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啃老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品多多VV


說個實在話,生活在現在這個社會,高房價,高醫療費,孩子高補課費,高油費,紅白喜事,升學宴,物業費,停車費,等等衣食住行,哪一樣不花錢呢!還能剩多少!工資漲的,夠的著物價漲價速度嘛!還別說,現在“啃老”已經是普遍現象了。老人不補貼些,現在的年輕人哪吃的消。70.80後面對高物價,各種繳費,現在都感覺太吃力了,更別說年輕人了!進個醫院,稍大一點的病,三五萬一個月花完。。。。。。。其它的開銷呢。


充電寶007


答:轉達社會學家剖析啃老蔚然成風的原因?!

1、經過實地調研畢業生們連就業都沒去何來失業?他們坦然地選擇啃老!?!

2、究其原因—— 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妄想坐享其成。

3、街道幹部說:“目前各小區啃老族非常棘手”!

4、上月頭條《天之驕女啃老動刀誰之故?》《天之驕子囂張啃老罵父母》頓時點擊量成千上萬。

5、孩子大學畢業理應立馬就業回報父母,怎麼可以邊啃老邊對父母無禮呢?

6、當今時代只要不怕吃苦,大學生就業崗位層出不窮。

7、早上起不來,按部就班不習慣。

8、沉迷遊戲、無法自拔。

9、性格孤僻不合群。

10、推向客觀,不在自身找原因,整體怨恨國家、社會等負能量。

11、《假如你三十歲》“假如你三十歲,那麼並不年輕,因為你的人生道路已經走完三分之一。”只要有責任心,工作的大門時刻為勤勞的青年敞開著!


綏格格


1.啃老應該是指:長期依靠父母、長輩 並且不希望自己獨立生活的人。還有一種是自己暫時還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主要靠父母接濟才能維持的人,稱為傍老。



2.“啃老”和“傍老”有一部分是官二代,富二代,對這些能啃起的就不說了。更大一部分是普通族群,他們啃老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太累、吃不了那份苦,也不想艱苦創業。就這樣一天天把自己青春“揮霍”掉。年老的父母很無奈,為了維持家庭生計,繼續或退休以後還要再埋頭去幹。有的多年積蓄都貼進去“割肉養子”

3.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嬌生慣養,長大了不願吃苦,父母也溺愛有加,就默認心甘情願被啃。



4.還有一部分是客觀原因,社會壓力確實太大,靠一個人或者小兩口買房買車、養小孩幾乎無法完成,只能被迫啃老。

5.無論啃得起老也好、不思進取啃老也好、被迫啃老也好。總之傷害的是父母、長輩,頹廢的是自己。“活該”受啃的父母不要談被子女孝了,基本的家庭責任,道義良知都喪失殆盡。這一社會現象的確令人擔憂!

感興趣話題,在評論區我們共同探討


一種責任


我月薪5000元,妻子月薪4000,但是很讓人失望的是,我也是一個啃老族,說起這些,內心還真的的不安和愧疚。


結婚的時候很父母住在一起,後來我們夫妻勉強攢錢湊齊了首付,買了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每個月要交4000元的房貸,這讓我們得生活變得十分拮据。

後來有了孩子之後,生活開支更是加大, 孩子一個月的消費就要一千多,我們夫妻沒有積蓄,只能靠妻子的3000元生活,有時候日子也經常是捉襟見肘。


父母的退休工資有6000多,平時的消費有小,所以父母經常的賙濟我,幫我看孩子以及負擔孩子的費用,我知道這是在啃老,有時候總覺得自己很沒用,但是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我是焱垚


為什麼在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啃老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確實,身邊的啃老族越來越多,但啃老的原因、啃老的方式和啃老的程度卻是各不相同。



我的鄰居有一個今年三十歲的獨生子,小夥子長得很帥,也懂禮貌,但初中都沒畢業就休學在家。談了十年的女朋友也沒工作,一直住在他家。

兩年輕人大事幹不了、小事不想做。父母也幫他們找到過工作,也資助過他們創業,最後都不了了之……

兩年輕人白天睡覺,晚上上網打遊戲,也不做家務。

如果父母有事,不能按時回來做飯,他們就叫外賣。



後來奉子成婚,婚房、裝修、家電、婚禮,全由父母承擔,應該把父母的積蓄搗得差不多了。緊接著生下了孩子,一切都是由老倆口承包。

老兩口在年青時,經歷了下崗,曾經下海創業也掙了一些錢。現在退休後都在外打工,不但養活一家五口,還承包全部家務。

因為老倆口有退休金加打工的工資,一家人的生活也還過得滋潤,還真感覺不到老倆口有什麼憂慮,反而是炫耀自己的幸福……



因為老倆口文化程度不高,也許是他們的認知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

兩個快六十歲的人,還能在外打工多久?如果他們不另外打工了,靠兩人的養老金來支撐一家五口的生活,生活水平會怎樣?

當他們年老體衰需要人照顧時,那養尊處優的小倆口能否撐得起這個家?

當他們有朝一日撒手人寰,連養老金都斷了的時候,留下來的三個人將何以為生?

到那時候,兒子和兒媳也都是人過中年,既沒學歷、又沒一技之長、也沒有工作經驗、更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當孫子也需要讀書成家,也到了需要大量付出的時候,這個家該何去何從?



為了逃避社會和職場的競爭,現在也有不少的高學歷的年輕人加入了啃老大軍。

中國有句古訓:富不過三代。

然而中國當今現狀是:不少的普通人家甚至是窮人家,卻培養出了“偽富二代”。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帖子:

如果你們不能養我一輩子,為何當初要對我那麼好?!



反觀動物界,其實動物之母愛,不亞於甚至於超越了人類之母愛……,

為什麼動物界沒有啃老現象?

如果仔細觀察動物們的生活,特別是動物的親子關係,就會對人類之所以會產生啃老現象的原因,恍然大悟。一定會覺得人類真該向動物們學習如何當父母……

慣子如殺子,溺愛等於毀滅……

為人父母者,當為孩子計久遠!

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應該鍛鍊孩子獨立生存和生活的能力!


謝謝閱讀。

歡迎評論、點贊、關注,互相關注,茫茫人海,別讓我們擦肩而過,讓我們一起分享生活的美好。


完璧


我倒是也想啃老,問題是不可能,父母在我13歲就離婚了,我是判給父親的,從初一開始我就是一個人在家,自己燒飯,自己洗衣服,自己去讀書,我是1986年的,父親在外面打工每個月給我50塊錢吧,學費是母親交的,父親喜歡賭博,反正一年到頭打工過年回家,就回家那一天有錢,晚上就會去村上賭博,反正從來沒有贏過,他是那種贏的時候還想贏,輸的時候想翻本,第二年出去打工的路費都是問別人借的,反正每年都是這樣,到初中畢業我就從來工作了,父親給我100塊錢的路費就再也沒有管過我了,我在外面上班他打我電話除了問我要錢沒有別的事,現在我自己已經結婚生孩子了,每個月還有給他800生活費,他在老家,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有這樣的父親,都叫我不要管他,我就是心軟,想想在家讀書的時候,他是家暴,我媽才離開的,後來家裡就我,他只要賭博輸了就拿我出氣,打我都已經數不清多少次了,我真羨慕那些可以啃老的人,有這麼好的父母,我爸不問我多要我就阿彌陀佛了,現在賺錢這麼難賺,每個月一號如果我沒有把錢打給他,他就會在一號晚上打電話給我,各種難聽的話都有,反正我也懶的跟他吵,也沒有意思,省點口水


歡子34087551


雖是獨生子,卻是堅決不啃老的擁護者和踐行者!

父母其實不缺錢,但買房買車通通沒有讓父母掏一分錢,婚後也沒有在父母家住過,逢年過節大包小包沒斷過,住的地方離得不遠經常過去看,這邊做啥好吃的了,買到啥感覺不錯的東西了,都會送過去,和他們相處也挺注意方式方法。唯一讓父母操心的就是因為有時候工作會忙,孩子小的時候讓他們帶過,因為是兩個孩子,我們都要上班,照顧不過來。

最後得到的結果卻令人崩潰,親戚藉著我有兩個孩子的情由,經常背地明面上說你不孝,生了孩子讓父母照顧讓他們受累了,並且在親戚們的不斷影響下,父母也認為你以後不想盡贍養他們的義務,這其實都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也是對我的一個極大打擊,畢竟我一直都在做事,也許他們覺得他們自己以前沒有盡到義務,或者是別的什麼原因。面對這樣的尷尬境遇,自己也痛苦過,難受過,但是後來想開了,就是鄧小平說的那句話,不爭論,大踏步前進!問心無愧就好,反正沒有對不起過誰,也許對於一群把黑當成白的人,你把自己說的再白,他都覺得你黑。所以不要爭論,不能被父母的朋友圈左右,他們對你的評論沒有任何價值。


287259220


父母的溺愛和年輕人的懶惰唄!我爸爸的朋友綽號“廖聾子”(耳朵聽力不好),他的孫女廖姑娘和孫女婿兩個人,孩子都在上小學一年級了,兩個人一天班都沒有上過,不是家裡太有錢,實在是雙方父母寵得太厲害了:廖姑娘的媽媽退休金二千多元,還在補習班打掃衛生一個月一千八;爸爸餐廳廚師,一個月三千多(廖聾子的兒媳和兒子)……廖姑娘的公公在工地上做架子工,一個月幾千萬把塊,婆婆在電梯房裡做保潔工,一個月二千二……雙方父母都只有這一個孩子,所以拼命為他們付出,孫女(外孫女)幫他們養大,供吃供住,還得給兩頭懶豬零用錢(聽說還不少呢),於是男的天天釣魚,女的天天逛街,兩個人閒來無事,還養了一條狗😡廖聾子只要一提到兒子家的事情,就會破口大罵,說今後可怎麼得了喲!要是這兩頭懶豬的爸爸媽媽們都死光了以後,這兩頭懶豬不也得餓死嗎?


鳳146983974


現實生活當中的啃老族越來越多,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想要的。慢慢的又演變成“拼爹”“拼家世”,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為什麼呢?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多人不懂來之不易的道理,漸漸的就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我們的父輩他們是吃過多少苦才能換回來一點自己想要的呢?中間的苦可能沒人能懂,因為他們自己都是在親身經歷著,想過上好日子。但是現在人們都是在想,我有錢,我有好生活,我要把我這些最好的都給我孩子,其實有時候這樣是害了他,影響了他的經歷和成長。不管是哪位父母都是這樣寵著自己的孩子,但是個人覺得應該是有一個限度,這樣該經歷的需要他自身去經歷,只有這樣,才能讓他領唔感受到。只是單方面的把最好的都留下,這樣讓人自身的“懶”乘虛而入,慢慢的會養成一種依賴,覺得這是我應該有的。這樣讓父母身體壓力和心理壓力更大,所以最不容易的還是父母,如果沒有處理妥當可能就會有“啃老族”誕生壯大。



煙雨涼城


因為享受當下,也因為目光短淺。

以第一人稱敘述:

小時候,我一直在父母的庇護下,喊爹喊媽就什麼都有了。上學的時候,一週回一次家,我不住家,所以週末兩天我總會享受到比以前至少一倍以上的父愛母愛,然後我又習慣了來自父母們更深的庇護。不上學了,走上社會,我有了工作,有過在外闖蕩經驗的父母知道工作的難,他們怕我吃苦,時不時會給我打錢讓我改善生活,所以我又習慣了,沒錢就會向父母張口。

他們會知道我在外邊天天床上手機,床下電腦,家內外賣,家外聚餐?入不敷出,月光月光月月光。花唄借唄信用卡,上旬花唄,中旬借唄,下旬信用卡,月底工資,月初父母。外賣方便,飯店真香,遊戲真爽,美女真多。好爽啊,這才是享受。

萬事有父母。兒時家長,今時父母。叫你家長過來,我能打個電話麼。

活在當下,享受當下。何時事,何時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