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在农村的你是怎样拜访亲戚的?

乡村波比


春节大年初一,天不亮就做饭,吃了饺子,穿上新衣服领上自己的孩子伙同同辈的兄弟们组团给家里的长辈们逐一拜年?给孙辈压岁钱,过年了,在外奋斗打拚的亲人们都会来了,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串串门,互相拜访拜访,交流交流感情。现在国家提倡环保,禁放鞭炮,年味变淡了,最能体显年味的也就只有大年初一这一天了,大家互拜拜年,全家族的在一起欢欢乐乐,畅所欲言,无拘无束,这是一年当中唯一一次家族大团圆,这是一年当中最有年味的一天,过了初一又天南地北,各奔东西。从初二开始,走亲访友,先近后远,一至到正月十五。一年当中最快乐,最热闹最有节日气氛的也就正月初一这一天?


世外桃源方哥


大家好我是《莲姐茶品坊》莲姐我家来自广东茂名高州,年初一拜完神小孩可以去邻居家或亲叔伯家去讨压岁钱,年初二小孩就可以跟着妈妈回外婆家了,走亲戚红包少不了,不管大小,是一个寓意利是🧧我们会提着苹果,苹果代表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圆圆满满,一般去玩个大半天时间就回来了,同时,大姑或姑姑有可能在这一天回来,她们也是会带上那些表兄妹一起来拜年,现在我们长大变老了,他们来的时间会有所改变,会推迟到年初四或初五,而年初二仍然是小孩一代跟妈妈回外婆家的时间。年初三我家这边一般也不走亲戚,到了年初四就会去更远一些的亲戚家拜年,比如舅公家!过了初六就基本探完亲了!初7之后上班的上班,玩的玩,





莲姐茶品坊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家是河南周口的,我们这就是初一去村里给长辈拜年,初二去岳父家或姥姥家。初三再去一些姑姑家或姨家。初四就去一些老亲戚。小时候交通不方便,有事后能走到十五。现在交通方便,有的年轻人急着去上班,开上车一天能走两三家。



华哥在这里


春节期间,在农村的你是怎样拜访亲戚的?

初一凌晨五点就起床拜访亲戚,走街串巷,家里都会准备好糖果瓜子饼干香烟等,先从自己家开始,去爷爷奶奶家拜年,磕头,爷爷奶奶会拿红包出来给的,图个喜庆,后面就开始给村子里面的长辈拜年,拜访完亲戚,天差不多快亮了,家族里面的男性,都要去给家族里面死去的人去上坟,忙完这些就各回各家回家吃饭了。

初二是去姥姥姥爷家拜年,会提着拜年的礼品去拜访,虽然我没见过姥姥姥爷,但初二还是要去舅舅家拜年的,用我们这边的话讲就是初二回娘家,拜完年之后,舅舅会炒一桌好菜来招待外甥,下午去姑姑家拜年,晚上不能再姑姑家吃饭,要回家吃饭的,我也不懂为什么,反正晚饭亲戚是不会留你吃饭的,有的会下午就准备好饺子煮来吃,拜访完就回家了。

初三是姑姑姑父带着一家老小来到爷爷奶奶家拜年,初三就是姑姑们回娘家拜年了,也会到我们家来拜年,当然初二开始,拜年就都带有拜年的礼品了,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是在爷爷奶奶家吃饭,不在的时候就是跟那家走的近,就会在那家吃饭,这期间大家会聊一聊工作的事,今天去哪里打工,要不要结伴而行等等的话题,吃完中午饭会有一些娱乐活动,打打牌,打打麻将,下午会包好饺子给来拜年的亲戚吃,吃完之后就回家了。

初三都是去丈母娘家拜年的,我还没结婚,所以就在家里接待姑姑姑父们,初四是去姨家拜年,初七是回门,舅舅会带着他一家来我们家拜年,过年拜访亲戚,无非就是拉拉家常,吃吃喝喝。到初八基本上亲戚都拜访完了,有人就开始在外出打工了。







浪子大呼


春节假期也就那么短短的几天,我们这有“二五八要回家,三六九往外走”的说法,我一般都是买年初六的返程车票,也就是说,我要在4天内把需要走的亲戚都走完。以下是我从初二到初五拜访亲戚的具体行程。

初二、去姥娘家、舅家。小的时候,每年的初二都是跟着妈妈一起去姥娘家。虽然姥娘和姥爷在多年前都“走了”。但是,现在每年的年初二也还是会像以前那样,和姨一家人一起去姥娘家(舅舅家)。

初三、去姨家。自从姥娘和姥爷“走了”以后,每年的初三,我都会和舅舅提前说好,一起去我姨家。然后在姨家待一会,我们(姨和舅)再一起回我家吃饭。没有姥娘他们了,每年我姨和舅他们都会来我家聚一下。(我妈是老大,姥娘和姥爷“走了”,我家就是他们过年的聚集地。)

初四、去姑家。每年的这天,我会和大爷家的哥哥先去小姑家,然后再和小姑一起去大姑家落脚,然后在大姑家吃饭。

初五、去姑、姨奶奶和姑、姨姥娘家和我姐家。初五这天除了我姐家,要去的都是“重量级”的亲戚,不是我爸的姑和姨就是我妈妈的姑和姨。因为假期有限,所以只能把她们放在同一天,且都要在中午12点之前走完亲戚。因为我们这边下午是不能走亲戚的,所以,时间紧、任务重,大都是到了之后,闲聊几句就匆匆赶往下一家,在中午12点之前赶到我姐家,看望她老婆婆。

每年都是如此,珍贵的假期时间都“浪费”在拜访亲戚家了。尤其是初五这天啊,现在想想都犯“头疼”。对了,每到一家,把礼品拿到屋里后,首先要先跪下给他们磕两个头,嘴里还要说着:✘✘给你们拜个晚年。


鲁南小邵


我家农村这边过年走亲戚的习俗和别的地方可能不太一样,年初一拜完神后大人是不能去亲戚家串门的,但小孩可以去邻居家或亲叔伯家去讨压岁钱,年初二小孩就可以跟着妈妈回外婆家了,一般去玩个大半天时间就回来了,同时,大姑或姑姑有可能在这一天回来,她们也是会带上那些表兄妹一起来拜年,现在我们长大变老了,他们来的时间会有所改变,会推迟到年初四或初五,而年初二仍然是小孩一代跟妈妈回外婆家的时间。年初三我家这边一般也不走亲戚,到了年初四就会去更远一些的亲戚家拜年,比如舅公家!过了初四就基本探完亲了!初五之后基本就只是玩!


林13哥


走亲戚,到舅舅家里,给大家一打招呼,一箱奶放在屋里,一家人就坐在沙发上,舅舅舅妈忙前忙后的,端瓜子,端水果,中午饭满满一桌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大吃一顿够,就准备回家了,

现在俺的家乡过年就是这情况,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生活水平,过年真的没有一点意思,但是平常满脸的希望,好好干活,好好赚钱,把家里的生活水平提高


乡村趣生活


我是江西的,在我们这边春节一般都是这样的。

我们一般会在春节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了,买些肉,鸡,鸭,鱼……回来,洗干净了用盐腌个两三天,在拿出去晾晒两天,然后用烟熏,就是我们江西的腊肉了,好吃又宜保存。

春节前几天,也就是农历二十几吧,我们就要开始忙碌了,我们就要开始打扫卫生了,什么座椅板凳锅碗瓢盆的,全都要拿出来洗洗,屋顶的蜘蛛网,玻璃上的污渍全都要弄干净。卫生弄好了,就该买年货了,我们这边俗称“果子”,也就是花生瓜子零食之类的,这种一般都是根据个人喜好买的,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

买好年货我们就该准备年饭了,定好日子,叫上亲朋好友到家里吃饭。还有吃饭前一定要放鞭炮,意思是辛苦一年,希望来年会更好。

吃完年饭,就坐等春节了。大年三十,一家人烤着火,吃着零食看春晚是在好不过的。睡觉前要放鞭炮,第二天大年初一早上起来也要放鞭炮,这是一直以来的习俗。

大年初一早上,不管是大人小孩都会起个大早,女人在家烧水泡茶,装“果子”,男人和小孩要出门去拜年,延这家门口一路上一路下的,挨家挨户的去拜年,逢人就说新年好,不认识的也好不认识得也好,都是笑脸相迎,这就是农村过年的样子。

到了大年初二,初三,就要回娘家了。然后就是今天在这个舅舅家吃饭,明天那个大姨家吃饭……一直持续到初十左右,该上班的要上班,该上学的要上学,该打工的要打工了。





小陈的日常92


我三十没时间走亲戚,都要准备过年的饭,只有初一初二抽时间去娘家给爸妈拜年。基本上其它亲戚都不去,除非是她们家有过生日或者结婚的(办席)会去吃一餐饭。必进自己家还有事要做,万一有亲戚来玩,主人不在家是不行的,要做饭给来的亲戚朋友吃。


农村川姐


很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这个要回想到九几年,在小时候真的觉得过年是件非常开心的事。因为都有新衣服穿,(也许一年就那么一次)还有一件很美的事,就是有红包,虽然钱不像现在几百上千的,但也感觉心里美美的,每到初二这天就开始走亲访友,把家里准备好的糖、酒(说是,准备,还不如说初一亲戚来送的如数给还回去)给送去。如果是到外公外婆家,先是给两老磕个头、说些祝福语,就可以得红包[捂脸]不像现在走亲戚,不管去那家都是麻将,打牌,年轻人都自己玩游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