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黎黎黎黎黎宇傑
能考北航在中學基本都是最好學生,都是考清華大學重點生,由於受學校,老師,家長的期待,有的學生心理素質差,高考沒有正常發揮好,所以與北大清華無緣。高考中,670,680,690分的學生其是差別不大。我兒子就是這樣,模擬考試全地區前幾名,是班級兩個考清華兩個重點生之一,由於壓力大,最後結果,班級考上三個清華,沒有我兒子,最後去了北航,另一個重點生也沒發揮好,考個清華定向生。
高中數學園丁
我是博雅燕園,我來回答。
題主說的這個場景,肯定是真實存在的。
我有個老師的孩子,成績很好,在高中階段就把清華作為目標。本來以他的實力,如果高考發揮好的話,確實是有機會進入清華的。不幸的是,那年高考,他發揮得不太好,比平時分數低了一二十分,最終被北航錄取。該同學曾經打算復讀,但經過親友和高中班主任的多方勸解,最終放棄復讀,走進了北航。
雖然北航與清華都是名校,而且學校相隔不遠,但在那位學子的心目中,清華才是自己的夢想,才是至高無上的,沒能進入清華,卻進入北航,雖然從旁人的眼光來看,已經很好了,但對於他而言,依然頗為遺憾。因而,進入北航後,曾經在不短的時間裡,一直鬱鬱不樂。在大學期間,特別是剛進大學那會兒,確實很多次講過“自己能考清華,考差了才到了北航”這樣的話。
幸運的是,在大學期間,隨著時間的流逝,該同學那份遺憾之終慢慢變淡了,最終,那份遺憾對他的大學生活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為大學學習還不錯,家庭條件也不錯,該同學在本科畢業時,沒有選擇在清華讀研,而是去了大洋彼岸的美國,進入了學術水平世界一流、研究生培養質量極高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研深造。
其實,題主說的類似的場景,不但是北航,在其他一些一流名校,都有這樣的景象。凡是高考錄取線與北大清華比較接近的,比如華東五校,比如人大,剛進大學的大一新生們,都會存在這樣的景象。這些名校裡,總會有一些在高中成績非常優秀,心儀的目標學校是北大清華,但因為在高考中發揮得不太好,沒能考到自己滿意的分數,最終與北大清華失之交臂,被迫去往了其他名校的同學存在。這些同學雖然進入了很好的大學,但因為並沒有進入北大清華,依然難免心有不甘,只是因為各種原因,並沒有去復讀。進了大學後,那份失落,很難在短期內消除,把“自己能考北大清華,考差了才到了xx學校“掛在嘴上,也就很難避免了。
如果推而廣之,其實在全國很多大學,都有類似的景象,只是“能考的”對象,不是北大清華而已。比如說,有些人心儀魔都的復旦交大,也具備進入的實力,但最終進入了武大、華科、中山、廈大這樣的名校,雖然也很不錯,但依然會遺憾於自己的失利,也會有人把“自己能考復旦交大,考差了才到了這裡”之類的話掛嘴邊。
概括而言,很多實際具備或者自認為具備進入某大學的相應實力,但因為各種原因(大多數是因為高考臨場發揮問題)沒能進入的,最終被其他大學錄取了的學子,都有可能說出類似的話。
造成這類現象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高考畢竟是應試,實力當然是重要的,但並不決定全部,臨場發揮的好壞,是高考能否考好,能否考出自己真實水平的重要因素。不幸的是,年年總會有不少考生在臨場發揮方面做得不好,所以會造成不少人與自己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留下遺憾。進入大學後,那種失落很難避免,其中有些人把“自己能考某某大學,考差了才來到這裡”之類的話掛在嘴邊,往往也是很難避免的。說白了,這就是遺憾之心與失落之情的外露和發洩。這是很正常的事兒,屬於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
不過,雖有遺憾,既然選擇了現在的學校,就不能讓這種心態影響自己的大學生活。短期的失落沒有問題,但還是需要向前看,儘快調整好心態,過好自己的大學生活。也許,經過大學階段的沉澱,視野開闊之後,你會發現,當年的遺憾也未必就那麼必要,就像我上文中提到的那位老師的孩子那樣,幾年後,完全可以走進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
博雅燕園
我上大學那會兒,學校是個末流的985,上課時,有的老師就調侃我們說:“隔壁高中的老師教育學生們就說:'不努力嘛,不努力的話畢業就只有把你們丟到隔壁學校了(我們學校)'”。
雖然只是玩笑話,但我們班上真的有考砸了來的。她本來是差不了幾分上北大的,後來最後一個志願錄取到我們班。
這個同學似乎一直就知道自己要什麼,在大一時就準備考研。
大三時我們學日語時,只有她學得最賣力,語言學課我們很多聽不懂就隨便聽聽,只有她還拿著書跑去問老師問題。後來研究生好像還是考的我們本校,畢業後去了浙江一所高校,現在也是骨幹教師了。
看到這個題目,就想起那時候我們聽到的話和這個同學。其實對於當時我們很多同學來說,從農村考上一個重點學校,也很不容易。
也想起了那句話:“你以為的拼盡全力,只是別人的起點而已”。每個人出生的家庭不一樣,所處的地區不一樣,享受到的教育資源就很不同,他們的終極目標就很不一樣。
比如對於教學水平有限的農村地區來說,要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而對於大城市裡的重點高中,雙語學校來說,他們的學生髮揮失常了,才會去你拼盡全力的地方。
很諷刺也很現實。
如果遇到因為考差了才來你們學校的人,他們像祥林嫂一樣訴說自己“不幸”的經歷時,你就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吧。畢竟對他們來說,表達自己沒能做到時的心有不甘,是權利。
如果不願意聽,那就敬而遠之。
英語老師Minnie
講個真事,我的一位合夥人,孩子高考後我馬上就問考的如何?回答是一本沒問題,過幾天分數發表了,差270分達到一本錄取分數線。如果估錯二十分尚有可能,一下差270分除非缺心眼。後來我問這孩子,他講了實話:知道考的不好,他們早知道早鬧心,讓他們多開心幾天,我也少挨幾天罵。
用戶8077005654304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幾句,因為我崽正好高三,長沙雅禮中學,定位北航,衝清北.其實,除了極個別的超級穩定的超一流學霸外,各次考試有個30分的上下浮動都算正常,高考也不倒外.所以上北航的如高考發揮好可能上清北,同時上清北的如高考發揮不好也可能北航都上不了.除了臨場發揮,還有題型適不適合自己的問題,比如我崽學校,一般平時前10O甚至前150都有清北的可能,我崽發揮好時也能進前10,發揮不好100多,一般50上下.有個同學前次考試705,全校第一,這次只有637,排100多了,你能說他是清北的水平還是北航的水平嗎.所以我認為,只要高考發揮在可接受的正常浮動幅度內,就沒什麼可遺憾的,總喜歡掛在嘴邊唸的,估計是有點嬌情或者想顯示自己,殊不知與他境況一樣的同學多的是,何況運氣也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航已很不錯了,還不如靜下心來繼續努力.如果確實心有不甘又有絕對實力,確實是高考發揮失常,退學復讀罷,這樣的例子每年都有.
1047668539
這個情況太多了,估計在自稱top3或者上游的985大學裡,這樣的學生很多很多。他們確實有實力考上清北,但就差幾分,進入了北航。
北航和清北差距大嗎?幾分之差會造成人生巨大的不同嗎?
我認為不會。
我認識好幾位這樣的人,有實力問鼎清北,但由於各種原因,去了其他學校。有一位就是在北航,他是我同學的同學。他的同學考上了清華,他考上了北航。不過他人非常豁達、開朗,認為自己雖然考差了,但也是情有可原,到了北航,也喜歡上了北航,大二開始就進入實驗室,一直拿一等獎學金。後來,我們清華的人見到他,都說慚愧,學得沒他好。最後,他一路開掛,優秀畢業生畢業,沒幾年就獲得了嘉獎,是個技術新星,我們跟他的差距越來越大。現在想來,還是很慚愧。
還有一位本來也想考清北的,後來考差了,去了其他學校。到了其他學校,總是心有不甘,總覺得學校不好,還曾經想著要退學重考,家裡安撫了很久,最後他讀完了,但讀得一般,也沒有考研,直接就工作了,工作也一般。
所以,重要的不是我們遇到了什麼,而是遇到之後,我們的反應和行為。
比如由於考砸了,沒進入清北,進入了北航,天天在那裡說,自己考差了進入北航。如果這話是激勵自己要好好學習,以後再考回清北,或者考比清北更好的大學,我覺得這個沒問題。如果這話是嫌棄北航,那很有可能最終被嫌棄的是自己,因為自己沒有好好學習。
過去的就過去了。不論過去是輝煌也好,失敗也好。我們站住現在這個點上,只能往前看,往前走。回憶過去,唸叨過去的失誤或者榮光,只會讓自己成為惹人厭的祥林嫂,迷失自己。
清北和北航之間的差距沒這麼大,本質只有一點點的差距,但如果你心中認為清北和北航之間有條巨大的鴻溝,那麼,她們之間的鴻溝就會真實存在,而且還會越來越大。
世界很奇妙,當我們認為它是什麼樣子時,它真的就是那個樣子。所以,請相信自己。
世界如你所是,命運掌握在你我自己手中。
五道口的顏學姐
這不是北航一所學校的問題,幾乎每個學校都有人會這麼說。就連我的本科母校北京建築大學,也有人會這麼說。當時同寢一個河北的哥們頭一天晚上第一次臥談,就和我們說,他本來要去港大的,結果就差了一分,沒去成,來了建大,雖不知港大是不是比清北強,但是應該也不差🤣🤣🤣
王兆華13
這個現象非常的普遍,上過大學的同學總能聽到這樣的埋怨。埋怨自己懷才不遇,本來上更好的大學,卻上了這個大學,真倒黴。這類學生以農村來的學生居多(非歧視,我也是農村人)。
為何有懷才不遇?
很多人當年高考時候,看到自己分數可以上更好的學院,就開始倒苦水:我本該上清華大學,但是發揮不好,上了北航,同樣的抱怨,在任何一個985重點大學都可以聽到,其實這些年,你們聽到的其實比以前少了90%,因為現在是平行志願,基本上分數出來後,大差不差了,一個院校最高分和最低分也就差個十來分,最多也就20分(本地院校招生幾千人的可能方差會大點)。
在我上大學的時候(1999),那個時候是估分報志願,就是自己成績沒出來之前進行估分,然後報考,而且不是平行志願,是每個批次三個志願,都是基本上第一志願沒被錄取,就得去下一個批次了。所以報考非常謹慎,所以就造成了幾乎所有的985重點大學都有不少能考上清北的學生。而每個比例厲害二本院校能上重點線(當時上一本線,百分百上211)的考生能佔到1/3以上。
所以各個高校,每個專業裡面都有能上很多比錄取線高100分的人。自然不缺乏抱怨。
從1997年安徽高考就可以看得出來,前50名的高校,每個學校都有分數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尤其是分數比較高的兩財一貿,華東五校c9等,那能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分數特別多,幾乎50%的考生分數都可以上清華北大,但是因為不敢報考,所以只能上其他重點大學,這些學生到了大學後,不少人天天發牢騷的。
從1993年高考錄取分數線可以看得出來,那一年北京大學分數比較低,523,基本上上面所有的重點大學一大半學生都能上北大,而清華大學分數比較高是562,但是大多數大學的最高錄取分都是超過了清華大學。比如北京的北交大,北航,北理工,備荒,背有點,對外經貿等。
一句話:考不上清華大學,說明你水平不夠
看了上圖,很多人都扼腕嘆息,本是清華大學的命,卻因為報考不當沒上清華大學,其實本質呢,當年你為啥不敢報考清華大學?你還不是怕考不上?有的人說自己考砸了,因為病了,心情不好,大姨媽來了等一對原因。
那人家考生清華大學的,難道就各個發揮超常?發揮正常?人家裡面還有很多人說本來是狀元水平結果只能調劑到生物系呢,
現在平行志願,基本上名次夠了,只要願意服從調劑,百分百可以上清華大學,至於說自己考試不理想的這類人,說明你心理素質不行,見不了大場面,很多人就這樣,平常考試清華北大水平,一高考,就直接腦子一片空白,只能考個普通重點,這類人本來就不是上清華北大的料,
和奧運冠軍比賽一樣,其實前幾名水平都差不多, 心理素質有時候比實際水平更重要,當然運氣也很重要。運氣也是能力的一部分。
放下牢騷,有本事就出國去麻省理工學院,去哈佛大學讀研,或者去清華北大讀研,證明一下自己,牢騷沒用的,牢騷只能說明自己選擇錯誤了,說不聽,那是當時自己無能、無膽。
老鐵們,你們覺得怎麼樣,覺得不錯就點個關注,點個讚唄?
高校專業那些事
沒考上就是沒考上,差一分沒考上也是實力不夠。“考試時緊張了,本來選對的題交卷前又改錯了”,這種話說多了只會招人笑話。天天掛在嘴邊自己當初高考超清華北大線多少多少分,但是沒有報清華北大,聽起來特別酸。目的就是想借機抬高自己 ,虛榮心作怪。
“我當時距離清華就差2分,英語有一道題本來選對了,後面又改錯了,不然我就考上了”,“別看我現在上了二本,我當初可是超一本線5分”。這種事後諸葛亮,標準的格式是“我當年沒報xx大學,錄取線下來之後發現超了5分”。這種話於事無補,說到底還是自卑,怕別人瞧不起自己。
如果單純的超清華北大線5~10分,就算給他一次機會,讓他重新報考,他也未必敢報,幾分的優勢根本選不了什麼好專業。承認他考上北航也很厲害,但是犯不上如此吹噓。不管是超清華北大的線,還是差一點兒就達到了清華北大的線,只要最終沒有考上清華北大,說什麼都沒有用。
好漢不提當年勇,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哪怕你超清華北大50分,只要你沒有報考,你畢業證上寫的也不是清華北大。一味的貶低自己的學校,只會讓自己更加掉價。比清華的線高2分或者差2分沒能到清華大學,沒有什麼值得遺憾的,去其他學校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北航的計算機和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我想大多數人都應該會選擇北航的計算機吧。
考研小秘書
當年,殲20的總設計師楊偉,考清華差1分沒被錄取,被西工大撿漏錄取,造就了這位使美國人都害怕的飛機總設計師。現在這位同學,你沒考上清華,上了北航,一點都不虧,好好學吧!說不定你能與楊偉一樣,企望你成為未來的飛行器總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