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邬思道是如何设套由老四胤禛嫁祸太子,导致太子胤礽被废?

忠肝义胆岳老三


细看电视剧《雍正王朝》当中太子第二次被废的过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太子的第二次被废,的确是四阿哥胤禛和他的师爷邬思道以及十三弟胤祥合谋推波助澜的,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环环相扣的过程,邬思道并没有一个事先成熟和完整的阴谋或套路,但是,邬思道的心思缜密和心狠手辣在太子二次被废的过程中确实是显现的非常的“淋漓尽致”。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当中,太子胤礽的第二次被废是经历了几个过程的,总的来讲就是太子胤礽有了非分之想之后,被四阿哥胤禛和邬思道敏锐的嗅到,并充分利用了太子的非分之想和太子与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步一步的把太子推上了绝路。

我们看看,这个太子胤礽为什么会有非分之想,他的非分之想又是什么。

胤礽在短暂的第一次被废之后,又被康熙复立,命运像是坐过山车一样。但是经历了第一次被废之后,这位太子的心态已经有了本质的变化,如果说第一次被废之前的太子就是一个“胆大妄为”甚至是“胡作非为”的储君的话,那个时候的太子对自己在满朝文武面前的威望还是挺有自信的——有自信才敢胡作非为。

但是在第一次被废之时,满朝文武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的那个场面深深地刺激了胤礽——这个场面是对胤礽的自信心的致命打击。

所以,在太子胤礽复立之后,他除了对那些曾经支持八阿哥胤禩的大臣们的报复之外,他还动了如何控制满朝文武,让满朝文武听自己的话的念头,这个念头其实就是“谋反”的念头。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当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太子,尽管是未来的皇帝,但是在太子之位的时候他还是“臣” ,而作为臣子试图控制皇帝的“满朝文武”,就是谋反。

这个概念搞清楚了, 就会明白为什么太子胤礽给任伯安的亲笔信就是“谋反的证据”了。

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就是从他和任伯安之间关于那个《百官行述》的交易开始的。

急于控制满朝文武的太子胤礽,知道了任伯安手里有一部记录朝廷上下近三百多位官员隐私和不轨行为的《百官行述》,他觉得只要自己拥有了这部《百官行述》就可以控制住这三百多位官员老老实实的听从他的调遣。

所以,太子很痛快的答应了任伯安的交换条件:第一,恢复江南巡盐道的官位。第二,释放被判终身监禁的小舅子刘八女。

对于第一条,太子胤礽自己主官吏部,让任伯安官复原职应该没什么难度,但是释放刘八女却需要主管刑部的十三阿哥胤祥的同意,太子胤礽必须要让十三阿哥胤祥帮自己。

太子的心腹给太子出了一个主意,也就是这个给十三阿哥胤祥下套的主意,开启了太子胤礽被胤禛和邬思道一步一步的算计,最后被算计的二次被废。当然这是一盘典型的见招拆招,走一步看一步但步步相扣的大棋局。

太子的心腹给太子出的主意,是由太子胤礽出面,让十三阿哥胤祥杀了那个和太子通奸的康熙的妃子郑春华。那个郑春华已经被康熙打发到辛者库洗衣服去了。

私下处置康熙的妃子,哪怕是获罪的妃子,都是几近于“大不敬”之罪,太子胤礽的意思就是一方面通过胤祥之手除掉那个早晚会是祸害的郑春华,另一方面也算是抓住十三阿哥胤祥的把柄,有了这个把柄,让胤祥放了刘八女就好办了——这绝对是一个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

分管刑部的十三阿哥胤祥不但把太子给他下套的事告诉了他四哥胤禛,而且把太子胤礽准备拿刘八女换《百官行述》的事告诉了胤禛和邬思道。

听了十三阿哥胤祥的话,这个时候的四阿哥胤禛和邬思道觉得这个太子胤礽还是可以利用一下的,到了这个时候还把十三阿哥胤祥当做自己的太子党的人,太子胤礽就活该被利用。

邬思道和胤禛的意思很清楚:假装答应太子胤礽除掉郑春华,然后暗地里把郑春华藏起来,掌控到四阿哥胤禛的手里,作为将来控制太子胤礽的一个“砝码”。同时,第二个大的阴谋开始了,这个阴谋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扳倒太子,而是派年羹尧以奉刑部手谕秘密前往江夏镇缉拿从大狱中逃走的刘八女,其实是暗度陈仓从江夏镇“秘密抢回”《百官行述》。

这个时候,四阿哥胤禛其实是想把这个《百官行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但是事与愿违,秘密的潜入江夏镇实施抢取《百官行述》的年羹尧暴露了身份,为了掩盖年羹尧赴江夏镇的真实目的,同时也是为了掩盖年羹尧利用这个秘密差事“黑吃黑”的抢劫了江夏镇的几百万两银子,年羹尧血洗江夏镇,把刘八女,任伯安以及太子派去和任伯安交换《百官行述》的黄体仁全部杀死,同时把整个江夏镇灭口,甚至不惜绞杀江夏镇官兵,并且一把火把江夏镇给烧了。

年羹尧此举让他的所谓“秘密差事”变得世人皆知,最麻烦的是“四阿哥胤禛也在觊觎《百官行述》”的这个秘密已经暴露,这让胤禛无论如何也要给包括康熙在内的所有人一个交代,所以无奈之下胤禛选择了当众一把火烧掉《百官行述》,胤禛知道一旦这个《百官行述》下落不明,,他胤禛就是长一百张嘴也说不清,当众烧掉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这件事仅仅到这个地方告一段落的话,四阿哥胤禛和邬思道的如意算盘就算落空了,不仅如此还有可能是“吃不着羊肉还惹一身骚”——康熙对此不会是不闻不问,四阿哥胤禛此举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肯定会让康熙起疑心,事实上年羹尧血洗江夏镇之后,康熙就招年羹尧赴江南行宫述职。

但是,年羹尧的江夏镇之行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年羹尧拿到了太子胤礽给任伯安的亲笔信。

邬思道和胤禛一致认为太子的这封信可以利用,并且此时邬思道和胤禛都已经不约而同的动起了“扳倒太子”的念头。这封信就是扳倒太子的重要证据。

邬思道的阴险毒辣就表现在对如何利用太子的这封亲笔信上,他知道这封信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这封信带来的极大的风险,于是他想出了利用四阿哥胤禛府上的管家高福把这封信交到八阿哥胤禩手里的主意,他知道,和太子势不两立,做梦都想扳倒太子的八阿哥胤禩无论如何也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的。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借八阿哥胤禩之手,扳倒太子,即使这个过程出现任何问题,四阿哥胤禛都是置身事外的。八阿哥胤禩和太子之间的争斗,得利的一定会是四阿哥胤禛这个“渔翁”。

邬思道的这个主意,害死了高福,尽管高福因为意志薄弱禁不起诱惑而投靠了八阿哥胤禩,但是,老实巴交的高福并没有干什么背叛四阿哥胤禛的伤天害理的事,并且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尽管已经不再被胤禛重用 ,但是高福应该是罪不至死,邬思道利用高福,让高福背上“背主求荣”的罪名被秘密杀死,足以说明邬思道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什么事都干的出来的“阴险凶狠”的角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邬思道撕下了“温文尔雅”的面纱,开始了赤裸裸的为胤禛争夺储君之位乃至继承皇位进行包括“政变”在内的筹划。

太子赢礽最终还就是因为这封亲笔信而第二次被废,但太子被废的同时,十三阿哥胤祥也因为所谓的“帮助太子私自处置郑春华”以及“擅自派兵剿灭江夏镇”的罪名被康熙圈禁。

邬思道的一路计谋下来,的确达到了目的,但为此也搭上了高福的性命,和十三阿哥胤祥的十年的自由。

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相比,为了四阿哥胤禛能够登上皇位,害个把性命(包括郑春华和太子师傅王掞),搭上一两个人的自由其实不算太大的代价,从这个角度来讲,邬思道这个师爷的水平够高,但也够危险,所以,在四阿哥胤禛登上皇位的当天晚上,如何处置这位“危险的”高人就成了雍正最为紧迫不能过夜的事情。

直到邬思道提出“半隐”之后,雍正也算是放下半个心——这位神一般存在的师爷怎么都不会让雍正真的放心。


步武堂


一、“闭环设局”简介:

这个局确实很复杂,但是思路却很清晰,用一句话说就是:老四胤禛拿太子写给任伯安索要《百官行述》的信件,将计就计利用高福与八爷党暗中来往,将太子的信件传递到八爷胤禩手上,然后借十四爷胤禵的手转给康熙,太子胤礽完蛋。

太子信件的路线图是这样的:胤礽——任伯安——年羹尧——胤禛——高福——胤禩——胤禵——康熙——胤礽。实际上是一个闭环路线,但是操纵这个闭环图的是老四胤禛和邬思道。

在这个闭环套中,最关键的有这么两个个环节:

一是拿到太子的信件。执行者:胤祥和年羹尧。胤礽过于急躁,在这个环节犯了两个愚蠢的错误。1.竟然亲自书写信件给任伯安,注定留下难以挽回的把柄。2.找胤祥放刘八女。这两点错误成为胤禛利用的出发点。

二是如何利用八爷党传递信件。执行者:高福。得到太子信件后,老四不能自己呈给康熙,那样做的话就和刑部冤狱案一样了,最终会不容于朝廷,不容于天下。所以,胤禛就只能嫁祸八爷胤禩了。无巧不成书,恰恰高福因为翠儿投向李卫的怀抱,自己苦逼的时候,被八爷党的管家老胡利用,上了八爷党的钩,又恰巧被十三爷胤祥知道了告诉给老四胤禛。于是胤禛和邬思道决定利用高福之手传递信件,真是天衣无缝。

二、八爷党猫儿抓了糍粑——脱不了爪爪。

八爷胤禩不知道高福的真假,大概自以为高福是偷来了这个惊天的证据,所以高兴地忘乎所以,但是老八也很狡猾,知道如果自己呈给康熙,也是不容于朝廷不容于天下,所以找到自己的小老弟十四爷胤禵,要他呈给康熙,洗脱自己暗算太子的嫌疑。

为什么是老十四胤禵呢?因为他管着兵部,有权追查年羹尧在江夏镇的所作所为,进可以阻挡老四胤禛,退可以保全自身。老八的这一招也就是金蝉脱壳,黄雀在后。

但是依我看,康熙可不是个傻瓜,老十四是八爷党的成员,就算是老十四呈上来的,老八胤禩也是猫儿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三、这个闭环局的终结点在哪里?

闭环局的特点是找到终结点才是目的,不然,就会像一个球一样踢来踢去,达不到最终效果。信件从太子胤礽那里出来,最终归于胤礽,最终是康熙与胤礽之间的事儿。十四爷胤禵很聪明,没有打开信直接呈给康熙,成功将自己撇开,又得到康熙的表扬。而到此时,信件的路线问题已经完全不重要了,信件的内容才是重点的重点。等于这个闭环局在十四爷胤禵那里终结了,回头路已经模糊。

四、闭环路上的黑幕有哪些?

这个闭环局路线看似简单,实际上黑幕重重。

一是太子愚蠢设计,被老四胤禛利用。前面说过太子的愚蠢了,干嘛自己不派自己的心腹去拿去信件,既然最终是自己的人放了刘八女,何必搭上老十三这个正大光明的人呢,不是自己找麻烦吗?结果反倒被老四胤禛利用。

二是年羹尧屠戮江夏镇。年羹尧对胤禛也算是摸清了秉性,为了一个《百官行述》,居然大开杀戒,无辜之人也成他的刀下亡魂,实在是黑。

三是杀高福灭口。高福死的其实很冤枉,要不是高福自己苦逼上了老胡的套,胤禛又如何利用他传递这封信件嫁祸老八?结果最终却惨遭灭口,可见胤禛的心机太黑太毒。他是害怕康熙沿路追超信件来路,故而灭口高福死无对证。

四是敲打邬思道。胤禛灭口高福,是想警告邬思道他才是雍王府的主子。邬思道以为胤禛是李世民,结果他不是。

就是这样,太子胤礽被自己的一封信拉下马来。


青灯问史


其实并不算邬思道嫁祸太子,其实是太子一人咎由自取,最后自取灭亡。太子复立,虽然康熙一方面是怀着让太子和八爷党进行斗争,压制八爷党的势力。但是怀有着对太子的愧疚,太子自幼丧母,当了近四十年的太子,自己一直十分疼爱这个儿子。太子复立以后,如果他改邪归正,专心国家正事,认真做好份内的事,最后的皇位归属花落谁家,尚是一个未知数。但是太子是一个睚眦必报之人,他刚出来的第1件事,不是去认真反思,而是直接召见了黄体仁的这些在刑部死囚案中尽出馊主意的太子党成员,得知任伯安想要归附太子党,并且把《百官行述》交给太子,太子简直乐坏了。虽然任伯安的要求是放了他的连襟刘八女,但是太子思考片刻就答应了,并且决定设法让老十三来背这个锅。


太子做的第2件事更让人过分,康熙南巡他负责监国,监国期间的太子公报私仇,把当初在自己被废期间推举胤禩的人,全部要求跪在上书房外,甚至大臣马齐都不例外。太子还是一个心如蛇蝎的冷血之人,他为了保全自己,居然让十三阿哥胤祥去杀死了与自己偷情并怀过自己孩子的郑春华。当初第一次被废的那一天晚上,要郑春华生下他的孩子,而今却要结果了人家的性命,渣男本渣就是太子了。太子给任伯安的书信就是关于《百官行述》和释放刘八女的事情,同时这封书信也是太子不容于朝廷,不容于天下的重要罪证。


太子找到胤祥谈起刘八女的事情时候,胤祥将计就计将刘八女放回江夏镇。邬思道给四阿哥胤禛和胤祥出主意,让回京述职的年羹尧到江夏镇再抓回来。但是没有想到年羹尧心狠手辣,一夜之间屠杀了江夏镇的700口人,任伯安,黄体仁,刘八女等一干人都成了刀下亡魂。年羹尧发了一笔横财,百万银两都落入了他的口袋,《百官行述》的下落和太子的信件都落入了年羹尧的手中,最后自然都落入了四阿哥胤禛的手里。四阿哥胤禛一场大宴当着众阿哥和马齐的面烧了《百官行述》。


不想这时候四阿哥府里出了岔子,年羹尧没有得到胤禛的信任,要派个人去监视他。翠儿选择了李卫,夜晚私会被抓包,成为了监视年羹尧的最佳人选。高福也是翠儿的追求者之一,情场失意的他到酒楼买酒,被八爷的胡管家碰到,管家以一个面貌不太好的玩剩下的青楼女子,又把外表帅气的高福给吸引住了。高福酒后乱性,并且不小心透露了四爷的和《百官行述》的秘密。醒悟过来悔之晚矣,去找邬思道求救,邬思道让他顺水推舟,让他把太子给任伯安的信件给八爷,自己向四爷求情。


但是邬思道没有想到四爷下手太快,十三爷给四爷提示说你的府里铁桶一般,但是最近有人和八爷府打的火热。四爷立马意识到府里有人出卖了自己,高福很快命丧黄泉。到了八爷手里的信件,借由十四爷之手到了康熙手里。康熙老爷子气的躺在床上叹息,最后把信件寄给了太子。太子看着信件知道自己回天无力,做困兽之斗,起兵谋反。一切都在康熙的安排中,四阿哥最后派兵擒住了太子,太子第二次被废。


红雨说历史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邬先生是属于bug式的存在,他可以说是雍正在九子夺嫡之时的第一幕僚,简直是学究天人神机妙算,但二废太子之时,其实最大的幕后黑手并非是邬先生,而是雍正。

只不过是雍正不声不响之间就将邬先生套进去了,使邬先生看似是设局人,其实也是局内的一颗大一点的棋子罢了,也警告了一把邬先生,你只是幕僚,真正做主的是我雍正。

下面宋安之来给大家一一道来。

一、太子的亲笔信

太子胤礽于康熙四十七年冬第一次被废,不久在康熙四十八年被复立。

太子复立后不久康熙开始了人生最后一次的南巡,太子负责监国。太子监国以后可以说是肆意妄为,意图打击政敌老八的八爷党,结果发现八爷党几乎遍布朝野,自己经过被废再复立,已经是势力大损,颇有一些孤家寡人的意思。

太子这时候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得力的助手,在这个用人之际,太子的旧部刑部侍郎黄体仁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说原是八爷党的江南任伯安手上有一本可以控制百官的“百官行述”大杀器。

百官行述里面详细记载了三百多名官员的资料,其中对于这些官员的把柄更是记载的清清楚楚。

太子高兴之余甚至不惜写下了亲笔信向任伯安索要百官行述。不过任伯安有一个条件就是放出了他的小舅子被终身囚禁的刘八女。

太子的这封亲笔信最后也成为了他二次被废的导火线。


二、太子对老十三的计中计

老十三当时负责刑部,太子放刘八女肯定要经过老十三同意,可是老十三嫉恶如仇,是不会那么轻易放人的。

因此太子对老十三下了一个连环套,先是让老十三帮忙处理了与自己偷过情的贵妃郑春华,然后借此要挟老十三放了刘八女。

当然老十三没有那么简单,与雍正和邬先生商量以后。先是假意答应,然后将郑春华安排到自己府里,最后又假意同意了太子的要挟放了刘八女。

然后老十三和雍正派年羹尧借进京述职之机将刘八女抓获,结果杀伐果断的年羹尧将江夏镇屠镇,得到了百官行述,更是得到了太子给任伯安的亲笔信。

至此百官行述和太子亲笔信都落到了雍正手里,鉴于江夏镇被屠的影响太大,加上雍正夺嫡是靠的是孤臣主义,不需要要挟百官。所以老四叫来诸位阿哥包括太子在内还有上书房大臣马齐,当着他们的面将百官行述烧了。

至于太子的信雍正自然是留着了。

事后太子当然要问老十三要那封信,老十三说并没有,应该是被大火烧了。然后老十三问雍正要,认为烧了一了百了,免得落入老八他们手里,老四借口怕事情败露,留着这封信可以保护老十三的名义留下了。

至此太子的计中计彻底失败,雍正成为最大赢家。


四、雍正高超的计中计

老十三在说太子信的时候,还向雍正说了他府上的高福与老八府里有来往,很有可能被收买了。

对此一向霸道会驾驭手下的雍正竟然没有马上追究,很是诡异。(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想帮雍正上位的邬先生趁此机会开始布局,先是找到高福苦口婆心的一番,使高福后悔不已,最后借高福之手将太子的亲笔信给了老八。

老八得到了这封信,让老十四上交给了在南巡的康熙。康熙见到这封信大为吃惊,同时做了一个很高明的举动,将太子这封信送还给太子,给了太子最后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没想到太子见到信以后,知道了事情败露,干脆鱼死网破了,要发动兵变篡位,结果自然被康熙制服,太子因此二次被废,彻底完蛋。

高福送完信以后,向邬先生汇报,邬先生让他不要给任何人说包括雍正。他到时候去说比较合适,意思是可以给高福求求情。结果第二天晚上高福就被雍正赐死。

通过邬先生让高福送信的过程,可以说是处处透露着诡异和阴谋还有背叛。首先雍正为何不闻不问让邬先生自己去处理呢,其次太子亲笔信那么重要的东西,邬先生怎么说说拿走就拿走呢,还有为何偏偏高福送完信了,雍正就马上赐死了他。

这一切不寻常的背后,都说明着雍正才是背后的最大幕后黑手,他假装不闻不问,抓住邬先生助他上位的急迫心理,故意将信给了邬先生,让邬先生借高福之手不着痕迹的送给了老八,让老八他们完成废太子之事,最后将高福赐死来杀人灭口。

可以说看似是邬先生设局,其实雍正才是真正的设局者,把握住了各方势力的心理,拿捏住了邬先生这个聪明绝顶之人的想法,对于人性有着深刻认识,不着痕迹的置身事外使邬先生看似利用了他,实际上为自己所用的完成了废太子的大业。

而雍正赐死高福也有警告邬先生之意,让邬先生明白谁才是真正做主的,摆清楚自己的位置。这也是为何雍正登基当晚,邬先生就要急匆匆半隐来保全自己的原因,因为他看明白了雍正是什么样的人了。

所以说雍正王朝世界之中,看似邬先生是bug式的存在,其实雍正才是最大的黑化的boss,雍正是隐于幕后来百般算计的完成自己的上位。可见雍正王朝世界之中,最聪明的并不是表面上的邬先生,而是不动则已,一动便一击致命的雍正。

第130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宋安之


标志事件是高福之死。

高福作为老四的包衣奴才,与李卫一同在老四办理江南筹款时被收留到府中,逐步成为老四府上少数能够接触到秘密事务的亲信。在太子第二次下台过程中,高福成了邬思道一枚将计就计的棋子,将关键证据透给了老八,最终造成了太子的下台。而高福,也因为被老四怀疑有二心,在太子倒台之夜被秘密处死。



邬思道痛哭:杀高福者,邬思道也!

在老十三拿到太子与任伯安的私信证据后,想把这证据给毁了,侠肝义胆的侠王此时还在为太子君上着想。而老四却拒绝了这个提议,理由是保护老十三。开玩笑,留着这烫手山芋怎么可能保护得了人。邬思道当然琢磨的出来,老四留信的目的:搬倒太子。只是腹黑的老四,从来不会让自己站到任何道德立场的低点,不明说罢了。

与此同时,高福被老八盯上了。高福这刚刚步入成年的小伙子,单纯没心机,哪抵得住美人计的诱惑,眼见着就要被策反了。邬思道发现了高福与老八的接触,及时指正了高福。同时,邬思道觉得这是个将计就计的好机会。

老四这个道德婊怎么可能愿意出面扳倒太子,但是手上又握着一封大杀器,无论如何也得投出去。邬思道想到了老八,太子第一次倒台就跟源于他主审刑部冤案,把信给他是搞死太子的最佳途径。

一招将计就计,高福顺理成章地将信给了老八,也就有了后来康熙拿到这封信将信还给太子,太子打算谋反而侧底被废。而可怜的高福,没来得及等邬先生出面相救,就被老四秘密处决了。


一氧化二氢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之所以火,不只是演员演的到位,而且故事情节演绎的跌宕起伏,一环扣一环,尤其九子夺嫡这一出接一出的,让人看的不亦乐乎。其中太子二次被废,充分展示了胤禛和邬思道的智谋,也就是这一次的成功,奠定了胤禛上位的基础。

要说太子胤礽已经经历过一次被废,应该是非常谨慎小心从事,怎么会又栽了个底朝天呢?这怨不得周围觊觎太子位置的这众多阿哥们,苍蝇不叮无缝蛋,怪只怪太子太愚蠢太急于求成!这一切都缘于和归结于一封太子写给任伯安的亲笔信。

任伯安是八爷党的,手里有一份记录朝中三百多个官员资料把柄的《百官行述》,太子胤礽得知这个消息喜出望外,因为自从第一次被废以后,他发觉文武百官都倾向八爷党,康熙最后一次出去南巡让自己代理朝政,感觉被架空了,如果有了这本《百官行述》在手,何愁百官不听话呢!(有此念头,活该当不成太子,一个君王如果要靠掌握百官把柄执政,注定不会是什么明君,更何况自己现在是太子身份,想要掌握康熙的百官相当于谋反!)

太子竟然亲手写了一封信给任伯安索要,任伯安也不是什么好鸟,拿恢复自己江南巡盐道的职务和释放被终身监禁的小舅子刘八女作为交易条件。急于求成的太子也竟然答应了,对主管吏部的他来说恢复职务的事好办,释放刘八女归刑部十三阿哥胤祥管,太子自作聪明的用个连环计来威胁胤祥帮他——先让胤祥除掉贵妃郑春华,然后反嘴用杀死贵妃的罪名威胁胤祥放了刘八女。没想到把胤祥当傻瓜的太子被胤祥套路了,胤祥把这事给胤禛说了,胤禛是谁啊!腹黑心狠的帝王之才,何况他身边还有一个谋士邬思道。


胤禛让胤祥将计就计把郑春华秘密接出来保护起来,然后假意受威胁把刘八女放了,可是过后年羹尧就领了刑部手谕去江宁镇来了个大屠城,杀了任伯安刘八女甚至江宁无辜的老百姓,以来灭口,二来掩盖自己抢劫几百万两银子的恶行。最主要的是拿到了《百官行述》和太子的亲笔信!这动静闹大了,胤禛也被牵扯其中,让人看到不止太子,他也觊觎《百官行述》。所以他当着太子和其他官员的面把《百官行述》一把火烧了!

这封可以捏住太子七寸的亲笔信,要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必须交给最终拿捏太子命运的康熙,但是作为道德婊的胤禛不会自己亲手交给康熙,这时邬思道利用了一个往枪口上撞的人——胤禛的管家高福,可以接触到胤禛府上机密的高福禁不住八爷胤禩美人计的诱惑,投靠了胤禩,邬思道一番言语高福就顺利的按照他的意思拿到信交给了胤禩。

胤禩如获至宝,自己拉高福下水在前,高福献信在后,也并未疑心此信的来路,通过老十四交给了康熙,康熙忍怒将信送到太子手里,太子自知事情败露,干脆发动兵变篡位,把自己彻底奉献给了九子夺嫡大战!当然结果是二次被废,彻底完蛋!

事情刚一完结,高福就被胤禛赐死了,到死不明白自己只是一颗棋子,邬思道倒是痛苦是自己害了高福,胤祥也被康熙圈禁失去自由,而作为最大的赢家胤禛最终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

邬思道看透自己帮的不是李世民,所以当胤禛变成雍正时,主动提出半隐,雍正内心也很开心这个智谋高深的瘸子离开自己,因为对于所有棋子来说,他自己作为操盘手才是令自己最放心的!


墨梅逸清寒


这是太子胤礽二次被废的情节,在这个情节中充满了阴谋、背叛和出卖。

我解析《雍正王朝》还是那个原则,不站立场,不讨论谁正义,谁邪恶,只解剖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各方采取的权谋诈术。

好,给大家讲讲这个掩藏在光鲜背后的阴谋、背叛和出卖的具体细节。



这事首先不怪别人,是太子胤礽自找的。

太子胤礽废而又立,康熙南巡,把监国大事交给了胤礽来处理。胤礽重掌大政,发现很多事情办起来很不顺利。他正窝着火呢,知道八爷党设梗阻绊,于是大发雷霆,罚跪众官。胤禛又趁机罢工,太子闹得鸡飞狗跳,把老师王掞也气倒了。

胤礽正在左右为难之际,猪队友黄体仁晋见。

这个黄体仁,大家要注意,他绝不是太子的人,虽然没有证据,但大家可以凭感觉推测。只要他出主意,胤礽没有一次不倒霉的。卖官鬻爵,刑狱冤案,把个胤礽折腾得奄奄一息。

看到胤礽又废而复立,咸鱼翻身,黄体仁就又来了,不搞死胤礽他誓不罢休。

黄体仁给胤礽出主意,说是刑狱案中被罢免的任伯安因被八爷党出卖,愿意改投太子,不但为太子敛财,还可以提供一部《百官行述》,里面记载了朝廷众臣见不得人的阴私苟且之事,太子胤礽若得到《百官行述》,就能够拿住众臣的把柄,指喝驱驰,任意而为。但是有两个条件:

一、任伯安官复原职。

二、释放罪囚刘八女。



大家分析一下。这个《百官行述》对谁有用?

对老八胤禩有用吗?没用,人家胤禩本来就能操纵百官,用不着这东西。

对老四胤禛有用吗?也没用,清缴欠款,胤禛早把百官得罪光了,成孤臣了,拿上《百官行述》再把大家重新得罪一遍?

对太子胤礽有用吗?看起来仿佛有用,但其实呢?拿上《百官行述》是为了操纵众臣,但操纵众臣你想干什么?在大清朝廷中,谁才可以操纵诸臣呢?――皇帝。

那就是说,只要证明你想要《百官行述》,你就等于是要篡逆!

怎么证明?胤礽写了封亲笔信。

刘八女放不出来怎么办?黄体仁又给太子胤礽出了个主意,让他去用计要挟老十三胤祥。

看到这儿,朋友们该明白了,这个黄体仁是谁的人?他早就背叛了太子。

太子胤礽按计行事,以胤祥杀郑春华为要挟,逼迫胤祥放掉刘八女。要出卖胤祥。

胤礽这智商,也真是弱爆了。



胤祥假意就范,与四哥胤禛和邬先生一商量,欲擒故纵,放而又捉,派年羹尧去江夏镇杀人灭口,拿回了《百官行述》的当票和太子的亲笔信。

经过一番设计,胤祥在八爷的当铺中拿到了《百官行述》,当着众位皇子和内阁大臣马齐的面,胤禛将其一把火烧掉,粉碎了太子和老八的阴谋。

但老四胤禛却把太子的亲笔信留下来了。说是为了保护十三爷胤祥。

但是,邬先生却在书房拿到了这封亲笔信。

这说明胤禛收藏东西不谨慎?这么重要的文件就让邬先生翻走了?

不是。因为这封信很重要,一拿出来,太子必然被废。胤禛不能亲手干这事,这不能与他扯上任何瓜葛。

做为四爷的属下,领导不方便干的事,你当然应该有替领导分忧的觉悟。

邬先生就把信拿走了。



炮灰还是有的,高福(坎儿)就是最适合的炮灰。他就被四爷党拿出来出卖了。

反正也背叛过一次了,当了双面间谍的高福在邬先生的指使下,就“偷”出了这份文件,交给了八爷党。

胤禛很“及时”地发现了亲笔信被“偷”,于是就逼高福自杀。高福死得冤吗?必须死,这事要是被传出去,倒霉的可就是四爷党一大群人了,胤禛马上就得完蛋。

当炮灰,当然应该有被出卖的觉悟,那就死吧。

八爷党拿到了太子亲笔信,如获至宝。太子被掀下马来,已成定局,但由谁来给康熙上奏呢?

老八胤禩肯定不能亲自动手。因为第一次掀翻太子的教训他还是能省悟过来的,况且,百官行述是从他名下当铺里搜出来的。



那让谁给康熙上奏呢?让老十四胤禵。

为什么要让老十四胤禵去干这事?因为老八胤禩要出卖老十四。

这怎么回事?

一、老十四近来风头很旺,顶撞了康熙还没受惩处,反而升了官。母亲也封了皇贵妃,威胁太大了。让他去充当扳倒太子的敢死队。

二、万一康熙还不想废胤礽,而是想保胤礽呢?那就让老十四当炮灰。大家回忆一下,还记得木兰秋猎的那个夜晚吗?那份伪造的太子调兵手谕是谁搞出来的?是老十四。如果康熙想保太子胤礽,老十四送上去的这份太子亲笔信就会与那份伪造的调兵手谕一齐拿出来说事。老十四马上就陷入绝境!

老八胤禩心够黑吧!



但是,老十四胤禵的脑袋瓜子就是白给的吗?他更狠,只把太子亲笔信寄给了康熙,而没有同时上奏书。

老十四胤禵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他一反手,把八哥胤禩给出卖了。

朋友们看不懂了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联系以前的剧情,好好回忆一下。这种只上供状,不上奏书的情节什么时候出现过?

对,老八胤禩夜审肖国兴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

表面上得意思是:这事我做不了主,请皇阿玛定夺。

暗含的意思是:皇阿玛,这又是老八胤禩的鬼点子,他要扳倒太子!



所以,当康熙收到老十四的书信,微微点头:“胤禵也学会动心思了!”

动的什么心思?康熙明白,那是夺嫡之心。

康熙把信寄给太子,并安排胤禛和胤禵做准备,他为什么不直接回去申斥呢?因为康熙就是要逼太子谋反,他给太子留下足够的背叛时间。

即将面临着再次被废,父皇又从江南步步逼近,胤礽肯就此认命吗?不肯,受不了这个压力,就谋反吧。

可怜的胤礽,他被父亲、兄弟、属下轮流出卖了一遍。这样的储君能当吗?



大清王朝的传位诏书就在这块正大光明篇额的后面,谁又知道,在这“正大光明”的背后,曾经隐藏着多少阴谋、背叛和出卖?

谢谢阅读。


馋嘴肥猫铲史官


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刑部买卖人命大案草草收场后,康熙皇帝开始了第六次南巡,康熙帝想给太子胤礽改过自新的机会,由此让太子胤礽监国,就是这次的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太子胤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康熙帝吃惊的是太子胤礽谋反了!有人说是属下逼的,其实不然,还得仔细分析其中的阴谋。

这部电视剧《雍正王朝》编的也是真邪乎,来龙去脉一环扣一环。
【南巡中的康熙帝在江宁】


康熙帝的南巡刚刚离京不久,太子胤礽找到了主管刑部的十三阿哥胤祥,语出惊人的说:老十三弟,你把郑春华杀了,等二哥当了皇帝给你个亲王干干!吓死老三了,这是何等要命的差事,既然敢杀康熙帝的嫔妃郑春华?

原来是太子胤礽与江夏镇的任伯安有交易,放出大狱中的任伯安到弟弟任季安及他的小舅子刘八女即可得到“百官行述”,只要老十三胤祥杀了郑春华就不怕他不放这两个人。此事非同小可。

十三阿哥胤祥把这件事告诉了四阿哥胤禛和邬思道,邬思道眼珠子一转出了新招,这是要置于太子死地的一招,邬思道这么狠。
【这就是邬思道的主意】

邬思道这招是这样的:

一、答应太子胤礽,首先把郑春华藏起来,如何放了刘八女二人,然后以朝廷钦犯名义再抓回来。

二、借着抓钦犯名义派年羹尧去剿灭江夏镇,这样即可拿到太子胤礽想得到的“百官行述”又可以抓到太子胤礽的把柄,一箭双雕。

三、可以报江夏镇下马受辱之仇,自此“江夏镇”这三个字真的消失了。有可能还有意外收获。

这邬思道细想一下真的非常可怕,不是年羹尧残忍,是邬思道这招太狠,真不能小看这瘸子!


【四阿哥当众烧毁百官行述】

一切进行的非常顺利,首先查清了那“百官行述”存放万永当铺,年羹尧回来就派李卫协助十三弟胤祥取了出来。江夏镇及其总兵阮必大一个活口没留,真的屠了。

关键是得到了对太子胤礽最致命的一封信,这就是太子胤礽与任伯安交易的私信,恐怖的信件!太子胤礽与任伯安的这些往来私信要是落到了康熙皇帝手里,太子胤礽就是彻底被废。不过这信太烫手!

为何烫手?如果四阿哥胤禛把此信传到康熙皇帝那里,必定被康熙皇帝认为四阿哥胤禛是小人手段,邬思道又看透了他这位“四爷”的心思,邬思道想到了高福。


【邬思道玩死了高福】

看来还是十三阿哥胤祥厚道,他说烧了吧,可这次四阿哥胤禛不同意了,他想干嘛,这不言而喻。邬思道又开始忽悠“高福”了,因为高福的伙伴李卫与翠儿离开以后明天在郁闷中把酒寻欢被八阿哥胤禩的管家利用女人拿下,只有邬思道知道此事,又利用高福把太子与任伯安的私信传给了八阿哥胤禩的管家最终到了八阿哥手里。

八阿哥胤禩得到了这封信是即高兴又犯难,高兴的是整倒太子胤礽就在顷刻之间,犯难的是如何能把这封信送到南京康熙皇帝手里,此刻八阿哥胤禩又想到了同党十四弟胤禵,胤禵说他愿意干!
【要太子胤礽下台的一封信】

太子胤礽的这封信真的被十四阿哥胤禵送到了康熙皇帝手里,但是只有一封信,没有附加任何其他内容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只言片语,这让康熙皇帝感觉耐人寻味,但是情况复杂了,康熙皇帝不能不采取必要措施,这次不但要废了太子胤礽,还密令四阿哥胤禛擒拿太子,看来太子真的谋反了!

一封信的事让邬思道设计这么大的圈套,而且是通过四阿哥胤禛执行的,这次不但使太子胤礽陷入大坑,还逼着四阿哥胤禛走上了夺嫡大战之路。逼死了高福,陷于年羹尧屠江夏镇于不义,把康熙皇帝培养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胤礽拉下马,难怪在雍正登基之日晚上赶紧溜之大吉,因造孽太深。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第190期总268期)


日尧居


邬思道分别用了见缝插针、嫁祸江东、火中取栗三计,把一个好端端的太子搞残了!

这一切得从胤礽重新被立为太子说起。

复位的太子性情大变,不但老毛病一点没改,更是变本加厉的党同伐异,对曾推举老八的人,不问青红皂白,一律体罚加申饬,更想通过任伯安的《百官行述》将臣下掌握在手里!

这种行为在以朝廷大局为重,再加上对皇位有野心的胤禛眼里,基本属于恶贯满盈了!更何况,胤禛这个前太子党骨干,现在已经在邬思道的挑唆下,一门心思的想单干呢!

邬思道之所以谋略高深,是因为他已经看穿了胤禛的心思,更没有主动出击,而是在太子已经派人谋取《百官行述》时,连续几招妙计,为胤禛争取了最大利益,更是将太子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邬思道的第一计,见缝插针。胤禛开始并不知道有《百官行述》的存在,只知道太子让老十三杀了郑春华,又放了任季安和刘八女。这两个人当年在江夏镇可是羞辱过胤禛和胤祥的,太子能和他们有什么瓜葛?不知道没关系,在太子派人去江夏镇的时候,见缝插针派年羹尧也去江夏镇,把整个镇子屠了,总能找到蛛丝马迹吧!果然,年羹尧不仅找到了太子的信,还从任伯安口中知道了《百官行述》就在八爷的产业——万永当铺里,更拿到了当票。

邬思道的第二计,嫁祸江东。年羹尧不负众望,从江夏镇带回了太子写给任伯安的信。里面自然有给任伯安的承诺,还有索要《百官行述》的要求,这封信落到康熙手里,太子就立刻完蛋。皇帝要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怎么能允许自己的继承人用阴暗手段要挟百官?更何况老子还没死呢,你要挟百官是几个意思?

这种情况下,太子的这封信,就是他的催命符!但如果由胤禛把信直接呈送给康熙,他取太子而代之的野心就完全被康熙看穿了,同时也要背上扳倒太子的恶名。胤禛绝不能做这样的事,黑锅由谁来背,自然是对手八爷党。于是邬思道利用了高福的涉世未深,通过高福把信送给了八阿哥的管家。


八阿哥以为信是高福偷的,根本不设防,但他还是本能的把呈送信件的锅推给了老十四!老十四也不是等闲之辈,你让我送我不能推辞,那我就送,但除了送信,我一个字都不说!最后连老谋深算的康熙都感慨:看来胤禵也学会用心思了!

邬思道的第三计,火中取栗。要想把太子搞掉,只凭一封信那是没用的,没有真凭实据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啊!于是在实行第二计的同时,用计把《百官行述》拿到了手里。

先是派人拿着当票去提《百官行述》,结果没成功,于是又上演了一出贼喊捉贼,先让李卫去当东西,再声称自己家东西被盗,全城搜查,最后老十三出面抄了万永当铺,拿到了百官行述。

东西到手了,证据链全了,太子也死定了!但这《百官行述》仍是碰不得的,多留一刻,都会让人觉得胤禛有不轨之心。怎么办?当着全体相关人员的面,付之一炬!于是老十三抄当铺的同时,胤禛请来了太子、众皇子和上书房大臣马齐,等到东西送到大家面前,找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谁要是想看,谁就是心怀不轨!为了大家安心,一把火烧了!



可怜的太子还跟着大家一起笑,殊不知他已经被推倒了悬崖边缘!

康熙把太子给任伯安的信原封不动还给了太子,这也是他给太子的最后的机会,如果太子迷途知返就应该上书请罪,不然“列祖列宗在前,千秋史册在后”’,都不会怪罪康熙了!

太子不甘束手就擒,调动兵马要造反,这时候胤禛又假惺惺的现身来劝太子:二哥,收手吧!仍蒙在鼓里的太子骑虎难下,最后被废并永远圈禁了!

邬思道智谋高深令人感叹,而胤禛即位成为雍正后,对他的二哥没有赶尽杀绝,还尽可能的改善胤礽的衣食供给,不知道是不是有愧疚之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