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皇太后為什麼和兒子順治關係緊張,而和孫子康熙很親密?

潤楊的紅樓筆記


並不是隔輩親。

孝莊皇后布木布泰和兒子順治的關係緊張,卻和孫子康熙的關係親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兒孫的生活環境不同造成的。

1,布木布泰和順治的關係

順治十七年十二月, 順治帝福臨乳母李佳氏病逝,順治諭禮部:

○乙巳。諭禮部。乳母李氏、當朕誕毓之年。入宮撫哺。盡心奉侍。進食、必飢飽適宜。尚衣、必寒溫應候。啼笑之間、曲意調和。期於中節。言動之際、相機善導。務合規程。諸凡襁褓殷勤、無不周詳懇摯。【睿王攝政時、皇太后與朕分宮而居。每經累月、方得一見。以致皇太后縈懷彌切。乳母竭盡心力。多方保護誘掖。皇太后惓念慈衷、賴以寬慰。】即讀書明理者、未必過是。此其賢德、今昔罕聞。乃一旦溘然長逝。深堪憫悼。追封恩恤、宜從優厚。爾部即詳察典例、確議具奏。(清世祖實錄)

通過順治哀悼乳母李佳氏的話可以知道,順治自從繼位後,就和生母分宮而居,幾個月才見一次面,全靠乳母竭盡心力養護。

身為傀儡皇帝的順治在攝政王的控制下,不說天天提心吊膽,也差不多了,而身為母親的孝莊對此毫無辦法,因此養成了順治偏激、猜忌的性格。

攝政王死後,順治親政,母子才能自由相見,但七年的隔閡疏離,使這對母子並不能做到親密無間。

順治八年二月,順治才尊生母莊妃為昭聖太后,不能說順治不孝,只是他的性格使然,他們的母子關係註定不可能和睦,特別是之後一系列的事件,立蒙古皇后,廢后,再次立蒙古皇后,董鄂妃進宮,順治差點二次廢后,每次事件都讓母子關係更差一點。

所以,在順治死後,孝莊才那麼決然的說篡改兒子遺詔就篡改,毫不顧忌是否打兒子的臉。

2,布木布泰和康熙的關係

康熙和祖母的關係親密原因有很多,是祖母指定他做繼承人的,生母早逝,自己幼年繼位需要監護人,這些都是原因。

據說順治臨死前曾想把皇位傳給堂兄嶽樂,在孝莊的阻止下才改成皇子,皇子人選中,順治是無所謂立誰,但是湯若望和孝莊認為老三玄燁出過天花,更健康更保險一點,老二福全還沒有出過,所以選擇了老三玄燁,康熙這才有機會登上皇位,自然對祖母的保舉感激不盡。

康熙生母佟佳氏被尊為太后後,僅僅半年就去世了,年僅二十四歲。小皇帝只能依靠嫡母孝惠和祖母孝莊,那時候孝莊也是後宮第一人了,自然就是小皇帝合法的監護人,小孩子跟著誰長大的自然就和誰親密無間。

所以,這也是孝莊和康熙關係親密的原因。

就是這樣。

圖片選自網絡侵刪。


猴格大人


孝莊和兒子順治關係不好而和孫子康熙好,主要由兩個因素造成,一個是環境因素,一個是性格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價值觀的異同。孝莊是一個政治家,她希望子孫是有作為的好皇帝,顯然順治不符合孝莊的標準,而康熙比較符合。



順治六歲登基,多爾袞為攝政王,為了培養順治,不讓順治與孝莊經常見面,這導致了母子感情的疏離,以及兒子對母親忌恨。一個幾歲的孩子對媽媽懷抱的渴望那是可想而知的,媽媽在,卻不能見,在順治幼小的心裡,媽媽太狠心,媽媽不愛他。順治從登上皇位起就從心理上與孝莊拉開了距離。順治缺少愛的滋潤也造成他懦弱的性格。



順治是清兵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接受的是滿漢兩種文化教育,受漢文化影響很深,君臣尊卑思想很重,因此對多爾袞的行為極其不滿。孝莊為了保住順治的皇位積極與多爾袞拉近關係,有說她下嫁多爾袞。順治不理解孝莊的苦心,認為她與自己恨的人關係好,因此對孝莊的行為也極其不滿。




以上是環境因素的影響,性格上對母子關係影響更大,順治懦弱任性導致母子關係更加惡化。

順治成年後,孝莊為他選了皇后,所選的是孝莊孃家蒙古科爾沁部落的女孩,這是政治婚姻,對順治坐穩皇位有幫助,順治任性非要廢后,讓孝莊很生氣。更讓孝莊生氣的是,順治奪了他異母弟的妻子董鄂氏,把董鄂氏封為妃子,愛得死去活來。董鄂妃得了天花,順治不顧被傳染的危險天天去照顧。董鄂妃死了,他覺得生活失去了意義,於是要出家當和尚。順治愛美人不愛江山,這那裡是一個好皇帝應該做的。孝莊當然看不上順治的行為。矛盾都是對立的,你看不上我,我也看不上你。母子關係緊張成了必然結果。



康熙和順治所處的環境完全兩樣。康熙是由孝莊養大的,而且康熙繼位後兩個月生母就離世了,按照大清祖制,小皇帝不能隨便見生母,但是見祖母沒有問題。所以康熙深受孝莊愛的滋潤,他的愛在孝莊哪裡是有寄託的。



性格上康熙堅強而且志向遠大。為了康熙能夠順利親政,孝莊為他選了皇后赫舍里氏,這也是政治婚姻,康熙不但愉快接受,還把夫妻關係搞得非常好。康熙和孝莊目標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孝莊成了康熙的堅強後盾。

志同道合的人才能走到一起,親人也一樣,孝莊與康熙是志同道合的人,孝莊與順治不是,這才是他們關係一好一壞的底層邏輯。

我是豫有得,歡迎加關注互動討論!


豫有得


孝莊太后原名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順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一生共輔佐了三代皇帝,是歷史上有名的女政治家。孝莊太后曾經扶立了兩代幼主,就是自己的兒子和孫子,也就是順治帝和康熙帝。眾所周知,孝莊和兒子順治的關係並不是很好,反而和康熙這個孫子感情深厚,這是為什麼呢?

順治和康熙雖然都是在孝莊膝下長大的,但是卻有很大的不同。順治因為當時有攝政王多爾袞的干涉,導致並沒有接受到系統的教育,說白了就是獨斷專行,性格不好。而康熙雖然父母早逝,但是孝莊卻是給了他父母一樣的溫暖,在教育上也是嚴格要求,按照明君的方向培養的。因此,康熙很有雄才大略,明事理,有主見,對孝莊也非常的孝順,兩人的關係自然是極好的。

其次,順治和康熙雖然從小都是強臣環繞,但是順治帝的多爾袞比康熙的鰲拜要強很多,一個是監國攝政王,一個是輔政大臣,這王和臣子的相比,實力可想而知了。順治帝被多爾袞處處壓制,孝莊也勸他忍耐,可是年輕的順治並不能體會母親的心思,認為母親和他並不站在一條線上,因此就疏遠了孝莊。康熙雖說有鰲拜等輔政大臣的牽制,但日子能比順治好過一點,也能夠理解孝莊對自己的一些建議,因此兩人的感情很好。

再者,順治帝的兩任皇后都是出自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家族的,是孝莊為了拉攏蒙古而強塞給他的,這讓順治非常的不滿,後來又出了一個董鄂妃,順治專寵於她,甚至還要廢后,立董鄂妃為後,孝莊自然是不能坐視不管,母子兩人自然是免不了爭吵。反觀康熙呢,孝莊並沒有重視科爾沁的禮儀,反而把輔政大臣之首索尼的孫女許給了康熙,以此來牽制鰲拜。從小就修習帝王之術的康熙,自然也明白祖母的用心,因此不但不反感,反而很是感激。

綜上所述,順治帝之所以和孝莊感情不好,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但是小編認為,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順治本身的,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大家把自己的看法留在下方的評論區中和小編一起探討!還有,別忘了關注小編喲!


迷谷歷史


孝莊皇太后為什麼和兒子順治關係緊張,而和孫子康熙很親密?(瞭解更多古代史,請關注長城說歷史)

眾所周知,孝莊皇太后曾培育了兩個皇帝,第一個便是自己的兒子順治皇帝,第二個便是自己的孫子康熙皇帝,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人。但是,這個女人從不幹政,一般只會給康熙建議。

對於孝莊皇太后對自己兒子順治,從早期關係就不太好,到後來孝莊皇太后吸取了兒子的教訓,對康熙從小就比較嚴格,往往一大清朝為主。兒女私情就放在第二位,康熙也是非常有主見的人,一般都會聽從祖母的話。

今兒長城君便聊聊,孝莊皇太后為何與兒子順治關係緊張,而與孫子康熙的關係非常好?

對於孝莊皇太后為何與兒子順治皇帝關係緊張,長城君具體分析一下。

首先,順治皇帝從小沒有接受過良好的培養。皇太極去世之時,順治皇帝只有6歲。一個6歲的孩子做皇帝,肯定不能處理朝政。因此,便有了攝政王多爾袞,這樣以來順治皇帝只是個坐龍椅的人,而多爾袞就是掌管朝政的人。說白了,順治沒有實權,這樣造成了順治沒有接受良好的培養,就做了皇帝。

雖然順治皇帝是在孝莊皇太后身邊長大,可是,對於處理朝政之事,比較獨斷,很少聽取孝莊皇太后的意見。話說回來,順治小的時候,皇太極也沒有專門的培養他。這樣下來,順治皇帝就與孝莊皇太后產生了矛盾,時間越長其矛盾就越深。

因此,順治皇帝與孝莊皇太后的關係就緊張起來,長城君認為,早期順治與孝莊的關係,跟多爾袞有著很大的關係。

其次,順治沉迷於兒女私情,不以江山為重,而孝莊皇太后以大清朝江山為重,不以兒女私情為重。當時,孝莊皇太后為順治皇帝選了兩個妃子,其實,順治皇帝都不喜歡。這讓孝莊有些不滿意,因為皇太極去世後,孝莊皇太后怕後宮干政,所以就選了自己家族的人,作為皇后,這樣的話,以便孝莊控制。

可是,順治年輕不懂孝莊的苦心,反而免去了皇后,且立董鄂妃為皇后,這讓孝莊非常不滿。對朝政的治理,基本都不怎麼過問,這又讓孝莊皇太后心寒。

接下來,長城君在分析一下,為何孝莊與孫子康熙皇帝的關係那麼融洽?

說起康熙,其經歷有點像他父親順治。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從小父親去世,從小登基做皇帝。而與孝莊皇太后的關係,是這樣的。

其一,從小受孝莊皇太后的培養。自從康熙小時候跟隨孝莊以來,對他就極為嚴厲,從學習、騎馬、射箭,以及對朝廷的治理,都非常嚴格。孝莊皇太后吸取了自己兒子順治的教訓,對康熙在兒女私情上面格外的關注。

所以,在婚事上,孝莊便讓康熙娶了輔佐大臣索尼的孫女為妻,這樣可以牽制住鰲拜。對於這件事,康熙非常贊同,認為祖母這個建議非常好。

果然,鰲拜受到牽制,進而索尼家族開始與鰲拜進行對抗,後來,鰲拜被解決,康熙掌握實權,這才算是親政。可見,孝莊皇太后對康熙皇帝的培養非常用心,為清朝培養出了一個千古一帝。

其二,遇事多與孝莊皇太后商量,感情比較深厚。在孝莊皇太后未去世之前,基本遇到大事,都會找孝莊商量,而後做出決斷。一般每次微服出巡都會看望孝莊,而後在微服出巡。可見,他們的關係非常好。

每次遇見好事,康熙皇帝都會與祖母分享,祖孫二人的感情,乃是從小就有的。康熙從處理事情,以及從謀略,再到做人,都非常了不起。這都要依仗孝莊皇太后的培養,如果沒有孝莊的培育,基本就沒有康熙的一生,更沒有千古一帝之說。

長城君曰:從孝莊皇太后培養兩個皇帝來講,在清朝歷史上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尤其是對康熙皇帝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小培養康熙,把他培養成了千古一帝。他的仁慈寬厚,讓很多人都跟著學習;他的帝王之術,讓眾多皇子們跟著學習。


長城說歷史


孝莊皇太后在大清朝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於整個大清的穩定、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堪稱奇女子。尤其是她親手扶持、培養了兩位皇帝,包括號稱“千古一帝”之稱的康熙帝。

然而,同樣都是孝莊皇太后扶持的皇帝,兒子順治帝與她關係緊張,而孫子康熙帝卻與她關係親密,可謂兩種極端,天差地別。仔細分析其中的緣由,其實不難理解。



孝莊與順治母子關係緊張,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順治意外繼承帝位,卻只是傀儡,自幼內心蒙上陰影

因為皇太極的猝死,加上祖制的原因,皇位繼承人懸而未決,引發了皇太極長子豪格與皇太極十四弟多爾袞的奪位鬥爭。兩方勢力旗鼓相當,為了避免內耗損失國力,最終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被推上帝位,也就是順治皇帝。當時的順治帝年僅6歲,根本無力親政,整個大清實際上掌控在攝政王多爾袞的手上。6歲的孩子坐上了皇位固然高興,但卻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實權。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成長,造成了順治帝內心的嚴重創傷。對於皇權的渴望和現實的無奈所產生的激烈矛盾,使得順治帝內心不堪負荷,性情變得暴躁。而作為母親的孝莊卻不能站出來為順治提供幫助,反而和多爾袞“打成一片”,這是孝莊和順治母子關係緊張的一大原因。當然,孝莊也沒有辦法,其身處後宮,本來就跟順治相處的時間就不多,更何況在被順治“誤解”的情況下,母子關係很難修復。



二、順治年輕不懂孝莊苦心,不滿婚配

對於孝莊和多爾袞的“曖昧不清”,順治是看在心裡,憤怒在心。然而孝莊實則也是無奈之舉,為了大清的江山以及兒子的皇位,面對“權侵朝野”的多爾袞只能忍氣吞聲,假意迎合。哪怕多爾袞從“皇叔攝政王”一直成為“皇父攝政王”,孝莊都忍耐了下來。這種關係的變更不僅是對順治帝的“侮辱”,作為當事人的孝莊才是最大的受害者。然而,對於這一點,順治卻不能夠理解孝莊。



孝莊在替順治帝選後選妃時,優先考慮的就是自己的家族,蒙古科爾沁部落,目的就是聯合孃家人一起穩住順治皇位。在朝局本就不穩定時期,孝莊的這種做法顯然是最明智可靠的。但順治帝卻任性妄為,不但對於孝莊的婚配安排不喜,還瘋狂的迷戀董鄂妃,令孝莊既心痛又失望。尤其是在董鄂妃過世後,順治帝居然不思朝政,還要出家當和尚,這也讓他們母子關係進一步緊張,越發不和諧。



與順治帝相反的是,康熙帝卻與祖母孝莊關係融洽親密,當然有著其特殊的原因。

一、康熙自幼便由孝莊親自教育,感情深厚

與順治帝一樣,康熙帝也是在年幼時期被孝莊扶持上了皇位。因為康熙帝生母在其繼位後不久便過世,因此教育、撫養康熙的重任便由孝莊親自承擔。有了順治帝的前車之鑑,孝莊對於康熙的教育顯然更加用心,所用的方式方法自然也更加正確。祖孫的感情從康熙年幼時期便開始培養,加上孝莊對於朝政局勢大局觀的把控能力和獨到的見解,都為康熙帝的成長帶來了巨大的幫助。從這方面來看,康熙帝對於孝莊無疑是感恩萬分的。包括康熙親政後,對於一些大的決定和舉措,康熙都會請教孝莊的意見,因此,孝莊在康熙的心目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和情感依賴。

二、大清政局穩定,國家步入正軌,沒有外界干擾

順治帝是大清入關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皇帝。當時大清的局勢初定,但依然處在鞏固階段。加上當時因為多爾袞的存在,使得整個大清表面上穩定,實則暗潮湧動,危機四伏。到了康熙時期,尤其是在剷除鰲拜以後,整個大清的局勢開始變得穩定。大環境的和平穩定,對於帝王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同樣沒有了多爾袞之流的“干涉”,孝莊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輔佐康熙、教育康熙成材的道路上。孝莊和康熙可謂“相輔相成”,祖孫情感融洽親密自然是理所當然之事。



我是月關略萌,專注歷史領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關注我,感謝大家閱讀留言。


月關略萌


關係緊張不至於,不過是關係生疏點罷了!

福臨一出生就由乳母照顧著,此時孝莊為了爭寵,所以對福臨並沒有投入太多的母愛。再後來,皇太極駕崩,福臨即位,年號“順治”。此時,孝莊雖不用再爭寵,但同樣沒有陪伴順治的機會,因為清時,皇太極為了防止後宮干政的情況,所以規定皇帝生母只能與皇帝在每月見一次面。



同時再加上,順治初期,朝政大權多為多爾袞掌控,而多爾袞為了防止順治有什麼異動,就更是千方百計的阻止順治與孝莊的會面。如此,孝莊和順治的關係就變得更加的疏遠,畢竟順治已經成年了,不像小時候懵懵懂懂,什麼都不知道,這個時候順治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

試想,八九歲的年紀是最需要母愛,最需要陪伴的時候,可孝莊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離開”順治,讓乳母陪伴著順治,讓順治一個人面臨著種種的坎坷與磨難。



所以就是在缺少母愛,缺少陪伴的這種局面下,順治自然就與孝莊的關係變得極度的疏遠了起來。當然關係疏遠歸疏遠,但孝莊與順治總歸是母子,他們的身上留著的是同樣的血脈,血濃於水,無論怎麼疏遠,母子關係是怎樣也丟棄不掉的。

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順治還是十分孝順於孝莊的。當時順治一親政,就立刻為孝莊上徽號“昭聖慈壽皇太后”,之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順治更是屢次為其加徽號,直至成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不過或許是因為孝莊為了彌補曾經沒能陪伴順治成長的遺憾,所以在康熙即位後,孝莊對他的生活起居大多是親力親為,如此康熙與孝莊就培養出了一份深厚的隔代親。

再加上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又早逝,十歲就已經無父無母的康熙,因缺少父愛、母愛。他就更加依賴於此時自己唯一的親人,那就是孝莊太后。如此,孝莊與康熙可以說“各取所需”,孝莊想要彌補曾經的遺憾,康熙也在缺少父愛、母愛的情況下,需要親情的情況下,康熙與孝莊的關係自然就親密了起來。



總的說孝莊就是康熙的“人生導師”,康熙能成為清朝的聖君,這之中少不了孝莊的功勞。再加上孝莊不僅十分疼愛康熙,且孝莊的所做所為也加深了康熙與她的關係。當時每逢荒年歉歲,孝莊就總是把宮中積蓄拿出來賑濟,全力配合並支持康熙治理國家,如此孝莊的這般作為,更使康熙對其增加十二分的敬意。

此後,康熙對孝莊是十分的孝順,可以說是到了事無鉅細的地步。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康熙出巡盛京,他每天都會派人返回京師去詢問孝莊的情況,然後向孝莊回報自己的行蹤,之後康熙還會把自己在巡視過程中的捕抓的鰱魚、鯽魚脂封,然後快馬加鞭派人送京給孝莊嚐鮮。



再如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秋,康熙陪孝莊巡幸五臺山,只要遇到上坡的地方,康熙就會親自下轎親自為孝莊扶輦。亦如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孝莊太后病危,康熙更是親自步行到天壇,祈告上蒼,甚至不惜向上天請求折損自己生命來增加孝莊的壽命。



從以上的種種記載可以看出,康熙與孝莊的感情真的很深。正如康熙自己所說:“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致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三十餘年的時間裡,康熙早已將孝莊看成是自己最最重要的人,無人可替代。


澳古說歷史


順治很像唐朝的廢太子李承乾,被青春期的叛逆“帶壞”了,事事跟母親頂著來。康熙則是個“苦孩子”,自幼缺少母愛,而這個缺少的愛,由奶奶孝莊太后補充了。

叛逆少年順治帝

順治年僅五週歲就登上了皇位,看似被餡餅砸中,但實際上他悲慘的命運也因此開始。順治帝一輩子不幸福,在朝政上,多爾袞執政,年幼的順治只是個傀儡。

順治的皇位得來,有多爾袞的功勞,所以多爾袞也沒把順治放在眼裡。隨著戰功的累積,多爾袞權勢熏天,幾乎可以為所欲為。用著皇帝的儀仗,接受群臣的朝拜,就連象徵皇權的玉璽,都被多爾袞直接搬回王府,順治連橡皮圖章都做不成,還得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

順治天資聰慧,非常有主見,雖然年幼但天生不是做傀儡的料,不到十歲的他,對多爾袞專權非常反感,多次發生不愉快。尤其是多爾袞不顧他的反對,處死了鄭親王濟爾哈朗。其他忠於皇室的大臣,如鰲拜、索尼等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爾袞的打壓。

胸中的鬱結,導致順治變得性情暴戾急躁。他對多爾袞表現出來不滿情緒,被母親孝莊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順治不顧環境,視多爾袞為仇敵,孝莊深知兒子的行為無疑是取死之道。以多爾袞的權勢,小心伺候都不敢保證他不會行廢立之事,何況小順治無事生非地刺撓他。

孝莊能做的是,一面竭力維護和多爾袞的關係,一面想方設法壓制兒子蠢蠢欲動的心。順治在母親的擠壓下,雖然沒有做出極端行為,但與母親的關係漸行漸遠。

想想看,一個本不該承擔國家重任的孩子,早早地失去了童年的快樂,在政治鬥爭的惡劣環境裡被催熟,他會形成一個什麼樣的性格?

順治被催生出來叛逆,不光表現在政治上,甚至延伸到了個人生活層面,母子倆幾乎成了一對仇人。到了順治大婚的年齡,孝莊出於政治需要,給順治選定了孃家侄女為皇后。順治卻不喜歡這姑娘,幾番鬥爭,終於廢黜了皇后,還沒等順治笑出聲,孝莊又將另一個侄女送入坤寧宮。

而順治最喜歡的董鄂妃,被孝莊忽視,堅決不同意她被立為後。這讓順治與母親的關係走向崩潰的邊緣。後來董鄂妃去世,順治竟然將怨恨轉嫁到孝莊頭上,連她生病都不去探望。母子倆的關係走到冰點。

順治的叛逆固然不值得稱道,但其實他也是個悲劇人物。在這個環境的反覆蹂躪下,順治開始有心皈依佛教。這種離經叛道的做法,當然再次引起母親的反對,雖然在孝莊的干預下,順治出家的願望沒有實現,但他的精神世界徹底垮塌了,不久年僅23週歲的順治就駕崩了。

祖母填補了母愛的乖孩子玄燁

康熙帝玄燁是順治帝的第三子。跟順治從小生活在母親身邊不同,康熙自幼母愛不足。他因為沒有出過痘,為了避免傳染天花,被送出宮外撫養。康熙後來回憶這段經歷說“無一日承歡父母膝下”,給他帶來感情彌補的就是孝莊。

那段時間,孝莊讓自己的貼身侍女蘇麻喇姑,專門負責照顧年幼的康熙,包括生活和學習。康熙與孝莊及蘇麻喇姑的深厚感情,就是那段時間建立起來的。

康熙九歲時,生母佟佳氏去世了,年幼的康熙與祖母相依為命。想想孝莊也真不容易,撫養了兩代幼主。

大概正是由於母愛的缺失,康熙非常珍惜與祖母的感情,加之康熙本人酷愛學習,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康熙的仁孝與愛學習,讓孝莊非常欣慰。大概有了與兒子的那段不成功經歷,孝莊在撫養孫子上有經驗可循了,她對康熙的教育非常成功。

在朝政上,孝莊也日趨成熟,她巧妙地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拉攏維護朝中各大勢力,使他們安心效命於小皇帝,客觀上為康熙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少年皇帝康熙,在政治上也表現出了跟父親不一樣的風格,他更善於變通,而不是逆勢而為。這種風格,對一個政治經驗還不夠豐富,需要保駕護航的少年天子來說,他已經贏得了環境上的支持。這些都跟孝莊的諄諄誘導有很大關係。

康熙帝曾經這樣評價他與祖母的關係:“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致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

孝莊太后,一輩子撫養一兒一孫,兒子不幸在惡劣的環境裡,被催熟成叛逆子,處處跟母親頂著來。孫子卻因為母愛的缺失,對祖母感情深厚,並且在祖母的幫助下,變成大清王朝的明君聖主。如果孝莊能看到孫兒對她的評價,也該彌補了與兒子關係不良的遺憾了吧。


尋根拜祖


孝莊太后是順治皇帝的母親,是康熙皇帝的祖母,但是孝莊太后和順治皇帝、康熙皇帝之間的關係,卻是和康熙頗為親近,而和順治皇帝的關係頗位緊張,相對而言,母子的關係應該要稍好於祖孫的關係,但是孝莊太后為何會和兒子順治皇帝關係緊張,而和其孫康熙皇帝關係頗為親近呢?

首先,這是他們所處的環境造成的,開始順治皇帝剛繼位的時候,大權卻掌握在攝政王多爾袞手中,那時順治皇帝對多爾袞不單單是不滿,更可謂是深為痛恨,但是沒有辦法,為了帝位,孝莊和順治不得不隱忍求全。

在順治隱忍的過程中,孝莊也做出了很大的讓步,當然也受到了委屈,但還是因為為了順治的帝位,她不得不勸順治忍耐,順治皇帝雖然當時沒有什麼權利,但他那時不僅對多爾袞痛恨,而且在他心裡也對孝莊的做法不太理解。

如此時間久了,孝莊和順治皇帝之間就有了隔膜。

雖然在多爾袞去世後,順治皇帝也掌握了權利,他們母子也算熬出來頭,但孝莊太后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同時也是一心為大清著想的人。順治皇帝雖然開始的時候頗為英明,但是後來卻過度寵愛董鄂妃,甚至在董鄂妃去世後,順治皇帝鬱鬱寡歡,這就讓孝莊頗為不滿。

所以孝莊太后和順治皇帝的關係感覺很緊張,不過雖然如此,他們畢竟是母子,他們之間的母子之情還是深厚的。之不過是在心裡有了一些芥蒂罷了。

而孝莊太后和康熙皇帝的感情深厚,也是因為環境的原因。

因為在康熙繼位後,康熙不僅僅是大清朝的皇帝,而且還是孝莊之孫,如此孝莊不跟康熙親近跟誰親近呢!

同樣的,康熙繼位後,他的父親順治已經不在,而他的生母佟佳氏則在康熙二年的時候,年僅二十四歲就離開了人世。在當時皇宮中,康熙最重要的親人還有兩個,一個是他的嫡母孝惠康仁憲皇太后,還有一個就是她的祖母孝莊太后。

而孝莊太后經歷了這麼多年的風雨,她的能力、地位和影響力都是很高的,如此也就成為年輕時期康熙最敬重、信任和仰仗之人。

朝廷中,當康熙在政事那決時,則向孝莊太后請教。當康熙施政不當時,孝莊太后則會為康熙皇帝指點。而在親情上,他們是祖孫的關係,因為作為他們中間的順治皇帝已經不在,那麼他們祖孫也算是相依為命。在這種環境以,所以感覺孝莊太后和康熙皇帝的祖孫感情非常深厚。


中孚鑑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孝莊喜歡康熙超過順治,除了隔輩親,這兩點是更重要的因素。隔輩親這種現象,從古代的王公貴族,到今天的平民百姓都是存在的。在清朝初期,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女人物孝莊,同樣對孫子康熙十分喜愛。相對而言,她對兒子順治帝的感情甚至可以說有些討厭了。除了隔輩親,還有哪些原因可以解釋孝莊對兒子和孫子不同的感情呢?

第一個關鍵因素是順治和康熙不同的成長環境。順治的時候,由於父親剛剛去世,清朝的大權實際上掌握在多爾袞的手中的。在這種時候,如果多爾袞篡權,孝莊和順治母子也只能忍著,如同宋朝時,宋太宗趙光義奪去宋太祖趙匡胤皇位,皇嫂和她的兒子趙德芳也只能忍受宋太宗趙光義的欺凌。但是孝莊不同於宋太宗的皇嫂,孝莊更加有手段,善於忍耐。在這種情況,她除了對多爾袞曲意逢迎外,還對順治要求非常嚴格,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下,順治對孝莊自然不滿,而孝莊也因為順治不能理解自己而生氣。

而到了康熙的時候,雖然朝中也有鰲拜等人掌權,但是孝莊掌握的權力資源比多爾袞時期要大多了,而且朝中還有索尼等其他輔政大臣牽制鰲拜。而康熙又是一個善於作為的君主,他的積極主動和雄才大略明顯要超過順治,這正好符合孝莊的期待,因此孝莊更喜歡康熙。

第二個關鍵因素是在皇后的選擇方面,順治帝過於感情用事。順治帝在選擇皇后這件事上只看重自己的感情,卻忽視了皇后的廢與立本身就是一件關乎朝政興亡的大事。孝莊給順治挑選的兩位皇后都是自己家族的人,這種婚姻雖然感情上不一定太深,但是絕對可以鞏固順治的地位,贏得孝莊家族的支持。但是順治卻一意孤行,只想立董鄂妃為後,然而董鄂妃實際上對於清朝皇族的統治來說,意義並不是太大。順治的這種一意孤行,讓孝莊很不爽。

在這點上,康熙就聰明多了。他在選擇立皇后與妃子問題上,非常尊重孝莊的意見,尤其在前期康熙皇權尚未鞏固的情況下,孝莊替康熙選擇了索尼的外孫女做皇后。這一下子就爭取到了輔政大臣索尼對康熙的忠心,康熙自然也明白孝莊的苦心,因此也聽從孝莊的安排。

所以說,孝莊與康熙祖孫倆在很多關乎朝政的關鍵問題上,經常能達成一致。而順治就有點太固執和意氣用事了,在重大問題上經常與孝莊唱反調,這如何能贏得孝莊喜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