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4個月,經常積食,怎麼調理脾胃?

水中的魚145442176


寶寶脾胃虛寒就很容易積食,積食的寶寶確實是讓媽媽很操心。媽媽可以在日常生活裡,要勤觀察著寶寶有沒有積食的現象,每天早上要看看寶寶的舌苔厚不厚,白不白,要是寶寶鼻樑有青筋的,也要勤觀察,積食的話這個青筋就會有顏色會加深,一旦發現稍微有點要積食了就馬上想措施,可以自己學一點那個小兒的推拿手法,在家給寶寶經常推拿推拿,對積食有一定的幫助,可以給寶寶那個揉揉手掌的內八卦,然後晚上的時候給寶寶捏捏脊對積食都挺有效果的。不過捏脊的話是稍微有一點點痛,可能小寶寶不太配合。也可以用那個白蘿蔔煮水,然後給寶寶喝這個,可以就是經常喝這個對預防積食,對於小寶寶的脾胃有一定好處。因為我們家這兩個寶寶說實話都經常積食,對寶寶積食,腸胃不好的問題,我都覺得自己是半個醫生了。


悅然媽咪日常生活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積食呢?比較常見的是,食物吃的太多導致的積食; 另外有些小朋友天生脾胃功能較弱,這也是導致積食的一大原因。

對於吃的太多引起的積食,平時三餐需適當減少食物的量,讓寶寶吃個八分飽。寶寶剛剛出現積食時,出現食物下降,咳嗽等,未出現外感症狀時,除減少食物量外,還應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可選米粥、麵條、麵湯、易消化的蔬菜等,不吃油炸油膩的食物,少吃甚至不吃肉,可適當吃魚蝦類食物,多喝水,這樣積食會逐步緩解。

家長應協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定時用餐,均衡飲食,少吃零食。平時零食吃太多,正餐時就不想再吃了,而很多家長又會擔心孩子餓,常跟在孩子後面餵飯,強行餵養,這樣長時間都在吃東西,很容易就吃多了,從而導致積食。同時零食吃的太多,也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多運動,保證充足睡眠,也有利於積食的排出。

家長們還可以給孩子進行積食推拿,幫助消食、清熱。積食推拿,可沿患兒食指,從虎口方位向指尖推大腸經,每分鐘推150-200次,適用於小兒積食、便秘、大便幹臭。在小兒腹部,順時針摩腹,也有可用於小兒便秘、積食、內熱。

一旦患兒的症狀沒有緩解,或有低燒時,就需要考慮藥物消食了。藥物消食,可去醫院,根據醫生的醫囑來執行。

對於胃腸功能較弱的小孩,容易積食,平時需注意消食健脾。以下推薦消食健脾和健脾養血食療各一款:

1、山楂麥芽開胃茶:(消食健脾的功效)

材料:山楂3-5g,炒麥芽10g,太子參5g,淮山藥(幹品)10-20g,蜜棗五分之一顆(1-2人份)。

做法:將所有食材洗淨,蜜棗略略沖洗,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入涼水1000毫升,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40分鐘,出鍋前加入適量冰糖或白糖調味。

山楂用於開胃、治腹瀉、消積食,麥芽多用於消積,兼能助胃氣;太子參有補氣益血、生津、補脾胃的作用。山楂和麥芽、太子參搭配,可以增加功效,促進消化而不傷胃氣,行氣化淤,性味偏溫,適合孩子食用。山楂麥芽開胃茶,小孩出現積食時,每天喝一杯或隔天喝一杯即可,平時作為保健,可每週喝一杯,平時不宜過多飲用。

2.紅棗芡實蓮子羹:(健脾養血的功效,平時保健時可食用)

材料:紅棗2顆,芡實10g,蓮子10g,幹銀耳2g,陳皮1角。

做法:芡實、銀耳用冷水泡發(浸泡2小時左右),銀耳去根撕成小朵;芡實、蓮子、陳皮洗淨,紅棗去核,和銀耳一起入鍋,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後,以文火慢煲2-3小時,以芡實熟爛、銀耳軟糯為度;出鍋前加入適量冰糖(白糖)調味。


省中醫郭醫生


小孩子脾胃比較虛弱,一旦在某一頓飯中吃了特別多的食物或者長期大量飲食,超出了脾胃的消化能力,那麼就會出現脾胃罷工的情況,這就叫做——積食。

一、小兒積食的症狀有什麼

1、積食不是病,真是孩子的消化系統出現的“罷工”現象,所以在孩子出現積食的時候不要給孩子吃消食的藥,對孩子的脾胃是另一種傷害。但是積食也不是小問題,如果不及時發現和調整,可能會對孩子的腸胃、腎臟增加負擔,孩子也會產生其他的的問題: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等,這些都需要家長格外注意。

2、孩子積食症狀多,抓住幾個來判斷,及時發現和調整,積食趕走不再來,孩子最近的胃口不佳,並且吃飯量也來越少,出現抗拒吃飯的情況;孩子睡覺的時候,躁動不安,容易不停地翻動著身體,有時候還會出現咬牙的情況;

3、孩子的口氣中很明顯的聞到酸腐的味道,仔細觀察孩子的舌苔發白並且有點厚。當孩子出現手足發熱反覆,咳嗽反覆,頭疼不安愛哭鬧,可能孩子的積食已經有點嚴重了;

4、當孩子有以上一種或幾種反應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注意判斷孩子是否積食了。一旦出現,及早扼殺在搖籃裡。積食後,孩子的飲食怎麼規劃比消食藥更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緩解並排出積食,調理腸胃。

二、不同月齡的寶寶如何處理

1、孩子不滿6個月:減量、適當節食,不強迫孩子在不足6個月的時候,主要是以母乳或者喝奶粉進行餵養,所以,家長需要反思的時候母乳或奶粉的量過多,孩子奶粉的濃稠沒有掌控好,導致的孩子的積食;同時母乳的媽媽也要反思最近吃的東西是不是過於的肥甘厚味。

2、孩子超過6個月:暫停肉類、零食以及難以消化的食物,減少食量,清淡為主孩子的飲食結構一定要進行調整,如果是正在添加輔食的孩子,家長就要考慮最近輔食上有什麼變化,食量過多還是在添加上操之過急。如果孩子已經能夠吃大人飯了,就要考慮孩子最近是不是吃太多難以消化的食物了。

針對積食的問題,僅僅給寶寶服用一些健胃消食的產品,只能“治標不治本”。要想真正有效地解決寶寶積食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要從根本入手,給寶寶健脾!只有脾強健了,寶寶才能消化好,少積食。

三、寶寶積食嚴重了怎麼辦

1、積食除了引發孩子咳嗽之外,還會因為食物積滯在脾胃內而導致孩子發熱、代謝變慢。從而也會影響孩子的發育,涵涵現在就看起來臉色蒼白,可能還會出現營養不良,免疫下降等情況。孩子積食對孩子發育影響非常嚴重,當家長的還是要多加重視!

2、首先要明確孩子出現積食的原因和日常的飲食分不開,所以醫生建議各位家長,三餐要有規律,好好吃主食,多吃蔬菜,適當吃點雜糧。像一些油炸食品、餅乾、蛋糕等肥甘厚味的食物是最傷害孩子脾胃的,也是最容易引起孩子積食,儘量少給孩子吃。

3、其次就是不要給孩子吃得太撐,現在仍然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吃得多長得才快,所以就會讓孩子吃很多,經常會告訴孩子再吃一點吧。這樣慢慢也會傷及孩子的脾胃,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所以不要給孩子吃太撐,每餐讓孩子保持8分飽是最合適的。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寶寶脾胃弱,一個是寶寶本身的脾胃還沒有發育好,一個是飲食上吃了寒涼的食物或者是才太多了積食引起的。

我們家寶寶4歲,寒涼食物吃的少,偶爾脾胃不好都是積食引起的。朋友家的寶寶5歲多,小時候就吃了冰的冷飲,後來加上吃多,積食,脾胃就特別不好。因為兩家經常接觸,所以兩個孩子的脾胃調理都瞭解,大致思路上都是一樣的。

  1. 不能吃寒涼的食物了,包括寒涼的水果,尤其是早上10點前,我們都不給孩子吃任何水果,水果一般都是下午吃點,晚上7點後也不吃任何水果了。冰激凌這些就更不能吃了

  2. 早上儘量吃粥,粥是最養脾胃的。我幾年前就專門去了山西找當地的小米,早上專門小米粥,小米山藥粥。山藥最好是懷山藥,入藥功效會更好些。

  3. 生活作息正常,尤其是晚上早睡,這個很多人忽視,我和朋友觀察發現下來,寶寶睡覺晚了,長時間後明顯身體會虛弱也容易生病。

  4. 多一些戶外運動,尤其是冬天,多曬太陽,不僅可以補鈣,中醫上,脾主四肢,四肢多運動了,多鍛鍊了也是在健脾。

  5. 千萬不能吃多,一日三餐不要吃多了,多觀察孩子的食量,孩子吃飽了其實不太吃零食的,若是孩子零食吃很多,肯定飯菜吃不下了,也說明前一頓飯沒吃飽。我們家和寶寶定好的約定,飯吃飽了,才能吃零食,要是沒吃飽,零食就不能吃。這個前提是你首選要觀察出來孩子的正常飯量是多少。有時孩子也會故意吃一點點說吃飽了,然後等著空的時候吃零食,這種情況下,我在他吃飯時就會說,飯沒吃完,零食是沒有的。若是他同意不吃零食,飯就可以不吃。多觀察幾次,就知道孩字的飯量了。

  6. 飲食上也儘量多素菜,少葷菜。不用擔心葷菜的影響寶寶跟不上,其實米飯牛奶 素菜中已經含了寶寶需要的營養了。寶寶的消化系統要到6週歲才完全發育好,葷菜太多對他來說,其實是一種負擔。我們家基本上一週一次豬肝,豬肝補鐵。平時偶爾一次豬肉類的,大概吃寶寶自己大拇指那麼點。

  7. 平時在家多做些揉腹部,捏背,搓腳,很簡單的小兒推拿,在家自己每天給孩子做一段時間,也能明顯發現孩子的抵抗力強,脾胃也好起來。

  8. 寶寶脾胃不好,最關鍵就是要慢慢養,從飲食上和生活上調整,而且心急不了,要多點耐心。堅持幾個月,某一天會忽然發現孩子身體好了。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幼兒教育



杏林回春21


平時可以給寶寶吃一些水果、蔬菜等,或者玉米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多給寶寶喝水,在輔食製作上要有多樣化,讓寶寶儘量進食均衡,不要偏食,還可以吃一些益生菌製劑,比如金雙歧、媽咪愛等。多和寶寶活動,增加寶寶活動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