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张仪和公孙衍一个是连横,一个是合纵,犀首究竟败在什么地方?

大侃历史


公孙衍,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纵横家,曾仕魏,任犀首之官,人因以“犀首”称之。公孙衍不仅和张仪一样都是魏国人,也和张仪同时在秦国为官,而且两人都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也都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宣扬连横,他们是齐名的说客,也是政治上的对手。“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熟知历史可知,公孙衍虽然拉来山东六国以攻秦,但却被张仪逐个击破。一个是合纵,一个是连横,犀首失败在什么地方呢?

一、取河西之地名声大噪,因私废公而遭人诋毁

公孙衍虽为魏人,但当他继商鞅之后,在秦惠文王的支持下,成为了第二个大良造。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公孙衍上任的第一把火,便是烧向自己的祖国——魏国。曾经的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诸侯国,那时魏文侯雄心勃勃,魏国国势蒸蒸日上、国富民强,内有贤臣、外有良将,魏武步卒也是天下第一。然而魏人骄傲了,“徐州相王”之后,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丧于秦的河西之地,便是公孙衍夺过来的。

由于商鞅变法,秦国正日益强大。在此之前,齐国经过马陵之战,全歼魏国10万大军;秦国通过进攻河西,诱俘魏国主将公子昂。魏国屡战屡败,主力尽失。犀首上任,同样将屠刀架到自家人的脖子上,公孙衍任大良造后,很快率领秦军向魏国发起了进攻。此时的魏国既缺精兵,又缺良将,根本抵挡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只好割地求和,他们所割让的地方既是秦魏的交界处,昔日吴起以五万魏军大败秦军五十万之地,也是公孙衍的家乡,此时犀首名声大噪。

但好景不长,在魏王割让河西之地后,又派人以重金贿赂公孙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因此公孙衍便劝说秦惠文王放弃攻魏。然而他和魏国的小算盘被张仪看破,张仪陈列攻魏之利弊,拔高了自己在秦惠文王的地位,公孙衍也因为顾私利而忘公义而受到排挤,不得不去往魏国。<strong>

二、弱国合纵,强国连横

合纵连横,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秦、齐是东西大国,所以曾有秦昭襄王与齐湣王互尊为帝,这是秦王为稳住齐国而做的横强之策;大国横强,小国也不甘示弱,多次约定合纵攻秦齐,差点把两国打没了,有着这么光辉的战绩,公孙衍、惠施、苏秦等合纵支持者自然是极力推崇。当公孙衍离秦去魏时,就想用合纵之策联齐攻赵,尝到了甜头。

纵使公孙衍算无遗策,他也算不了人心,为防止齐楚魏合纵对秦国带来的威胁,张仪软硬兼施,极力破坏公孙衍的合纵策略。他亲自率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依附秦国,又与齐楚两国大臣相会,拉拢齐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国合纵。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目的当然是联合各国,与秦国对抗。此做法遭到了齐、楚国等国的反对,秦国更是极力破坏。失败的他不得不再次背井离乡。

或许是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时任魏相的张仪联合秦国攻齐,却被齐军大败,张仪的连横策略遭受挫折,合纵之策又摆在各国的案头,公孙衍又复任魏相,积极组织起了联军攻秦。联军气势汹汹攻到函谷关,遭到秦国出兵反击,结果竟不堪一击,一战而溃。魏国遭受损失较大,转而向秦国请求讲和,于是五国纷纷退兵。秦国乘胜追击,攻打没有求和的赵国。齐国也落井下石,趁机进攻赵国。赵国连遭惨败,大将几乎丧尽,损兵八万多人,“五国伐秦”宣告失败。

三、虽有救世之才,却也无力回天

公孙衍极具战略眼光,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同盟。在他还在魏国的时候,曾提醒义渠国君,若秦国献上“文绣千匹、好女百人”,则可攻之。于是在秦攻韩时,义渠趁机发兵攻秦,大破秦军,由于本土遭到破坏,秦国不得不暂时放弃对六国的战争。

只可惜公孙衍目光长远独到,看出日后六国难逃被秦覆灭,积极组织合纵攻秦,但几乎均以失败而告终。合纵之策失败在于:各国离心离德,根本不肯出功出力。公孙衍首创的合纵策略,是当时弱小国家对抗强秦强齐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办法。如果各国能够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团结起来,共同抗秦,那么天下局势就会发生改变。合纵的失败并非公孙衍的失败,而是各国君主的失败。尽管有过多次合纵盟约,但却无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浅、形形色色的君主们真正凝聚到一起,他们患得患失、左右徘徊,在强秦面前只懂得大难临头各自飞。

单论计策,犀首无败,败的是人心不古,即使公孙衍倾尽心血,也是无力回天。<strong>

合纵本是小国之间的约定,攻秦也好伐齐也罢,都是为了在大国的压迫下苟且偷生,小国不想失败,也接受不了失败,自然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打胜了又如何?自己伤筋动骨却也只是险胜,那还不如依附大国庇护,再图发展。可以看出,战国时的几国合纵虽然声势浩大,但各国也是心怀鬼胎,只想出工不出力,虽然有过几次险胜,但终究还是连横更为高超。


邓海春


犀首的合纵定然会失败,亦或是成功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用张仪的话来讲就是合纵“知易行难”。犀首合纵的失败并不是其个人能力如何,而是“蝼蚁难撼泰山”。公孙衍纵使才智过人,也抵不过这分崩离析、离心离德的大争之世。

合纵、连横与犀首、张仪!

所谓合纵,简答来说就是“弱弱联合以弱强”,连横意为“强弱联合以图弱”,更直白点就是“以强制弱”。公孙衍虽然是合纵的代表人物,但他确实有过一段“侍秦图弱”的经历,图的不是他国,正是他的母国魏国。

公孙衍(犀首)侍秦之时,秦国刚刚经历了商鞅变法,国力大增,而此刻在山东六国眼中,秦国任然为西隅劣国,上不得台面。秦惠文王继位之后,加快了其东出的脚步。公元前333年,公孙衍被任命为秦国大良造,进攻已被魏国侵占五十余年的河西之地。公孙衍依托其强大的军事指挥能力,连下数城,魏国无理抵抗而被迫与秦国割地修好。不久之后,公孙衍再度伐魏,完全占据河西之地,魏国再次求和,割让河西之地。


此时的张仪在干嘛呢?张仪在游说各国,意欲合纵攻秦却处处碰壁。终于,公元328年,在苏秦的帮助之下入秦,弃合纵而提连横,与秦惠文王东出之愿望十分契合,深的秦惠文王赏识。张仪还指出,公孙衍为了一己私利(公孙衍收受魏国贿赂而劝导停止伐魏),放弃攻打魏国的最好时机,而去攻打北方游牧,实为大谬。秦惠文王如茅塞顿开,拜张仪为客卿。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张仪来秦之后,公孙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排斥,最终决定投靠母国。然而此时的魏国已经积贫积弱、千疮百孔,公孙衍不能再像在秦国那样大举征伐,只能采取合纵策略,弱弱联合以制衡强秦。

就这样,以张仪为代表的连横势力与公孙衍为首的合纵势力,开始了长期斗争!

合纵与连横的较量

此时战国格局中只有三强:秦、楚、齐。

公孙衍发起的第一次合纵并不是针对秦国,而是赵国。

公孙衍来到魏国之时,该国已经十分羸弱。由于公孙衍河西之战打的十分出色,名声在外,而被魏国拜为将军。公孙衍为了小试牛刀,便跑去齐国与齐相交涉,决定合纵攻赵。齐魏联军大破赵军,首次合纵大获成功。

第一次对秦合纵,是由公孙衍合纵魏楚齐三国伐秦。张仪出兵伐魏,迫使魏国屈膝,而后又使用政治手段拉拢齐楚,三国合纵不攻自破。

第二次对秦合纵,是由“五国相王”之后,公孙衍联合魏、韩、燕、赵、中山国,五国合纵伐秦。张仪继续买通齐楚,楚国发兵攻打魏国,齐国也表示反对“五国相王”,最后在复杂政治斗过后,五国合纵如一盘散沙,不攻自破。

第三次合纵攻秦是在张仪向魏韩借道发齐失败之后,连横策略受到极大冲击,此刻的公孙衍抓住时机,私下游说,终于再次组成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势力。同样是在张仪的鼓弄之下,燕、楚并未发兵,来到函谷关下的只有三晋人马。面对虎狼之师,三晋军队毫无招架之力,一战即溃,合纵再次失败。

第四次对秦合纵。五国合纵失败之后,公孙衍在魏国失势,来到韩国出任相国,临走之时,他举荐田文为魏相,合纵形式渐渐好转。秦惠文王感觉到了威胁,在张仪的献言之中决定先发制人,攻打韩国。韩国屡屡战败,却在张仪的游说之下迟迟得不到盟国援助,最终徒有虚名的合纵只有两国参加,并以韩国、义渠国大败,公孙衍出逃而告终。

合纵为何屡屡败给连横?

合纵的失败并不是策略的失败,而是执行者的失败。公孙衍的历次伐秦合纵当中,尤其是两次五国合纵,但凡能稍有决心,秦国必亡。可事实是,各诸侯国为了蝇头小利而忘大义,反复无常,表面结成同盟,实际上离心离德。所以说这并不是合纵不敌连横,而是合纵之人乃是一帮乌合之众,纵使犀首有天大的本事也是回天乏术!


(欢迎看官姥爷赞同、评论~通俗易懂的解答简单有趣的历史,欢迎关注,么么哒~)

<strong>


秦风汉韵论古今


公孙衍担任秦国的大良造之后,率领军队对魏国发起进攻,重创魏国。在此之后,公孙衍首次提倡合纵战术,但在初有成果之后就宣告失败,之后公孙衍担任魏国的相国,不久又出任了韩国的相国,公孙衍极具战略眼光,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同盟。


公孙衍为什么叫犀首呢?犀首主要是形容犀牛角,这是一种非常珍贵且难得的东西,一层意思是说明公孙衍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公孙衍不仅具战略眼光更是运筹帷幄,一张巧嘴走遍天下,其合纵之际最终没有成功,但是却也没有失败一说。另外一层意思是公孙衍曾经干过一个职务就是以犀首相称的,所以就以这个职位来称呼公孙衍,犀首就是这样而来的。

首先公孙衍提出的合纵攻秦政策,有先天性的“基因缺陷”。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山东六国本来就各怀鬼胎,联合攻秦都为利益驱使。加上山东六国彼此之间龌龊不断,相互之间矛盾丛生。有利可图就一拥而上,吃相也是相当的难看,都想自己国家利益最大化。一有灾难就作鸟兽散,把损失降到最低。甚至千方百计的把损失转嫁给他国。让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的不可调和。根本就形不成一股牢固的力量。



而张仪摸透了山东六国的秉性,因势利导。挑拨离间,煽风点火。这让本就先天不足的同盟关系。很快就土崩瓦解,分崩离析。这也是公孙言失败的根本原因。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