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入住养老院了,如何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内心独白?

老赵说养老


这个问题确实是目前千万个家庭所面临的大问题。养儿防老是中国五千年孝道文化的精神,但现实生活已让千万个儿女面对年老父母的赡养何去何从。目前42l家庭己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我们不是不孝,也想把父母放在家里共同生活。但是这可能吗?我们白天要努力工作赚钱,现在工作压力,竞争压力,儿女教育压力,已经压力山大。那有时间和空间及精力再去赡养4个老人。我们不是不孝,而是生活压力的无奈。亲爱的父母亲,原谅儿女的不孝吧!养老院才是最好的归宿,我们会常去看你们的!生活就是这样!


用户1270229405798


父母入住养老院,用一句话表达内心的独白。

我丈母娘因患老年痴呆症在南京脑科医院治疗三个月,回来后就安排入住了南京‘’欢乐时光‘’养老院,一年多过去了,我来说说我的感受。

丈母娘原来就有‘‘三高’’,喜欢没事往医院跑,医生的话就是最高‘‘指示’’,年纪越大,命越值钱。关键是经常深更半夜叫保姆打电话给我们(她有二个儿子,从不打电话给他们),说血压高了,头晕晕的了,心脏不好了,你说咋办。到医院老一套,量血压(年纪大的人有时候自己吓自己,一紧张血压肯定高),抽血化验,做核磁共振。最后就是挂水,这一圈下来天早已大亮,回到家,她呼呼大睡了。这种情况一个月总有3次,而且每次都在晚上12点以后,你说吃得消不?

这还不算,自己还偷偷背着保姆乘公交车说是去看朋友,下车后不知东南西北,认不得回来的路了,还算聪明,看见派出所请警察叔叔帮忙打电话接回家。还有一次深夜,偷偷开门溜出去了,跑到另外一个小区被保安发现了。2018年10月的一个深夜,保姆打来电话说丈母娘从床上跌下来了,我俩赶去一看,一只胳膊和大姆指不能动弹了,大小便失禁,头脑无意识,不能辨别事物,不认识任何人。赶紧送医院骨科打石膏固定解决骨折问题,三天后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治疗。经过三个月治疗,基本上恢复了,特别是自己能吃饭了,但记忆力明显下降,说过的话一会儿就忘了,季节、气候变换时喜欢乱跑(住院部是封闭式的),问她干什么去,她说去菜市场买菜,孙子一会儿要放学了(孙子都工作了)。鉴于这种情况,经全家人协商,决定把她送到养老院。

养老院,大家最关心的是服务和价格问题。当时的双人间4500元/月(现在5000左右),不包括空调费、牛奶、药等费用。

关于服务,我觉得还不错,护理员小谭小刘夫妇真的非常负责任,丈母娘有时会闹着要回家,护理员小谭就陪着她说说话,打打岔,一会儿就把这事给忘了。

在养老院里打饭、洗碗、洗澡、洗衣服、吃药(有的老年人把药含在嘴里,护理员一走就吐了,小谭小刘是把药放在老人手里,看着咽下去并张嘴检查确认后才离开)等,均由护理人员帮你完成,我常开玩笑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共产主义在您这提前实现了’’。丈母娘现在过得也挺开心,她常跟来探望她的亲朋好友说:‘’我现在上的是老人托儿所‘’。老年人在一起交流交流,说说笑笑,用她的话讲,比在家好。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在家那有这么热闹啊(说实话,到养老院的人大部分头脑都有些毛病,今天讲的话题,一会儿就忘了,明天再继续讲,所以,在一起天天有话讲,能不开心吗)。

养老院生活非常有规律,早上起床后做完早操才吃早饭,中午统一午休,晚上九点睡觉(有的八点不到就睡了),由于护理员帮助洗衣服,所以,老人们穿的都是干干净净的。说到食堂,很干净,每个星期的菜谱都写在黑板上,家属们可以看到,伙食还不错。

我们每个星期都去看看,烧点好吃的、买点点心、带点水果,偶尔带回家吃顿饭,她还急急忙忙闹着要回‘‘家’’,习惯了养老院的生活,把那真的当作自己的家了。

一年多了,丈母娘也没去过一次医院,养老院从来也没有打电话给我们,小事他们自己就解决了,比如说,丈母娘有点犯病会吵闹要回家,护理员小谭就哄哄她,带她在院子里转转,一会儿就把要回家的事给忘了。再比如,生病需要挂水,医院医生(养老院和医院都有挂钩,有的养老院就在医院旁边。)会上门诊断,挂水就睡在自己的床上,多方便啊。

啰哩啰嗦那么多,只是想说明一点,进养老院老人开心,家里人也省心。





南京一老人


把母亲送进了养老院,我哭了!就像当年送孩子去幼儿园一样,心里非常难受。母亲患了老年痴呆,脑血管栓了两次,一半身体不能动,基本不能自理了!在家里待了两年,不是不想照顾而是照顾不动。一次母亲表示要大便,而且很急,抱起母亲还没来得脱下裤子放到宫凳上,就已经拉出来了。心里急再加上臂膀有伤,力气用尽抱不动,再放回床上的劲也没有了,又怕摔着母亲,只能顺势把老母亲放在地上。在地上处理完了母亲的大小便,但是下来容易,上去难。要把母亲从地上抱到床上,真的是抱不动了。没办法打电话给老公,老公打车从单位赶来救急。痴呆的母亲经常晚上不睡觉,小便次数多,自己晚间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白天我又睡不着,这样过了一年多,自己的心脏开始出现问题了。看了大夫说要好好休息,不能劳累!真的是没办法,母亲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又出现问题。亲戚朋友说还是送养老院吧,至少晚间有人照顾能帮一下。亲自查看了多个养老院,最后终于找到一个专门照顾失能老人的养老院,每月4800元。护工的配备,就住环境,饮食搭配都非常好。尽管心中万般不舍,还是把老母亲送进去了。送去的当天,真的很心痛,很痛很痛!不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到!母亲在养老院待了三年了,精神状态比以前好了些,在养老院与人接触多了,头脑清醒了点。我的任务就是每天上午都要去养老院陪陪母亲,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减轻一下护工的负担,大家相互体谅一下毕竟照顾老人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有一点就是不能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就不再去看望了,说起养老院的老人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好好善待自己的父母,头顶三尺有神明,总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你!


扎西德勒818


其实父母住养老院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趋势,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上海老人平均寿命83了,拿我们家来说,父母都90了,他们生了我们姐妹2个孩子,现在家里请了个月薪4800的保姆,我和姐姐负责一大家子人的伙食。每天烧6/7人的饭,真累的够呛,我50多,姐姐60多,我们体力已经承受饱和状态了,有时身体不舒服都没时间看病,每天的工作就是往父母家赶,父母天天需要我们在身边,天天嫌弃保姆,最好保姆不要, 不要说养老院呢,父母那代人,除非女儿死了没人了,只要我和姐姐活一天,他们是不可能去的,现在老人还是很自私的,活着只有自己,我们没有自由,连生病自由都没有,世界很大也想出去看看,想去老年大学丰富自己退休生活,这些都不可能。我每天9点出去去父母家,买菜烧饭,下午陪大牌聊天,天天如此,回家4点、比上班累。去养老院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中国国情在变,时代在变,所以理念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去养老院要成为去幼儿园一样的必需的心态。祝福原天下的子女们有个开心老年生活。祝福天下父母都自立,自强的心态。


戴帽子的姐姐


我外婆被我爸妈送去养老院了,外婆今年87了,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不管她,我妈还要去外地照顾我哥的孩子,她现在一个人在家已经没有安全感了,生病了没人照顾,实在没办法把我外婆送去了养老院,刚开始说送她去她还担心离家太远,怕去了有人欺负她。

昨天刚去看了她,在养老院过的很开心,人也长胖了白了,想想外婆一辈子也没这么舒服过,看着外婆能在那开心的待着我心里也踏实了。


用户8705126282671


人老了就会变得自私了!难道做儿女的你们就不会老吗?养儿育女时他们年轻时难道就没有对你们有艰辛的付出吗?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以前上班每周是六天,有时候还要加班加点并且还没有收入,燒的是蜂窝煤,洗衣服是用搓衣板手洗。条件好一点的有自来水条件差的用井水或者挑自来水。他们不辛苦吗?现在他们老了需要你们帮助了,你们就说东道西的了!送养老院一送了之!老人有退休金还有存款房子。在丶中国的养老院有多少人住上十年没死的。留下的遗产名正言顺的就该是你们的了!屋檐水点点滳一抱还一抱!我希望你们不要生小孩,免得后果更惨!


用户7541246366744


觉得愧对老人,又无可奈何。这只是我的猜想,没有亲身经历,不可能感同身受。


清圆荷叶


将父母送养老院的,只要自己心里这种心里关能过去的,就行,如过不去的,说明有缺陷!


手机用户13995710860


可松了一口气


chaoqian2019


希望你们开心,和养老院里的叔叔阿姨们好好相处。我每天都会和你们视频,每周会去看你们。如果想回来,我开车去接你们。什么都不要挂在心上,健康快乐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