗句,可见光绪是如何渴望回到外面的世界。光绪在瀛台每日靠这几件事打发孤苦的日子:

一、写日记

光绪被囚禁后,无法与外界沟通,他最爱的珍妃也被囚禁在其他地方,不得相见,心中苦闷,前途毫无希望的光绪只有通过写日记来抒发心中的郁闷,发泄心中的不满。但是光绪就连写日记也要偷偷摸摸,因为担心发泄不满情绪的日记被慈禧看到,幸亏负责监视光绪的一名黄姓太监比较同情光绪,暗中替光绪保管日记本,光绪写日记时,如果有其他太监靠近,黄姓太监就负责将光绪的日记藏好,免得被他们发现。

二、看历史小说

光绪日常喜欢看些历史小说,通过小说中一个个的人物和故事,来对照总结他自己的人生。光绪看的最多的就是《三国演义》,有一次光绪看到汉献帝时,掩卷痛哭道:“我还不如汉献帝!”献帝必竟还没失去自由,即使后来禅位给了曹丕,贬为山阳公后,还能通过行医,为周围百姓做一番好事,受到百姓的爱戴。

三、练习书法

光绪还喜欢练习书法,经常写一些匾额斗方之类的字,但他在落款时不用“御笔”二字,常自称为“臣全忠敬书”,这说明他此时已不敢以皇帝自居了。光绪还经常在纸上写袁世凯的名字,并将写好的袁世凯名字,贴在墙上用针扎,然后投到火中烧毁,这是光绪用他自己的方法,来发泄对袁世凯出卖他的仇恨。

光绪有时无聊时,会几个小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发呆,也会在瀛台岛上转一转,有一次湖水结冰了,光绪带着一个小太监踩在冰上走到了对岸,将看管他的人吓得不轻。从此以后,湖里只要结了冰,李莲英就带着太监将冰凿掉,防止再次出现上次的情况,时刻防备光绪外逃。有时皇后静芬,也会到瀛台看望光绪,但光绪根本就不喜欢她,所以她的到来也丝毫减轻不了光绪的愁闷,而光绪想念的珍妃却无法相见。

光绪在苦闷、孤独中度过了屈辱的十年。1908年11月14日,光绪在囚禁中死去。


剑南之道


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最终以谭嗣同、康广仁等六君子的斩首而宣告结束,这场曾经被寄予希望的能够挽救清朝危急局势的运动在慈禧太后等保守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以最为悲壮的方式谢幕。而相对于六君子喋血菜市口而言,作为这场变法运动的发起者的光绪皇帝的境遇则变得更为悲剧了。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达谕旨,宣布光绪皇帝因为身体患有疾病而不能临朝理政,并恳请皇太后临朝训政。为何不是垂帘听政而是训政呢?这时因为垂帘听政是在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朝政的情况下由皇太后暂代朝政的,而此时的光绪皇帝早已亲政数年,皇太后再无垂帘听政的必要,所以只能采取临朝训政的方式。从此慈禧太后正式从皇帝背后的那道纱帘中走出,与皇帝并排坐在了朝堂之上。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慈禧太后去世。戊戌政变之后,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软禁起来,软禁相对于囚禁来说,有着一定的自由,那么戊戌政变后的光绪皇帝每天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


对于光绪皇帝在戊戌政变后的处境,人们始终存在着一种误解,人们认为光绪皇帝在戊戌政变后便失去了人身自由,历史的真像并非如此,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便被慈禧太后以养病为名软禁在瀛台孤岛的涵元殿内,但是光绪皇帝的每天都要重复做着几件事情,首先,光绪皇帝都要例行去慈禧太后的寝宫问安,问安过后,光绪皇帝还要穿戴整齐的来到养心殿,与慈禧太后并排而坐,在慈禧太后与朝臣们问话并处理政务时,通常光绪皇帝是一言不发的,偶尔的时候,慈禧太后会象征性的询问一下光绪皇帝的意见或态度,每每到这时,光绪皇帝总是头也不抬的应答几声:“是,是”。

从此便再也不说话,戊戌后的十年间光绪皇帝只有在慈禧太后同时向十一国宣战的时候才激动地表示了自己的反对态度。除此之外,光绪皇帝就像一个木偶一样,每天面无表情的坐在慈禧太后身边。从1898年戊戌政变之后到1908年光绪皇帝去世,整整十年间,光绪皇帝始终重复着这样的状态。

除了每天请安和上朝之外,光绪皇帝基本上在其余的时间都会呆在瀛台涵元殿内,在这座四面环水的小岛内, 光绪皇帝每天能做的就是吃饭、读书和睡觉了,为了打发这漫长无聊的时间,也为了让自己每天的生活不那么枯燥,光绪皇帝开始大量阅读书籍,十年之间,光绪皇帝读了上万本书,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关于历史的书籍。

据说光绪皇帝读到形同囚徒的汉献帝被曹操挟持时,竟然泪流满面的说:“吾不如汉献帝也!”这样伤感的话。除了读书之外,光绪皇帝还经常在纸上画乌龟,并在乌龟的龟壳上写上袁世凯的名字,之后将其贴在涵元殿内的墙壁上,用竹签射击,直到一根根的竹签将纸张穿破为止,光绪皇帝用这样一种看似十分幼稚的方式发泄着自己被袁世凯出卖的不满。

除了看书和画画之外,光绪皇帝在瀛台唯一的乐趣,恐怕就是拆卸各种钟表。据说瀛台的涵元殿内存放着康熙以及乾隆时期留下来的很多钟表,这些钟表很多都是康熙时期传教士进献给康熙皇帝的,还有英国使臣马嘎尔尼访华时送给乾隆皇帝的礼物,光绪皇帝闲极无聊,看着滴滴答答的钟表,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光绪皇帝便开始学着组装了拆卸这些钟表,以至于到了后来,光绪皇帝竟然能够熟练的组装这些钟表了,在当时的大清,掌握这门技术的人恐怕也不多吧。

很多人认为光绪皇帝是一位懦弱无能毫无远见的皇帝,实际上并非如此,光绪皇帝还是很有远见和才华的。他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变法维新,主张将封建君主专制的大清变为君主立宪,这在当时毫无疑问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奈何他的力量实在太小,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震怒之下收回了光绪皇帝手中仅存的不多的权力,光绪皇帝更是从此失去了自由,成为了有清一代唯一一位被软禁的皇帝。

虽然这其中的一些真实历史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那长达十年的囚禁生涯中,光绪皇帝每天都将是度日如年的,虽然光绪皇帝仍然拥有皇帝的名号,物质生活上也并未有多大改变,但是他的每一天无疑是相当煎熬的,他空有满腔的包袱无法实现,眼见国家危亡却又无法改变。瀛台,这个四面环水的孤岛,见证了光绪最后十年的不幸人生,最后,光绪皇帝在这个孤岛上,在慈禧太后的安排下,怀着无限的愧疚去见了大清朝的列祖列宗。


历史课课代表


作为晚清时期的帝王,光绪不仅要面对王朝灭亡前的种种危局,更要受制于慈禧的挟制。慈禧不仅是太后,他的亲姨妈,更掌握着朝廷大权,权术手腕常人难以比拟。咸丰留下的顾命大臣,恭亲王奕欣,满汉大臣,这些人都没能斗过慈禧。光绪作为一个自幼长在深宫的帝王,又怎么可能是慈禧的对手。所以戊戌变法的时候,光绪才会显得如此的不堪一击。他被慈禧囚禁在瀛台,彻底成为了傀儡。

光绪之后的人生,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以前,那时的光绪,基本像一个摆设。除了一些朝会上需要他出席,基本上再也没有其他用处。不过,光绪也有自己的抗议方式。既然没有办法有一番作为,不如索性沉默抗拒。

只有在义和团时,在讨论是否对列强宣战的会议上,光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不应该宣战。在光绪看来,当年甲午海战时,清国对日本一国都打了败仗,现在对那么多国家宣战,自然讨不到好处。更何况,义和团的拳民并不能作为依靠,这种情况下宣战,只能是自取败亡。

可当时的光绪,也是自身难保。慈禧曾扶持了一个大阿哥,准备接替光绪的位置。而且,慈禧是主张宣战的。所以,光绪的这个提议,自然遭到了反对。慈禧的这次宣战,自然失败。无奈之下,一行人只能仓皇奔逃到西安,电令李鸿章到北京议和。这件事对光绪的打击,不仅是整个国家再次遭到这样的损失,他最宠爱的珍妃,也被慈禧丢到井里。

光绪西行的这段日子,并没有留下确切的记载。有人说,光绪在当时穿着普通人的衣服,私访民间,了解民生疾苦。但确切如何,至今并不明确。倒是经历这次变乱后,光绪再次回到北京后的待遇,反倒好了一些。虽然还是要在慈禧的监视下生活,但最起码,还可以上朝。

当然,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遇到大事,掌权的还不是光绪。真正特别的,还是光绪没有磨灭的雄心壮志。戊戌变法后,大多数人都认为光绪已经消磨了斗志,跟大臣交谈时,也是由慈禧安排,答话极少。但从另一些蛛丝马迹中,也可以看到,光绪的另一面。

从西安回来后,光绪仍在学习英语。光绪学习英语的时间,其实很早。在他20岁那年,就从京师同文馆里招来两个毕业生担任英语教师。这在当时,还是不容易的。即便经历鸦片战争,清朝仍自认是清朝上国,朝廷中的显贵都不屑于学习蛮夷的语言,更不用说是皇帝了。同年12月,光绪的日常课程里就有了英语课程。光绪不仅学得极为认真,对张德彝和沈铎两位老师也非常尊重。

即便是有大臣跪拜奏陈,他的两位英语老师也可以坐在身边。在皇家当中,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恩宠。不过,仅学了三年,光绪的英语课程就被慈禧停了。光绪倒是没放弃,又开始自学。从档案里可以发现,光绪的英语自学资料有《华英音韵字典集成》、《英华大辞典》、《华英进阶全集》等材料。

后来留过洋的德龄公主跟光绪见面时发现,光绪词汇量不错,就是口语差了一些。但到了1905年,德龄公主离开的时候,光绪的口语,已经可以她进行短暂的交谈了。

除了英语,光绪在最后那段时间,学习了很多关于外国政治、法律的书籍。其中有《日本宪法说明书》、《孟德斯鸠法意》、《欧洲财政史》、《经济通论》、《日本法制要旨》、《英国宪法论》等书籍,有不少都是大部头,纯理论的书籍。一般人看起来,都会显得枯燥无味。光绪能耐下性子去研读,确实不容易。

光绪这么刻苦,自然有他的理由。一方面,他还是想实现自己心中抱负。在与德龄公主的交谈中,光绪曾多次透露出这种想法。另一面,他也认为自己会活得比慈禧长,虽然身体不好,但毕竟占有年龄优势。所谓苦尽甘来,这是一种给自己信心活过当下的希望。可惜,光绪最终还是没有机会实现胸中抱负,比慈禧早一天去世了。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脑洞外星人


戊戌变法失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杀死了变法六君子,把光绪皇帝囚禁在瀛台,这一囚禁就是10年呀,这10年如同坐牢 一般,没有一点自由,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来说 这是极其崩溃的。


变法失败后, 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到了日本。戊戌六君子被杀,作为变法的领导者, 光绪皇帝 被慈禧太后软禁了起来,就连他最爱的珍妃 也被慈禧太后关到了别处,( 后来命人投入井水中),是极其悲惨和可怜的。

光绪皇帝从小体弱多病,被囚禁了起来 失去了自由 ,身体变得更差劲, 每天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 ,慈禧太后为了防止 光绪皇帝出逃, 把囚禁他的地方四处的墙都砌了起来,干什么都带着他 如影随形 ,这牢笼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但是敢怒不敢言。



慈禧太后派人每天 给他送饭,闲着的时候, 他只能在屋里来回的走动,就像没了灵魂的行尸走肉一般,可想而知他的日子是多么的 苦不堪言, 但是又无力反抗 ,只能做阶下之囚,光绪皇帝在如此 悲惨的折磨之下 ,一命呜呼, 去世的时候年仅37岁,一生都未留下一儿半女。

总结:光绪皇帝 作为皇帝来说 ,他是非常的不幸的,从4岁和自己母亲分开开始,就成为了慈禧的一个政治上的棋子,虽然慈禧太后是他的亲姨妈,但是对他没有一丝一毫的疼爱 只有虐待,最后虐待致死,结束了他那悲惨的一生。


佳宁说历史


同治帝早逝,没有皇子。谁能成为清朝的下一个皇帝已经是大清火烧眉毛的事情了。虽然皇后阿鲁特已经身怀六甲不久就要生产。可是慈禧说国不能一日无君,她还认为同治帝的恶疾会遗传给他的子嗣所以皇后之子不适合继承皇位。于是慈禧就在皇亲宗室里面挑选合适的继承人,于是慈禧就选中了当时醇亲王的儿子载湉也就是光绪皇帝。

幽禁的原由

光绪帝成年后,越来越有自己的执政观念,他崇尚西方的理念。这时候冒出来了戊戌六君子实行的维新派受到皇帝的支持。那么这个维新派到底主张的什么呢?让慈禧如此排斥?

维新派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这个变革其实挺好的,我想如果成功的话我国能提早进入工业时代而非农耕社会。然而当时的政治背景并不支持这次变革。没有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变革如何能成功?


当时戊戌六君子把变法希望寄托于无权的光绪帝这是大大的错误,起先慈禧只是观望态度。可是变法动了封建社会的蛋糕,那么这老一派的权臣以及慈禧如何能善罢甘休?还有这个变法并没有用到群众的力量,说起来这个变法是势单力薄的。只有一个年轻气盛无权的小皇帝跟他们一起折腾而已罢了。而且他们过于激进的做法加速了他们失败的步伐,任何变法都是慢慢来的一个过程,一下子把封建守旧主义的“蛋糕”切碎了。这是不合时宜的,毕竟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君主专制了。如何能一朝一夕就能变得?


最愚蠢的是他们没有取得关键人慈禧太后的欢心,让她老人家觉得他们是仇视她老人家想要把她赶下去的。没有得到更多同盟的支持这场变革注定是一群年轻人的胡闹。看看人家孙中山就不一样了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就获得了工农这些人的支持而在中国人数最多的就是工农阶级,最无力需要改革的也是这帮人。这就是缜密的政治理念而非纸上谈兵。所以也只能是百日维新的这场闹剧在慈禧幽禁光绪帝,六君子被杀中宣告结束。

被幽禁的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悲愁,独上西楼望眼欲穿

原本慈禧是想杀之后快的,重新立一个听话的还不容易。但是怯于社会各阶层的压力还是没杀光绪只是幽禁。西方列强说了他们只认光绪这个皇帝,而且后宫不能干政,其实慈禧那个欲望是冲出帘幕冲向龙椅才是她老人家内心的真正诉求。


瀛台是光绪帝被囚禁的地方,你们别以为慈禧那么仁慈给他幽禁在如此美景的地方,这个瀛台是帝王、后妃的听政、避暑和居住地方,且四面环水,水深不可测。湖四周都有侍卫把守,除非光绪长翅膀不然很难逃出去。


那么光绪帝是怎么打发这个无聊的十年的呢?过的很充实呢,不过当然是苦中作乐了。除了博览群书,光绪帝学习能力很好还自学英语。连慈禧也好奇的学着玩,并且连字母也没能记住更别说英文了。光绪帝还喜欢拆东西组装,洋人进贡的洋钟让他充满着好奇心拆了又装一天就很快就过去了。


逢年过节,慈禧会让光绪帝陪着看戏还让光绪穿着戏子的衣服逗她开心,可见后妈就是后妈,不,是后奶奶。光绪帝的房间也是自己打扫,鞋子都穿破了。并且小太监们都不把他当回事,光绪有想过逃跑,有一年冬天湖面结冰了,他就趁着侍卫换班期间溜出去了还是被太监发现跪求皇帝返回瀛台。于是慈禧派人让他们把冰湖一结冰就砸开防止光绪逃走。

结束囚禁生活,死亡成为谜团

直到八国侵入北京城,炮火打到了紫禁城,光绪帝才结束了幽禁的生活。然而命运没有放过他,慈禧在临死前派人在光绪的饮食里面放了药。

曾经是清宫御医的屈贵庭在一本民国时期的杂志《逸经》第29期上发表一篇文章说:在光绪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光绪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没过几天,光绪便死了。

这位御医认为,虽不能断定是谁害死了光绪,但却可以肯定光绪是被人暗中害死的。也许对于光绪来说不为是一个好事。

笔者见解

他一生最后悔最遗憾的事情大概也就是被慈禧选中当了皇帝,本来生在亲王家可以无忧无虑的过日子,或者可以去外国留学、可以自由恋爱、可以一直定居海外不回来,而慈禧的一个诏书把他的梦打破了,从此父子以君臣之礼相待,母子不得天伦之乐。


受制于一个老婆子,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我们知道的珍妃在光绪和慈禧逃难前被推入水井。我觉得光绪太轻易相信人,袁世凯、六君子都是他太轻易相信了,他们只是把他当棋子。为何不懂得隐忍学大清祖先康熙爷,做大事必须要学会忍耐和装傻充楞。他在自己羽翼未丰前就要摆脱慈禧,要知道慈禧可是比鳌拜还要麻烦的人。其一他是皇帝正式托孤,其二他垂帘听政名正言顺,其三不能用武力扳倒不然会被历史视为不孝。你们说呢?欢迎在下方评论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