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糧食價格長期過低賣不上價的話,對我國農民和農業會有什麼影響?對此你怎麼看?

老張談三農


如糧食價格長期過低賣不上價的話,對我國農民和農業會有什麼影響?我認為,對農民帶來的影響是從種糧中獲得的收入無法提高;對農業的影響,可能會增加土地拋荒,淡化全社會對土地的依賴情結。


應該看到,糧食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其價格會被掌握在一個合理區間內,既不會讓它大漲,也不會讓它大跌。糧價大高,會通過進口來平抑;糧價過低會刺激出口,通過國際糧食大市場來調節。市場雖然是一隻無形的手,但往往會發揮出實實在在的作用。


你擔心糧價太低,就沒人種糧吧?不會的。農民具有幾千年的種糧傳統,不可能讓這個產業在一夜間消失。許多農民除了會種地,沒有其他技能,雖然現在出去打工創業,但轉來轉去,最終的結果還是要回來種地。農民沒有工資,沒有養老金,只有土地才是自己的養命之源,離開了土地,很多農民就會失去必要的生活來源,這一點,農民自己心中有桿秤。再說,農村土地資源有限,也不需要很多人留在農村種地,只要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農村人口留下來,就不會出現土地大面積拋荒的現象,即使今年拋荒了,明年還會去開墾回來。


總之,糧食價格過低,雖然對農民、對農業會有一定影響,但影響有限。我國農業是吃飯農業,糧食商品率低,大多數農民也沒指望種糧賺錢,不管價格過高過低,都是自己種自己吃,那怕是虧本也還會種。因此,糧價高低,對農民和農業的影響都不會很大,不必過於擔心。(文、圖/苗竹子)


苗竹子


第一.要知道糧價為何不上漲,先分析一下不上漲的原因

糧價長處於常期期低迷狀態究其原因有以下幾種。

1.糧食連年高產,國庫不缺根食。

2.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副食較多,自然對糧食食用減少。

3.農村大量拆遷,原宅基地復墾種糧。

4.畜禽消毫糧很大,而邁幾年由於禽流感、豬瘟疫造成大量植戶倒閉,造成糧食低消毫。

5.由於國產糧比進口糧價高,糧食部門總的要溋利,便從國外大量進口糧食便圧制了國內糧價的漲上。

第二.糧價長期過低對農民、農業的影響。

1.國家正在推行種植大戶、家庭農場或將土地轉包給國營農場用分紅等方式。

2.國家對種植大戶、農場以經濟補貼方式來鼓勵種植戶的極積性使得國家糧食等農產的正常供給。如百畝以上的糧食補貼標準的百分比,現代化機械、智能機械化補貼,農場建設廠房補貼等,這樣不利於散戶、小戶的種糧農民。

其實糧漲價並不見得農民有好處,糧價一漲、百貨皆漲,幹部、職工的工資也增加了好多。

以上是個人看法,不對或不到之處請友指教。











荷韻蘭風


如果糧食價格長期過於低迷,種地就會虧錢,雖然國家有補貼也只能是杯水車薪。慢慢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就會放棄種糧食,國家糧食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依靠進口更是滑稽之談。要麼提高糧食價格,要麼加大補貼力度,完善補貼機制,讓種地的人真正受益,才能保障糧食安全。


友誼常在56653733


糧食的價格永遠是低層的。糧食的價格關係到物價穩定社會穩定。糧食漲價帶動其他產品漲價,最後是窮人吃不起飯。市場條件下,最窮的人就是沒有能力的農民。靠每個人二畝地想發財,可能嗎?糧食得賣多少錢一斤才能發財致富?現在政府已經補貼了。種糧自己賣還給補助,也就這樣了。關鍵是人多地少。


飛羽追風


如果糧食價格長期過低,肯定對農業和農民是一種消極影響,影響農民種地的極積性。

根據以往經驗,農村農業穩,糧食穩,國家才能穩。

大革命時期以農村包圍城市,解放戰爭時期,土地改革,贏得解放區農民的支持,才贏得解放戰爭的勝利。建國初期又是廣大農民,除去搞好農田生產以外,大修水利,保證糧食自給自足,改開以後,又調動起了農民極積性,使農業糧食得以穩定,同時又把一部分的農民從地頭轉化出來,成了農民工,又參加了城市及各方面的建設。

總之改革是解放生產力,調動大家的極積性。

作為現時農民,應該在種好自己地的同時,能出去打工的打工。能自己創業的創業,想法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一點,直至奔小康,不幹,天上不會掉餡餅。

順便說一句,今天養殖業基本不錯,農村有便利條件,又有養殖經驗,前些年,誰家沒養雞鴨鵝羊豬牛?

可以好好的做一做。也許有令你滿意的收穫。


許其波


單純提高糧價為農民增收,純屬放狗屁!單純提高糧價不僅農民不增收,反而讓那販糧人發大財!解決農民增收,必須解決農業落後的生產方式,用現代化的手段提高農民生產效率!減輕農民體力勞動!讓更多的高科技的農業生產機械。來代人工生產!開辦現化農場!這就是以前提及的,四個現代化中的一化!農業現代化!


從不言敗20


糧食價格長期過低?這只是相對我國的小農經濟來說。和國際市場相比,我們的糧食價格已經不是低了而是高了。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這句話幾十年前就提出來了,到今天我覺得仍然正確。也許,農村城鎮化,農業機械化,減少農業人口,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才是正確的道路,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農業補貼,價格保護都不是長久之計。


阿牛65268663


糧食價格低的原因很多,對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打擊最為嚴重,之所以會產生農民不願種地的原因很多,農業基礎設施落後,良田改造工程不到位,農田抗自然災害薄弱。

農業人才短缺,農作物受病不知如何預防。

農田過於分散,一家一戶經營管理的農田無法實施大機械作業,生產糧食成本過高,農民無利可圖。

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形不成大規模糧食生產所帶來的價格優勢,農民無法掌控糧食價格的走向。

小規模經營帶來的弊端,現代化的農業機械無法在一家一戶小地塊上作業,使農民擺脫不了勞作帶來的疲憊。

以上就是農民不願種地的原因!


侯希軍


打壓糧價,就是對農民的剝削


用戶64970829398


糧食價格偏低,農業投資成本高(包括無形投資),純收入少,甚至賠錢(尤其包地大戶),如果沒有補貼就沒有辦法維持,個人認為國內和國外的抗衡,就是補貼力度不一樣,還有投資成本有點差異(比如機械化程度的不同的)差異,為還需要國家政策的傾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