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战时北洋政府押宝押对了?押错了会怎样?

于无声处34


北洋政府在一战加入协约国的原因:

1.跟随参战潮:1916年随着德国逐渐处于劣势和美国加入协约国,中国也跟随参战潮宣布加入协约国。

2.日本借协约国参战之名从德国夺取胶州湾和阴谋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也促使中国选择对德参战的形式反抗日本的阴谋。

如果北洋政府押错宝,投入德国阵营,绝对是灭顶之灾:

1.日本绝对不会错过这个灭亡中国的借口和机会,全力抢先侵略中国。

2.俄国,法国,英国甚至后参战的美国同样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在中国的国土上分一杯羹。

3.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等其他同盟国都无法对中国以实质性的军事支援,中国将独力面对日本俄国等凶狠的敌人。

4.中国也将随着德国战败失去最后道义上的正面性。

其结果就是中国必将以四分五裂的形式成为被列强瓜分的殖民地。

图为一战期间日本美化日军在青岛打败德国的宣传画


装甲苍穹


没有所谓的押宝,北洋政府早就想对德宣战了,只是碍于日本的阻挠,才拖到1917年参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叫欧战,因为这场战争基本上只在欧洲进行,虽然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发生了小规模冲突,但主战场是在欧洲。

一战爆发后,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最初是希望加入协约国的,为此袁世凯与英国人进行了接触,表示愿意参战并出兵攻打位于青岛的德军。对于袁世凯的表态,英国自然是非常高兴,但日本却强烈反对北洋政府参战。(一战爆发之初,袁世凯是想参战的)

此时的日本对山东地区窥伺已久,日本希望通过此次战争夺取德国在华租借地,扩大在华的利益,因此一直反对北洋政府对德宣战。

迫于日本的压力,加之南方地区护国战争的爆发,袁世凯首要问题是安定国内,于是只得放弃参战宣布中立,并颁布了《中华民国局外中立条规》,要求各交战国不得在中国领土上发生冲突。

但就在《中华民国局外中立条规》颁布后第二天,日本军舰就出现在胶州湾外海,到1914年8月23日,日本正式对德国宣战。9月2日,日军在山东龙口登陆,发兵南北两路围攻驻守在青岛的德军。由于寡不敌众,青岛很快陷落。眼瞅着日军与德军在自己国土上交战,北洋政府也是无能为力,只得划出一片交战区域给日德。

到1915年,英国、法国和沙俄发现战争在短时间内无法结束,自己需要更多的盟友,于是再度提出让中国参战。英法表示愿意向中国提供优惠贷款,帮助中国建立兵工厂,前提是这些工厂必须为协约国供应武器。但此举又遭到日本的阻挠,至此北洋政府的前两次参战行动都被日本阻止了。

其实从北洋政府的态度中可以看出,北洋政府一直都是希望参战的,因为袁世凯非常看好英法,认为如果英法获胜,中国就能够夺回德国和奥匈帝国在华的所有租借地,并且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但由于日本的搅和,英俄始终未能接纳北洋政府,毕竟对于英俄而言日本的实力更加强大,日本海军可以开到欧洲,直接协助英法,对协约国的支持也更大。

所以权衡利弊,英法俄还是选择不得罪日本为好。为了安抚日本,英法俄三国宣布在关于中国参战的问题上,一定会事先征求日本的建议。

虽然前两次参战都被日本搅黄,但北洋政府还是以工代战,向欧洲派出了大量的劳工。在整个二战期间,北洋政府共计向欧洲派出了14万劳工,这些劳工大多来自河北、河南、山东,他们的到来为劳动力紧缺的法国提供巨大的支持。(在法国工作的中国劳工)

事情的转变发生在1917年年初,德国宣布执行无差别攻击策略,任何前往英法的商船军舰都会遭到德军的攻击。

德国此举纯属给自己拉仇恨,但德国人也没办法,因为相比于英法,德国的海军力量也太弱,在战争开打后德国与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基本就断了,德国只能依赖本土的资源维持战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国内已经是民不聊生。

其实按照当时的国力来讲,德国比英法更能经得起消耗战,但无奈英法在海外有庞大的殖民地,并且英法的盟友也要比德国多很多,英法可以通过海外支援远远不断地给自己输血,如此打下去德国肯定最先吃不消,而最后德国之所以战败也确实是因为资源耗尽,导致国内爆发了革命。

所以为了阻断英法从海外获得战争物资,德国只能孤注一掷,下令攻击所有试图开往英法的船只。

德军的行为虽然疯狂,但却实打实地威胁到了英法的海上生命线,对此英法更加拉拢日本,表示只要德国战败,德国在山东和西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将全部交由日本。

在得到英法的承诺之后,日本对华参战问题上的态度有了质的转变,恰逢当时袁世凯已病逝,亲日的皖系军阀段祺瑞掌权,于是日本便开始鼓动北洋政府参战。

1917年2月,一艘运载中国劳工的船只在地中海被德军潜艇击沉,北洋政府为此向德国大使馆进行抗议。而日本政府在得知此事后立即向北洋政府提出建议,要求北洋政府不必抗议了,直接宣战就行了。

至此北洋政府对德宣战的问题已经没有任何阻碍了,最后在段祺瑞的力主下,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正式对德、奥等国宣战。(段祺瑞虽然只是身为政府总理,但却握有实权)

宣战之后北洋政府原本要向法国前线派遣军队的,当时段祺瑞已经转告美国驻华公使,只要英法美提供充足的武器,那么北洋政府可以提供100万军队参战,并且最快可以再六周内集结3万人赴欧。

但是日本不愿意看到中国在战争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又站出来阻拦中国派兵,致使北洋政府出兵计划破灭。

虽然北洋政府未能派兵入欧,但是在一战末期随着沙俄的垮台,北洋政府先是派兵收复外蒙,接着又以护侨为名出兵沙俄远东地区,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北洋政府与英法美日组成联军,共同干涉俄国革命)

战后北洋政府参加了巴黎和会,由于英法早已把山东的权益暗中许诺给了日本,因此北洋政府收回山东权益的要求基本无望。但至于北洋政府关于逐步交还租借地,废除之外法权,废除势力范围,关税自主的权力等权利的所求,英法美还是予以支持的。

不过由于山东问题事关国家颜面,北洋政府最终选择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事后北洋政府单独与德国和奥地利签署和约,获得了德国的大笔战争赔款。总的来说,北洋政府选择参加一战是明智的,也是正确的。

(2018年8月9日,利物浦安菲尔德墓地举行纪念劳工的缅怀活动,英国官方派出代表,向葬在英国的一战华工致敬)


千佛山车神


导读:北洋政府在一战是加入协约国可不是押宝,而是国际、国内形势的必然选择。所以即使协约国战败了,以德奥相对弱小的海军实力也不大可能派出大规模军队来到远东(意大利已经)。因为欧洲和北美始终是德奥的重点,所以即使压错宝同盟国胜利了北洋政府也不会受到重大损失。


袁世凯政府在一战爆发后的打算

从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一战爆发后北洋政府确实考虑过通过介入战争降低西方列强对自己的压制,提高国际地位。当时无论是大总统袁世凯还是国务总理梁士诒根据各自的考虑,都计划加入协约国参战。总理梁士诒的考虑是认为德奥两国实力小,所以最好对德奥绝交宣战。这样将来战胜对方后,可以非常与之签订的不平定条约,收回特权。战争的结果印证了梁士诒的眼光,我国也得以辗转停止了对德国和奥匈帝国高达9000多万两的赔款(辛丑条约对德奥两国的赔款)。不但收回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而且获得不菲的战争赔款。

(左边是国务总理梁士诒,中间是袁世凯,右边是战后参加巴黎和会的陆征祥)

而袁世凯考虑的就实际多了,一是因为协约国英法俄等在远东地区影响很大;而是被日本逼着签订《中日民四条约》(二十一条的修改版),打算借助战争通过国际社会调停废除条约。所以也打算加入协约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民国在袁世凯时期保持了中立,而英法俄协约国在战争初期也保持着乐观情绪没有着急催促民国政府。

段祺瑞政府最终决定参战(段祺瑞以国务总理的身份行使总统职权)

随着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即使意大利投降协约国战争依然看不到尽头。随着战壕之类的阵地战成为常态,人员伤亡大增。西方国家较小的人口基数无法承担巨大的消耗,不但参战人数缺乏即使劳工也非常缺乏。所以段祺瑞政府又面临着参战双方的选择,但是结果必然是加入协约国。理由如下:

第一、从清末列强在华划定势力范围看,基本本英、法、俄、日瓜分完毕。而这些国家都是协约国成员。而同盟国的势力范围仅仅是德国在山东一部分,所以显然协约国对民国政府影响力大很多。


第二、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发生分裂。除了桂系等地方派系外,基本上由直系、皖系、奉系划分完成。直系首领冯国璋后台是英、美,控制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江西、河南、湖北等省;皖系首领段祺瑞后台是日本,地盘在安徽、湖南、浙江、福建等省;奉系首领张作霖后台日本,地盘在东北三省。既然掌控民国的三大军阀派系后台都是协约国,那么国务总理段祺瑞怎么可能做出加入同盟国的决定呢?所以如果参战,必然是加入协约国。


第三、时间来到1917年协约国压力也很大,所以急需中国参战。所以许诺了民国政府非常优厚的条件:1、民国政府收回天津和汉口的德奥两国的租界,停止支付《辛丑条约》给德奥的赔款(总数高达9000多万两白银)。2、协约国成员的《辛丑条约》赔款,暂缓五年偿还,不要利息。3、英法与清朝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关税税率,允许上调。


既然必须参战还有这么多好处,中华民国在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民国政府没有派兵,而是通过输出劳工形式参战。大约有30万华工来到烽火连天的欧洲战场,参与救治伤员、挖战壕等工作。大批华工阵亡欧洲。1918年一战以德奥战败结束,民国政府获得不菲的战争红利。除了山东和青岛民国代表拒绝签字外(后来通过中日协定有条件收回青岛,日本也享有特权),民国政府通过与德奥单独签订条约获得不菲的战争赔款。

那么假设一战同盟国获胜,民国会付出什么代价呢?

首先假若协约国战败,民国政府也不会付出什么太大的代价。首先无论英法在远东有庞大的殖民地,即使战败也不会割占巨大的殖民地(德国海军实力有限,不足以统治遥远的远东)。而日本由于国土在遥远的东亚,所以德奥也不可能派出舰队远征日本本土。


而中华民国也一样,此时民国军阀已经不是大清王朝的冷兵器时代。由于军阀的长期混战,已经锤炼出一支能征惯战的军队。德奥如果用舰队派遣远征军的话,数量应该控制在五万之内。由于德国在远东没有殖民地做支点,所以只能通过本土输送兵力。这点兵力在北洋军阀面前还真不够看,所以即使压错宝也不用过于担心。


小结:

综上所述,民国政府参加一战根本不是押宝。而是必然加入协约国,至于协约国是否可以战胜对手那就不是民国所能控制的了。好在结果是按照民国政府期望的结果进行的,民国政府获得了近代难得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机会。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席卷全球主要政治实体的战争。中国作为当时八大列强之外的两个巨型弱国之一,有4种选择:

选择一,同时向同盟国和协约国宣战。

选择二,完全严守中立。

选择三,倒向同盟国。

选择四,倒向协约国。

最终,北洋政府经过约两年的中立,在1917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正式参加协约国。宣战后,中国虽然未曾派兵去欧洲,却派出了数十万华工。这些劳动的奋勇牺牲,为中国赢得了战胜国的声望。虽然这个战胜国其实地位很低,在巴黎和会上的座次还不如比利时和巴西,而且山东权益也被巴黎和会出卖给了日本。但终究,通过此举中国还是以某种积极的态势参与到凡尔赛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中。而山东权益,也在巴黎和会后华盛顿和会的九国公约上,由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虽然日本依然在山东保持强大利益)。甚至战后中国还借着协约国反对苏俄的机会,一度出兵收回了外蒙古。

北洋政府选择了正确的一方,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上面列出的4种选择,第一种当然是脑残,没人会选。第二种则是一战刚爆发时袁世凯的心态。但中国自古以来乱中取栗的思维是有点。面对这种大战,投入到有利可图的一方才能获取更大利益,北洋首领们最头疼的只是应该加入哪一方而已。

那么,三和四选谁呢?

虽然在战争的头两年,在欧洲战场上是同盟国咄咄逼人,但对中国而言,选择同盟国却是几乎不可能的。

首先,在华拥有巨大力量的反而都是协约国。如英国占据长江流域,法国入侵西南,更别说北边的沙俄和东边的日本,西南是英法殖民地越南、缅甸和印度。北洋政府位于强大协约国势力的四面包围之下,借他三个胆子也不可能向协约国宣战。

其次,中国的实权派基本也是以协约国为靠山。1916年袁世凯病死,中国完全分裂,北方把持中央政府的是北洋军阀直系、皖系和北洋外围的奉系。这里面直系的靠山是英美,奉系、皖系的靠山是日本,都是协约国,他们也不可能倒向同盟国。

所以,最初同盟国占上风时,北洋政府是暂时中立。等到1917年,先是爆发了沙俄的二月革命,但革命后的临时政府宣布要继续打下去。然后在4月美国向德国宣战。这下子北洋政府认为协约国赢定了,他们才在8月也宣战加入协约国。

可以说,北洋政府这种押宝,是深思熟虑加运气好的结果。


至于如果押错了会怎样?参见被德国给的好处吸引,加入了同盟国的另一个大弱国奥斯曼土耳其,作为战败国遭到彻底的瓦解,要不是有凯末尔站出来,差点连剩下的小亚细亚领土都要给人切割得支离破碎。

当然,中国有一个好处是民族相对单一,但真要是成了战败国,协约国那帮孙子绝对干得出把边疆给割走的事。英国早就对西藏虎视眈眈,法国也对云南广西垂涎三尺,日本更是要借着沙俄垮台的机会独吞东北,扶持伪满洲国的步伐估计会加快。更别说,中国当时论生产力和军事力量,还远不如同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了——奥斯曼土耳其在一战中仅加里波利战役就投入了50万军队,而北洋政府当时全国军队还没50万,更别说分崩离析,内战频繁了。


巴山夜雨涮锅


押对了就是战胜国,中国参加一战收益还是相当可观的,首先德奥的特权取消,赔款取消,仅这一项收益都是合算的了。中国到1917年才宣战,可以说胜负已定,不可能押错的,到这会美国都是抢着要参战争果实了。中国第一次能和列强平等的坐在一起就是一个收益,虽然青岛没能立刻收回来,但中国第一次有了在国际上平等的讲自己主张的机会,最终还是收回了青岛。如果押错了的情况很简单,看看土耳其就知道了,土耳其外号西亚病夫,到1900年进面积还和中国差不多大,情况和中国都差不多,一东一西两大病夫,都是半死不活,但看上去一时半会也死不了,1914年一开战土耳其就押在德国身上了,对英法俄一方宣战,打到最后,土的面积就剩现在这么一点了,病夫算是当到头了,土耳其海峡虽然是土的内海,但和公海一样谁都能过了,你能想象一下如果到现在外国军舰还可以开到塘沽是什么感觉就知道土耳其有多难受了。


海中岩haha


不存在押错了问题,仅仅是押对了和不押的问题。

一战时期的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综合实力相比,虽然作为同盟国的纸面实力也不差,而且在欧洲大陆上可能还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无论其中的德国还是奥匈帝国,显然在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在中国的影响力,远远不及协约国中英、法、日、美等国。

一战初期的协约国与同盟国,后来美国也加入协约国

20世纪初德国在中国山东的胶州湾攫取了租借地,并驻扎了德国海军和陆军力量,但是也是仅此而已,而奥匈帝国仅仅是参加过对清朝的八国联军之战,相比较之下,无论在中国经营了数十年的英美法俄等国,还是后起之秀并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在中国极大扩张了势力的日本,在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都远远超过德国和奥匈帝国,而至于同盟国阵营中的土耳其,那根本就是打酱油的,在中国没有任何的影响力,所以当时的北洋政府的选择仅仅是在是否加入协约国作战的问题上,不存在着加入同盟国作战的问题,因为北洋政府的首脑也不傻,知道谁强谁弱,而且一旦选择了同盟国就必然会遭到在远东势力远大于同盟国的协约国的军事进攻。

早在1914年,日本和英国就发动了对山东胶州湾的德军的进攻

那么中国是如何参战的呢?

袁世凯死后,原来的副总统黎元洪继任为总统,而段祺瑞为国务总理,黎元洪会因为在武昌起义的功绩成为副总统的,但是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之下,无论与南方革命派还是北方的北洋系相比,黎元洪都显得是人单势孤的,所以他想通过扩大国会来提高自己的实力,而国会总理段祺瑞不这么认为,他是正牌的北洋军出身,他希望扩大军事实力来打击南方的革命派进而一统全国,因此他编练参战军为名向日本借贷扩充皖系的北洋军,而由于有求于日本,日本就策动段祺瑞对德国宣战,进而扩大日本在中国的影响力,而美国为了限制日本,则鼓动黎元洪不要参加一战,

其结果就是黎元洪的总统府和段祺瑞的国会发生了严重的矛盾,黎元洪罢免了段祺瑞的总理职务,而段祺瑞则教唆各省督军不理会黎元洪的总统号令,这就是著名的”府院之争“,而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的张勋则以调停为名,率领自己的辫子军进入北京,但是却策动了清帝复辟,算是变相颠覆了民国政府,黎元洪被迫逃亡,此后彻底告别政坛,而段祺瑞则组织讨逆军打跑了张勋,重新做回国务总理的宝座,然后宣布对同盟国宣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府院之争中的黎元洪与段祺瑞

不过当时民国政府并没有直接派出军事力量参加战争,而是派出大量的劳工到欧洲,为协约国提供后勤运输工作。

一战结束后,中国以胜利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本以为能够趁势收回被曾被德国占领后来又被日本抢占的胶州湾,然而却遭到各大强国的拒绝,中国代表愤而拒绝签字,并直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而如果当时北洋政府的首脑们,脑子进水了参加同盟国阵营(虽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中国必然会遭到土耳其那样的结局,不仅会遭到协约国的军事进攻,而且还可能会在一战后遭到被肢解的命运。


大东北的小豆包


1914年7月28日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组成的同盟国阵营与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等国组成的协约国阵营发动了世界第一次大战,大战爆发的主要战场在欧洲,而当时的中国清朝退位刚刚不满3年,国内还非常不稳定。

一战爆发初期,袁世凯掌权的北京政府宣布中立。当时这些主要参战国在中国都有势力范围,参战的一方日本在8月23日命令第二舰队封锁胶州湾,要求中国把黄河以南划为中立区,以便日军进攻中国内地的德国军队,并且要中方撤出胶济铁路沿线及潍县一带的驻军。

日军这是打着攻打德国的招牌,公然侵占我国领土。袁世凯向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求计。朱尔典说:日本已经参加协约国,英国不能抵制盟国。如中国对德、奥宣战,中、日都是协约国,我们不能看着盟国欺负盟国,事情就好办了。袁世凯表示中国可以考虑加入协约国,但无出兵欧洲。朱尔典说可以不出兵,中国在精神和物质上尽可能地支持就是尽了盟国的义务。袁世凯应允,就这样中国出动了大量的劳工参加了一战,但是名义上中国没有宣战。

1916年袁世凯去世之后,北洋陷入分裂,当时段瑞琪有日本人撑腰,而黎元洪有美国人撑腰,两派由此引发了“府院之争”。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要求中国与之采取一致行动对德宣战,并答应借给军费,黎元洪表示同意。但是因日本支持段祺瑞,中国若参战必有利于日本,会使日本更加侵占中国利益,反过来段瑞琪的受益会更高,所以美国后来又改变了让中国参战打算,并且遂指使黎元洪伙同国会反对参战。

参战符合日本的利益,段瑞琪极力的鼓动中国参战,因此“府院之争”不可开交,最后黎元洪依靠大总统的权利将段瑞琪罢免,而同意张勋入京“调停国事”。结果张勋到京城之后来搞复辟,最后自然也是被驱赶走了,而黎元洪也因此被罢免大总统的位置,段祺瑞重新担任总理,所以中国就站到了与日本同一战线的协约国阵营。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发布了大总统布告,正式对德、奥宣战,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的行列。宣战后,中国政府取消了德、奥两国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中国给协约国运去大批粮食,向法国派去一个军事调查团,继续向欧洲和中东派遣劳工,共17万多人。段祺瑞也利用这个时机向日本大借款,并在编练参战军的名义下大肆扩充自己的实力,以求在国内实现段氏的武力统一。

1918年1月11日德国向协约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中国成为了战胜国的一方,但是最终却被出卖,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仍是互相掠夺、争夺霸权,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仍是一只被豺虎欺凌伤害的羔羊。

试想一下中国是战胜国还被欺凌、宰割,若中国是战败国,那么对中国的打击将会更大,尤其是日本必定会成绩加大对中国的侵略,其它国家更是不会对中国进行帮助,那么最后中国会损失更多的东西。当时中国是军阀混战的局面,弱小不堪一击,日本对中国实行又拉又打的政策,中国可能会提前面临国家危亡的局面,而当时的北洋政府也好,地方军阀也罢,都不具备拯救中国的能力。


帝国烽火


在一战的时候,北洋政府最后参加了协约国,所以算是押对了宝,在一战之后的巴黎和会上,还可以得到那些权益。如果压错了宝的话,那就是任人宰割的战败国,命运可谓是相当悲惨的。

不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北洋政府想押错宝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一次大战中,事实上也就两个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但是同盟国的德国奥匈帝国都在欧洲,事实上跟中国并没有多少往来。只要不是傻子的话,当时同盟国对中国的影响力可谓是相当小的。只有脑子进了水的人才会去加入同盟国,因为一旦加入同盟国,其他的协约国来打中国的话,德国远在欧洲也保护不了中国。

所以在一战的时候,中国加入协约国事实上是一个非常大概率的事件,基本上不会出现押错宝的形式。只不过在一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已经加入协约国的日本,事实上反对中国加入协约国。因为当时日本有私心想接收德国在中国的权益,如果中国加入了协约国,就会对日本的野心造成一定的影响。事实上也是这样,一战之后中国凭借战胜国的地位要求收回青岛,日本虽然开始不肯,但是后来还是迫于形式放弃了青岛。如果中国是中立国或者是战败国的话,日本根本就用不着理这个茬。

至于押错了宝会是什么结果,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任人割宰的战败国吧。现成的就有那么一个,西亚的土耳其,当年可谓是和中国齐名的国家,也是横跨亚非欧的庞大帝国。可惜押错了宝,最后损失了大批的土地,就光剩下今天这么一点点地盘。当时如果不是国父凯末尔横空出世,就这点地盘估计都很难保住。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其实也不能说押宝押对了。

首先,在一战刚开始的时候,英法两国就已经提出要中国参战,只是日本为了自己的利益坚决阻止中国参战。当时的中国政府搞不过日本,所以暂时没能宣战。反而日本抢先进入德国控制区青岛占领胶州湾。

一、战争开始后的中国政府策略

1914年8月6日,在全面开展后一个月北京政府宣布保持中立。第二日日本内阁决定参战,随后宣布加入协约国。日本很明确,就是要占领青岛和胶州湾,德国的势力是必须要全力争取的。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

12月23日袁世凯在天坛效仿帝王登坛祭天。29日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10年,可以继续连任,而且继承人由现任总统提名。为了做皇帝,袁世凯不惜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25日签订中日条约。此时的中国政府的策略就是按照日本的安排来行事,毫无一点作为。

二、机遇的出现,参加一战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升任大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整个政府从亲日派倒向了“英美派”和亲日派的府院之争。段祺瑞的逻辑很简单,既然日本已经参加了,那么我中华民国没有道理不参加。当然段祺瑞还有一个动机是要阻止日本在中国的势力发展,虽然说是自己的靠山,但你也不能阻碍我的发展。

而日本在占领青岛之后,在华势力已经稳固了,也就做了顺水人情,在英法各国的不断的劝进下,中国政府同意参加协约国。1917年8月14日中国对德对奥宣战,但是我们并没有派兵,成了不出兵的参战国。

不出兵不等于不干活。段祺瑞政府立刻取消了两国在我国的领事裁判权并接收了德国的德华银行、奥匈帝国在天津的租界、解除了奥匈帝国在中国士兵的武装。

此后我们又向英国和法国提供一大堆的粮食和军事调查团并开始派遣劳工。此外,政府又在1917和1918年间向日本借款3.8亿日元来扩充军备。

这次押宝算是正确的选择,从整个过程来说,也是必然的选择。


南阁水哥


一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欧洲主要强国均涉入其中,但并不等于与中国关系不大,实际上一战也深刻的改变了中国的国运。由于中国在一战结束之前及时参战,于1917年对德、对奥匈宣战不仅成功地融入世界格局,还以较小付出,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堪称是一次辉煌的外交胜利。说北洋政府押宝也不过分,这是押对了,但如果押错了,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当时因为一战,世界分成了两大阵营,以英法俄意为首的协约国,以德、奥匈为首同盟国,经过四年的鏖战,最终同盟国失败。战败的后果也很严重,一战直接灭亡了四大帝国,即德意志、奥匈帝国、沙俄帝国、土耳其帝国,德国不仅被割让领土,解除武装,还要支付巨额赔偿,土耳其差点亡国,最后地跨欧亚非的帝国缩水成一小块。中国刚刚经过内战,国力不强,无力改变战争结果,如果押错宝,押到战败的一方,可能直接都灭国了。

关于参不参战,参加哪一方,北洋政府反复认真掂量过的,也收到国外各种势力的影响,最主要是德国和日本的影响。对于中国参战的好处,早在战争爆发之初,梁士诒即有所预见,对袁世凯说:“德奥以小敌大,战之结果,必难悻胜。在我见,正不妨明白对德绝交宣战,将来与和议中取得地位,与国家前途,深有裨補”。

在此期间,德国政府为避免与中国为敌,竭力阻止中国参战,给予了很多优惠条件,而日本也几次阻止中国参战。而关于是否参战段祺瑞政务院和黎元洪总统府之间争执不下,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府院之争”,黎元洪棋差一招邀请张勋调停,引发辫子军入京和张勋复辟的闹剧,黎元洪辞职,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而三造共和,这是题外话。最终段祺瑞政府力排众议,对德宣战,打上了一战末班车。

由于日本参战加入了协约国一方,直接进攻德国控制的青岛。主政的段祺瑞也主张对德宣战,“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德国虽系当今之强国,但众怒难犯”。如果中国押到德国一方,将直接与美英日为敌,中日大战将提前爆发,以中国的实力,断难抵抗日本的进攻,中国整体可能会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

所以北洋政府实际上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不参战,听凭战后如何瓜分;二是参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在战后会议上取得战胜国资格,可以参加分赃大会,至于参战加入同盟国,是断断不行的。实际上,北洋的脑子并没有烧坏,而是及时抓住了机会果断对德宣战,最后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值得一说的是,中国参战了也押对宝了,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也取得了不少利益,但由于日本参战早,且武力攻下德国殖民地青岛,日本反对把青岛交还中国,导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掀起了反日高潮,中国代表未在条约上签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