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身为一代名将为何总糟后世文人耻笑?

相思藤


卫青不被待见,很正常啊。

因为古时很多文人有风骨,不拍皇家马屁。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宁乘点评卫青,没有多少功劳,只是靠着皇后的关系。卫青听完宁乘的话,默认了。

卫青自己都明白,自己没多少功劳,有些人却在吹七战七捷。那我们就来看看这7战是怎么回事吧。

第一战。战前卫青无寸功受车骑将军,领武刚车兵与骑兵一万出上谷,当其时,左贤王数万人入侵上谷,公孙敖在左贤王的西侧百余里出兵,李广在公孙敖西侧数百里出兵,再西侧是公孙贺。李广距单于中王庭最近,率领最精锐的骁骑兵,单于当时从北王庭来中王庭巡视。 这个部署,在地图上一看就明白,李广骁骑为主,袭击单于,公孙贺侧翼轻车兵防止单于逃跑,两位老将作为袭击主力。卫青车骑混合部队适合牵制阻击左贤王主力,防止左贤王回援单于,公孙敖轻骑兵防着左贤王分兵回援。结果卫青根本没有牵制左贤王,跑去700里外龙城,战果仅仅是斩获几百无甲匈奴,汉军因此损失上万,奇袭单于功亏一篑,可以说亏大了。

那么李广的战果如何呢?没有写,但是可以推导出来。李广亡失多,就是损失三成多,不是死罪,李广脱身后汇合大部队就是明证。匈奴军损失惨重,所以李广去右北平,匈奴数年不敢犯。只有李广这一战,把匈奴打疼打惨,匈奴才会畏惧李广。 卫青去的龙城是不是匈奴祭天的地方,一直是有争议的,第一卫青没有带回任何祭天用品,这是不可思议的。第二祭天大会的龙城距离几千里,而不是700里,符合700里名字里有龙的,是东方的卢龙城。卫青是不肯去西北方向的,否则他会遇到公孙敖和李广。

第二第三战是河南地之战,先是斩获几千人,但都是无甲的,遇到最强的也只是轻锐,说明始终没有遇到大规模的正规军。霍去病河西首战就遇到全甲。然后的战果就是抓了三千听者,间谍呀。可是匈奴哪来的三千间谍,大汉都没有,别说匈奴,还集中在匈奴并不重视的河南地,这是天方夜谭。抓百姓牧民冒充的概率较大。

第四战是李蔡奇袭右贤王之战。 之所以说李蔡,因为奇袭右贤王和卫青没啥关系,卫青这一路也没啥功劳。可是,武帝却在半路上直接封卫青大将军,故意不封李蔡诸将,让卫青求情,得一个大人情收买人心。武帝把生米煮成熟饭,太后系就无能为力了。随后李蔡武转文。 这一战,武帝大封群臣,汉军理应损失不大。

第五战定襄二战。

《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後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兒马,因推堕兒,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馀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兒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元光五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李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贺亦无功。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卫青的功绩不容诋毁,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族史可能要改写,然而卫青却不被后人追捧,反而耻笑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第一,是司马迁对他们有偏见,历史是人记录的,但是记录的人也有偏颇的时候,司马迁没有给卫青霍去病单独立专就是有私心的,司马迁受宫刑是为了给李凌说情导致的,而李家和卫青霍去病的恩恩怨怨也同时影响了司马迁对于他们的看法,还有卫青的出身及外戚的身份,也影响了司马迁记录的公正立场。


第二,历代文人和武将都是两个不相容的团体,文人看不起武将比比皆是,加上卫青出身为奴,更让那些文人士大夫所看不起了,特别在宋朝开始文人地位远高武将,武将处处受文人排挤,这样对卫青诋毁侮辱就不足为奇了。

但不论怎样诋毁,卫青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乡下江哥


卫青那是一等一的将才。明朝大将军蓝玉在捕鱼儿海消灭残元最后主力,明太祖朱元璋喜出望外,说蓝玉“朕之仲卿药师” ,把大将军蓝玉比做汉朝名将卫青(仲卿)与唐朝名将李靖(药师),这也说明蓝玉作为后起之秀开始超越他的前辈徐达、常遇春、冯胜、李文忠、傅友德等人,进入超一流名将行列。

即使是对卫青有偏见的司马迁也说大将军“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卫青的功劳不是后辈“百无一用”书生可以诋毁。曹操最能打仗的儿子曹彰也是说“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

唐朝“古今六十四将”就有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宋朝“古今七十二将”也少不了卫青 这才是真正的军事名家。苏轼的老爸苏洵也说“汉之卫霍、赵充国,唐之李靖、李積,贤将也”。

至于一些没能力建功立业的酸腐文人指责卫青,那是为了掩饰他们“下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尴尬。宋代文章高手众多,宋代却呗胡人狂虐,哪里比得上卫青、霍去病的神勇?

吹捧李广?那是文人借李广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其实真有才能的文人,哪里会长期怀才不遇?自己早就脱颖而出了。


一梭烟雨江湖行


首先,我先表示一下个人观点,这些文人对于卫青的评价是很没有道理的,卫青不管是在抗击匈奴,还是为人品行方面都做得很好。

那我们来看看,王维与苏轼是怎么评价卫青的吧。

王维对卫青的评价是“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这句诗句是王维的《老将行》,这个是王维遭贬之后,郁郁不得志,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就像李广那样确实是有才能的,但是没有被赏识一样。

但其实王维在长安城被安禄山打下来之后,王维是担任了伪职的,只是因为他的弟弟王缙是当时的刑部侍郎,平安史之乱有功,向朝廷请求削籍为王维求情的时候,王维才没有受到处罚的。

我们再来看看他对卫青和李广的评价,其实说得很没有道理,他认为卫青有功是因为运气好,而李广无功是因为运气不好,这种评价就有失偏颇了,不能把有成就的都归结于运气好,没有成就的就运气不好。

当时封侯的有很多,还包括很多李广的部下,还有李广的堂弟李蔡,李蔡也封了侯,还做到了三公,而李广也只做到了郡太守。而且李广有一次是全军覆没,自己本人也被俘虏,是趁机逃了回来,被朝廷定为死罪,他用钱去赎罪,贬为平民。

我们再来看看苏轼是怎么评价卫青的吧,先来看看原句。

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这一段,大家自己看好了,我都不想翻译出来了,没想到堂堂一代文豪苏东坡竟然是如此评价卫青的,我都不知道苏东坡到底是怎么了,才说出这样的话的。

卫青成为大司马大将军,深受汉武帝的宠信,他姐姐卫子夫当然有一定的原因,但是他不仅仅是靠着卫子夫的,而主要是靠功绩的,另外霍去病也这种情况。

卫青出击匈奴七次,歼敌五万多,封一万一千八百户。他的部下有功封侯的是九个,他的副将和校尉当上了将军的是十四个。

卫青为人很低调谨慎,苏建曾经建议卫青像战国四公子那样去招揽门客,提高自己的名气,而卫青说,他不愿意像窦婴,田蚡那样做,他认为他应该恪守本职即可。


历史简单说


贱人就是矫情,文人就是尖酸!明理。

这还得从司马迁《史记》说起。司马迁在史学界,极被推崇的就是正直书史,所以《史记》的可信度一直被后世肯定。司马迁给卫青列传,留名后世,但是就有这么些不懂军事,借别人发牢骚的文人,对卫青的出生和崛起有些猥琐的看法 。

王维对卫青的讽刺在其诗《老将行》里有句: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他认为卫青战无不败纯属老天爷帮忙(有人将“天幸”解为皇帝的宠信)。

要搞清楚这两句,就得先知道王维当时是在什么环境下写的《老将行》。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被派往塞外,在凉州河西节度使副使崔希逸幕下做了个小小的节度判官,并在这里痛苦地熬了一年。这对于一个自以为还有两把刷子的文人来说,真是“怀才不遇”(一般愤青诗人都这样)。所以便写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不满,当然,作为一个书生,他没有胆子直接说,“就是爷,怎么着吧!”这就有了他拿卫青和李广做文章的诗。他把卫青的发迹归结于“天幸”,而把李广终身未得封侯归结于命运不济。说白了,他就是在骂李姓王朝任人唯亲,没有让自己这么一个有才的人发挥作用。这就是一部分文人的通病,不加考据地拿着别人做挡箭牌,还不要脸地叫做“借古讽今”!而王维自己呢,安禄山叛乱,他还做了个伪职,然后说是被迫的。要是被逼无奈,你大可以殉节啊!如文天祥,得个后世美名!

再说说苏轼,这个人也是典型的有“怀才不遇”综合征的文人,进士及第,做官不高,但两度被贬。为了抒发憋了一肚子的怨愤,他四处开炮,几乎把汉武帝王朝骂了个遍。苏轼在《东坡志林》卷三是这样评价汉武帝的朝廷和他的臣子的:

西汉风俗谄媚,不为流俗所移,惟汲长孺耳。司马迁至伉简。然作《卫青传》,不名青,但谓之大将军;贾谊何等人也,而云爱幸于河南太守吴公。此等语甚可鄙,而迁不知,习俗使然也。本朝太宗时,士大夫亦有此风,至今未衰。吾尝发策学士院,问两汉所以亡者,难易相反,意在此也。而答者不能尽,吾亦尝于上前论之。

太长,这里就不一一翻译了(读不懂的关注真史圈,然后私信给你)。在这段里苏轼其实就是将这种不良的风气归结于汉武帝的治理,进而说给他自己的主子听的。捎带着骂了司马迁和贾谊。但是我们从他对司马迁“作《卫青传》,不名青,但谓之大将军”的批评中看到,他对卫青好像并非像其他人那样讨厌(《卫青传》,司马迁《史记》为《卫将军骠骑列传》,后面再说)。后人认为苏轼瞧不起卫青,主要依据另一段“武帝踞厕见卫青”话:

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这段话说,汉武帝没什么德行,就不用多说了。但有一件事做得不错,得说道说道,就是如厕的时候召见了卫青,而见汲长孺的时候衣服必然穿得整整齐齐的。像卫青这样的奴才,适合舐痔,蹲厕所的时候见他最合适不过了。

看了后面的这一段话,我们就能理解前面“作《卫青传》,不名青,但谓之大将军”说的什么意思了。苏轼认为,像卫青这样的奴才,列个传就已经很不错了,直呼其名就可以,还称作“大将军”,司马迁是中了“西汉风俗谄媚”的毒,沦落了。在在这段话里,他骂了汉武帝“无道”,也讽刺了卫青应该去“舐痔”而不是做大将军。这也许是卫青没妈的最惨的一次了。

那么王维和苏轼为什么说卫青“天幸”“舐痔”呢?回到开头,从以“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不虚美,不隐恶”为修史原则的《史记》记载的内容说起。

其一,攀亲上位,有走后门之嫌

《史记》: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子夫为夫人。青为大中大夫。……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其秋,青为车骑将军……

卫青本应姓郑,但因为卫子夫被汉武帝召幸,所以把自己也改为“卫”姓,后来卫子夫一路高歌,卫青也沾了许多光。在这里不能否认卫青确实因为一个女人卫子夫而发迹,但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作为一个社会下层人,与那些高高在上的士大夫相比,获得一个机会等于登天,不能简单地跟那些“攀龙附凤”之徒归于一类。卫青确实也用实力证明了,他不是个阿谀奉承的人。元朔五年,汉武帝提升卫青为大将军时的一段话最能说明问题:

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奴王十有馀人,益封青六千户。

一代武帝,建立千秋功绩,不会将国家军队交给一个无能之辈。而王维和苏轼巧妙的删掉了这一集,只看见了自己有用的。

其二、首战未遇匈奴主力,有侥幸获胜之嫌

《史记》:

元光五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李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贺亦无功。

这是卫青首战。看看匈奴的军力部署:单于部在渔阳郡,上谷郡,代郡,雁门郡,云中郡的北部;左贤王部在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及以东。右贤王部在上郡西部,北地郡和陇西郡的北部。

四路汉军,李广声名在外,尤为被匈奴重视,而且李广的一万人直接对阵匈奴单于所在的雁门。所以李广成了匈奴对付的主要目标,连守备龙城兵力都给调动起来了。这就成就了从上谷杀出的卫青,一路没有没遇见什么人,直捣龙庭,杀700。公孙敖命背,离李广太近,被匈奴连带着收拾了。公孙贺跑了个龙套,混了个脸熟。

就因为这次战争,后世很多文人觉得卫青是侥幸胜利,而对李广太不公平。但是卫青大小与匈奴七次战役,仅用初出茅庐的首战去定义一个将领,未免也太以点概面了。

道万言,其实就一句话:

贱人就是矫情,文人就是尖酸!

关注真史圈,更多精彩……


人文中国


卫青遭后世文人的耻笑,是有特定缘由的。其中饱含着偏见。

缘由之一是根据唯一尚存的司马迁的记述,卫青间接逼死了李广。李广是什么人呢?是汉军的老将,没有大的战功,最后一次跟着卫青出征匈奴,竟然还迷了方向,与张骞一起被罚。张骞作为向导,理应被斩首,武帝念及他的凿空西域的功劳,允许他缴纳罚金赎罪。而李广作为主将,要下狱侦办,李广大概明知道此去必死,所以发了个豪言,说好男儿不屑与刀笔吏为质,大丈夫不能委命下吏,能杀不能辱,所以自尽身亡。在这个事情呢,卫青是李广的上司,是大将军,所以后人就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卫青逼死了李广。在司马迁的描述中,李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三朝元老,又是赵国名将李牧的后代,又被汉文帝、汉景帝高度重视,所以尽管斩杀匈奴没有什么大的功绩,但是形象很光明。加上司马迁又记述了一些传说,比如李广射大石等等,显得这个人实在是非常了得的英雄。这样一个英雄,被卫青给间接逼死了,按照俗人的逻辑,那你卫青也不会是什么好人。

其二是史记中对卫青的记载含混不清,尤其是对卫青早年的记述,简略之极,一直到卫青作为分军将领出击匈奴立有大功,才开始被详细描述。同时呢,司马迁又格外强调卫青与汉武帝的姻亲关系,明明昭示读者,卫青之所以被选中,后来立有大功,不是因为他的本事高明,而是与皇帝有裙带关系,有后门。所以有诗人说,卫青不败盖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就是说你卫青屡战屡胜,不是你的本事,是老天保佑你。中国的文化传统呢,是重视个人的奋斗,重视现世的东西,那么像卫青这种被认为是老天保佑的将领,自然就不会被真正重视。可是,这些文人从来都没有反思过,哪有一个将领能够从二十多岁就被上天护佑,在变幻莫测的战场上屡屡得胜,最后还安享晚年的呢?

其三是后世儒生文人认为汉武帝征伐匈奴的事业浪费了极大的民力物力,是亡国之举,而卫青以及霍去病等人,作为彻底并完美执行武帝政策的军事将领,无异于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因此,在后世文人那里,除非是有着极高历史视域和政治素养的大才,一般都倾向于贬低卫青,或者至少无视之。这种贬低和无视,到了评价汉武帝的时候,就突出地表现为猛烈的批评了。这实在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历史情绪。

还有一点就是卫青个人的性格。卫青可以说是有汉一朝在开疆拓土、对外征战方面最优秀的将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要比霍去病还要优秀(霍去病善于长途奔袭、但是恐怕对指挥复杂庞大的军队并不那么在行。这在史记里也有所记载)。但是立了这么大功劳的大将军,在武帝的政治政策方面没有值得被铭记的建言建议,而只是顺着皇帝的意思办事。武帝晚年时候西汉帝国的形势很差,司马光称有亡秦之祸,在这样的形势中,卫青不是积极匡正,而是顺承上意,这当然就会被大多数正直的或者口头上显得正直的文人抨击、贬低。而卫青在世时候呢,又无意于收买食客、拉拢士人,制造舆论,也就是说不愿意出风头,很低调,这也造成了传世文献中除了史记外极少对卫青功勋正面歌颂的现象。后世读书少的文人不懂历史,只懂得人云亦云,贬低卫青也在所难免。

最后一点就是卫青包括他的姻亲公孙贺等,他的姐姐卫子夫,他的外甥刘据,等等这些人,都在卫青死后不久爆发的巫蛊之乱中被诛杀殆尽,卫青的儿子要么因为违法被废黜,要么因为巫蛊被杀,卫氏势力在巫蛊之乱之后基本上被彻底肃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汉高层甚至避而不谈卫氏家族,卫青自然难以被正确评价。后来虽然巫蛊之乱被平反,但卫氏后裔业已不存。没有亲近的士人,又没有有作为的后人,卫青的业绩也就随着武帝朝政治的结束而消散了。剩下的,更多的就是俗人们津津乐道的宫闱旧事,就是卫青与汉武帝、与皇后之间的裙带关系。这些是寻常百姓茶前饭后的谈资,后世庸俗的文人,无知无识,也就认为卫青只有裙带关系的本事了。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后世那些嘲笑卫青的文人们,自己根本没有机会去变幻莫测的战场上一展身手,根本不懂卫青在那样的战争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卓越的统帅才能。只有岳飞这样的人物,懂历史,懂战争,才会懂卫青,在国仇家恨的背景下,才会渴慕自己重现卫青的功业。

卫霍的功业,不是王维的咒骂就能消解的,不是苏轼的嘲讽就能消解的,在今日中华文明的版图上,有起码五分之一的范围,最早就起始于卫青的开拓。如果说英雄,数一数历史英雄,有见识的人们绝对数不到王维,恐怕也数不到苏轼,而卫青,则是一个绝不能被删除的大英雄。

他是一个好汉,一个卓越的历史性的军事统帅,同时还是一个极其懂政治的贵戚。这样的人物,在他之前,素质跟他一样的或许有,比如白起,但是讲政治就不如他;在他之后,素质跟他一样的也有,然而屈指可数。老子说人有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卫青击败了匈奴,这是于国于民的大功,千秋垂青;卫青以天才的战争素养解除了汉帝国北边民众常年经受的匈奴的战乱袭扰,同时也解除了汉匈双方超大规模的战争杀戮,对汉匈双方普通民众而言这是大德;除了在兵法撰述方面有缺失,因而立言稍稍不足之外,他与大唐名将李靖堪称同侪。


稷离


卫青是我最为敬重的一位将军,但他似乎很不受文人待见,原因有这几个吧 一:外戚出身,虽然他的军功都是自己在战场上厮杀得来的,龙城大捷,收复河朔,击溃右贤王,击败大单于,哪一样不是靠战场上的拼死搏杀。但于那些文人而言,外戚的身份已经足以使他们认为卫青所谓的本事不过有一个好姐姐,这也不能全怪他们,毕竟外戚口碑向来不好,如卫家这样的外戚几乎百年难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话从不适用于外戚。 二:从不养士,卫青虽位极人臣却从不养士,连他的部下苏建都劝说他:大将军你尊贵无比,天下的士大夫却没有称赞你的,你应当学习古代名将招揽贤士,努力去做吧。卫青是怎么回答的那,他说:魏其侯,武安侯厚待宾客让天子切齿,亲近士大夫,招揽贤才是天子的权力,作为臣子只要做好自己的职责就够了。他的外甥霍去病也有同样的想法。

三:以和柔自媚于上,史记原话是: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者。许多人觉得卫青少了几分傲骨,位极人臣却从未有过与天子力争的记录,可卫青不是本性如此吗,他的和柔不止对天子,有一个叫汲黯的人,可以说是汉武朝的魏征,当时刘彻有一个想法,史记上是这样说的: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意思是群臣见大将军要行跪拜之礼,可汲黯不愿意,仍行平辈之礼,卫青不但没有怪他,反倒觉得他是个人才,向他询问治国之道,更加尊重他了。古有将相和,后有卫青汲黯,又何尝不是一段佳话。再者,卫青在世时,刘彻有什么错误要卫青去力争吗?打匈奴,卫青是头号支持者,刘彻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一系列改革也没有问题,倒有一性事耐人寻味,卫青一去世,刘彻就颁布了人生第二道求贤令,第一道求贤令还是在他即位之初颁布的,刘彻曾说过人才是杀不完的之类的话,可卫青一死他就觉得没有人才了,可见卫青于刘彻之重要,结合武帝年间对外征讨记录,卫青生前,大汉对外做战几乎全胜,卫青死后,大汉对外做战几乎无胜绩,卫青真的什么都没做吗?他真的只是以和柔媚上吗?其实一个七征匈奴,常胜不败的大将军怎会是个和柔之人,他只是明白对待敌人与自己人的不同,在朝朝容,在军军容,用来形容卫青再合适不过了。

四:李广难封,所谓李广难封不过是李广战绩难以达到封赏标准,但有人就是喜欢自我脑补,盲目夸大李广。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下漠北之战了,漠北之战是汉武时期对匈奴一吃规模空前的决战,汉廷动用骑兵10万,步卒数十万,出征漠北。卫青与霍去病各领5万,但敢于力战深入者皆归骠骑。本来也是让霍去病对阵单于,让卫青对阵稍弱的左贤王,大战之前,汉廷得知大单于在左贤王方向,于是下令卫霍互换方向,这一换就真的错了,卫青出塞千里人困马乏,却遇上了兵强马壮,以逸待劳的大单于,在此之前他还分出一部份士卒从东道,这支军队的将领是谁呢,就是李广,还有友将军赵食其,李广年事已高且为常败将军,但他依然请求出战,刘彻拉不下面子,答应了他,却私下告诉卫青不要重用李广,李广不满卫青的安排,负气离开,在卫青与大单于力战的时候,李广迷路了。我们不难想像,卫青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的情况下于单于激战,是多么希望李广能及时出现呀,可他迷路了,战斗结束之后卫青才找到他,但卫青没有责怪他,反而让人带着饭菜去慰问他,他却一言不发,卫青没有办法,只有让人去询问他的部下,李广终于说话了,他说他不愿受刀笔吏的侮辱,自杀了。他一了百了,却让卫青背了千古黑锅,军人首先要无条件服从命令,他没有做到,其次犯了错不敢面对,他若将一切交代清楚再自杀,我还会敬重他,可惜他没有担当。李广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仗是他自己输的,路是他自己迷的,最后也是他自己自杀的,刘彻不用他也是因为他无一胜绩,实与卫青无关,卫青更不会嫉妒他,此时的卫青是汉廷大将军,万户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广还做不了他的对手,以卫青的人品就更不会排挤别人。对于“卫青不败乃天幸,李广难封缘数奇”我就两个字:无耻!

五:人生完美,从奴隶到大将军,他的人生没有遗憾,他是千里马也遇上了自已的伯乐。当然让那些不得志的文人嫉妒,文人多以李广为尊,不过因为境遇相同,文人是人,总会被个人的情绪左右,只是侮骂英雄,非君子所为。 真正的男人在战场上去厮杀,纵有不世之功,仍不改初心。真正的小人,只会“口诛笔伐”纵无半分依据,仍旧得意洋洋。 无论文人如何诟病,我只知道:大将军遇士大夫有礼,於士卒有恩,众乐为之用。 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休舍,穿井未通,须士卒尽得水,乃敢饮。军罢,卒以尽度河,乃度。皇太后所赐金帛,尽以赐军吏。虽古名将弗过也。 他不在乎名更不再乎利,他只知道士为知己,刘彻于他有恩,他便一生尽忠。他只知道国家之利,匈奴猖獗边民遭殃,他便半生戎马。他只知道上善若水,为人不争,便用一生遵循。他一生所望,就如他的封号――长平,愿我大汉永世长平。至于后人如何评说,他在乎吗?他不会在乎。


qzuser210065680


因为卫青并不完全是靠真才实学拼出来的,虽然他的功绩很大,但模式不可复制,他是靠则自己的妹妹卫子夫上位的。如果没有这层关系,卫青没有机会抛头露面,也没有机会获得最好的军队后勤保障。他的露脸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外戚的特殊身份取得的。

换句话说,在卫青的时代,如果可以给与像卫青一样的条件,能达到卫青这样水平的人一抓一大把,当然卫青本人争气,做得很好,这样汉武帝省了不少周折。如果卫青不争气也没事,汉武帝会给他找更合适的机会,给他配备更好的资源,直到他出人头地为止。

如果谁还不信,可以去看看贰师将军李广利,他的情况和卫青是一样的,只是李广利人太渣,和卫青没法比,让汉武帝操碎了心,不得不一次一次的给他制造机会,知道二次征大碗才总算出了点成绩,汉武帝立刻对他大加封赏。如果换了别人,那么多次失败,还想获得再次露脸的机会,那就是做梦,不过人家李广利有个争气的妹妹李夫人,根本不会缺少机会,打败了就多给你点兵再打,直到成功为止。

韩安国、公孙贺、飞将军李广在七王之乱时就表现出很好的军事才能,这些人如果获得卫青一样的待遇和机会,都可能成为一代名将。名气不会比卫青更低。张次公、李蔡、赵充国、赵破奴、李陵能力都在李广利之上,不过他们能够获得的机会比李广利差远了。所以卫青的发迹可以说是必然,和没有背景,不靠任何人给予特殊照顾而成功的人要差一个档次,被人诟病不足为奇。


山野论史


卫青七次出击匈奴有奇功,可千百年来似乎并不如李广那样受主流知识分子的待见。

很多人认为,司马迁老人家是因为卫青出身低微,所以即使有奇功也瞧不上他。

这倒未必,秦末农民起义的陈胜、吴广身份低微吧,就是一帮发往渔阳做苦役的刑徒,司马迁不曾低看,将他们列入世家,给予充分肯定。



有人说那估计是瞧不上卫青是外戚。宣太后的弟弟穰侯,对秦国有奇功,司马迁给予充分肯定,不曾贬低。

不过也有那么点意思,试想想,多少人辛辛苦苦,努力挣扎一辈子,也就是一个小官,就比如李广,何等英雄了得的本事,从一个从白丁干起,在边疆漫长的国境边上风吹日晒几十年,连个侯都封不上,你卫青就因为你姐得宠,你就平步青云,直接是大将军。

有人说,人家卫青是军事天才,七出匈奴,每次都战胜。没错,卫青有军事才能,谁都承认,可有能力就能打胜仗吗?

别扯淡啦!



谁敢说大汉朝就没有比卫青有能力的人?

卫青的胜,多半是汉武帝的信任,给予全力的支持和配合,比如物质和后勤保障(带五万骑兵,有十来万步兵做后勤补给),比如国家散布的侦查网络,那么多细作获取的军事信息。

王维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什么是“天幸”?

这“天”不是老天,是汉武帝。这信“幸”也不是幸运,是“宠幸”。

大家不凡比照一下李广之孙李陵。李陵五千步兵对阵匈奴八万骑兵,一直不曾落下风,能打吧,有军事能力吧,可是有什么毛用,不受皇帝信任,没有补济,没有后援,硬生生地被耗尽。



苏轼说,卫青就是一个奴才。汉武帝面见汲黯,都得穿的正儿八经,帽子歪了,都怕遭这位宿儒一顿数落,而汉武帝对卫青却全然毫无顾忌,经常是蹲厕所就接见他,真没把他当外人。后世文人心中,汲黯敢于坚持原则,敢于为直言进谏,是社稷之臣,而卫青却恰恰相反,他始终唯汉武帝马首是瞻,汉武帝要他干吗就干吗,绝对忠诚恭敬地侍奉左右,想武帝之所想,急武帝之所急,武帝利用卫青彻底打破西汉之初形成的君权和相权分立的局面,致使君权独大,慢慢失去掣肘,直至汉武帝为所欲为,晚年干了不少糊涂事。

《东坡志林.卷四》,原文是“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司马迁是卫青同时代的人,他与卫青同朝为官,最是清楚卫青的日常,他对卫青的评价是”柔和媚上",一定不是无中生有的。

卫青还娶了已三婚的平阳公主,要知道卫青娶平阳公主时己有三个儿子,有没有人想过,他娶平阳公主,那他老婆呢?若还在,是不是得腾出位置。

卫青和汉武帝可以亲上加亲了,卫青因此可以维系富贵荣华了,可糟糠之妻不下堂是基本的伦理底线,他的这番作为将这位“糟糠之妻”置于何种尴尬的境地?


司马迁对卫青不爽,除了李广因卫青而死之外,还有一事,就是司马迁的好朋友仁安,曾在卫青家当家奴。

有次皇帝让卫青推荐几个有能力的人为国家所用,结果,卫青找了好几个纨绔子弟,把他们打扮一新,要送进宫。被人劝阻了,后来在卫青家臣中进行海选,仁安和田仁在一百多人中,脱颖而出,被推荐通过,跟为几个纨绔子弟置办华丽行头相比,可是卫青却不肯为两个寒门家臣置办马鞍和弓箭,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汉武帝召见了这两个人,用任安为益州刺史,田仁为丞相长史。

卫青就落下了嫉贤妒能的烙印。



因此,历代文学家刻薄卫青,固然有其尖酸的一面,但是像王维、苏轼这样的大人物,一生都在官场沉浮。帝王之家,在人才和奴才的选择面前,往往看中和重用的都是选择用奴才,即便现在好多领导,哪怕是一个小企业的领导,也可以肆无忌惮的叫嚣:没有忠诚,能力一文不值。

因此卫青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他在官场小心翼翼,在汉武帝面前恭恭敬敬,不越雷池半步,换得官场一生顺遂,这让很多有骨气、有秉性的士大夫很不耻,这可能就是卫青遭后世文人诟病的原因吧。


开涮历史


卫青一代名将,功在千秋,为人又低调谦虚,但总遭后世文人耻笑,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卫青的身世和后世文人的妒忌。

卫青是私生子,最初是平阳公主府上的奴仆,出身可谓低贱。

经平阳公主推荐,被汉武帝赏识后,一直作为汉武帝的近侍侍奉汉武帝,有穷酸文人做野史谣传卫青与汉武帝有龙阳之癖。

汉武帝第一北伐匈奴,身无寸功的卫青居然担任一路主将,而其余三路大军的主帅全是李广等功勋名将。但偏偏其余三路或无功而返,或全军覆没,唯有卫青直捣龙城,大胜而归。后世文人多有不服,认为若非汉武帝任人唯亲,卫青哪有出头之日。

卫青屡建奇功,被封为大将军,其姐卫子夫也当上了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刘据被汉武帝立为太子。卫青作为外戚的身份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漠北之战,李广作为卫青手下的先锋,迷路耽误军期,致使围歼匈奴单于的计划功亏一篑,李广羞愧自杀于军中。而李广之子李敢因此怀恨卫青,并刺杀卫青,后被卫青外甥霍去病射杀。

综上,卫青被贴上了私生子、家奴、近侍和外戚的标签,这在看重出身的后世文人眼里,是极为不堪的,加上因同情李广一家而恨卫青,就不难理解为何耻笑卫青了。

最后,我认为还有妒忌。卫青出身卑贱,而功业彪炳千秋,这让很多自认怀才不遇的潦倒文人很不平衡,除了发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叹以自怜,也就只剩下用攻击嘲笑卫青的身世来找心理平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