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不重男轻女,只生了女儿的老人生活怎样了?

新农大黄蜂


有的时候儿子还不如姑娘。以后老了还是得靠自己,进养老院。儿女都忙,不能给孩子们添堵。


葱008


看到这个问题后我马上把老家村子里的老人目前的现状过滤了一下。

小姑当年生了3上小孩,2女一男,男孩由于急病在小时候走了,两个女儿也在嫁在农村。小姑两老人现在七八十岁了,虽然没有儿子但有个三病二痛住院啥的,两女儿都会象儿子一样回来在床前进孝端茶送水支付药费,没见过两女儿有啥冲突。听说老人的养老问题已解决,由其中的妹妹来承担,在农村应该说是好的啦,要说有啥遗产也就是是个老房子不值啥钱。

表嫂中年失夫,有2个女儿,其中大女儿也出嫁了。她结婚早现在也才五十的样子。回老家时听人说她的女儿都孝顺,也常给她送钱回来,日子过得在村里应该是比较舒心的。

表娘八十几岁了,还能动,在家养几只鸡,自己煮饭种点小菜,生活能自理,没事就聚在村头听那些小媳妇讲外界的花花世界,思维清晰。她只有一个儿子,常年在外在打工,但是儿子媳妇都很孝顺,老人也还满意。有次过年前在村里遇见,其儿子说老娘还能动的时候在外找点钱准备着,动不了就回来陪着,担忧的事多了。作为农村人没有经济来源也挺理解他的。村里的人对其儿子媳妇评价也还是挺高的,没有说不孝顺的语言。

还有个老发,其老娘快90了,前年回去的时候就看到他没外出打工了。站着吹了一下才说是娘老了要回来守着,说不清楚哪天咧,言语中是对后面怎么在老家能找点事做又能照顾老娘的打算,现在听说养殖了二十几箱蜜蜂。

至少目前我回老家没有听到说哪家老人没人照顾,受儿子媳妇气或者谁谁不孝顺的八卦,虽然生活上受经济制约可能过得不是那么好,但是至少在养老上还没有听到过不好的消息。

因此生儿生女都好!祝老人们都能安度晚年。


盖帮凤姑


我们家三个女儿在农村。我是老三,父母当年生下我应该是受当时环境所迫。我记得有次我妈提起陈年往事说,想当年要是不生个儿子,我们到时候死了,我们这个家就是你哥的!(我大伯家的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姐妹三个出嫁,父母在家过的安静舒适。逢年过节的我们都回去也热闹。可能有的人说有女儿的只能逢年过节回去,但是现在农村有儿子的也都在城里有房,在城里上班,也是逢年过节回去的,说不定逢年过节还得先去丈母娘家呢!我现在有一个女儿,如果生二胎,我希望还是女儿,等我老了,老公钓鱼我逛街,我觉得挺好!至于传宗接代的事,没有女人也传不了!![可爱]


小可可的妈咪


这个问题说得好,虽然说现在生男生女都一样,但在一些农村这种重男轻女的人还是大有人在。我婆婆是甘肃的,他们那里的那种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是很严重的,和我一起怀孕生孩子的那个女孩,我第一胎都生了女儿,在医院本来陪她的人很多,在她第二胎产房门口她老公她婆婆一家都等在产房外面,她和说时还一脸的幸福,她比我先生下一个女孩,我当时还祝福她呢,她也挺高兴的,可没想到护士把孩子抱出去老公和婆婆非常不高兴,还说什么又是个赔钱货,婆婆当时转生就回去了,她老公一个人在医院照顾。他也因此和她老公离了婚带着两个女儿生活,我觉得比他没离婚还过的好呢,我刚认识她时,也可能是怀孕的原因,她当时穿的邋里邋遢,就像四十多岁,其实也才三十几岁,后面因为同在一个小区还成了朋友,没想到她带着孩子在小区里开了小声点,现在的生活真的还不错,大女儿在农村也结了婚,日子别提有多好了,所以我觉得生两个女孩的未必不好。我姨奶生了4个女孩,没有一个儿子,当时全村人都笑话他们家,说他们家是绝户头,现在四个女儿在城里都找了一份好工作找了个好老公,把姨奶和那个爷爷全接到城里几十年了,他们俩个是他们村最幸福的两个老人,从前笑话他们的那些人,都用羡慕的眼光看他们,而当时有几个儿子的,一天到晚看不起我姨奶他们家的人,现在都儿女不在身边,自己还要种着家里的那一亩三分地。


哭泣的雨滴


我的父母在农村 生了我和姐姐两个 可能二十年前 他们在农村 也有遗憾 但是他们还是把我和姐姐照顾的非常好 后来我们十几岁的时候 妈妈突然不在了 家里的重担都落在爸爸一个人的肩上 守着农村十几亩地 但是生活很拮据 后来爸爸把我们农村的地租出去 房子锁起来 带着我和姐姐去了附近的小城市生活 其中的艰辛不想而知 爸爸在化工厂工作 得了粉尘病 但是他一直没有告诉过我们 有时候特别不舒服了 就自己一个人偷偷去医院开点药 慢慢的我们长大了 也在城市里各自落了脚 结婚生子 虽然这样但是我们的家 都离爸爸不远 去年爸爸心梗 要放四个支架 我们姐妹两 出钱的出钱 出力的出力 爸爸在医院前前后后住了二十多天远 健康出院 活着很好 真的 现在爸爸基本跟着我生活 每月我会给爸爸生活费 并且我的公婆老公 对我爸爸都很好 养儿防老 老有所依 我能做的就是让爸爸安度晚年 但是我们因为离得近 老有意见不和 拌嘴的时候 我觉得拌完也就完了 但是这次好像爸爸真的生气了 在亲戚群里问有没有人知道哪里有卖棺材的 我说话太重 自责的我好几晚没有睡着 打电话给他 他不接 去他房子找他 他也只是开了门 就躺在床上背对着我 不说话 后来我给他道歉 讲道理 说好话 他慢慢的有一言 没一语的回应我 我知道他原谅我了 以后我还会好好对待他 我也希望他可以健康长寿 因为已经走了一次鬼门关了 他肯定也特别珍惜自己 不管怎么样吧 我都希望天下的父母真的可以老有所依 健康长寿 家庭和睦 [呲牙][呲牙]


没洗脸啊


只生了女儿的老人那生活简直是太好了!人家至少没有婆媳矛盾!

据我了解的我们村有三个只有女儿的家庭,其它的我不太了解,我就只说说我了解的这三个家庭吧。

第一个家庭是我同学家,他们家就她和她妹妹两个女儿,招的是上门女婿,她妹妹嫁去哪里了我不清楚。

第二个家庭是邻居,也是两个女儿,大女儿招的也是上门女婿,那女婿是邻村的,人特别能干,特别能吃苦,人也老实,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十几年了没有什么矛盾啥的,特别幸福。

第三个家庭是个非常要好的邻居,有4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本村青年,和她的亲家,女儿家都离得很近,往北去大女儿家也就100米左右就到了,往东去大女儿的婆家也是100米左右就到了。说是上门女婿也差不多。

其他三个女儿都嫁的有点远,但四个女儿都挺孝顺的。

只有女儿的多好啊,没有婆媳矛盾,不会受埋怨,操心也少!好羡慕他们!


6鹤立鸡群9


我家就是农村的都是女儿的家庭,被村人看不起,在农村养儿防老的思想很顽固,认为女儿是给别人家生的,重男轻女就很严重。好在爸妈非常善良朴实,虽然心里遗憾,但并没有亏待我们姐妹。我们会读书学习不错,他们就尽全力靠辛苦种田供我们读到大学,省吃俭用的还欠了一屁股债。村里同类家庭的女儿都不让读书,留在家里干农活放牛,一个人放好几头,到了十六七岁就开始出去打工挣钱给家里。村里人笑话我爸妈,女儿都是要嫁给别人家的,读那么多书浪费钱干嘛。同龄孩子笑话我和妹妹,一个人前面牵绳,一个人后面打牛屁股赶牛,两个人都还拉不动一只牛去吃草,那场景现在想起来好笑又心酸。

多年以后,我们姐妹的工作和生活比那些笑话我们的好很多,非常感谢父母的辛苦养育之恩。爸妈现在没有任何负担,女儿孝顺,生活无忧,过着恬静悠闲的田园生活。曾经那些看不起我家的人,有的儿子多但不孝,互相推卸责任不赡养老人,有的累死累活给儿子挣彩礼钱,儿子在家啃老娶不到老婆。相比之下,我爸妈的老年生活幸福的多。





凡人小yu


可以这样说,现在农村人大多数人已经完全没有了重男轻女的思想,原因是什么,现实的教育是深刻的,你的思想再顽固,在现实面前也是不堪一击,毕竟活的精彩才是最重要的。

我老家有两个老邻居,现在大约快六十了,其中一个结婚的时候87年吧,另一个是89年结婚的。

那时候计划生育特别厉害,典型的口号是“宁可添座坟不能添口人”、“上吊不解绳,喝药(农药)不夺瓶,跳河不拉人”,那些计划生育的领导干部们每天杀气腾腾的,对不进行计划生育的人拉牛拉家具,甚至于拆房子,现在看来真的和鬼子进村没什么区别(罪过罪过不过这是实情)。

而我的第一位老邻居却是一个重男轻女思想特别严重的人,他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因此上就成了计划生育的对象,可是他不死心,还想生个儿子。家里的房子被乡政府拆了个大洞,家里的粮食家具给拉光了,到了过年的时候才能偷偷摸摸的回来呆几天,一过完年马上就要出去躲避了,就这样一直过了好多年。可是一连生了五个女儿也没生个儿子,最后只得死心了。

而第二位老邻居就很幸运,一连生了两个儿子,老婆就结扎了,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

渐渐的计划生育慢慢越来越宽松了,第一位邻居也能回家了,可是那些年因为大大小小五个女儿嗷嗷待哺,生活真的是很穷,穿的都是破破烂烂不说,连上学的那点钱也没有(那时候已经是义务教育但需要交一点点书本钱),几个女儿都是上一段辍学一段,上面催的紧了,学校只得给他免费了就去上一会,不紧了就回家来帮家里干活,那些年我这老邻居可是村里的笑话,大家都喜欢说他没儿子,喜欢说他生活的不易,虽然有五个如花似玉的漂亮女儿,而他也是活得不痛快。

就这样过了十来年吧,到08年大地震后的时候,借着国家重建的东风,他家在村子里第一个建起了两层楼房,宽宽敞敞,明明亮亮,成了村子里最气派的房子,原来他家的大姑娘和二姑娘都去北京当保姆打工挣钱了,后来他家的日子过的真的是越来越好。

而第二位邻居生活也是越来越好,不过他家老大学习不太好,在村子里上的小学,高中毕业就去打工了,老二学习也挺好的,考上了我们省的农大,考上后还在家里摆了酒,我们都去祝贺他了。

前段时间我在县城里又遇见了他,他说他和老阿婆(老婆)也在城里居住了,在**小区,那个小区可是本县最高档的,原来他五个女儿先先后后都去北京打工,因为长的漂亮,又特别的朴实,有四个就嫁给了北京人,其中有一个是当地的拆迁户,就这样给他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又买了两套铺面让他们收租金,做他们老两口的日常支出。

而我们的第二位邻居却依旧在外面打工,因为我们这里彩礼很高,娶个媳妇大概要二十万的彩礼,还得县城有房子,他的两个儿子就需要两套房子,所以他家的老大就一直打光棍。当然他的老二大学毕业后考到我们县的一个乡政府成了公务员,虽然老二结婚不要彩礼,可是也得买房吧,至少家里得出个首付吧,所以他先是这多少年的积蓄全部给老二买房结了婚。现在就忙着给老大攒钱娶媳妇了。

现在我们的这两位邻居可是互相羡慕,第一位羡慕人家有两个儿子,有一个公家人的儿媳妇,第二位羡慕人家生活舒适,才六十不到就过上了城里人悠闲自在的生活。

依我说这就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生活就是这样。


寂寞的青韵


这个问题说得好,我记得我小时候在农村都是我们那边,广东都是重男轻女比较多,因为老一辈的人都是重男轻女嘛,觉得女孩子嫁出去了,就是别人的人了,也不是那么太重视,不过现在时代也不一样了,男女也是算是平等,我记得我小时候我是90后的,那时我感觉到的是重男轻女比较多,小时候男孩子想要什么都会有,女孩子的话就是想要什么就没那么容易有了,比如吃杀一个鸡,或者买什么肉,那都是给男的吃多一点的,女的话,不过我小时候在家也是算是不是很穷的家庭也会有有的吃衣食无忧?我觉得我出生的家庭算是可以了,比比起来那些比较穷的家庭算是幸福的了,



乡村四妹子


都说农村的农民,即纯朴又忠厚老实,又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那么在农村如果当地村里重男轻女,而个别农户只生儿女,没有儿子,那只有女儿的老人,生活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讲下:

  • 我所在的农村,是在福建沿海的小渔村,在以前80~90年代,在我们当地重男轻女是很严重的。一些生了女儿没能力抚养,会偷偷的放在富裕家庭的门口,就像电视上演的那样,早上一开门发现自家门口多了个女娃,还有些是直接送人,一些生不出家庭的也会抱养孩子。以现在来讲这些都是犯法的,不过在当时送小孩,在我们那是没有人管的。


  • 而我村里有个就是一连生了两个女儿后,还想再生时,却因他老婆身体原因不能再生了,最后也是打算以后招个上门女婿。不过因为他家庭条件很一般,也就无法所愿,就是外地穷的地方,看到他家条件都不想上门,两个女儿后来也嫁到附近的村里。

  • 这对老人的一生过得并不好,别的村民每年春节前,盼着儿孙回来一家团聚,就他家是老两口独过。不但村里人欺负他,就是他家的兄弟都处处想着占他家的便宜,不少村民都是恶意去欺负他家。像是以前每年丰收后,村民们粮食要找地方晒,晒不完就会拿到村里公用的场所去晒。不过他家虽然住在村部旁边,却一直占不到地方,就是占了也会有人让收走,要是不收就替他家”收“了。

  • 在前几年,他们也成了我们村的低保户,村里看他家房子太破了,就花了10万左右给建了座新房,按理说他老两口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哪想到他大哥大嫂一直明着暗着,在村里到处向人说。家里没有男丁女儿又出嫁了,以后百年后那宅基地和分的地不都要便宜给外人了。不如趁着没老糊涂的时候,将宅基地和田地都过户给他的大侄子,省得到时候落到外姓人家里。

  • 虽然他两个女儿也算还孝顺,但本身她们嫁的对象家庭也只能算一般,外村的男方也有年迈的父母要抚养,也不能给他老两口过多的支持。因她们都是家庭主妇,家里的经济大权也由不得她们掌管,能给老人的帮助实在是有限。无非是逢年过大节时带点自己种的菜、养的鸡鸭去看一下老人,偶尔过去帮老人干一下农活,给点零花钱。就是这样小女儿的婆家还不高兴,觉得自己儿子找了个赔钱货,还要带着两个“托油瓶",因此小女儿回去的次数就变少了。而老人的老伴又常生病,家里也没有收入,晚上连灯都舍不得开。

综上所述,在农村的老人一辈子做着农活,老了后养老只能指望下一代,因他们不比城市有着高额的退休金。

如果家里要是没有男丁,在村里受人指点就不说了,很多时候都有村民会占他们的便宜。晚年之后,要是女儿有出息还罢,女儿要是过的也一般,自己家庭都难维持下去,哪有多的钱给自己父母养老呢。因此在农村有时,就是不重男轻女,也要有个男孩来撑门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