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死後,瓦剌為什麼不捲土重來?

邵世敏


首先,當時的瓦剌沒有堅強的領導核心。元朝潰退之後,在蒙古高原後建立了北元。如果他們勵精圖治,還是有可能打回關內的。可是,他們內部不團結,公元1402年,北元分裂成韃靼和瓦剌兩個部落。蒙古內部開始陷入了連綿不斷的內訌之中。

蒙古族崛起的時候,先有成吉思汗,後又有忽必烈帶領他們南征北戰。但是,在明朝滅亡時,蒙古族內部已經是一盤散沙,各個部落經常發生戰爭,自己人不服自己人,這樣一來,肯定不能一致對外。

其次,歷史不給他們機會。明朝滅亡時,滿族已經開始崛起了,而且滿族進步神速,軍事力量大大的增加,對外擴張的野心,咄咄逼人,滿族時刻想要消滅瓦剌等蒙古部落。和滿族相比,當時的瓦剌就像年邁的老人,根本就沒有進取的精神。

公元1604年,林丹汗繼承汗位。科爾沁部、扎魯特部歸附了滿族建立的後金。土默特、喀喇沁、兀良哈等部也投奔了後金。蒙古族四分五裂已經成為定局。

其實,瓦剌不是沒有夢想,但在當時的形勢下,瓦剌的大勢已去,他們根本無法重現祖上的榮耀。
公元1635年,林丹汗的妻子和兒子歸降後金,交出大汗印信,整個漠南蒙古完全納入了後金的版圖。蒙古族在自己的老家也說了不算了,再次入主中原沒了前進基地,而且受制於人。

土木堡戰爭結束之後後,于謙在戰後的國家建設上也有著卓越的貢獻,使國家得以沒有因戰爭的重創而導致內亂,于謙一生為官清廉,剛直不阿,但因朱祁鎮的奪門之變成功,幫助其奪門之變的徐有貞,石亨,曹吉祥也受到了朱祁鎮的信任和封賞,于謙的歷史使命也落下了帷幕。後受到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的重重陷害,于謙被朱祁鎮處死。

于謙死後不久,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的明爭暗鬥也開始了,開始的很快,結束的也很快,穩定的朝廷也因為這三人弄得烏煙瘴氣,明英宗朱祁鎮後悔了,後悔當初輕信佞臣所言,殺害忠良,但他終歸是皇帝,就算犯錯了也不能承認,他的兒子明憲宗即位後恢復了于謙的官職,賜祭。于謙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就如同他寫的那首著名的《石灰吟》,明朝因為于謙的存在沒有國破家亡,使朱氏江山得以延續下去,沒有成為如同南宋那樣,只可惜後因奸臣陷害,而丟掉性命,如果於謙沒有那麼早的離去,明朝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歷史結局。


公元前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我們先看看,當時的瓦剌為何一下子那麼大膽子,敢於直接搞明帝國的帝都,1449年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開始準備收拾一下有點不安分的瓦剌,明軍這邊號稱五十萬大軍,實則也不過是25萬多,畢竟歷史上大的戰爭,都喜歡瞎咋呼,而此時的瓦剌據說也不過6萬,但是卻早已做好了戰前的準備。

然而此時的明軍不同,二十多萬大軍像是放羊一樣,根本沒有什麼防備,總之都是低著頭趕路,卻被瓦剌大軍偷襲。結果二十多萬大軍頓時開始亂了起來,結果被一邊倒的屠殺,這一戰下來,明軍大敗,而且明英宗還被活捉。

明英宗被活捉啊,這是什麼概念?但是據記載,瓦剌抓了明英宗後,沒用多久便是攻下了的帝都方向的幾座險城,直逼帝都,此時的帝都早已空虛,只留下了一些被老弱病殘,前來勤王的軍隊,還在路上,根本沒時間。

後來于謙力排眾議,要求拱衛京城,最好能堅持到勤王的軍隊前來,結果可好,勤王的軍隊還沒來多少,瓦剌軍隊被擊潰,後來于謙接勤王軍隊之力,直接將瓦剌趕出了長城之外。

同時瓦剌為了表現自己投降的誠意將英宗皇帝放了回來,殊不知瓦剌人的手段蠻陰險的,因為當初為了鎮住京城的亂局,明代宗上位,明英宗稀裡糊塗的成為了太上皇,此時明英宗歸來算什麼?畢竟一山不容二虎,後來果然明英宗發動了奪門之變,再次當上了皇帝,明代宗被囚禁,于謙被殺死,再看此時的瓦剌,被擊潰之後,也是損傷慘重,反觀明朝這邊,重新重兵防守,畢竟兵員對於大明帝國來說不是個事兒,但是總之朱棣留下來的一眾能臣之死,讓大明朝肉疼了太久,明朝有點大傷元氣。


北派說書人


因為不但于謙含冤而死,瓦刺的也先在前兩年也掛了。也先為什麼死了?是他自己把自己作死了,原來他頂上有一個傀儡大汗脫脫不花,並娶了也先的姐姐,也先作為太師掌管實權。但也先感覺自己腰桿硬了,要求脫脫不花立他姐姐生的兒子為繼位者,脫脫不花沒答應他,兩人就打起來了。也先打敗了脫脫不花,脫脫不花逃到兀良哈被殺。也先感到沒有對手了,就立自己為大汗,這是也先的頂峰,也是衰敗的開始。

據瞭解,在蒙古稱汗的一般都是成吉思汗的皇族,也先的瓦刺原來是大臣的部落,你掌實權可以,真要稱汗的話威望還是不夠。兩年後,瓦刺的知院阿刺殺了也先。而後,韃靼部又殺了阿刺,權力又回到蒙古的皇族一派中。瓦刺也就此衰落了,分裂為杜爾伯特和準噶爾兩部分。試想,陷於內亂的瓦刺哪有能力再進攻明朝。

另一方面,北京保衛戰後,明朝對瓦刺作戰佔據優勢,而且採取守勢,瓦刺沒有攻堅能力,往往無功而返。同時,明朝掐住了蒙古人的經濟命脈,就不與他們互市換東西這一招,蒙古人就缺少生活物資,因為他們除了牛羊,沒有什麼物產,寒冬再凍死一些,連日子都過不下去,更別提打仗了。

由此看來,于謙指揮的北京保衛戰是明朝對瓦刺的轉折點。如果失敗了,瓦刺就佔據北方了。但于謙力挽狂瀾,畢其功於一役。瓦刺從此再無可能複製“土木堡之變”,其後其他蒙古部落也沒有對明朝形成威脅。可惜的是,拯救明朝的功臣于謙死在勝利之後。


瀾石記


簡而言之,那時瓦剌首領也先去世已有兩年,蒙古高原短暫的統一宣告結束,東蒙古勢力趁機西進,進而佔據漠南。瓦剌內部四分五裂,無暇也無力南進。

在明朝之前,瓦剌就已活躍在蒙古高原上。在也先統治時期 , 其勢力達到巔峰,控制範圍西起中亞 , 東至朝鮮半島,北連西伯利亞之南端,南臨明朝邊境。

明初元庭退居漠北後,蒙古大汗權力漸衰,蒙古分化為韃靼、瓦剌、兀良哈三個互不統屬的勢力。韃靼又稱東蒙古,遊牧於貝加爾湖以南 , 大漠以北之地。

明初,瓦刺在猛可帖木兒(明稱鬼力赤)率領下,勢力迅速發展,大有與北元分庭抗禮之勢。脫古思帖木兒被藍玉擊敗之後,為瓦剌支持的也速迭兒所殺。

至此,大汗權勢低落,成為東西蒙古部落爭權奪利的工具。建文年間,瓦刺首領猛可帖木兒弒殺額勒伯克汗,包括阿魯臺在內的蒙古大部皆歸附於瓦剌部。

當時以本雅失裡、阿魯臺為代表的東蒙古勢力和以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為首的瓦刺勢力,皆與明朝保持往來。東蒙古勢力欲擊敗瓦刺,號令整個蒙古。

馬哈木等自然不甘心臣服東蒙古,意欲東進稱雄漠北。明朝一面與雙方友好互通,一面採取平衡手段,以使雙方保持勢力均衡,進而求得北方邊境之安寧。

永樂年間,明朝先是與瓦剌擊敗阿魯臺和本雅失裡,後又轉而扶持阿魯臺,共同對付瓦刺。在永樂十二年,明軍在土拉河畔擊敗瓦刺軍 , 馬哈木勢力西退。

之後阿魯臺又崛起,明朝又轉而支持瓦剌,三次遠征阿魯臺。永樂十六年 (1418年) , 馬 哈木之子脫歡襲爵順寧王。他統一瓦剌三部,五年後擊敗阿魯臺部。

宣德九年(1434年),脫脫不花王子率眾擊敗阿魯臺。之後脫歡又襲殺阿魯臺,其殘部逃亡至亦集乃一帶。正統三年(1438年),脫歡立脫脫不花為可汗。

此時的瓦剌勢力已掌握蒙古軍政大權,其勢力西至阿爾泰山之南,東及兀良哈三衛 , 南鄰明朝邊境。正統四年,脫歡去世 , 其子也先襲位,瓦剌達到巔峰。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軍分四路進攻明朝邊境。也先主力進攻大同,阿剌知院率軍進攻宣府,脫脫不花率部及兀良哈進攻遼東 , 另一支進攻甘肅境。

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率領二十萬明軍精銳親征瓦剌,對外號稱五十萬。由於明軍的錯誤指揮及部署,使得也先在土木堡盡殲明軍精銳,俘虜英宗。

土木堡之變後,也先率軍攻打明朝京師北京。郕王朱祁鈺在太后的支持下即帝位,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負責保衛大明京師,一個月後瓦剌敗退。

于謙成為大明的首功之臣,朱祁鎮回京被圈禁在南宮七年,後在石亨、徐有貞等人的策劃之下發動了奪門之變,代宗朱祁鈺被廢為郕王,朱祁鎮復辟成功。

明英宗復位的當月,于謙在崇文門外被斬立決。這年是1457年,就在兩年前,阿剌知院由於太師之位落空及二子為也先所害 , 於是起兵反抗,將也先暗殺。

也先被害一年後,東蒙古喀喇沁部打敗阿剌知院。瓦刺由盛轉衰,其地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後瓦剌出現內江 , 東蒙古勢力趁機進攻,迫使其遷往漠西。

韃靼從東邊對瓦刺步步進逼,察合臺後裔又抵制瓦剌向西發展。而這時的明朝又效仿永樂的手法,採取軟硬兼施的策略,平衡蒙古東西勢力,遏制其南移。

也先死後,瓦剌內部四分五裂。也先妻子者密失哈屯和長子率一萬部屬居於札布汗河附近,其母親及另一位妻子住在東蒙古,其弟侄等人投奔哈密忠順王。

而大多數瓦刺部眾在也先次子阿失帖木兒太師的率領下,遊牧於漠北地區。漠南大部分地區為東蒙古勢力控制,為了爭奪統治權,瓦剌與韃靼的衝突不斷。

再回到問題中,于謙去世後,也先被殺已經過去兩年。這時的蒙古高原已經失去短暫的統一時期,瓦剌內部四分五裂,退居漠北,其政權逐漸向漠西轉移。

而漠南已經被東蒙古勢力所佔據,明朝政府採取扶此抑彼的方法,使瓦剌與韃靼此消彼長。就整個局勢來看,明朝與瓦剌及韃靼此時處於一種平衡態勢中。

瓦剌的重點已經放在內鬥及與韃靼的爭鬥中,還要抵禦察合臺和窩闊臺後裔的勢力。因此,瓦剌已經失去南下進犯明朝的實力,而且漠南還夾著韃靼勢力。

綜上,于謙去世後的瓦剌,早已失去進犯大明的實力和機會。也先雖然一度統一蒙古各部落,但這一過程是短暫的,在他死後,瓦剌四分五裂,內訌不斷。


野史也是史


“土木堡之變”乃是明朝中衰的標誌,此役不僅導致京營主力和功勳、武將集團幾乎全軍覆沒,就連明英宗朱祁鎮自己也淪為了俘虜,彼時的明朝可以說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幸有于謙力挽狂瀾。那麼,明英宗復辟、于謙被殺之後,瓦剌為何不捲土重來呢?其實並非瓦剌不想,而是不能也。

△“土木堡之變”時天下形勢

也先取得“土木堡之變”的勝利,其實有一定偶然因素

明宣宗朱瞻基駕崩之後,年僅八歲的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天子雖然年幼,但內有太皇太后張氏管教,外有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輔佐,初期倒也延續了“仁宣之治”的繁榮。然而,隨著太皇太后張氏和“三楊”先後去世,長期受到壓制的宦官王振開始逐步掌權,終成巨患。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率軍南侵,明英宗朱祁鎮在權宦王振的蠱惑下率軍親征,而王振則成為了這路大軍的實際掌控者,就連成國公朱勇在王振面前也要膝行而前,戶部尚書王佐也被其罰跪不起。然而,正是由於這位獨斷軍政大權的王振,在接連犯下五個致命錯誤之後,導致了這場慘敗。

1、錯誤之一:貿然出戰,遭遇大敗。在得知明朝大軍抵達之後,也先見明軍勢大,遂收攏軍隊後撤,意圖將明軍誘入草原,利用騎兵優勢攻擊明軍。鎮守太監郭敬將也先後撤的消息上報後,大部分文臣武將均勸說明英宗撤兵,而王振則認為也先撤退是畏懼朝廷大軍,竟然下令繼續前行進攻,結果以步兵為主的明軍先鋒遭遇也先精銳騎兵,旋即遭遇大敗。

2、錯誤之二:慌忙撤退,未戰先衰。先鋒雖然戰敗,但此時明朝的主力卻足有也先七八倍之多,並非沒有一戰之力。然而,王振在接到前線戰敗的消息後,王振卻立即下令軍隊撤退,直接導致軍心士氣大損。即使如此,也先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也不敢掉以輕心,只能遠遠綴在明軍之後,而王振則令三萬騎兵斷後。

3、錯誤之三:屢變路線,兵困馬乏。隨著逐漸遠離前線,王振見也先並未追擊,便也放鬆了警惕,卻又突發奇想,請求明英宗在退兵之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從而上演一出“衣錦還鄉”。於是,朝廷大軍並未按照原先經宣府、過懷來、入居庸關的路線返京,而是向南過蔚州從紫荊關入關。然而,大軍向南走了一段之後,王振又擔心大軍過境會損壞自家的田園莊稼,因此又命令大軍北返,重新按照原來的路線返京,就因為這段繞行,導致士兵疲憊不堪。結果被也先找到了時機,瓦剌大軍立即對明軍殿後的三萬騎兵發動攻擊,結果兵困馬乏的明軍被“殺掠殆盡”,此戰直接導致明軍開始狼狽的向居庸關急速撤退。

4、錯誤之四:立於危地,被斷水源。8月13日,大軍逃至土木堡,而也先則率領騎兵緊隨在明軍背後,同樣來到了土木堡外圍。一路逃亡,明軍此時早已疲憊不堪,於是王振下令大軍在土木堡修整。兵部尚書鄺埜表示也先騎兵行軍速度極快,土木堡雖然地勢較高,但無泉缺水,不利於大軍駐紮,因此建議大軍加緊行軍,儘快返回居庸關再做修整,但卻被王振拒絕。也先見明軍停步不前,遂派軍隊佔據了土木堡之南十五里處的河流,斷絕了明軍用水,飢渴難耐的明軍挖井兩丈仍無用水,派兵前去取水卻被瓦剌軍所阻,大軍只好忍飢挨餓稍作休整。

5、錯誤之五:強敵在旁,自亂陣腳。次日,瓦剌軍隊包圍土木堡,不過對於吃掉明朝二十萬大軍,他仍然沒有把握,於是便先遣使詐和,並主動率軍撤退,用以麻痺明軍。明英宗對於也先的求和未做懷疑,遣曹鼐起草詔書,與瓦剌議和。王振見雙方已經罷兵,不等瓦剌軍隊遠撤,便下令大軍移營取水,大軍移動之時,飢渴難耐的士兵再也難以保持陣型,大家一哄而起奔向河邊,大軍隨即亂作一團。也先見狀,立即揮軍發動進攻,明軍倉促之下頓時潰敗。

經此一役,明朝二十萬大軍“傷居半,死者三之一”,明英宗朱祁鎮也被瓦剌俘虜,王振則被英宗護衛將軍樊忠用鐵錘砸死,包括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贏、都督梁成、王貴、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等在內的文武大臣、勳親武將被殺五十二人。

于謙死後瓦剌為何不捲土重來,實在是實力、形勢不允許

“土木堡之變”的消息傳入京中後,朝中頓時亂做一團,徐有貞甚至建議朝廷南遷避禍,幸有于謙等大臣力挽狂瀾,立即抽調山東各地軍隊入京,調運通州糧草入京,並扶立明代宗朱祁鈺繼位,這才在北京保衛戰中擊敗也先,避免了局勢進一步惡化。

△奪門之變、明英宗復辟

那麼,明英宗復辟、于謙被殺之後,瓦剌為何不捲土重來呢?其實有外因、內因兩方面因素。

1、外因:瓦剌實力難敵明朝。正如前文所說,也先之所以能夠大敗明軍,並非瓦剌實力有多麼強大,而是由於明軍在王振指揮下自亂陣腳,這才給了也先機會。要知道,此時距離明朝立國才不過八十年而已,且經過“仁宣之治”國力正處於巔峰時期,而明軍歷經靖難之役和明成祖五次北伐的鍛鍊,停止對外征戰才不過二十多年,戰力雖有下降卻也不至於難堪一戰。這點從明朝遭遇土木堡慘敗,卻能夠在北京保衛戰中迅速重振士氣,大敗瓦剌便能看出來。如果是正面作戰,瓦剌並非明軍的對手。

△也先

2、內因之一:瓦剌內亂也先被殺。瓦剌的崛起,乃是由於韃靼在明成祖北征中實力大損,以及明朝仁宣年間的戰略收縮,崛起雖然迅速,但卻根基不穩。而且,瓦剌在蒙元時期不過是黃金家族的姻親而已,他們並沒有過於顯赫的歷史,無法像黃金家族那樣擁有威望和號召力,只能通過武力來征服蒙古各部,雖然通過與黃金家族後裔察合臺汗國聯姻,獲得了一定號召力,但其內部統治仍然比較脆弱。而在北京保衛戰之後,瓦剌可汗脫脫不花與太師之間矛盾爆發,也先殺死脫脫不花自立為汗,直接激起了黃金家族及其擁護部落的反感,也先不得已之下向明朝稱臣換取支持,結果明朝不僅不承認其為瓦剌可汗,還因稱臣而導致聲望大損。而也先的重臣阿剌知院又因求取太師之位而被拒絕,再加上與也先有殺子之仇,直接於景泰六年(1455年)發動叛亂殺死了也先。

△瓦剌最終分裂為四部

3、內因之二:瓦剌衰敗韃靼西進。也先死後,其子綽羅斯·阿馬桑赤繼位,結果有載景泰七年(1456年)入侵察合臺汗國時後院起火,皇后哈尼木的兒子亦不刺忻和也裡牙思兩兄弟發動叛亂,此次叛亂雖然失敗,但瓦剌也就此實力大損。而在瓦剌衰敗的同時,黃金家族後裔卻在重新整合,並趁著瓦剌內亂之際趁機向西進攻,將瓦剌趕出了蒙古草原中部。衰敗的瓦剌最終於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分裂為準噶爾、和碩特、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四部,終明一朝再也難現曾經的榮光。

正是由於明朝國力尚且強盛,再加上瓦剌在明英宗復辟之前便已經在內亂中開始衰敗,而重新崛起的韃靼又忙於和瓦剌爭奪草原霸主地位,這才使得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捲土重來。


香茗史館


先擺兩個無可辯駁的事實:

  • 于謙死於1457年,

  • 也先死於1455年。

于謙被殺的時候,也先已經死了兩年了。

也先是誰?

綽羅斯·也先就是在“土木堡”之變中活捉明英宗的人,瓦剌的太師,也先只是瓦剌汗國的太師,不是可汗。

也先活著的時候,瓦剌的可汗脫脫不花是一名傀儡,也先的傀儡,但是,脫脫不花不高興做傀儡,試圖反抗也先,最後被趕跑了,脫脫不花又借兵打回老家,與也先大戰幾個回合,還是失敗而死了。

也先一橫心,乾脆不要傀儡了,然後自己篡位稱“可汗”了。

很多人不服氣,因為也先沒有可汗的血統也!

兩年後,也先在內部鬥爭中被暗殺了。

草原上的國家有一個特點,常常“國以人興”,一個英雄人物的死去,即是一個草原國家的死去。

也先一死,也先的國家瓦剌也就分崩離析了。

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也有大不同。

草原上的人民視草原分裂為正常現象,大家各有各的部落生活,好的很,被逼著“團結在一起”反而是痛苦的,不符合遊牧生活習性嘛!


中原之人視分裂為不正常。

雖然于謙死了,大明的將士百姓為了國家不分裂,是不會去反對朱祁鎮的,于謙的死並沒有導致大明朝分崩離析。

請問,已經分崩離析的瓦剌汗國怎麼可能有能力去進攻大明呢?


葭明通半瓶歷史


因為瓦剌已經哇涼哇涼啦!

一部《大明風華》,喚起多少明朝舊事,後人在懷想明朝強勢立國的雄壯以及永樂仁宣的四海昇平時,也無法迴避明朝在盛世之時遭遇的巨大挫折,這就是1449年土木堡之變。

作為明朝遭遇的第一個重大挫折,土木堡之變之所以“出名”,除了它距離明朝的仁宣盛世僅僅過了15年,可謂盛世劇變,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將大明北方精銳席捲一空,明朝自立國以來首次京師戒嚴,大明天子英宗更是淪為敵國俘虜,大明王朝陷入了亡國滅種的巨大危險之中。

不過,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就在大明王朝陷入風雨飄搖的危急時刻,兵部尚書于謙挺身而出,大義凜然怒斥南遷主義,力排眾議扶持代宗繼位,在極端危險的情況下穩定了軍心民心,為明朝京師保衛戰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明代宗的信任中,于謙嘔心瀝血整飭軍備、捨身忘死排兵佈局,終於在北京城下重挫瓦剌太師也先統領的五萬蒙古精銳,取得了京師保衛戰的輝煌勝利,英宗也在勝利之威下回到大明。

然而,于謙的忠貞為國並未得到應有的回報,就在英宗歸明7年以後,奪門之變爆發,英宗成功復辟,代宗在重病中一命嗚呼。

而作為代宗的“心腹”,于謙在英宗復辟後遭到了英宗集團的瘋狂報復,最終落得了斬決的悲慘下場。

作為大明帝國的柱石,于謙可謂真正的“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他的含冤落幕,使大明帝國失去了一位頂天立地的治世能臣,是大明帝國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

那麼,于謙被冤殺後,為何在北京城下折戟的瓦剌沒有捲土重來呢?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大明國威尚在

土木堡之變不僅僅使大明一戰失去了20多萬大明精銳,北方軍事力量被席捲一空,更使得明朝武將集團盡數被戮,從此文官集團獨掌朝綱,明朝陷入了重文輕武的不歸路,可謂真正的元氣大傷。

但即便如此,明朝實力也依舊強大,特別是對於瓦剌而言。

土木堡之變的爆發,直接原因在於明英宗的無知和太監王振的無能,作為農耕帝國,明朝在體量上要遠超瓦剌,遊牧政權瓦剌之所以能成功,除了也先的出色指揮,騎兵相比於步兵的優勢也是重要因素。

所以,土木堡的慘敗,本質上是一次偶然,而慘敗帶來的巨大損失,雖然使得明朝北方門戶洞開,但卻並不意味著瓦剌能夠趁虛而入甚至完全消滅明朝恢復大元榮光。

北京保衛戰的輝煌勝利,意味著即便二線部隊也能夠在巨大的災變中哀兵必勝。這種情況的出現,縱然有于謙力挽狂瀾的因素,但本質上還是因為此時的明朝距離1368年建國只有81年時間,在我國“王朝難壽300年”的歷史規律中,這意味著明朝總體上正處於上升期,階級的腐化尚未達到不可控的地步。也就是說,此時的大明帝國正處於壯年時期,土木堡之變的一記重拳也許讓它血流不止,但遠達不到一命嗚呼的地步。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瓦剌不識時務地捲土重來,即便明朝守不住北京,南遷的明朝也能夠通過巨大的體量徹底拖垮瓦剌,這對於瓦剌而言是真正的得不償失,所以敲詐點小錢錢才是正道。

2、瓦剌曇花一現

作為遊牧民族集團,瓦剌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疾風驟雨般的,這意味著瓦剌很容易東山再起,但也極其容易一蹶不振。

換句話說,瓦剌是承受不起失敗的,因為一旦失敗,先前的積累就會化為烏有,一切都會回到原點。

正是這樣的特點,所以瓦剌的每次軍事行動才傾巢而出,而且尋求速戰速決。因為本質上實力的不足,瓦剌的來去如風更有納粹德國閃電戰的某些特徵。

但高牆深溝的北京城豈是區區數萬騎兵能夠沖垮的?而只要一次這樣的失敗,瓦剌的所謂自信心就會瞬間蕩然無存。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而且更尷尬的是,瓦剌的首領也先是“太師”而不是“大汗”,相當於總經理,不是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這意味著也先更需要依仗軍事上的勝利確立所謂的權威,而一旦失敗,除了兵敗如山倒,更會使也先的地位搖搖欲墜。

北京保衛戰結束後,瓦剌元氣大傷,最高領導人孛兒只斤·脫脫不花嚮明朝稱臣。隨後韃靼部再度興起,瓦剌被迫向西域遷徙,退出蒙古高原,後稱雄西域,也就是後來的漠西蒙古。

瓦剌西遷後,明朝再度和韃靼對峙,並持續到1571年俺答封貢。所以,瓦剌在蒙古高原的迅速衰落,已經沒有了捲土重來的可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其實反推一下,徐有貞、曹吉祥、石亨等人為什麼敢殺于謙?他們不擔心於謙一死,瓦剌等人再圍攻京師一次?

是的,他們不擔心。因為瓦剌蹦躂不起來了,對大明沒有直接威脅了。瓦剌牛人太師也先死了,而且可能已經連白骨都找不到了。


也先於景泰6年就死於內部爭鬥了,也就是說于謙死的時候,也先已經死了兩年了。

也先的前半生很勵志,在正統4年,繼承了父親的職務,成了瓦剌的大汗,並且一路向東發展,征服了女真,勢力到達朝鮮北境。

他也超級幸運,原本只打算去明朝邊境打個劫,結果竟然打敗了傳說中的京師三大營,還俘虜了明朝的皇帝朱祁鎮。


這就使得也先飄了,雖然沒想過真的要恢復大元,但這讓也先覺得自己是完全有機會成為蒙古大汗的。

景泰4年,也先在擊敗蒙古帝國第26任大汗岱總汗脫脫不花後,僭稱“大元田盛大可汗”,建年號”添元“。啥意思?就是自己雖然不是“黃金家族”的,但是因為自己牛逼,打敗過甚至滅了北元的大明,所以我也先才是蒙古帝國的正宗。

可是別說蒙古其他各部了,就連瓦剌內部而言,“非黃金家族不可為汗”,這實際上就開始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內部危機。


也先還非說自己找到了元朝的傳國玉璽,還想讓大明送點賀禮。大明看準危機,縱橫捭闔。也先的部下阿剌知院在得到大明的支持下,最終暗殺了也先。也先一死,瓦剌就開始逐漸衰微。韃靼又開始此消彼長,後來瓦剌發生了分裂,逐步分化為杜爾伯特部和準噶爾部兩個主要部分,還有無數個小部落。


炒米視角


于謙死後的大明已不是當初的大明,瓦刺已非當初的瓦刺,四分五裂的瓦刺已經沒有發動大規模戰爭的勢力,更何況瓦刺的實際掌權者也先比于謙死的還早!

明朝的實力增長讓瓦刺有所顧忌,不敢輕易南下。

英宗復辟後,當即捉拿擁立代宗朱祁鈺為帝的兵部尚書于謙和吏部尚書王文。都御史蕭惟禎建議英宗皇帝以謀逆罪將於、王二人處死,英宗念及于謙在抵禦瓦刺和北京保衛戰中曾立下戰功,不忍心殺死。而奪門功臣徐有貞卻慫恿英宗說:“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最終於謙被殺棄屍街頭,並被抄家,家人充軍發配邊疆。


謙既死,而亨黨陳汝言代為兵部尚書。未一年敗,贓累鉅萬。帝召大臣入視,愀然曰:“于謙被遇景泰朝,死無餘資。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對。俄有邊警,帝憂形於色。恭順侯吳瑾侍,進曰:“使于謙在,當不令寇至此。”帝為默然。是年,有貞為亨所中,戍金齒。又數年,亨亦下獄死,吉祥謀反族誅,謙事白。——《明史·卷一百七十 列傳五十八》

于謙死後,英宗重用李賢、王翱等人,先後平定了石曹之亂,政治上得到了一定的安穩,在李賢等人的大力倡導下,英宗經過一系列改革,廢除了一切征斂,民力得以復甦。並停止一切內外採買,淘汰軍隊裡的老弱病殘,以節省國庫開支,大明國力日漸強盛,軍事實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瓦刺顧忌大明實力的增長不敢輕易來犯,也明白吃過一次虧的英宗自然有所防範,輕易南下勝算無幾。

也先死後,瓦刺四分五裂,再無發動大規模戰爭的勢力

也先是純正的瓦刺人,大汗脫脫不花雖是也先的姐夫,但他本人卻是韃靼人,是純正的成吉思汗嫡系宗室,二人向來不睦。脫脫不花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大汗,並無實際權力,太師也先才是真正的掌權者。也先覬覦汗位已久,一直找不到機會,因為脫脫不花拒絕拒絕立也先姐姐的兒子為太子,雙方發生了矛盾。也先懷疑脫脫不花大汗和明朝串通,想要謀殺自己,所以領兵攻打脫脫不花。

脫脫不花死後,也先在大明景泰四年(1453年)自稱“天聖大可汗”,以次子阿失帖木兒為太師,但也引起國內一些勢力的不滿和反抗。兩年後,因為沒有得到太師之位的阿剌知院率3萬兵馬攻打也先,也先被暗殺身亡。不久韃靼部的孛來又殺了阿剌知院,並將也先的母親和妻子擄走,以及也先的玉璽。沒有了也先的瓦剌日漸衰落,漸漸分為兩部,一部是其長子博羅納哈勒統領的杜爾伯特部,另一部是次子阿失帖木兒統領的準噶爾部。

阿剌知院僅僅用3萬兵馬就打敗了也先,由此可見,瓦刺真正的勢力其實一般,土木堡之變只不過是也先中了一注頭等獎而已。也先死後,瓦刺內部紛爭不斷、四分五裂,而此時的明朝國力日漸強盛,所以瓦刺不會再捲土重來了。

<strong>


古曲古風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這事咋說呢?瓦剌這就屬於火灶上的抹布,那叫個酸甜苦辣鹹嚐遍了。

所以您要說這事,咱就得把瓦剌的溝溝坎坎捋清楚了,才能弄明白。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瓦剌,這不就是元朝嗎?”

哎!這可讓你說著了,你說的不對。瓦剌是瓦剌,元朝是元朝,這倆沒有相似度的。

怎麼說呢?咱把這事往前推。

大明王朝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愣是把堂堂大元朝給打成了撮爾小國的北元,就這還不消停,最後大明開國將領最後一抹流星藍玉,帶著一幫子人把北元的老底也給掀翻了。

那麼作為北元的統治者脫古思帖木兒,這就慌不擇路飢不擇食這頓跑,一傢伙就幹到了土刺河。

那麼在這個地方,這位倒黴的統治者就遇到了他這家族的死敵的後裔也速迭兒。

話說這倆人的名字也夠饒的,大傢伙也不明白這倆人咋就成了死敵了呢?

就這事,咱還得從蒙古大汗蒙哥說起,話說當年他帶著大兵進攻南宋,這南宋沒有拿下,到是吃到了一顆石頭炮,這一擊算是要了命了。

得咧!那麼蒙古大汗這位置可就空下來了,那麼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倆競爭者,一個是哥哥忽必烈,另一個是弟弟阿里布格。

這倆人打生打死的,阿里布格戰敗,這就被囚禁到死了。

那麼這北元逃跑的統治者就是忽必烈的後裔,而這也速迭兒就是阿里布格的後裔。

這仇恨都累積了一百多年了,也速迭兒一傢伙就弄死了落單的脫古思帖木兒。

打這裡起,蒙古大汗的寶座可就落到了阿里布格這系的手裡邊。

但從這裡起出現了一個特別奇怪的事,只要是當了大汗的,這命都不長。

這黃金家族的最後一位繼承人在建文四年的時候,死掉了,這汗位最終就落到了大將鬼力赤的手裡邊。

當然這鬼力赤其實說道根子上,也是黃金家族的後裔,只是他這後裔屬於窩闊臺時期的旁支,這都過去了多少年,所以黃金家族的血統擱他身上,這水分可就大了。

那麼他這人對黃金家族沒啥感覺,所以自己個就把元這國號給廢了,換成了韃靼。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憤怒了:“彎彎繞啊!說好的瓦剌呢?這咋就跑出個韃靼來,玩呢?”

那到不是,您要想解決題主這問題,這韃靼是個繞不去的坎,這得介紹一下,再說咱得先把這韃靼和瓦剌分開不是,他們倆就不是一塊的。

瓦剌

咱接著聊,那麼韃靼算是繼承了整個北元的衣缽吧。但整個大草原不是他說了算,還有一個腦袋比較大的,這就是瓦剌。

瓦剌自稱衛拉特,他和蒙古人的關係開頭是並列的關係,在《蒙古衛拉特法典》當中就有條款雙方都不承認瓦剌是蒙古人。

只是後來,人們把這瓦剌歸到了蒙古的行列,這就變成了漠西蒙古。

而題主說的于謙這個時間點上,還沒有歸呢?所以這是兩波不一樣的人。

而且這瓦剌開始是接受黃金家族的管轄,現在他坐大了,就不想聽了。

最後俺提醒一下,這瓦剌其實就是後來的把清朝政府攪和的天翻地覆的準格爾。

那不用問了,這倆人一定誰也不服誰,這就是大草原上的倆敵人。

其實當時在蒙古草原上還有一股子勢力,那就是兀良哈三衛,也就是咱熟悉的朵顏三衛。

這波人其實就相當於大明王朝的僱傭兵,都是投降過來的蒙古人。

而這兀良哈三衛和瓦剌以及韃靼和都有聯繫,大明王朝這都知道。

為了省事,大明這就挑撥瓦剌和韃靼之間的關係,那麼韃靼這頭基本上是死仇,這沒得解。

而瓦剌這塊他瞧不上大明,但他覺得敵人的敵人暫且還能做朋友,所以就接受大明的資助。

所以瓦剌和韃靼他倆打的熱鬧,兀良哈三衛和大明只負責蹲在一邊看熱鬧這就成了。當然大明瞅著如果出現一邊到的局勢,他不介意揮舞著拳頭上去踩倆下。

所以大草原上是這麼個結構。

當年韃靼惹毛了朱棣,被朱棣親征給幹趴下了。而瓦剌跳出來蹦躂以為自己可以一家獨大,結果朱棣回手就把瓦剌給收拾了,讓大草原又恢復到了他倆勢均力敵的狀態。

那麼把這分析完畢,接著說咱的事,大傢伙就清晰了。

題主的事

咱說土木堡之變,其實瓦剌那也先撿了個大便宜,是大太監王振,這缺腦殼的瞎指揮下,才撈了這麼個勝利。

那麼接下來就是北京保衛戰。其實從這場戰鬥,咱也能看出來瓦剌真的沒有餘力再來一次。

好咱接著說。

北京保衛戰的主角,咱就不說了——于謙於大人。將北京九個城門洞分給了八個大將把手,而最後也是最慘烈的德勝門他留給了自己。

在北京保衛戰中,于謙發出了最後一道命令,不勝就去死,就將官服脫掉穿上了一身武將的鎧甲。

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戰鬥,于謙不僅把幾萬人的性命關在了城門外邊,還把自己送到了戰場最前列。

得意洋洋的也先,以為拿下了土木堡之變,幹掉了大明三大營精銳,就可以長驅直入北京城,他可真的錯了。

他弟弟帶著一萬先鋒部隊,撞上的就是三大營中留守北京城神機營的最後一點骨血。

憤怒已經遮擋了他們的眼睛,恥辱需要鮮血才能洗刷,他們只有一個要求——求戰。

作為第一波和敵人近距離拼殺的神機營上場了,大明的神機營真的不堪一擊嗎?

隨著神機營的火槍響起,一萬瓦剌大軍就躺在了神機營的槍口之下。

也先的弟弟也為他的傲慢付出了代價。

等待勝利的也先沒有等來勝利的消息,等來了一萬先鋒幾乎全殲,弟弟戰死的消息。

也先沒有去于謙的德勝門,他去了安定門,這裡被于謙安插了一位,決心用死來洗刷自己苟且偷生罪名的石亨。

因為就在之前的河陽之戰中,石亨和也先對戰中都輸掉了褲子,所有人都死了,只有他自己單人獨馬的跑了回來。

于謙的命令很簡單,要麼去死,要麼洗刷自己的恥辱。

石亨在大明騎兵壓根就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居然放棄了防守,首先發起了進攻。

“也先!爺爺來了!”

這也是于謙為嘛將最難守的兩個門,德勝門和安定門一個留給了自己,一個留給了石亨。

“麻蛋!領導都出去了!小兵還等什麼!混蛋的城門早關了!”

在也先眼裡,開頭這就是一幫子二流,或者是三流軍隊,結果到了眼跟前,這都是一般狼崽子。

也先跑了。

好吧安定門別想了,一幫狼崽子。

也先又挑了西直門。

好吧守這門的哥們叫孫鏜。咋說呢孫鏜這哥們有點倒黴,畢竟大傢伙都認為也先的主攻方向是德勝門和安定門,所以這倆塊的人員派給多一點。

那麼到他這西直門這塊,這人就少了點。

結果也先拿不下那倆門,就轉到他這裡了。

這傢伙拼殺的,孫鏜快頂不住了。他到是想逃,正對面是也先,屁股後頭是已經關上的城門。

“放我入城!”好吧這四個字成了孫鏜一身的汙點,他用了十二年的時間才把這汙點個洗刷掉。

當然回答他的是守城官:“放你進來,俺也是要掉腦袋的,你最好再堅持堅持,把敵人打退了,俺在城樓上幫你射箭!”

得!能夠進城的要麼是躺地上的屍體,要麼是戴著紅花的勝利者,挑一個吧!

“去死吧!也先!”孫鏜揮舞著大片刀又衝向了也先,最後撐到了石亨救場。

得嘞!也先的瓦剌大軍在北京這塊算是撞牆上了。

好吧,毫無懸念,也先的瓦剌大軍失敗了。也先的打算確實是想回頭再找大明的麻煩,畢竟咱都知道您要是讓一個人主動承認失敗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這最少讓他撞南牆撞個十次八次的才行。

但也行碰到了一個問題。

啥問題呢?也先雖然是瓦剌的實際統治者,但他只是個太師,而瓦剌真正的領頭羊是脫脫不花,當然是傀儡。

那麼這裡還有個三把手。

也先失敗之後,最高興的就是這脫脫不花和這三把手,本來答應在關外接應他的,結果他出關之後,這倆傢伙帶著大兵早跑了。

而損兵折將的也先,那怒火把腦子都快考熟了。隨後大明就收到了脫脫不花的求和。好吧瓦剌有內訌了。

要知道平息一場內訌可不是一兩天的事。等到也先將脫脫不花弄死,這都過去一段時間了。

而且您要知道,蹲在大草原上的韃靼他也不消停。

兩線作戰歷來就是兵家大忌。咋說呢後來的也先確實弄出了個強大的瓦剌帝國。但咱都清楚這高原上的強大,必須有經濟支持。

而他這經濟必須依附於中原地區,或者對中原地區進行掠奪。

那麼大明王朝有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呢?您自己想,北京保衛戰都能打下來,當然進攻不用想了,自保還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大明王朝就掐斷了也先的命脈——經濟。

後來也先到是想通過和親來緩解雙方的敵對關係。大明的回答很直接,俺家的閨女是多,但從來不是用來和親的,要麼打,要麼不打,你自己選一個。

所以瓦剌在也先死後,很快也就進入了衰退期,分成了四個部落。您就說吧,他都分了,咋打?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