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家庭出身,考公务员上正处级有可能吗?

Cats猫


我是“天和智胜”的小天,我来回答!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一般家庭出生的人,想要考上公务员并不难,因为只要你肯努力,就有考上的可能。但是,你想要的在公务员这条路上一直走到“正处级”这个位置的话,是非常之困难的。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么,从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到底正处级到底有多难呢?下面,小天就来给大家说一说!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你得知道,公务员的职位的状况!

根据《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公务员级别分为一级到二十七级,职务分为“国家正职到乡科副职10级领导职务。职级分为一级巡视员到二级科员,一共12个职级。

而,题主所问的“正处级”,则十级至七级(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十级至七级)。

按照现在公务员的晋升年限来计算的话,从一个普通的科员到正处级的话,最低也需要20年的时间。

当然了,这完全得看你自己的状态。如果你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那么也许能快一些。但如果也是平平淡淡的度过这几十年的话,那么想要升迁也不太现实。但是我们还要知道的是,公务员的晋升快慢,层次高低,也跟你所在的单位以及单位的所在地有很大关系。

但是小天还是要明确的告诉你。不管你是什么出生,只要你肯努力,你肯为工作作出相应的“奉献”,那么,你就能成功。

但如果你说:“没有关系根本不行”。那么我只能告诉你,你真的不行!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公考知识的话,欢迎关注我哦!

天和智胜教育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本人是一名基层工作多年的公务员,谈一下个人看法。

首先,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难度越来越大。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大概为800-900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也有几十万人。当前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全国从国家部委统一组织的国考、各省市统一组织的省考以及部分地级市组织的公务员招考,最终录用人数极为有限。一个职位,几十人、上百人甚至上千人在全力竞争,可以说己经是十分正常、习空见惯的事了。绝大多数的竞争者也就是当了一次又一次的炮灰,成功者只是其中的极少数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上岸者无疑是非常优秀的人,也是幸运儿,这是毫无疑问的。

其次,千辛万苦考取的职位,机构层次的差别大到无法想象。只要缺人,从中央所属各部门、到国务院各部委,再到各省市所属厅局委,再到地级市,最低到县级所属单位以及乡镇(街道办)党委、政府,都可以公开招考公务员。最终录用单位的机构规格,才是个人职务(当然还是职级)可以晋升的理论上的最大值。例如,被国务院部委录用,最高有可能当部长,被乡镇政府录用,当个党委书记、乡镇长就撑破天了。所以,录用机关的机构层次,对于一个公务员来说,可以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对个人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例如,由国家税务总局公开招考的公务员,最后到乡镇税务所上班,只是因为税务系统的公务员招考全部统一纳入国考之中进行。

再次,公务员招考是目前最公平的国家考试。其公开、公正、严密的组织招考过程是绝对可以保证的,也为参加招考的成功者们所公认。应该说,几乎没有人有能力、权利影响到其公平性。公务员招考也几乎成了另一个形式的高考,举国关注,客观上也不允许出现违法乱纪、暗箱操作的空间。所以,题主所说的一般家庭出身,对招考过程来说,基本上没有影响,这一点大可放心。

最后,一般家庭出身,考公务员上正处级有可能性吗?这实际上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从不同角度切入,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本人认为,关键有两点:

1、本人是否真正优秀,这是第一个关键,也是决定性的因素。通过招考录用的公务员,应该说很优秀的。但一旦进入实际工作状况,本人的学识水平实际上只是一个方面而己,并不见得招考录用的公务员都能顺利地晋升上去。机关工作对一个人能力的要求是综合性的、全面的,即有文字能力、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有团结同志、协调工作能力的要求,更有个人道德素质、为人处世态度方面的要求。完全可以说,做人是第一位的,业务能力是基础性的,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等等也都是必须的。个人综合素质越高,越为领导和同事们所肯定和公认,肯定晋升的空间越大。

2、录用单位的层次规格对职务晋升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在国家部委,正处级职务的人员只是个干很具体工作的小头目,其上面还有司局级领导和部长们;到了省一级,正处级职务是中层领导了,上面仅有的婆婆们是厅局长;到地级市,正处级是有职有权的局长、处长们,是一方诸侯了;到了县一级,正处级就是呼风唤雨、一言九鼎的真正的决策者了。所以,要准备在公务员队伍中晋升个职务,混个名堂,越往高层可能性越大,越往低层可能性越小。可以这样说:在县一级,晋升正处级职务,比登天还难;在地级市,可能性大一些,即使职务晋升上不去,弄个调研员职级,就容易多了;在省一级,肯定可能性更大,因为正处级职位很多,混个巡视员退休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到了国家部委,如果只混了正处级,坦率地说,你弱爆了,也太寒伧了吧,不晋升个正副司长级职务,你还好意思说在国家部委工作过啊!这正好印证了那句老话:涝坝多大鳖多大,有多大的舞台就能唱多大的戏!

所以,我的结论是:只要本人足够优秀,本人供职的机构层次越高,获得正处级职务的可能性越大。这个结论,对所有层次公务员都毫无例外适用。


水波不兴3291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润友用简短的四句话来回答:

一、如果你是一般家庭出身,只要是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参加国家部、委、办等部门的公务员招考并被录取,你只要安心的工作,不犯什么错误,干到退休时有50%左右的概率能提拨为司(局)级领导干部,有100%的概率可以当上县(处)级干部。因为国家部、委、办等部门的行政级别为正部级,其所属部门的正处级以上职位编制数足以让干到60岁的公务员解决处级职务;

二、如果你是一般家庭出身,只要是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参加省级行政区所属部门的公务员招考并被录取,你只要好好工作,不犯什么错误,干到退休时有10%左右的概率能提拨为厅(局)级领导干部,有80%的概率可以当上县(处)级干部。因为省属部门的行政级别为正厅级,其处级以上职位编制数可以让干到60岁的公务员解决80%的处级职务;

三、如果你是一般家庭出身,只要是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参加市(州、盟)所属部门的公务员招考并被录取,你只要努力工作,不犯什么错误,干到退休时有30%左右的概率能提拨为县(处)级领导干部;

四、如果你是一般家庭出身,只要是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参加县(市、区)所属部门的公务员招考并被录取,你只要勤奋工作,不犯什么错误,干到退休时有2%左右的概率能提拔为县(处)级领导干部。


润友


现在的机关干部竞争环境是非常好的,可以说这个时代考公务员,是一个非常好的大时代!

我在基层单位工作4年了(乡镇公务员),说几句比较良心的话。

1、想做正处级,需要看你的平台是什么。如果在基层,正处级就已经是县长了,想竞争的话比较难!如果在市里,正处就是个局长,一个市的职数还是比较多的,希望比较大;如果在厅级单位,那正处级就更不是梦了,一个单位十几个正处,竞争者不到十人,压力比较小;如果部级单位,那正处就更容易了,熬够时间就是正处。

所以,要看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层级,如果有希望去往更高一层,那么不要错过机会。


2、想晋升,一定要积极工作。刚入职的时候,老同事会劝你:“工作是给自己做的。”这句话真的很良心,我们基层一个姑娘,总自愿写单位的调研报告、工作动态什么的,自己的业务工作也做的特别好,有一次省里的厅长来视察,一下就叫出她的名字,说她在厅里很有名的,文章写得特别好,来了以后一看业务工作也做的特别精细,不到一个月之后,就调动去厅里做秘书了。

她就是个农村姑娘,没背景,没靠山,但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了。


3、多写多听,少说。文章水平是写出来的,一篇领导的讲话稿,我一天也能写出来,一个星期也能写出来,但是质量完全不一样,一个漏洞百出的文章,修改十多遍以后也会变成精品。另外还需要多学习,输入和输出是成正比的,吃透十本书,自然可以写一篇精品!另外一点,少说话,祸从口出,这是我四年工作经验体会最深的一点。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正处每个人都有希望,前提是你真的努力了,奋斗了。


潇潇书童


路过,凑个热闹。

首先,要弄清一个思路,既你是否己经是个公务员了,如果已在公务员的岗位,再来谈能否干到正处级的位置。

人生,总是在不断的追求中度过。也是年轻人在不断的努力和拼搏中,奋力实现个人梦想的过程。

现实状况必须面对,尽管你己是公务员岗位,由于学历的差别,所处的单位不同,能否干到正处级的岗位并非一概而论。

现实状况是:如果你并非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或者工作在基层,这本身就限制了你的起步,别说干到正处级,恐怕干到退休也只是一个副科级或正科级科员。

反之,如果你是一流大学毕业,工作在国家机关,机关的部门设置较为精细,对工作的要求比较专一,只要你努力工作,3~5年内干到科级,10年内干到副处级不成问题,能否干到正处级,那就看机遇啦。

毕竟是僧多粥少,也许干到退休也只能挂个正处级的牌子。

因此,这与家庭地位关系不大,关迠是各方的综合因素和机缘巧合!


诗佩细雨


正处级和有没有背景没太大关系!多少正处级是自己干出来的!你要说正厅以上那只要关系了这里再说个题外话 公务员和事业编是两个概念 事业编最高只能到副科级,要先继续往上升 必须再去考公务员。事业编各市每年招几千名工资3000起(隶属于地方政府),公务员各市每年招几个工资5000起(属于国家编制)。我同校的93年 靠近公务员2年 现在已经是副科级了!这种东西还得看能力,没能力别人想帮你都帮不了!


一只大雕飞过去


本人做了八年的公考讲师,见证了我的很多学生,家人,朋友的公务员之路,接下来我想通过几个真实的故事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故事一:小Q(涉及个人隐私,故事中的名字我都用代号)30岁的女副处。小Q是我的研究生同学,比我大5岁,她是在毕业后工作5年考得研究生。小Q大学毕业那年公务员选调生的招聘在全国选调生考试才起步,小Q可以说是比较早的一批选调生,当时被分配当乡镇,工作虽然辛苦但很锻炼人,两年就被提拔为副镇长,小Q家庭出身一般,但为人处世不错,工作能以也强,三年被提拔为县团委书记。后来小Q自学考上了全日制研究生(当时在我们学校上研究生可以申请定向委培,可以在职读全日制研究生)小Q学思想政治,她报的研究生导师是省委的某领导,当时在我们学校挂职研究生导师(据说后来在她的副处级领导干部的领选中给过她帮助)小Q研究生毕业后刚好赶上副处级领导干部选拔,要求全日制研究生,基层工作7年以上的正科级领导干部,所有条件小Q都满足,于是顺利晋级。成了当时她们市最年轻的女副处,最近我们联系时她已经是正处。

故事二:小H,30岁的男副县长。我家亲戚。博士在读是就在大学当老师,后来博士毕业刚好某少数民族自治州高学历人才引进公务员,小H顺利通过考试,成了一名公务员,当时的人才引进是说博士学历去了之后就是正科,小H在一年后真是成为正科岗位的小领导。不到两年时间通过内部考核,提拔为某县副县长(之所以提拔如此之快是因为当时该自治州急需高学历,年轻领导干部)我想用不了多久他应该就是正处了。

故事三:小C,我的学生。曾经90后的大学生村官现在的副镇长。小C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大学生村官考试,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后来有通过了村官定向招聘公务员考试,成了一名乡镇公务员,再后来参加副镇长的选拔考试,成为副镇长。这一路小C花了5年时间。当然小C是一个官二代,父亲副处,母亲正科。小C说这么多考试,父母对他的帮助并不大,否则他也不用报培训班,辛苦备考了,不过也不是没有帮助,他说在副镇长选拔考试时,因为是当地组织的考试,他父亲帮他打听到了考试的形式,和往年的真题仅此而已,其他的都靠他自己。

这三个真实的故事我是想告诉你,从普通的科员成长为正处有很多因素,自身实力,学历,机遇,人脉,家庭出身等等,有多少人出身寒门却能出人头地,也有多少人出身高贵却跌入谷底,有些因素我们注定无法改变,但很多条件是我们可以创造的。


Teacher石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你有能力有才华就能实现这愿望,甚至更高(前提是在地厅级以上机关)。我有一朋友,30年前他是通过考试进入到的副省级城市的机关,工作踏实,业务精良、为人磊落、能力出类拔萃,经过自己不懈努力,从副处长、处长都是竞聘上来,后来组织培养成为一名厅级干部。想说的是,有能力不在出身,当然有背景也会有捷径,但作为寒门弟子只要比他人更多的付出努力,成功也不是遥不可及的。


志说志话


太有可能了。

我的中学同学马龙原来在我们市的皮革厂工作,后来他参加了公务员考试。

幸亏被录用了,几年后他原来所在的皮革厂就破产了。而他由于工作出色,不断升级。刚到四十岁就已升到社保局的正处长了。已天天被人叫为”马处“了。他的家庭我是清楚的,就是个普通家庭,学习也一般,否则那时也不会到皮革厂上班。考了公务员,从此人生有了巨大变化。真是知识改变命运啊!

我还有一个同学姓石,也是考了公务员。他现在不到五十岁,已是招商局的局长。他的家庭背景也很一般。

现在的体制下,公务员升职主要还是得靠资历和能力。很多机关单位的升职主要就是靠熬,把领导熬退休了,你就很有可能成为领导。就这么简单。

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靠关系升迁。大多数的情况下企事业的升职还都是走正规渠道的。公务员单位没有你想的那么混乱,违法违纪的升职还是极少数的。


孟可的思想空间


还是先考上公务员再说。

从公务员中选拔干部,历来如此。关键看你自己的工作能力,情商、智商的有效合力的大小了。升到处级干部不是不可能,问题是出了能力外,还得有运气。

我的一个同事的儿子当年考上公务员后,先留在市委组织部帮忙,不算分配工作。可小伙子机灵能干,领导非常喜欢,一年后就留在了组织部工作。第三个年头上,他的运气来了。省委组织部编纂学习资料,又抽调他到省委组织部帮忙。

没想到工作结束后,就正式调到了省委组织部工作。现如今不到四十岁,就已经是处级科员了。他可是一点背景也没有,全凭自己干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