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為何不回東北而西逃陝西?

憑欄十里


1900年,庚子國變,慈禧之所以不帶著光緒往滿人的發源地東北跑,是因為滿人的老家早已不在滿人的控制之下了。慈禧逃往東北,那就是自投羅網了。

這件事還要從1840年開始說起。在這年之前的大清,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整個經濟,還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當時的中國人,對於世界其他各國知之甚少,而大清的皇帝,還繼續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

當時,中國的茶葉、瓷器、蠶絲以及絲織品等商品,可以大量傾銷到歐美等國,換回大量的白銀,而西方國傢俱有優勢的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工業產品,卻因為清朝經濟結構的原因,無法在中國銷售。於是,英國政府開始大量向中國傾銷鴉片,藉以賺回大量流入中國的白銀,同時,弱化清朝的國民體質。

1840年,中英之間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1842年,節節敗退的清軍被迫同英軍簽訂了《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了英國,同時開放了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無處港口。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拉開了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

此後,英國霸佔了珠江口,以及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同時將長江流域劃歸為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清軍大敗,清政府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第二年,中日簽訂了《馬關條約》,日本實際控制了遼東半島,並迫使清政府割讓臺灣、澎湖及周邊島嶼給日本。自此,拉開了列強瘋狂瓜分中國的狂潮。

1897年,德國借“曹州教案”,出兵佔領了膠州灣和青島。第二年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膠州灣的租借條約,同時取得了周邊區域的鐵路權和採礦權。

1898年,法國將雲南、廣東、廣西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開始建設越南到雲南的鐵路。第二年,又強迫清政府將廣州灣租借給法國。

1896年,沙俄聯合德國(想得到膠州灣,需要俄國支持)、法國(想瓜分南方三省及廣州灣,需要俄國支持),以“友善勸告”為由,迫使日本歸還了遼東半島。其實,是沙俄想得到遼東半島的控制權,所以,暫時假裝好人,來迷惑慈禧。當時,沙俄早已開始謀求遠東地區的領土,並且已經霸佔了外東北等滿族的部分發源地,並奪了庫頁島,還企圖霸佔朝鮮。1898年,沙俄不但在東北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大肆修建鐵路,還成功將旅順、大連港租為己用。

日本放棄了遼東半島,自然也不甘心讓沙俄完全控制東北,於是出兵佔領了朝鮮,並在1898年,將福建劃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到了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了北京,包圍了紫禁城之時,從雲南、廣西、廣東,到福建,以及長江流域的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加上沿海再往北的山東,都已經被列強瓜分。而東北地區,日俄還在進行激烈的紛爭,特別是沙俄軍隊,庚子國變中,在東北製造了最大的屠殺慘案,殺害了數萬中國平民。而天津、北京,以及河北的部分地區,也都已經被八國聯軍佔領。

當時,中國的沿海、長江流域,及東三省都已在列強的勢力範圍之內,慈禧還能往哪裡跑呢?慈禧如果往東北逃,必然會落入沙俄的魔掌。慈禧當然不會自投羅網。而新疆、西藏地區,太偏遠艱苦了,慈禧必然也不會去。所以,慈禧最初選擇了逃往離京城較近的山西。到了太原,慈禧聽說聯軍馬上要打入山西境內了,就立刻又帶人直奔陝西而去。這才有了慈禧“西狩”的壯舉!


奕天讀歷史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慈禧和光緒帝為什麼不回東北反而西逃至陝西?”

為了回答題主的問題,我們首先得分析一下當時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清朝所處的周圍形勢是怎樣的。當時,八國聯軍是從天津由東向西進攻京城,因此,慈溪太后是不可能向東逃跑的,如果向東就不是逃跑了,是要和西方列強幹仗了,這仗肯定是幹不過的,慈溪自然會被聯軍抓住,這等於是自投羅網,慈禧不至於這麼傻吧!所以,慈禧是不可能向東逃跑的。

不能向東跑,向南跑可以嗎?答案是否定的,向南也不行!因為當時南方向來就是反清基地,而且當時的義和團運動爆發,且南方各省和外國列強已經達成了“東南互保”協議,自然也不會派兵支援慈禧。所以說,向南也不是最佳的逃跑方向。

那麼,慈禧太后為什麼不向東北方向逃回老家呢?

其實,八國聯軍侵華時最早淪陷的不是京城,而且東北。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沙俄就以保護俄國僑民為由出兵東三省,佔領了東三省各地的戰略要地和各鐵路要道。沙俄對我國東北已經覬覦很久,早就想將其納入自己版圖啦。如果慈溪是向東北逃跑的話,必然會被俄軍抓住,割地賠款自然是少不了的,東北三省可能就會落入俄國手中。所以,往東北方向也是自投羅網。

因此,慈禧只能向西逃跑,但是慈禧天皇為什麼要逃到陝西西安呢?

從清朝版圖上來看,西安地處大清國土的中心,向西走仍然處在大清朝的勢力範圍內,而且還可以縱深發展。從形勢上來看,八國聯軍如果也繼續深入,那麼“東南互保”的南方各省也不會坐視不理,否則他們可能會腹背受敵;從八國聯軍的軍事力量來看,西方列強軍事主力是軍艦,他們不可能放棄水路進攻,改為陸地戰的,否則西方列強的武器優勢就顯現不出來了。

另一方面,晚清時期,無論是軍閥還是政治人物,都怕西洋人,都不敢和洋人打仗,而且打野打不贏。但他們內鬥卻個個在行,慈禧太后對付國人是自有一招,讓他們打洋人他們自然不敢,讓他們反對慈禧,他們同樣也未必敢。所以,慈禧只能往西逃,而且還是最好的選擇,自然不會往東北方向逃的!


大史官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就這事,說到底是他滿人對大華夏的統治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他滿清在大華夏統治小三百年的時間,雖然瞅著時間不短,但漢人反抗他一直貫穿頭和尾,就沒有歇過,都有點你方罷唱俺等場的感覺,就這時局在歷史上都少有。

所以這事說道根子上,就是滿人對漢人的極度不信任,這就造成了滿清這路不好走的現狀。開頭還僅限於在朝堂外邊雙方對峙,而到了八國聯軍這事,對峙的情況已經發展到了朝堂上。

再有這八國聯軍進北京這事,把這矛盾就擺在了場面上嘍,這就把個慈禧架在了火上烤。

所以啊在回答這問題的時候,咱的瞅瞅滿清當時的現狀是咋樣的?再回答題主的問題,這就有譜了。

滿清的時局

滿清到了嘉慶,道光的時候,那國力衰退的都不在點上,加上那大鼻子洋鬼子打知道地球上有個大華夏開始,他就想著撩你一把。

你國力都衰退的看不到底了,他撩不死你他就不是洋鬼子,那個時候滿清的弱點就更那篩子似的,滿身都是,讓那洋鬼子摸的還門清。

您比方說貪腐,那都爛到了家,道光的時候,那戶部直接管理的國庫,賬面一瞅有一千二百一十八萬兩的雪花銀,實際點庫,俺裡個去啊,就剩下二百九十三萬兩,它還不到。

九百二十五萬兩這都那去了?被偷了,被自己人偷了,按照大白話講,這是被監守自盜了。而且還不是一個人乾的,是從上到下一個不落的全粘。

估計說道這裡,就有人要插嘴了:“他們就不年年審核?”

審啊!咋就不審!這上邊一來查庫,得,庫官自己個掏三千兩出來,在往下少了的湊三百兩出來,給那些個這大人,那小人得,封個紅包啥的,過過場子就得了。

您自己個瞅瞅,這手都伸到了國庫裡邊了,這外邊那叫更爛,堪稱腐爛。老百姓能有個好?快拉倒吧,啥盛世,啥中興的,您還是洗洗睡吧,這不就胡咧咧嗎?

最後咋整了?和稀泥唄!

那最下邊最底層的庫兵,要麼流放要麼剁了腦袋,家口也吃了掛勞了。可回頭您瞅瞅那當官的,罰銀了事,從嘉慶五年開始,最大的那庫官您在庫官的位置上待著,這罰銀是每月一千二百兩,管庫的那大臣每月罰五百,負責查庫的,每查一次罰六千,如果這些人有已經掛了的,得,您還能撈個便宜——減半!

四十多年的時間,就幹這個活的就有三百二十多個,就這皮不疼肉不癢的罰完了事。回頭他們還是會接著玩,所以滿清完蛋那是早早晚晚的事。

這還不算,那賣官買官那都是明碼標價的,一個知州您想撈個候補,一萬多兩的碎銀子往戶部衙門口一擱,得,您這就算撈上了,人家把這事叫的也文雅,那叫捐官。

那年月整捐官的人他也多,過了年初二大早上的開始排隊,到了晚上這事都弄不完。

就這局勢,有那有遠見的,看不下去了,這就提出了個人主張,有搞維新變法的,有扶清滅洋的,還有那更乾脆的,舉著旗杆造反,把你這滿清砸了換一個天試試的。

可這結果呢,滿清一概不接受,還是維持著老樣子,祖宗之法不可廢,得,您這不接受革新,等著的只有下垃圾桶玩了。

那幫子搞維新變法的扶清滅洋的幫著滿清把那造反的一個個都滅了,回頭發現自己的主張還是沒人搭理,絕望了,這就出現了慈禧外逃擱西安跑的戲碼。

慈禧的選擇

咱先瞅瞅慈禧在大華夏能往那個方向跑,首先是東北那嘎達他的老家,再有就是南方魚米之鄉,還有那貧瘠的西部。

咱先說這東北老家,這地界絕對不行,政治和時局都不符合要求。

慈禧是啥呀?滿清的實際統治者,大華夏的地界上不知道光緒,還有不知道慈禧的?想多了吧!就你作為滿清的實際統治者,人家都打到了家門口了,你自己個撅著屁股往東北老家跑?幾個意思?

大華夏不要了?按照您那祖宗之法,這是要甩鍋不幹了,回家養老?得,就衝這想法,大華夏那就要引發大地震了,本來想要造反的人就多,你這麼一鬧,老百姓覺得這不跟著鬧,就真的完了,這後果堪比那太平天國運動了。

這是政治,那麼局勢呢?這東北老毛子早就垂簾三尺,想法設法的想把這東北吞到肚子裡,那個時候東北這地界即有滿清的兵,他更有老毛子的兵。所以您就算是竄過去了,老毛子絕對開心死了,他一準就把這慈禧給笑納了,回頭滿清那位兒就有人頂了她,哭都來不及。

這就叫羊入虎口啊!

當然您還不能忽略屁股後面追的那八國聯軍,您這退慢了,就絕對有被拿下的危險。畢竟老慈禧走的時候,那是拉家帶口的不是。

再有這南面。

你就別想了,滿清歷來對南方的控制力就差,開頭有吳三桂搗蛋,中間有白蓮教玩命,後有太平天國跟你死磕。你慈禧敢往這頭跑,他們都恨死你了,你不就是找死嗎?

加上那東南互保協議,人家蹲在這地的大臣們已經明確的告訴你慈禧,你的事俺們不摻和,你自己個想咋玩就咋玩,俺們看著就成。

那晚清的名臣張之洞不就說了:“坐擁東南,死不奉詔!”其實這也是漢人大臣對滿清不滿的一個宣洩,抱著你的祖宗之法嚐嚐這惡果。

好吧,從地圖上瞧,這就剩下西安這嘎達了。

因為這嘎達是在咱大華夏的腹地,您八國聯軍再強悍,敢往內地跑,沒有後勤供給,就你那幾頭蒜,塞牙縫知道不!

說道這裡,有人就說了:“瞧人家八國聯軍打過來勢如破竹啊!打你個西安,那不是砍瓜切菜一樣!”

你快拉倒吧,八國聯軍如果沒有充足的後勤供應那彈藥,他手裡的槍那就是燒火棍,子彈打完了,讓他原地蹦躂蹦躂嘚瑟嘚瑟。

咱大華夏看不慣滿清的人多,但瞅不慣洋鬼子的更多,你試試他要是敢往內地跑,相信連褲子都不會走出來,全得埋到裡邊去。

“滿清他敢嗎?”

呵呵!你回頭瞅瞅,問問那八國聯軍的頭頭它敢嗎?別忘了滿清在大華夏設立的十四個駐防點,西安就是其中一個。辛亥革命的時候,就這地的八旗駐兵可是抵抗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您自己個想去吧!

所以,這慈禧摸著地圖,她就知道就只剩下一個方向可以竄的了——西安。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有網友問: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為何不回東北而西逃陝西? 這就要說我們的歷史書問題了,對八國聯軍戰爭同時,俄羅斯出動17萬大軍入侵東北說的太少了,很多網友都不知道這個事情。

從1900年6月,一直戰鬥到1900年10月,經過4個月戰鬥,17萬沙俄大軍奪取了整個東北。清朝在東北駐防的所有精銳部隊,一共6萬軍隊全軍覆沒。

而八國聯軍戰爭是1900年5月-9月,也就是說慈禧和光緒根本不可能逃亡東北。因為東北也已經失守了,在北京附近是5萬八國聯軍,在東北是17萬沙俄軍隊,可以說是東北的列強惡狼更多。

唯一安全可以逃亡的地方實際上,就剩下了西安。在西北清軍還有一點實力可以保護慈禧。但是1900年的兩場戰爭,徹底動搖了清朝的統治。如果沒有1900年的這2場戰爭,清朝很難在1911年最後滅亡。

首先是17萬俄軍將清朝唯一編練好,保持戰鬥力的4萬東北駐防八旗軍全部殲滅了。連同八旗最後可以打仗的大批中級軍官全滅,造成了戰鬥力斷層,短時間內再也無法恢復。

第2個點,就是清朝當時的中央軍武衛軍,武衛軍5個軍,4個軍全滅,就剩下了躲避在山東的袁世凱武衛右軍還存在,也就造成了最後清朝北洋新軍全是以武衛右軍為基礎,導致袁世凱徹底做大。


深度軍事


網絡上有個段子,說中國民間美食界有四大天王,分別是諸葛武侯北伐、大明太祖討飯、乾隆皇帝南巡、慈禧太后西逃,分別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為民間美食屆的商家提供了炒作的平臺。前三人的活動路徑都可以理解,唯獨慈禧太后的西逃讓人很費解,難道慈禧老太婆除了往西逃命外,她就沒別的去處了麼?

是的,從當時的時局來看,除了往西,她還真的沒別的地方可以逃了……


首先是往北,也就是回東北老家。這是一條死路,真的會“死人”的路。

其實慈禧太后曾經往北逃過,就是英法聯軍進北京時,他隨咸豐皇帝北逃承德。但那一次是咸豐皇帝的選擇,當時慈禧是貴妃,跟著走而已,沒有選擇權。這一次八國聯軍進北京,已是今時不同往日了。因為當時沙俄勢力已進入東北,並且還在東北修了中東鐵路。而沙俄又是八國聯軍之一,派了十七萬大軍入侵中國東北。(是八國聯軍中派遣兵力最多的國家)

這十七萬老毛子從三面入侵東北,把清軍駐守東北的旗營兵全部消滅,硬是從黑龍江一路殺到了旅順口。在當時,像張作霖、馮德麟這樣的鬍子(土匪)都沒少跟俄國毛子幹仗。那麼這群禍害東北的老毛子是被誰趕走的呢?別驚訝,是被小日本趕走的。日本鬼子趕走了老毛子,然後他們留下來了。

因此,慈禧太后還敢再去承德,繼而出關到東北,不僅迴旋餘地小很多,而且還有可能被沙俄活捉。搞不好就是一杯毒酒賜死!



那麼往南呢?對不起,東南幾省督撫已經與英國簽訂了東南互保。慈禧當時還不清楚李鴻章和張之洞等人的目的,讓她往南,她還沒有那個膽子。

值得一提的是,東南互保是六月份籤的,而慈禧是八月份出逃的。當時清政府要求南方各省勤王,南方督撫紛紛私下裡和列強簽訂互保條約,都不奉詔。因此東南互保的內容,慈禧是知道的。但是當時北京已經失控了,慈禧拿這些南方督撫也沒有辦法。後來慈禧對互保的幾個人恨得牙癢癢,想報復。只不過李鴻章、劉坤一(兩江總督)、許應騤(閩浙總督)都在慈禧迴鑾前後去世了,逃過了一劫。

那麼往東逃呢?別鬧了,八國聯軍就是從東面來的,往東就是送死。這樣算下來,慈禧就只有往西一條路可選了。



據記載,慈禧從德勝門逃出北京城,走的是居庸關、懷來,張家口一線,她在這裡也停留了一些日子。很明顯,她在考慮去哪,在想要不要去承德,畢竟去過一次。但後來想了想,還是決定去山西,繼而再去西安,在西安重建統治中樞。在當時,去西安起碼有兩個好處。

第一、西安並不屬於列強的勢力範圍,去了西安就有與八國聯軍談判的資本。

第二、西安還有清軍駐西北的旗營兵,雖然戰鬥力不強,但有也總比沒有強。

巧合的是,當年甲午戰爭期間,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提的遷都地點也是西安。維新派認為與其賠兩億兩給日本,還不如遷都西安!跟日本人打持久戰,還特麼不信了,小日本他還能打到西安?結果這份上書被棄與一邊,沒有采納。然而僅僅過了五年,慈禧太后就被趕到了西安。

這就是典型的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嘛!當年若是跟日本硬氣一點,打贏了戰爭,哪有後來的連鎖反應,搞得戊戌變法、庚子國難一起扎堆的來。這當年不願意到西安吃苦,後面還是要吃苦。逃不掉的命數……


Mer86


這個題目突然讓我想到了,好像晚晴時期真的很盛行逃跑的文化,當初咸豐是跑到熱河了,慈禧光緒是跑到了西安,而大清最後一位皇帝溥儀更是緊跟祖宗的逃跑文化,一溜煙的跑回了東北老家,而且是認賊作父,助紂為虐,真可謂是荒唐至極。

說到慈禧太后為什麼要逃往陝西呢,而不是像丈夫咸豐一下逃回熱河或者東北老家呢?難道慈禧太后當時真的是慌不擇路的隨便選了一個方向就出逃了嗎?我感覺不是的,因為這是慈禧太后不得已而為之的一個選擇罷了。首先當時的局勢我們來看一下,八國聯軍當時已經是佔領了北京城,大清的天下就像1644年明朝一樣的絕望無助,不過當時的崇禎皇帝沒有選擇逃跑,而是很有骨氣的以身殉國了,雖說有點一根筋,但是骨氣這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我們再來看一下清朝的發源之地東北開看,感覺是最適合逃回去的地方了,因為是老家,總歸是心裡安心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此時的東北已經不是當初的東北了,咸豐時代的北極熊,沒出多少兵就弄走了不少清朝的土地。到了慈禧要逃跑的時候,北極熊已經是揮兵南下,佔領了清朝的發源之地。如果當時慈禧要是還是逃往東北老家,那可真就是剛離虎口,又上狼窩了,所以慈禧很自然的不會選擇出逃東北。再來看看當時的南方,隨著太平天國的失敗,曾國藩的湘軍已經開始自成一家了,雖然最後曾國藩為了打消朝廷的猜忌自解了兵權,但是漢人勢大的態勢已經成為定局。

在接下來清廷像列強宣戰之後,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更是打著慈禧和光緒帝已經被義和團抓住的旗號,不聽清廷的命令,最後還與各個參戰國達成了互不侵犯的協議。東南互保使清朝的顏面掃地,更意味著這些個地方已經沒有實際的控制權了,所以當時慈禧就更不敢往南方逃跑了。而此時天津是各國登陸的地方,天津以東就是大海了,總不能讓朝廷在大海上建立政權吧,這也是不是現實的。然後東北老家還住著北極熊,國都北京城更是住著一幫強盜,南邊是一幫以下犯上臣子的天下,所以當時慈禧真的是沒得選擇,只能一直往西出逃了。其實當時慈禧出逃的時候曾與王公大臣商議在太遠先住下,看看北京的談判情況在意,沒想到當時的八國聯軍氣勢洶洶,嚇的慈禧直接一口氣就逃到了西安。由此來看,當時慈禧往西面出逃確實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了


起名不知道叫啥


本打算看看在美食版塊大家有什麼好吃的,好對付一頓午飯,竟然刷到了歷史。。。

我不知道這裡面的內在關係,就從歷史的角度回答一下吧。


東北作為大清的龍興之地。位置相當特殊,也許是我們看中國地圖太久。如果盯住局部的話就明白,東北其實是一個突出部,夾於沙俄和日本勢力範圍之內。往東北跑,那是不想活了。


其次東北三省在滿清時代很長時間內是一種半封閉的狀態,除了幾個將軍,並不能為流浪政府提供有效的支持。所以東北在實際上象徵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為什麼往陝西跑?


這個其實最大的原因在於,從北京到山西再到陝西是一步一個坎。太行山、呂梁山、黃河都是在古代難以逾越的天塹。所以很多時候,往往有人說,民族危難時,往往是山西陝西挺身而出,慈禧是、我軍也是。


陝西這個地方雖在西北,但是又富饒的關中平原,同時還連接著西南的戰略縱深。是戰略要地,如果陝西攔不住,那就還有成都。所以他只能往這裡跑,最安全,也是最穩妥的。


從北京到山西再到陝西再到成都這是不一條黃金線路,進可反擊,退可自保。名垂青史啊。


短刀客


不逃回東北的原因主要是此時10多萬沙俄大軍正在入侵東北,跑去送死嗎。二是慈禧必須逃到一個能掌控局勢的地方。

1891年2月,沙俄決定修建通向遠東的西伯利亞鐵路,同時開始規劃一條穿越東北的支線鐵路,以便更好的控制吞併東北。

1896年,沙俄借甲午戰爭之機通過借款等方式迫使清政府接受了沙俄在東北修建鐵路的要求,這就是後來著名的中東鐵路。

中東鐵路於1897年開工,義和團運動興起後,沙俄將此視為入侵東北的良機,沙皇一方面派少量軍隊參加八國聯軍,一方面迅速抽調了13.5萬大軍以保護中東鐵路的名義入侵東北,並大肆屠殺驅趕沙俄境內的中國人,製造了海蘭泡慘案等事件。

慈禧逃離北京之時,沙俄軍隊正在東北燒殺搶掠,東北全境都處於沙俄威脅之下,慈禧要是逃回東北,正好羊入虎口。

另外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不同,此時清政府對地方督撫的控制能力已經大為下降,慈禧必須到一個相對安全,而且利於控制局面的地方。相比地處一隅的東北,西安地處腹地,可以輻射陝甘、四川等地,顯然更合適。而且西安有潼關之險,後面還有四川可退,所以慈禧選擇西逃西安也就不奇怪了。

入侵東北的沙俄軍隊
海蘭泡慘案


不沉的經遠


說到慈禧和光緒的逃跑路線,那可是大有講究。

試想,今天我們出門旅遊,還要查地圖選路線,平民百姓尚且如此,那貴為九五之尊的慈禧和光緒就更應該好好琢磨一下逃跑路線了。不僅是慈禧和光緒要看,好吧主要是慈禧在看。還要文武大臣幫忙一起看!

那麼,看來看去,為什麼要選擇西去而不是回老家東北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北方:長城以北盡為沙俄所有

19世紀末,沙俄沙皇尼古拉二世制定了一個罪惡的旨在瓜分我國的“黃俄羅斯”計劃,此計劃從新疆清俄邊境的喬戈裡峰直到海參崴劃一條直線,將此以北的土地全都劃歸俄羅斯。

為了實現這一計劃,從1891年開始,沙俄開始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意圖將侵略的魔爪向我國延伸。

1896年6月3日,李鴻章與沙俄簽訂《中俄密約》,沙俄獲得中東鐵路的修建權,勢力開始延伸到東部腹地;

1896年開始,沙俄開始向外蒙古滲透,各種探險家、考察隊、資本家蜂擁而至。沙俄逼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條約,使其在外蒙古擁有稅收、採礦等種種特權;

西北方向,1898年,沙俄從清朝國手中奪去大部分帕米爾高原。

1900年7月,借八國聯軍入侵之機,沙俄製造了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隨即沙俄開始多路入侵東北,1900年10月1日,沙俄佔領東北全境。

此時的慈禧一行,要是向東北跑,那就是自投羅網。

事實上,除了東北,正北的蒙古、西北的新疆,都在沙俄的控制下,慈禧向北無路!

2、南方:東南互保和英法入侵

甲午戰爭後,列強掀起了瓜分清朝的狂潮,除了沙俄佔據東北,英國控制了長江流域;法國控制了雲南兩廣;日本控制了寶島福建;德國控制了山東。

1900年6月,義和團運動興起,英國深恐義和團南下波及其勢力範圍長江流域,便策動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和列強合作,經買辦官僚盛宣懷的牽線策劃,再由上海道餘聯沅出面,與各國駐滬領事商定《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規定上海租界地區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內地地區歸各省督撫保護。

此舉讓東南各省事實上脫離清朝的控制。

等到慈禧向11國列強宣戰後,此時的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及山東巡撫袁世凱,立即和各參戰列強達成協議,這就是“東南互保”事件。

東南互保的根源,是太平天國運動導致大量的漢族官僚崛起,他們有了強大的軍事實力,自然也就具備了和清朝叫板的資本。針對這一事件,慈禧無力阻止,只能聽之任之!

東南互保的省份包括山東、安徽、江蘇、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這些地方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已經是事實上的獨立王國,且有列強勢力的參與,慈禧是萬萬不能去的!

3、向東:八國聯軍自東邊來!所以萬萬不能去!

所以慈禧能去的,就是列強在華勢力範圍中留下的一片區域:


1900年7月21日,慈禧攜光緒、隆裕皇后及大阿哥溥儁等出神武門,經德勝門,自南口越居庸關“西巡狩獵”。經懷來、宣化、大同、懷仁、陽明堡、沂州、太原、祁縣、平遙、霍州、平陽、臨晉、蒲州、潼關、華陰、華州、渭南等地,於1900年7月4日抵西安府,前後歷兩月有餘。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東北至遼東是慈禧與光緒祖先的“龍興”之地,滿清入關以後,對於自己幾十萬人能否征服過億人口的明朝甚為憂慮,時刻準備著跑回老家。

等滿清站穩腳跟後,自然對自己的“龍興之地”嚴加看護,在1638年,順治三年,多爾袞頒佈了“禁邊令”,並且修築了隔離牆,先挖八尺深的壕溝,旁邊種上柳樹,再用藤條把柳樹連接起來,綿延1300多公里,這條邊界牆又叫“柳條邊”。

“禁邊令”實施的後果就是東北人口急劇下降,從明朝末年的三百多萬,逐漸減少到清初的一百多萬人。地廣人稀,守不住東三省。

禍不單行,17世紀的大清偏偏遇到了迅速向東擴張的俄國。

俄國起源於1294年的莫斯科公國,最初隸屬於金帳汗國,蒙古人需要有一個國家出來做代理人,管理眾多公國,並且負責收稅,莫斯科公國很榮幸擔當了此項任務。

伊凡三世在位期間,統一了亞羅斯拉夫、羅斯托夫、諾夫哥羅德公國,結束了金帳汗國二百年的統治。

瓦里西三世主政時,又進一步統一了周邊所有的公國。

1533年,北元和欽察汗國的滅亡使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出現了權力真空,俄國迅速越過烏拉爾山東擴。

1652年,順治元年,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清廷隱忍,以防守為主。

1685年,康熙平定三藩之後,決定對沙俄開戰,1686年,雙方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了外興安嶺和額爾古納河北部為界。

到了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雙方簽訂《布連斯奇條約》,雙方平等確定了雙方邊界。俄國面對強大的清帝國,無計可施,東擴受阻。

俄國重回西部,繼續擴張。

1700年,彼得大帝與瑞典爭奪芬蘭灣出海口。

1768——1791年打敗奧斯曼帝國,吞併北高加索、烏克蘭、克里米亞,獲得了土耳其海峽的出海口。

1855年,英、法、奧斯曼帝國擊敗了俄國,挫敗了俄國奪取黑海的努力。


此時,俄國有把目光轉向了東方,因為東方大國經過鴉片戰爭後,積貧積弱的本質暴露無遺。

1858年——1860年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使俄國獲得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大片領土,並且獲得了太平洋的天然良港——海參崴,隨即更名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東方擴土”。

1894年甲午海戰,中國敗於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賠償兩億兩白銀,割讓臺灣、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割讓“龍興之地”遼東半島。

眼看日本不斷崛起,企圖獨佔東北,李鴻章憤憤不平,又使出了了多年與列強打交道練出的絕招——以夷制夷。

李鴻章打算在東北引入俄國勢力,俄國人表現也不錯,他也不想日本人在東北一家獨大,就聯合德國和法國對日本施壓,要求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方法就是讓清廷出銀三千萬兩贖回了遼東。

這樣一來,清廷上下覺得聯俄抗倭這一戰略可以實施。於是就派李鴻章藉機給尼古拉二世加冕祝賀的機會,出訪俄國。李鴻章與尼古拉二世簽訂《中俄密約》,清廷允許俄國修建經過黑龍江、吉林到達海參崴的鐵路,做為回報,俄國承諾發生戰爭時,幫助清廷運兵。



西歐諸國不想在華利益受損,爭相邀請李鴻章訪問本國,李鴻章接著開始了一年多的西歐遊歷。

俄國目的達到,短短的4年蜜月期之後,俄國人翻臉,一方面加入瓦西德率領的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一方面又獨自行動,派出13萬人的部隊從璦琿、旅順、雙城子、伯口四面出擊,三個月之後佔領東北全境。


1901年,《庚子條約》簽訂,按照約定,俄國人必須撤出在東北的軍隊,但是俄國人賴著不走,直到四年之後,英日聯盟建立,日俄戰爭爆發,俄國戰敗撤軍。俄國人走了,接下來就是日本人控制東北。

從這裡可以看出,1900年慈禧逃出北京城的時候,老家東北已經物是人非,想回也會不去了。

那向南逃跑怎麼樣?不行,南方諸省,洋人的勢力更強大,並且此時南方江浙、山東各個大員在李鴻章的倡議下,推行《東南互保條約》,在洋人堅持要懲辦禍首的呼聲下,向南走,無異於羊入虎口。

所以,慈禧只能西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