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關鍵詞:英格蘭、柯茲沃爾德、拜伯裡、威廉·莫里斯、鱒魚場、蜂蜜石、阿靈頓排屋

李忠讀城是李忠先生圍繞城市相關話題的隨筆,是其用腳步丈量城市後的感悟提煉。本期為大家分享李忠先生《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 拜伯裡》一文。


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 拜伯裡

英格蘭最美的村莊?這是誰評的?這個評價者比這個村莊還要有名。他就是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9世紀英國工藝美術家和設計師。他可以被稱之為近代工藝美術之父和現代工業設計的開創者。甚至有很多人,把今天德國工業產品的精良品質,都認作是莫里斯的功勞。如果你是學建築設計、室內設計或工業設計的,卻不知道莫里斯是誰,那你真不是一個合格的畢業生。

也正是這位莫里斯大師,做了一個至少是英國人都知道的論斷,認定位於南部柯茲沃爾德丘陵地區的拜伯裡(Bibury)是英格蘭最美的村莊。要做到“美”並不難,英格蘭有很多美麗的村莊,至少柯茲沃爾德的村莊沒有一個不是美麗的。但要做到“最美”真的很不容易,要知道莫里斯大師可是遊多見多,他能給出這樣的評價,那一定說明他在拜伯裡看到了這個村莊的奇妙之處。通俗點說,拜伯裡一定要有一些別的村莊都沒有的神奇的地方。世俗點說,拜伯裡一定要有一些在這個級別的村莊中不配擁有的東西。

一點沒錯!作為一個不尋常的村莊,你只要花上兩個小時在村中穿行,那麼在沿途,你就至少能有五六處神奇的發現!

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石橋下長滿水藻的科因河

由於拜伯裡是坐落在淺丘陵上的,所以進入村莊的路是一段下坡,拐過一個小彎,整個拜伯裡就如同一個長畫卷軸在你面前展開,你這時的第一印象一定是“這是一個水上的村莊”。是的,拜伯裡是一個水鄉,但你第一眼望去就發現,這裡的水有著明顯的奇異之處——村子的中心是一座幾百年的石橋,與柯茲沃爾德的其他石橋一樣,也是由當地的蜂蜜石砌築而成,歷經歲月的洗刷,石橋與大地早就融為一體,加上橋上斑駁的苔蘚,呈現出一種極美的黃。可是再仔細看,這種複色的黃顏色在柯茲沃爾德也不少見啊。為什麼在這一刻,看上去就美得如此有“侵略性”呢?原來是橋下的水色在起作用——橋下的水流悄無聲息,但又快又急,水中長滿了密密的水藻,在水流的拖拽下,在水中呈現出原本在風中才有的形態。原來,賀知章所寫的“碧玉妝成一樹高”這樣的形與色,是在水中也可以看到的!於是,這水中倒臥的大樹便呈現出一種極美的翡翠色,真的叫“春來江水綠如藍”了,正是在這藍綠色背景的襯托下,那石橋的黃才顯得如此高貴,如此地打動人心。

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科音河上的蜂蜜石石橋

說了半天,其實那天我在石橋橋頭站得時間更長,而且手裡握著相機,呆呆地站了半天。我忽然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同濟大學讀書時,我與教我美術的劉克敏老師情同父子,一直到現在,我們的父子情都有增無減,也正是因為這樣,劉老師對我的做事做人做學問,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記得在1991年,我把自己收集的各種好色彩的明信片集給劉老師看,看完以後,劉老師很嚴厲地對我一字一句地說:“你這裡挑的圖片有很好看的,但也有很難看的,這證明你的眼光還很差,比如這一張。”老師指出一張北方有樺林的照片對我說:“這種美很通俗,誰都覺得這個色彩美,可是你看這一張的色彩,你覺得它美嗎?”老師所指的是巴黎榮譽軍人院的一張照片,建築通體是一種灰,灰的石頭色。於是我搖了搖頭。老師很嚴肅地說:“這個色彩美極了!你明白嗎?”在老師灼灼的目光下,我惶恐而又認真地回道:“我明白您說的道理,可是我現在依然覺得這個顏色不美。”“沒關係,這種修養的提高需要時間,等你覺得美了再告訴我。”就在這一刻,在拜伯裡的石橋邊,我忽然明白了老師當年的話,體會到境界,於是回國後,再見到劉老師,我仔仔細細地和他講了我的“拜伯裡”石橋感悟,最後說:“弟子愚鈍,二十一年,才明白恩師所講的道理!”劉老師這時的眼神依然是灼灼的,“難得你還記得我二十一年前講過的話!”

其實就在石橋邊,我還想起來二十一年前,另外一位老師對我講過的話,為什麼呢?因為你站在拜伯裡的橋頭再仔細看,你會發現這其中還有一層玄機:單單是水底的綠和石橋的黃,也不至於美到讓你覺得不可思議,再仔細看看,你就明白了,這裡除了有色彩的對比,還有動靜的對比——橋下水深流急,拖著水藻形成美妙的動勢,而石橋穩如泰山,橋身上那些歲月的留痕其實還突出了一個“穩”字,那種悠然,彷彿在對周圍流動的一切在說:“流水落花,我看了幾百年了。可我,依然還在這裡!”這份動的輕柔與靜的穩當,才是更深一層的“大美”所在——一座幾孔的石橋處能見大美嗎?是的!

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科音河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因為它想讓我慢慢去體會。能對著一座石橋愣上半天,因為我是一個有福之人。“江山如畫,多情應笑我。”我正是這樣一個多情之人,喜看美景,有時還能略有體會,有所感悟,只不過這次的感悟來得晚了些。所以我才說又想起了一位老師——同濟的陳從周先生。

古建築專家、園林專家、文學家等等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陳先生最獨特之處,陳先生是中國最後一代古文人,而且是標本式的傳統文人、傳統書生。如果你有幸和他相處過,那麼你會有一種時空穿越的感覺,這種感覺很美妙,但說實話,也有點奇怪!感謝上天,我雖不是陳先生所教的風景園林一科的學生,但有一個特殊的機緣讓我認識了老先生——那時老先生腿腳不太好,又不喜歡坐車,於是被請出來講上一段時,需要有人用自行車推著他。可老先生又常常嫌不穩,於是園林班的好友老師想到了我這個山東大漢,沒想到我這一膀子力氣卻深得老先生的賞識,坐在後面拍著車座說“這才叫一個穩當!”從那以後,老先生便常常體會這種穩當,而我也就聽到了中國傳統文人的言傳身教。聽到高興處,有些樂得手舞足蹈,老先生高興,說是在看“猴子戲”,而他在耍猴,只是有一回,我說過一句老先生聽不明白的話:“原來古人是這樣想的!”

是的,有很多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其實已經被我們快丟光了。記得有一次,我推著老先生在同濟新村“兜風”,老先生指著一排新栽的小柳樹說:“小柳樹不好看,老柳樹才好看!”我問為什麼,老先生說:“小柳樹算什麼,葉綠樹也綠,枝動幹也動。”後來我想了很久想明白了(我總是要想很久),柳樹的美,來自於兩個層次的對比,一是顏色,二是動靜——老柳樹的葉是黃綠的,而樹幹是紫黑的,兩下一襯,相得益彰;老柳樹的枝條是隨風而動的,而粗粗的樹幹,卻是我自巋然不動,因此才有了柳樹的美。小柳樹這兩條都不具備,可當下這座石橋之景,卻是兩條都齊備了!

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科音河裡的綠藻在水的拖拽下呈現出了原本在風中才有的形態

再細琢磨,還是有些不對!為什麼呢?因為根據植物學的常識,橋下水中那些淡水藻類只有在流動的深水中才能生長,這條小河叫科音河(Coin River),總體而言,水並不深,陽光很容易曬透,水溫不可能這麼低,難不成這附近有泉水?於是就沿著小河的另外一條小支流順流而上。果然行不多遠,就發現在一座小山丘的山根部,有一處水面不大但深不可測的泉眼,水量很大,正是這冷水泉成就了那水中的大量水藻。本想多看看這一神奇的水源,但正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寫到的那樣“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清與靜有時竟有一種無形的力量。

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拜伯裡

順著泉水流出的方向,從另一岸緣溪行,就來到了另一處神奇的所在——一座頗具規模的鱒魚農場。這座農場真真印證了兩句話,前一句叫“廟小神仙大”,它是1902年由著名的自然學家亞瑟·賽文(Arthur Severn)親手建立的,而且來到拜伯裡的各路神仙也多數是衝著這一漁場去的。來這裡享受“鱒魚DIY”,從垂釣到剖殺,然後做燒烤,吃不完的還要帶走。後一句叫“池淺王八多”,只不過這裡是鱒魚多,每年光鱒魚卵就能產生六百萬枚。

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天鵝酒店

與鱒魚場一河之隔的,就是這個小村的中心,名字叫天鵝酒店(The Swan Hotel),也有上百年的歷史,雖然規模不大,但空間感覺極舒服,整個外牆大部分為爬山虎所覆蓋,很有書卷氣。石橋、漁場、酒店,再加上一個不大的空地,就構成了這最美村莊的最有活力的心臟地帶。有一小片草坪,面積不大但修剪整齊,有幾個村民正來來往往地準備著一些道具,問過才明白,是這個小村要開自己的運動會了,比賽項目是當地特有的扛麻袋比賽等。看他們活得那份從容、那份認真,真的讓你體會到了“室雅何須大”的道理。其實再美麗的小村莊也是小村莊,一切的空間大小和一切的建築尺度,都要和一個小村莊的身份相匹配,中國園林中反覆強調的“精在體宜”就是這個道理。

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阿靈頓排屋

河水與泉水在橋頭匯合後,科音河繼續向下遊急急地流去。沿著這急急的河水緩緩地前行五分鐘,你就可以看到拜伯裡神奇的名片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阿靈頓排屋(Arlington Row),如果說鱒魚場是所有來拜伯裡的人必去玩的地方,那麼阿靈頓排屋就是所有來這裡的人必看的地方。你翻看任何一本介紹柯茲沃爾德的畫冊,甚至是任何一本介紹英國鄉村的畫冊,其中一定會有這排風景如畫的小屋。房子是典型的蜂蜜石砌成的石屋,工藝並非是刻意標榜的精緻,但整體造型的組合是真正的生動。這排小屋始建於1380年,最早是為教堂放置羊毛的倉庫,後來在17世紀變成了當地的織布工居住的房屋。現在裡面依然有當地的居民在居住,真正是柯茲沃爾德發展史的活化石。當然它也是一個出鏡率極高的山村明星,有許多部電影和電視劇都在這裡取景,其中最出名的是《星塵》和《布里吉特·瓊斯的日記》。這樣一位國寶兼明星,當然要享受國寶級的待遇——阿靈頓排屋是英國保護級別最高的保護群之一,屬於英國一級保護建築,現在其管理權交給了英國著名的自然環境與歷史保護組織——國家信託組織,其管理權限精確到建築的每一個細節。

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阿靈頓排屋由典型的蜂蜜石砌成

當你走進阿靈頓排屋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保護的功夫不是白下的,在金色的夕陽下,阿靈頓排屋被罩上了一層靈光,陽光彷彿從石砌的牆體上慢慢地流下來,這時你才體會到“蜂蜜石”這三個字的名字真是恰切極了!而就在排屋的前面是一條小溪,小溪與排屋之間,有一所獨立的小房子,小房子面向小溪的一側,有一張雙人寬的木椅,上面坐著一位拄著手杖的老伯,鶴髮童顏,眯著雙眼,享受著夕陽的灑落。出於禮貌,我極力抑制住了拍照的衝動,待他走後,給那張椅子拍了一張百感交集的照片——至少在那一刻,我多麼希望,我就是這個老人,能夠在最美的風景中坐下來,享受人生最美的一刻,有一首古詩:“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誠如斯言啊!

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獨立住宅前老人坐過的雙人木椅

我不是拜伯裡的村民,只是這人間仙境中的一位過客,而且是有考察任務的過客,所以還要繼續緩緩而行,去探訪這個村莊另一側的兩個神奇,一是古老的聖瑪麗教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紀的撒克遜人時代,現在這裡被收拾得極其安靜,極其整齊,是小村莊裡的精神淨土——如果你想知道一個小村莊是否仍有凝聚力,看看他們的教堂你就知道了。因為無論如何,小村莊就是小村莊,與更大的城市或小城鎮比,其各項經濟活動與公共服務設施,多數都是規模不濟的,人們之所以願意主動留在此地不去更大的城市享受繁華生活,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精神上的自豪感而非物質上的優越感,而這種自豪感和凝聚力在歐洲,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教堂上,而在中國也可能表現為宗祠、寺廟、神樹等。還記得奧地利最美的村莊哈施塔特嗎?在那裡高高聳立著的,也是一座教堂!

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聖瑪麗教堂

離聖瑪麗教堂不遠,就有一座佔地八英畝的城堡式酒店——拜伯利法院酒店(Bibury Court Hotel),其建築始建於17世紀,在這個小村莊的一隅,居然有這樣一座城堡級的大傢伙,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小村莊裡也是需要大風景的,只是這大風景與大奇蹟並不一定是體量大,而是質量高,高得讓人覺得其所處的地段是鄉村級的,而其質量可不是鄉村級的——事實上,中國傳統鄉村幾千年來之所以一直擁有詩意的田園生活,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告老還鄉制度,正是這一制度,讓中國傳統的鄉村在輸出精英的同時,也能得到精英的反哺,這些回鄉致仕的精英們就構成了鄉紳階層,他們是鄉村鴻儒——小村莊裡的大人物,小村落裡的大風景。

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拜伯利法院酒店及其外面的英式草坪

而這一酒店正是這樣一個大風景,看看酒店周圍停泊著各類名車,你就知道有多少人慕名而來,就為了在這小鄉村裡的大風景中住上一晚,為什麼強調多為名車呢?因為這裡的整體環境貴族範兒極足——夕陽灑下,芳草萋萋,酒店面對著的,是一片美極了的英式草坪。周圍的設施告訴我們,這裡適合進行各類的草坪活動,從兒童活動到紳士聚會,一應俱全。凝視這片草地,我深深地折服於英國的草坪之美,於是想起過去一段著名的對話,一位美國人喜歡上了英國草坪,就問英國人,如何才能得到如此高質量的草坪。英國人回答他:“這需要一流的草種,最好的肥料,優質的工具和精心的照料!”美國人聽了很高興,因為這些東西美國都有,“然後,再過上六百年,”英國人又說,“草坪就能美成這樣了!”

李忠讀城丨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拜伯裡

拜伯裡

我所面對著的,正是這樣一片草坪,這樣一個村莊。真正將拜伯裡打造成“英格蘭最美麗的村莊”的,不只是規劃技巧和景點打造,那些都需要,但更需要的是時間、是歲月,是在歲月中的堅持——不是隨著時間而改變,而是在歲月中堅持不變。時光永遠是最偉大的雕刻家,它的刻刀會剝離掉那些堅持不住的一切,最後留下來的,都是最值得珍惜也是最值得保留的東西。雖然,上面會寫滿時光的痕跡……

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