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以前有年三十晚上烤火放鞭炮风俗,现在发现大家都没柴了,如何保持年俗?

金小斗超短线


本来按照中国的传统,晚上烧皮才放烟花鞭炮是驱邪的现在专家不让放了。


飞天小蚊子431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我二侄子带着妻女回俺菏泽老家过年来了。二侄媳家在泰安,他们就安家泰山角下。晚饭后,侄媳边提议走出屋门,在院落里生火聊天。全家人说说往事,笑笑今生,论论家常,议议国是,听听炮声,看看烟火,年味像身边的柴火,红热起来了。






黄汝根—山东菏泽


我住在农村,虽说现在农村都是楼房,也都窗明几静,很少烧柴禾,但我却每年的年三十晚上,喜欢用硬柴禾先在院子里用火盆大火烧上一盆碳火,然后再放入堂屋的中央,家人坐在火盆旁,边看春晚,边喝茶聊天,火的上升温度,暖透了整个堂屋,热烘烘的。当火温变小了时,再又多加些买的成品木碳,不一会,大火又旺了起来,火光映在亲人的脸上,气氛很是喜庆,仿佛又回到儿时过年的时光。

今晚我又准备去了哦。


进朝218


昔日大年三十晚上,姐妹们和父母一起烤火,而且烧的很旺。母亲会去拿翻茹干,瓜子给大家吃。如果经济允许,会包个弍角压岁钱。或伍角。(那时的一角能买十餐什锦菜下饭)。然后,父亲就给我们讲解敢前的故事。讲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今天。讲日本鬼子进村,讲解放战争家门口亲历的故事。讲要好好读书,听老师的活,长大做个有用的。做好事,不做坏事等等,反正,都是正能量和德学教育。现在呢?一句话就说完了。一个人一个手机,各归各。我在想,有多少人家,是在总结或传承教育的?


人在征途


我家是农村的好几年都没有烧柴了。自从科技越来越发达了。现在什么都是电器。做菜煤气罐。洗澡太阳能。喝水净水器。其实我还是觉得烧柴火的那时候快乐点。没有柴火可以找上几好朋友一起去找。现在的饭菜也没有以前吃的那么香了


繁华下的落幕3


今天是大年三十,在过去的农村除夕夜是要守岁的,大家都会整宿的不睡觉,等着新年的钟声敲响之后,又会开始了整夜的鞭炮齐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会响彻一晚,放鞭炮也是过年的不可缺少的氛围,只有那响亮的鞭炮声响和满地红彤彤的鞭炮纸屑,才映衬着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浓,鞭炮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习俗,过年一直以来都是必不可少的过年必备。

但这几年城市之中,已经早早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燃放烟花爆竹据说能够污染环境,而且还很容易引发火灾,城市居住稠密,不燃放就不燃放吧,也很容易理解,农村还是可以燃放的,农村过年的时候,还依然是鞭炮齐鸣,响声一夜,但从今年开始,农村也要告别了燃放烟花爆竹,放鞭炮会拘留半个月的,岁环保的力度加强,农村也开始了全年禁止燃放鞭炮,不但是春节不能燃放,平时也是不能够放鞭炮的,就连那些卖鞭炮的,也是禁止出售的。

对于燃放鞭炮,众说不一,有的认为不让燃放鞭炮,是年味越来越淡的主要原因,过年没有鞭炮的响声,感觉这不是在过年似的,而且有人还认为燃放鞭炮不但可以驱邪气,燃放鞭炮里面会释放出硫磺等物质,能够有效的杀灭空气之中的细菌,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据传说唐代时候发生了很大的瘟疫,后来有人使用放鞭炮的方法,才将瘟疫抑制住,当然这也是一种传说,按照现在专家的说法,燃放鞭炮对于环境是有很大影响的,而且还会引发火灾,鞭炮禁止燃放还是有益的,不燃放鞭炮,我们还能够省下不少钱呢。

十里不同规,百里不同俗,在笔者这里的河北南端,过年的时候也有烤火的习俗,被称之为:烤柏病,烤百病,过去的时候是在正月的十六,大家都会很早很早的起床,天还是黑黑的时候,大家会将柏树枝点燃,每家每户的门口都会点燃一堆的柏树枝,这种风俗也被叫做烤柏枝,大家围在火边烤火,烤衣服,老人说在这个时候进行烤火、烤衣服,是不会得病的,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的,正月十六已经是立春之后,天气逐渐回暖的季节,万物开始复苏,醒来的不止是动物、植物,还有一些细菌、病菌滋生,使用柏树枝进行熏烤,无形之中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后来柏树变得越来越少,大家开始使用其他的材料代替柏树枝,最理想的是棉花的秸秆,秋季收获之后,将棉花秸秆堆成堆,在正月十六的早上点燃,大家用这种秸秆来代替柏树枝,后来种植棉花的变得越来越少,棉花秸秆也成为了香饽饽,有的村民将自己种植的棉花秸秆捆成一捆一捆之后,拉到县城去售卖,还真的挺好卖的,但由于环保的力度加强,我们这里从去年开始,这种传统的习俗已经没禁止了,过年烤火这种习俗也要成为过去式的回忆,你那里的农村会在什么时候烤火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棒奔霸


哪里的农村连年三十晚上烤火放鞭炮的烤火柴火都没有了,那可能吗?只要是农村,就会有秸秆,杂草,树枝树叶的,这些都是可以燃烧的柴火,因此,凡是农村,就会有柴火的,也就不会影响年三十晚上有烤火放鞭炮风俗的地方,在年三十晚上放鞭炮的时候燃烧柴火的,如果真的没有的话,那就到东北农村广阔的农田里来拉吧,在东北农村一往无边的农田里,到处都是玉米秸秆的!

在我们东北的农村,年三十都是要燃烧一堆柴火放鞭炮的,在东北的农村,我们都叫发纸,就是在年三十半夜12点的除夕之夜,开始迎接农历新一年的到来,家家户户都是欢天喜地的发纸,烧一堆柴火,放鞭放炮,庆祝新年的,点燃柴火,烧纸拜祖,然后围着火堆放鞭炮的,东北农村村燃烧的柴火到处都是,就是那剩余的玉米秸秆,都把东北地区的农民愁坏了,玉米秸秆深加工的数量有限,农民家里做饭取暖也用不了多少,所以,东北地区农村的玉米秸秆剩余的太多太多了,也就会借着年三十晚上可以燃烧柴火的机会,烧上一大堆的柴火的!

城市里春节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但是在农村还是没有被禁止,还是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所以农村一进腊月,就天天都会听到爆竹的声音,有些城里人也会在春节的时候,到郊区或者到农村去燃放烟花爆竹,我所在的城市在四环以内禁止燃放烟花爆,在四环以外,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还是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所以,一到腊月二十三的时候,就可以严放烟花爆竹了,而且一直可以燃放到正月十五的,我每年也是会去可以燃放烟花的地区,放点烟花爆竹的,以此来庆祝春节的到来!

因此,这个问题不是个问题,农村不可能连年三十烤火放烟花爆竹的柴火都没有的,就是在城市,干树枝子,落在地下的树叶子也是有的,所以,农村过年的时候的那些风俗也不会取消的,农村过年该保留的风俗也会保留下来的,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在此也祝全国人民新春佳节开心快乐,吉祥好运,健康平安,万事如意,该放烟花爆竹的,那就使劲去燃放吧!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从善如刘L


年俗肯定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观念的改进,跟着一代代人会有所改变的。现在农村里面到了年三十儿晚上几乎很少有人去放鞭炮和烤火了。就拿我甘肃农村老家来说,放鞭炮的习俗从小到大一直都有,至于烤火的,我没有见过。

现如今,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里面,放鞭炮现象很少了,烤火现象几乎没有。那么导致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1、鞭炮、烟花爆竹贵,还危险。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观念开始变得越来越好了,在城市里面鞭炮很少有,现在在年前在城市里面专门设有的烟花爆竹售卖点也明显减少了很多。

烟花爆竹还很贵,尤其是烟花,爆竹还危险,在我老家里面,记得那是2014年的除夕夜,我家由于买了劣质的烟花,导致我家门前的一堆草垛发生了火灾,几乎全村人都来救火了,大火烧了将近两个小时,从那以后,我们家就再也不买烟花了,过年只是象征性的买三五串必须点的鞭炮就可以了。

2、现在物价高,咱们的收入相对低,没有那么多的闲钱专门去买鞭炮,即使是在农村里面由于监管不严格,最近几年买烟花爆竹的人渐渐少了许多,就连过年之前的年集上,卖的也逐渐少了许多。

3、现在的年味几乎是越来越淡了,不只是习俗的淡化,人情味的淡化是更重要的,这说明人们的观念有改变了,至于好不好,我想好的要占绝对性的优势,所以放鞭炮与烤火做与不做都无所谓了。

4、现在的年轻人说实话,是真不爱点鞭炮,现在真是胆儿小了,至于烤火,也没有那个必要去参加了,甚至很多地方也没有这样的习俗。

5、现在小孩子的追求乐趣与热点变了,你像一些8090后甚至是00后小时候过年最盼望的是点鞭炮,恨不得一根根的拆开点,要是有“窜天猴”那就更好了。

那么现在的小孩子过春节的热点在于在手机上面抢红包了,大多数点炮的是7080后甚至是60后的家长和爷爷辈的了,在农村里面尤其如此。

6、现在农村里面几乎大面积的禁止点鞭炮,不过我老家那边今天早上我看有一个村子里面路面上全部都是红色鞭炮皮子,好热闹啊!

7、现在点鞭炮、烟花爆竹以及烤火确实对空气有污染,其实更加严重的是造成的火灾和“炸伤”甚至是“炸si”的后果,这些不好的后果在农村里面每年过年也是多多少少又发生的,因此就让人们对点炮心有余悸。年轻人更是没有兴趣去干这些危险的事情了。

总结

总得来说这是很明显社会的进步,以前人们对于过年的年味和习俗,就是停留在点鞭炮、烤火上,要的是动态的、热闹的。那么现在人们对于年味和习俗来看是属于静态的、平静的,即使是点鞭炮,在农村里面也有到了春节里面的庙会和“社火”上才会点。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社会习俗发展变化现象,不是有那么一句话说的好吗,“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宁宁说的话


“年三十烤火放鞭炮”的的习俗,我们首先得弄清楚其目的与寓意,“烤火”:一是寄予烤火烤大火,祈求来年红红火火、大红大发;二是冬至起一阳生,阳气逐渐生发、生长、旺盛,火为阳,烤火可补充阳气,愿意来年阳气生发旺盛,生机勃勃。“放鞭炮”最早燃烧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目的是驱赶鬼邪,后来发明火药鞭炮就没采用竹子。现在多数地方城镇化,就算在农村,烧柴烤火已逐渐被电暖炉、空调、暖气等取代,前些年春节期间由于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无数,造成很大公私财产损失,因燃烧烟花爆竹造成的炸伤烧伤不计其数,因此人们越来越接受、推崇绿色春节、环保春节、安全春节,烤火几乎消失殆尽,燃放烟花爆竹也按规定在指定地点安全燃放。春节的最大意义与目的是家人团结,及时尽孝、交流增进感情。愉悦调节情绪、精神的工具、形式、手段也层出不穷,项目繁多,如电视的春晚、电视剧等等;也可参与或观看舞龙舞狮、花灯戏曲等等,总之三十守夜的习俗不变,其守夜的内容可以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只要达到家人共庆,阖家欢乐、幸福吉祥就行。





治宝兴华


看楼上回答的都是不接地气的城二代,现在农村新规:

一,全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二,年三十禁止点柴祈福

三,为因对疫情,初一禁止磕头拜年

违反以上法律法规的,处一百元以上五百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