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单位参加工作多年,到现在单位交社保才知道没有编制,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

用户3307634607310


这个事你得问你自己,当时咋去这个单位工作的你应心知肚明,没有编制的人与有编制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不可能一样,你为什么不提出来?2000年以后陆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你没编制你的医保是怎么办的?再有从2014年10月1日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你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怎么办理的?从2014年10月1日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始参加职业年金,你有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你有吗?如这些都没有,当时你干嘛了?

另外国家对有编制的人年年考核,并且发绩效工资,你没编制得不到,你干吗去了?同单位的不可能都与你一样在一个岗位上干二十多年,肯定有升迁的,你当时没想法?所有这些你自己很清楚,你出这个题目是取悦他人耳目,诱导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讲出不适之词,可见你出此题目的用心良苦。

其实你在这个事业单位与临时雇佣的看门老头一样,就是一名临雇佣人员。

如果你原来就有住房公积金,2014年10月1日后你有与其他同事一样的社保、一样的职业年金,有没有编制都无所谓了,因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2014年10月1日起也实行社保并轨了。如果没有这些,你可依据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与单位交涉让他们出头为你办理社保,但你单位是全额拨款单位,参保缴费单位应出部分恐怕不好解决。



我爱我家214230147


在事业单位参加工作20年,到现在才发现自己没有编制,这得是多么的粗心啊。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的是两种养老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实行的是机关事业养老制度,企业实行的是企业养老制度。同时,按规定,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同样实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这一点是比较致命的。

问题来了,如果在事业单位工作20年,发现自己没有编制,身份是正式职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党政、事业单位的超编现象,在基层是非常普遍的。暂时性的非在编,可以通过调剂增加编制、调整到有空编的单位等方式解决,也可以在原单位等自然减员,空缺出来编制后使用。虽然规定机关事业“非在编”人员执行企业养老制度,但各地都会想办法解决,不可能同一单位同一办公室同一种身份的两个人,就因为一纸编制,执行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通常常见的方式,都是调剂编制使用,统一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但是,如果没有编制,是因为是聘用制,或者是合同工,属于编外人员,那情况就不一样了。事业单位中,编外人员中的人事代理、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以及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都执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因此,对于非在编人员,要搞清楚到底是暂时性“非在编”,还是因为个人身份、人事关系不同,属于编外人员。编内编外,有着严格的区别。

另外,社保补缴,在2018年年底之前还有政策。2019年税务接管后,补缴已经停止,这一点也是非常致命的。


职言管语


1999年在事业单位参加工作,2019年才发现没有正式编制,这种情况估计只有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才会出现。

一、如果是全额事业单位的话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发现。

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式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编制管理,事业单位有编制就意味着是正式人员,没有编制就是编外人员。正式人员的工资待遇职务晋升等,与编外人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正式人员工资由同级财政负担,编外人员由单位自行负担,正式人员有除了工资之外的补贴,编外人员基本只挣基本工资,即便有补贴,也不会和正式人员的标准相同。尤其是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方面,编外人员基本不享受本单位的任何待遇。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编制的话,肯定不会过了20年才发现,因为你平时的工资待遇和别人就不一样。

二、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发生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你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因为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不论正式在编还是没有编制的人员,所有人的工资都由本单位核算发放。而不用经过财政部门。尤其一些单位由于超编,很多人安排工作后,只能等着有空编的时候才能正式上编,但是在没有上编期间的工资待遇和正式人员是一样的,这也就导致自己无法辨别到底有没有正式编制。

三、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可能重新上编了,只能是协商给自己交上保险算了。

就和题主所说的情况一样,很有可能当时安排到事业单位后,由于管理不善没有正式上编,后来编制开始管理的严格以后,又由于单位超编导致部分人员未能入编,只不过表面上享受的待遇和正式入编的人员是一样的,也就导致无法得知自己的真实情况。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能是按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重新上编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是和单位协商继续缴纳保险直到退休了。

总之,你这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了,不大好解决,能保证工资照发、保险照交就不赖了。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中省直遴选


工作了二十年,才发现自己是属于没有编制的人员,小雷真的只能给一个无语的表情了。

目前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里确实存在着大量的编外人员,但是不管是早期进入的还是后期招聘的,正常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身份,因为有编制和没有编制的人员在单位里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工资收入是肯定不同的,虽然法律规定按劳分配,“同工同酬”,但是这点是很难做到的,在大多数地方编内和编外的收入差个一倍以上是很正常的。其次,编外人员是不能晋升的,因为没有编制,不管多有能力,都不会被提拔的。最后,编外人员是不能安排在一些重要岗位上的,同时很多会议编外人员也不能参加,年终考核也与编内人员是区分开的。日常工作中编外人员是很容易可以感觉到自己与在编人员的区别的,所以题主呆了20年到现在才知道自己没有编制,真的是一件让人感觉很奇葩的事情!

但是,既然事情已经明确,同时单位现在才帮你交社保,那说明你前面二十年都是没有社保的。对于编内人员来说,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2014年底才开始的,所以他们之前的工作年限虽然也没有缴纳社保,但是是可以视同缴费的。而编外人员,如果没有缴纳社保,那么这二十年的工作年限就相当于一段空白,对于退休以后的养老金高低是影响非常大的。

而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单位是有义务为员工缴纳社保的,因此题主所在的事业单位的行为是违法的,因此题主可以和单位沟通,让他们补缴这一段时期的社保。而如果单位不同意,那么建议题主保留好合同等证据,去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反映相关情况,请求协助解决,当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这么做,否则是很容易丢工作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流雷电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有一部分是有编制的,有一部分也是编外人员,自己是不是编外人员,其实看下工资就知道了,编外人员和有编制的人才,每个月的工资待遇是有很大差别的。

没有编制的编外人员,其实在单位就相当于是一个临时工,不属于正式工,所以在工资待遇以及福利方面都不如有编制的人好,并且没有编制的人也不如有编制的人稳定,因为有编制的人他的档案等都是要经过层层审核,才可以进行调转,离职等,而编外人员则是单位需要你的时候你可以留着,单位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可以随时滚蛋,也有一种人在事业单位中一直属于编外人才,直到退休也没有编制,但也有一些职称能人可以从编外人员转为正式工,也就是转为有编制的人。

所以说没有编制可以工作19年,其实对你的影响也不是特别大,无非就是你的福利待遇比其他人要弱一些,工作19年的话基本上人生已经过一了一大半,如果工资按时发,社保按时交,那么在你退休的时候,你也可以领取养老金的,算是个人没有什么损失,即便算损失,也是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造成的,另外编外人才是不具备体制内升迁和提拔的,干一辈子也是一个基层员工,除非混的好转为正式工才可以享受提拔待遇。

所以如果干到现在,你要觉得你的待遇比较满意的话,那你可以接着干,如果说你的待遇不你不满意,那么你可以选择辞职,对于你是编外人员,在你签订合同的时候肯定已经注明了,只是你自己没有注意,所以肯定没有单位什么事情。


笔记簿杏豆


看是什么情况,也就是单位认为你是不是正式的。

首先来说,上班二十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编,很多人看着好像很可笑,觉得怎么可能有这种事,这也太糊涂了。但实际上在基层,这种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前些年,基层的编制很混乱,各单位超编严重,编办批准编制与实际工作人数不对应,谁都不知道谁有没有编。

举个例子,比如北京边上著名的燕郊镇派出所,可能限于编制,就给批了五个编,但实际上辖区有本地及外来人口一百多万,然而派出所只有五个人能运转吗?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当时可能招了50个人开始让这个派出所运转,财政给的工资待遇都一样,那么这50人对应的就是5个编,至于谁有编根本说不清楚,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必须说明白谁有编时候,才会明确。

如果你是单位正式职工,属于我刚才说的这种情况,工资待遇和有编的一样,在机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那么无所谓,对你没什么影响。历史遗留问题,地方都会妥善解决,不会让你吃亏的。

如果单位认为你是临时工,你的工资低人一等,属于这种情况,那么你可就惨了,最后很可能跟你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你的社保会在企业养老保险缴纳,虽然说现在养老保险已经并轨了,但实际上企业退休的养老金会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养老金少很多,而且你很有可能享受不了职业年金。

不过你已经上班这么多年了,像你这种情况当地应该很多,不止你一人,报团取暖吧,没什么好办法,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这么多年没给交社保,最后退休金可能也低,让当地给你一笔补偿吧,至多也就这样了。


七叶一支花


题主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题。

在体制内上班的人都知道编制的重要性,编制不仅意味着收入待遇、职务晋升,还意味着未来的保障;在事业单位上班上了快20年才知道自己是非编人员,对此,我惊讶不已,题主是何等心大?!


那么,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认为题主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去解决这个问题:

1、查阅档案资料,弄清楚99年5月参加工作时的编制情况。

早期时候,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繁多,管理也不规范,的确存在稀里糊涂进单位的情况,也存在一批非在编在岗职工借单位改革机会,获得正式工身份的情况;所以题主应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向同时期同事咨询他们的情况是否和你一致,如果发现自己的确是特例,那么就应该向组织部提出恢复身份的申请。


2、假使的确是他人原因造成身份登记错误的,题主可向律师咨询,是否可以让当时经办人、单位给予经济补偿。


3、社保是国家强制购买的保险,之前单位怎么可能会不替你购买呢?所以从这点而言,但凡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无论在编与否,都不该出现上了近20年班才给你交社保的情况。

我是@事业单位搬砖狗:3年乡镇街道基层工作经历,3年市本级机关单位工作经历;体制职场规则的观察者、解读者。关注我,一起了解体制内的那些事。

事业单位搬砖狗


这个问题问网友不好使啊,具体得去问你们当地的编办,他们手里的信息最准确。

还有仔细想一下每年填了机关事业单位考核表没有,那个是在编人员填写的,用来定考核等次,以及发奖金等,非在编人员不用填写。

在编人员每年都有几万奖金,非在编人员没有,或者单位象征性的发几千块钱。

平时工资也不一样,我们这非在编人员就是按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发,一个月1550元,在编的一个月上卡4000以上。

财务那里有工资表,在编人员的工资信息都在表里,身份是干部,级别是管理X级或专技X级,你可以去财务那里看一看。

还有在编人员入职及工作调动,一定会有组织部或人社部门的红头文件,你自己想想入职时候有没有这个文件~本人入职时候就有这样一个文件,上面还有分管副县长的签字。

还有刚入职时候有没有领到一张工资单,本人刚入职时候就领到了一张,里面详细列出了你的工资项目明细,下面还盖有人社部门和编办的公章。

反正从平时很多细节就可以看出是否有编了,自己好好回忆一下


低调de永恒


题主1999年5月参加工作,职场生涯已经有20年,最终发现自己没有事业编制,这也是太尴尬,也是有些太奇葩……

很多人会觉得题主太奇葩,连自己穿什么“内裤”都搞不清楚,职场战斗经验值为0。真的是这样吗?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话往往是“马后炮”,站着说话不腰疼,题主不知道编制也是正常事。

毕竟事业单位有专门的财会人员搞待遇的事情,要是没有什么事情,谁也不会无缘无故去查自己的编制情况。那么,题主何以会长期误以为自己有编制?

这就要回到当年,那个时代跟当代很不同,不要现在的“逢进必考”。在那种社会背景下,很多人托关系进编制,或者“子承父业”得编制,或者专业对口招进来,或者干脆来一场事业单位自己组织的招人考试……

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招人方式,跟现在的考试招人相比,随意性还是比较大,各种人情面子都还能使上劲。这样的影子,即便是如今还存在,比如说某个事业单位跑到某大学定点招人。

2000年之后,整个社会的招考公务员、事业人员,才逐渐兴起“逢进必考”。因此,题主1999年入职,应该是没有经过像如今这般——正规的考试招人程序。不过,题主遭遇不幸,本应该有编制的事情,变得没有编制。更糟糕的是,题主没有在早年发现问题,否则还会有补救的空间……

题主没有落实编制,我估计是遇到瓶颈,要么是有人刁难,要么是编制满额,要么本身机构没编制。那么,20年后的今天,发现没有编制的尴尬,该如何解决呢?

答案是有些绝望,事情拖到现在,可谓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几乎是没有办法解决,因为现在的公家编制看得是很牢。但是,幸运的是题主想补救的是事业编制,这种编制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还是有转机的可能。

举个例子吧,大概在2015年左右,我所在城市的一批公务员招考,由于不合规导致落实不了,结果政府拿出手里的事业编制来代替公务员编制。其实,这还不是孤立,几年前互联网上有报道,某市的城管10多年啥编制都没有,结果人家有手段,最终拿到事业编制。


子屠龙


这种情况在自筹自支事业单位会出现,自筹自支不经过财政拨款,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不论正式在编还是没有编制的人员,所有人的工资都由本单位核算发放。很多人安排工作后,没有上编期间的工资待遇和正式人员是一样的,这也就导致自己无法辨别到底有没有正式编制。解决办法,第一条你首先弄清楚是通过招工,转业,学生分配,考入等情况进入单位了,到劳动局(人社局调档案)复印一份,并有劳动局(人社局)出具证明。第二条,个人工资晋级考核表原件及复印件,带着以上证明文件,向单位反映,有单位出具红头文件情况说明报告,第三条,带着这些证明文件去编办,如果你有这些文件证明,在有一定关系。补编应该没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