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豆角时,防止豆角落花落荚的方法有哪些?

农友君


种植豆角时,防止豆角落花落荚的方法有哪些?

种植豆角时,在开花结果期由于开花结果与豆角茎蔓生长同时进行,需要充足的养分、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如果其中一项因素满足不了,豆角就容易落花落荚。菜豆花比较多,但是结荚只有20—35%,绝大部分花或者幼荚都脱落,种植豆角时,防止豆角落花落荚的方法有哪些?

1、施足底肥,除施充腐熟的农家肥外要增施磷、钾肥,磷肥可以促进根瘤的活动,可以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豆角开花时期对磷、钾吸收量多余氮的吸收量,增施磷、钾肥料是豆角丰收的重要条件,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200—170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草木灰150公斤。


2、适时播种,春菜豆在2—4月份播种,秋菜豆在6月下旬—7月份播种,避开或者减轻低温或者高温危害。


3、合理密植,合理密植能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除转移行株距外,每窝保留2—3株为宜。


4、加强肥水管理,在保证植株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开花前少追肥水,开花后适量追肥,结荚期重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排灌水。


5、防治病虫害,菜豆开花初期和旺盛时期,每隔3—5天连续用药物防治豆荚螟等,用硫制剂等防治病害。


6、应用植物激素,用对苯氧乙酸喷洒花序或者用赤霉素(九二0)喷蔓的顶端,能防止落花落荚,提高结荚率。


7、适时采收菜豆荚。


老周说三农


豆角的种植这几年随着其价格行情比较稳定,所以我们这里种植夏播豆角的比较多,即在收获大蒜和小麦以后再种植。豆角落花落荚的危害:重者可以造成空蔓,对于产量的影响比较大。对于豆角落花落荚我们菜农朋友们首先要明白其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豆角落花落荚的原因有:豆角播种期太迟;幼苗生长期遇到地温天气,影响花序的分化。



在开花结荚前期没有很好的蹲苗或者植株生长太旺;开花结荚后,植株生长状况差,营养不良,尤其是豆荚开始生长却出现了脱肥脱水。

初花期的时候湿度过大,结荚期高温干旱都会造成豆角的落花落荚。特别是我们这里种植的大都是夏季豆角这样的话扎入雨季到来的时候如果说田间积水太多土壤湿度过大,并且不及时防治病虫害都会造成落花落荚的现象。


落花落荚的防治方法:

首先在苗期的时候就要开始了,只有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即在苗期的时候追施尿素的量要控制住,不能够让豆角苗出现旺长。合理的蹲苗和控制蔓叶的生长能够有效的防止落花落荚的现象发生。

其次就是在豆角进入开花结果期,最好能够喷施一遍硼肥和其它的中微量元素肥,也可以选择喷施萘乙酸,这样有利于提高豆角的坐果率,同时也忘及时的防治病虫害。

第三点就是防止脱肥或者干旱。可以选择在豆角结荚以后重施追肥,可以选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或者50斤左右。如果说土壤比较干旱的话可以选择浇小水勤浇水的原则,这样也能够防止土壤湿度过大造成的落花落荚的现象。

总的来说夏季豆角的落花落荚的现象发生的几率比较小,但是我们菜农朋友们也要及时的做到预防为主的防治策略,这样的话才能够保证豆角品质和产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提高咱们菜农的收益。


豫东小农


豆角是蔷薇目豆科豇豆属的一年生蔬菜。又名豇豆、 长豇豆、 带豆。豇豆生长期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栽培条件和管理措施的影响,尤其是开花结荚对环境更敏感。在管理上稍有不慎,就易出现落花落荚现象,造成减产。幼苗生长初期,花芽分化遇到低温,直接影响开花结荚。开花期過到过低温或过高温度,空气或土壤的湿度过大或干旱,光照太弱以及病虫害等。都是引起落花落荚重要的原因。

落花落荚的原因

1、温度不适引起的落花落荚。豆是喜温耐热的作物尤其是对低温反映敏感低于10℃以下生长受阻5℃以下受害。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0℃-28℃之间,也可在短期内适应30℃-35℃的高温。开花结荚最适温度为25℃-28℃高于35℃以上结荚能力下降,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易造成花荚脱落。

2、旱涝不均引起的落花落荚。豇豆在初花期对水分特别敏感水分过大极易造成徒长引起落花。结荚期则需大量的水分若此时高温干早容易造成落花落荚。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不利于根系和根瘤生长造成沤根烂根,引起叶片发黄脱落,导致落花落荚

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相适应。豇豆在进入开花结荚期一方面抽花序结荚,另一方面继续茎叶生长壮大根系和形成根瘤。由于生长量大,生长更迅速,茎叶生长和开花结荚间相互影响、互有制约。开花结荚前期,如植株生长过旺,则植株的碳氮比失调,养分不能平衡供应,使叶与花之间,花与花之间,果荚与果荚之间争夺养分,若此时植株生长状况差,营养不良,不能满足茎叶生长和开花结荚所需养分,极易导致落花落荚。当植株进入开花结荚期需要增加肥水,促进生长。尤其是豆荚盛收开始需要更多肥水时植株若因肥水不足,会严重落花落荚,茎蔓生长衰退。既会因茎叶生长不良,影响开花结荚又往往容易因蔓叶生长茂盛延迟抽出花序、少发生花序或引起落花落荚,产生空蔓。

4病虫害引起落花落荚。夏季为虫害高发季节,豇豆在整个生育期,虽然成荚率不高但其花序和花蕾较多在花期最易遭受的虫害是虹豆螟。豇豆螟主要危害花和荚,一旦受害,即引起大量落花落英。另外豇豆锈病对叶片损害较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也容易引起落花落荚。

防治措施

1、在管理上,前期应适当控水控肥,防止植株生长迅速,避免植株的碳氮比失调,养分不能均衡供应而出现的叶与花之间,花与花之间,果荚与果荚之间争夺养分,导致落花落荚。采取“前控后促”的管理模式在植株开花结荚后应增加肥水,并喷施新高脂膜+促花王3号,促进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抑制主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多开花,提高花粉受精质量、促发育。若此保证植株养分充足,生长状况良好良满足茎叶对养分的需求,能有效地避免落花落荚的发生。

2、在植株现蕾前后,要适当控制蔓叶生长。注意温湿度管理,防止温度和湿度过高过低,以保墒为主,促根控秧,为丰产奠定基础。一般虹豆在生长期间需要的空气湿度为55%~60%之间。

3、结荚以后,要有良好的蔓叶生长与开花结荚相适应。这时期注重连续追肥,可促进开花,延长采收,提高产量。豇豆根瘤不发达,追肥浇水掌握好促控结合,要合理使用氮肥,做到早期不偏施氮肥,现蕾前少施氮肥,增施磷肥、钾肥。以防茎叶徒长,防止因田间通风透光不良而引发结荚率下降。同时结英期和生长后期必须追施适量的氮肥,以防植株早衰。

4、开花期及时防治病虫害,促进植株健壮。病虫害引起的落花落荚贯穿豇豆整个生育期,在花期最易遭受的虫害是豇豆螟。豇豆螟主要危害花和荚,一且受害,即引起大量落花落荚。对豇豆螟的防治要掌握“治花不治荚”的原则。用除尽1500~2000倍液、卡死克1500~2000倍液、阿维菌素1500~2000倍液或新高脂膜+普星1000~1200倍液轮换使用,严禁施用剧毒农药。在早晨豇豆闭花前喷药防治。豇豆锈病,对叶片损害较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容易引起花荚脱落。可提前喷施新高脂膜预防虹豆锈病。在生产上,在开花前,幼荚期及膨大期喷施少量生长调节剂:一般喷施5-25毫克千克萘乙酸或对氯苯氧乙酸2毫克厅于克或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精质量循环坐果率强,促进发育,提高防病害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落花落荚,提髙豇豆产


尘世孤行13


一、豆角落花落荚的症状表现

豆角植株的花序和花蕾是比较多的,但豆角本身落花相当严重,成荚率很低。据初步观察,从4月-8月,同一品种随着播种期推迟结荚率降低,结荚率仅为40-15%,严重影响产量。

豆角落花落荚

二、豆角落花落荚的发生原因

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相适应:豇豆在进入开花结荚期一方面抽花序结荚,另一方面继续茎叶生长,发展根系和形成根瘤,由于生长量大,生长更迅速,茎叶生长和开花结荚的相互关系比较复杂,开花结荚前期,如植株生长过旺,植株的碳氮比失调,养分不能平衡供应,使叶与花之间,花与花之间,果荚与果荚之间争夺养分,导致落花落荚。当植株开花结荚后就要增加肥水,促进生长,多开花、多结荚,若此时植株生长状况差,营养不良,不能满足茎叶生长和开花结荚所需养分,尤其是豆荚盛收开始,需要更多肥水时,植株却脱肥脱水,就会落花落荚,茎蔓生长衰退,所以既会因茎叶生长不良,影响开花结荚又往往容易因蔓叶生长茂盛延迟抽出花序、少发生花序或引起落花落荚,产生空蔓。

2、豇豆各生育期受环境的影响所致:豇豆喜温耐热,对低温反应敏感。植株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能适应30-40℃,但10℃以下受阻,5℃以下受害。开花结荚最适温度为25-28℃,35℃以上结荚力下降。开花结荚期要求有充分的光照条件。幼苗期至初花期需水少,要注意蹲苗,促进根系生长。

3、初花期对水分特别敏感,水分过大,极易徒长,引起落花。结荚期则需大量水分,若此时高温干旱,常造成落花落荚。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不利根系和根瘤活动,甚至烂根,引起叶片发黄脱落,导致落花落荚。生长期间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5-60%。夏秋为虫害高发季节,尤其烟青虫、豇豆螟等对豇豆的花蕾、豆荚危害极大,不及时防治将大量的落花落荚,甚至产生失收。

4、幼苗生长初期,花芽分化遇到低温,直接影响开花结荚。开花期遇到过低温或过高温度,空气或土壤的湿度过大或干旱,光照太弱以及病虫害等。都是引起落花落荚重要的原因。


陈chen318


嗨大家好。我是吕梁连姐。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从小到大生长在农村。家里也是种植蔬菜的。种植豆角时。防止落花落荚的方法有哪些?

豆角是我们长期吃的一种蔬菜。营养丰富。种植面积非常广泛。农民伯伯地里院里家家都有。但是种植的时候。都会出现落花落果的现象。

1, 在豆角生长期间。需要一定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落花。所以需要在适宜的季节种植。

湿度也不能过大。土壤太湿了。使叶子发黄甚至死苗。太干了开了的花会落掉。对豆角的生长非常不利。所以只有湿度恒定。才能生长出好的豆角。

2,病虫害。能造成豆角的减产。如果发现病虫害。你及时喷洒农药。要配比浓度合适。不然也会杀死豆角豆花。我虽然种过豆角。懂得也不多。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见。希望各位农民伯伯管理好豆角。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最后。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吕梁连姐


豆角管理难度较大,易徒长难坐荚,落花落荚的情况时有发生。那要怎样才能多结荚,提高豆角产量呢?首先,豆角的定植密度要合理。豆角幼苗在心叶刚展开时是最好的定植时期。合理的行距一般小行60厘米,大行80厘米,架高1.8-2米,架越高行距就应越大,株距45厘米左右,一般为双株定植。如果定植密度过大,会引起豆角植株徒长难坐荚。

其次,昼夜温差要把关。豆角耐热性强,但不耐冻,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在豆角开花坐荚期应掌握好白天温度和夜间温度及昼夜温差,豆角开花期白天不能超过30℃,夜间不能超过18℃。所以,要随气温的变化而适时通风,豆角开花坐荚期放风的标准为棚温达到17℃。

第三,提高光照强度。大棚种植的豆角品种虽然对光照时数要求不严格,但对光照强度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开花坐荚期间,如果光线不足会引起豆角落花落荚。

第四,巧施肥浇水。豆角整个生长期应该至少浇三水:定植后进行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否则植株参差不齐;当蔓长到0.6米高的时候,浇第二次水;在豆角的盛花期不适宜大量浇水,所以第三水应在初花期前浇,并结合浇水喷施嘉美脑白金、嘉美金点,这样更利于豆角开花坐荚,防止落花落荚。坐荚后应再结合施用嘉美赢利来、或海洋之星、或核动力浇小水,建议最好用喷滴灌系统,促进豆角膨大伸长,延长采摘期。

第五,注意巧整枝。种植豆角的菜农很少进行整枝,导致豆角枝条杂乱,相互遮阴,侧枝的花芽分化减少,开花坐荚率低,中后期产量较低,那要怎样整枝呢。

首先,从豆角基部到距离地面50厘米的侧芽应及时抹除。因为豆角较长,植株底部长出的豆角会接触地面,容易感染病害或被地下害虫咬食,影响豆角生长。同时,下部的侧芽还会与主枝争夺营养,影响主枝的长势。当下部侧芽长到2-3厘米时就应及时进行疏除,以改善植株基部的通风透光性,促进主枝的粗壮,提早开花结荚。

其次,在豆角坐荚过程中要注意打群尖,将主枝上产生的侧枝进行摘心。当主蔓中上部的叶腋中同时萌发花芽与叶芽时,应及时将叶芽抽生的侧枝进行疏除;当叶腋只萌发叶芽而没有萌发花芽时,可等侧枝长到2片叶时进行摘心,这样也可促进侧枝上形成一穗花序,从而增加花芽数量,提高坐荚率。

再次,主枝摘心。当主枝长到钢丝之上,在豆角坐荚过程中要注意打群尖,将主枝上产生的侧枝进行摘心。当主蔓中上部的叶腋中同时萌发花芽与叶芽时,应及时将叶芽抽生的侧枝进行疏除;当叶腋只萌发叶芽而没有萌发花芽时,可等侧枝长到2片叶时进行摘心,这样也可促进侧枝上形成一穗花序,从而增加花芽数量,提高坐荚率。


兄弟果业


豆角分为好多种品种,也培育出优质多种高产品,而且还分为季节性原生土种的品种,有矮化不攀爬的豆角,有四月豆角,七月豆角,十月豆角,每种都在适合季节时种植才结荚,每种适合季节豆角早种迟种都影响,难结荚的特点,早种因天气气候不适合那品种而旺盛难开花或开花也难结荚特点

豆角开花时落花落荚原因是被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类幼虫为害花序,而难结荚而落荚,低温阴雨天气被雨水泡花烂也难结荚,开花时可要防治虫害,防止虫害为害花序可减少落花落荚,选择适合地域气候的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用发酵过腐烂的农家机种植,保持水肥均匀,开花结莱期可挂黄色粘贴板防夜蛾,也可用底毒农药防治,防治好产量高。


田园倩姐665588


豆角落花落荚的原因

① 营养及生理因素。豇豆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是同时进行的,此时花与花、花与茎叶之间由于争夺营养而导致部分花脱落,以保证其他花朵获得充足的营养,满足嫩荚生长发育的需要。

② 环境因素。豇豆开花结荚最适温度为25-28℃。夏季白天温度经常高于35℃,夜间温度28℃左右导致花器发育不良,花粉受精能力下降,容易造成落花落荚。

③ 土壤干旱,或田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

④ 病虫为害花朵、茎叶及果实。


所以,要实现豇豆高产,盛花盛荚期要注意防落花落荚、防植株早衰、防病虫害。

1、防落花落荚

可通过改善栽培条件,调节营养供给,也能很好地防止落花落荚。盛花盛荚期必须增施大量肥水,原则是勤施勤浇、薄施薄浇,保持肥水均衡供应。

2、防早衰

中后期要保证肥水充足,特别是保持足够的有机肥。视情况,每亩可施硫酸钾1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尿素10-15千克,并结合施肥,每周灌跑马水1-2次,可有效减缓豇豆早衰,延长生育期,增加后期产量。

3、防病虫害

对豇豆施药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预防。当出现连续几天高温,太阳猛烈,而后又要下雨时;或者连续下雨,而后又开始高温天气时就要及时喷药。喷药最好在上午9点前,下午5点后进行。


蔬菜那些事儿


豆角富含胡萝卜素、蛋白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北方地区的栽培种植面积在持续增长。种植过豆角的农户应该都知道,豆角的适应性非常强,既可以在露地栽培种植,也可以在大棚种植,一年四季均能够食用到豆角。在种植豆角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病害导致的降质减产现象,这对种植户来说是很大的损失。豆角落花落荚就是常见的问题,既会导致豆角的结荚率大幅度下降,也会影响到整体产量。想要知道豆角落花落荚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必须要从原因入手,结合原因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在种植豆角过程中会导致落花落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导致的不适应,也有人为原因导致的。豆角落花落荚的自然原因:一是在豆角育苗的过程中温度不稳,温度过低会导致花芽的分化不正常,温度过高会导致出现徒长现象;二是在豆角生长过程中出现持续的高温干旱现象或者光照不足都有可能导致花芽的分化出现问题,持续的阴雨天气会导致落花落荚。除自然因素外,生长过程中人为管理措施的不到位同时也会影响到豆角的生长。

豆角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人为的管理,管理措施不当有可能成为导致落花落荚的主要原因。在豆角生长中导致生长不良的人为因素有以下两个:一是在豆角生长过程中没有掌握合适的施肥技巧,从而导致生长期内营养物质过剩,最终就会出现豆角的徒长;二是枯萎病、炭疽病等都是豆角生长过程中常遇到的病害,病害的出现会导致光合作用的速度下降,从而导致豆角的发育出现问题。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豆角种植过程中的密度过高或者氮肥施用量过大都有可能导致落花落荚问题的出现。

在前面的文章中了解到了出现落花落荚问题的原因,结合原因采取相关措施就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想要解决落花落荚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种植豆角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播种时间,品种应该选择抗病性高、坐荚率高的,播种时间是为了满足生长中需要的水热条件;二是掌握合理的施肥技巧,根据土壤的成分配置肥料,既不能偏施氮肥,也不能施用未腐熟的肥料,注意磷钾肥的施用量;三是合理进行豆角的密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可利用植物生长剂来进行预防。豆角落花落荚问题只要掌握以上说到的几种方法,就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豆角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蔬菜未来会有更大的消费市场,种植豆角会有不错的经济收入。在规模化种植豆角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落花落荚问题的防治,不然经济方面的损失就会非常大。豆角的落花落荚问题导致的原因都是共性问题,也就是有可能会普遍导致产量的下降,想要提高产质就必须从管理的细节入手。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田间管理等都有可能导致产质下降,种植户要掌握高效合理的种植管理技巧来提高豆角的产量。


老农民说事


豇豆生长期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栽培条件和管理措施的影响,尤其是开花结荚对环境更敏感。在管理上稍有不慎,就易出现落花落荚现象,造成减产。幼苗生长初期,花芽分化遇到低温,直接影响开花结荚。开花期過到过低温或过高温度,空气或土壤的湿度过大或干旱,光照太弱以及病虫害等。都是引起落花落荚重要的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