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与数据之外的足球——浅谈“稀缺性”对评价球员的加成作用

信息的快餐化是大势所趋,投射到足球的世界中,就是我们大家越来越习惯于在盘点足球的时候使用“冠军头衔”、“个人数据”等可以量化的指标对球员们的表现加以概括。

指标层面的量化并没有错,但它们并不代表着绿茵世界中的全部。

足球之所以是世界第一运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在于这项运动的复杂性,那么如何在这复杂的世界第一运动中去正确评价球员呢?我想除却“冠军”和“数据”之外,一定还有很多其他维度的事情需要考虑。本文就以两名大家都很熟识的球星为例,探讨一下“稀缺性”在评价球员时的加成作用。(一点浅薄的个人见解,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冠军与数据之外的足球——浅谈“稀缺性”对评价球员的加成作用


第一个例子:亚洲之光——孙兴慜

称赞一个韩国人为“亚洲之光”,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或多或少会感觉有点儿别扭的,但如果以足球的名义,这个称谓绝无半点不妥。从亚洲走向欧洲足坛并踢出名堂的球员算起来也不算少,车范根、中田英寿、朴智星等人更是鼎鼎大名。曾几何时孙兴慜还走在追赶这些亚洲前辈的路上,但现如今没有人会质疑他已经完全有资格与功成名就的前辈们并肩而立,甚至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孙兴慜就是亚洲足球史第一人。

冠军与数据之外的足球——浅谈“稀缺性”对评价球员的加成作用

当然,对于那些足够“谨慎”的足球史爱好者而言,评判所谓的历史地位时必然要在指标层面去作一番比量,<strong>从这种角度去看孙兴慜还差得很远:朴智星的冠军锦标数量可以把他碾压在地并反复摩擦、车范根的旅欧单赛季最高进球数据依然领先、甚至把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进去的话中田英寿在二十一世纪初所达到的2200万欧转会身价也不是热刺买进孙兴慜的3000万欧所能比的。【※这里有必要多说一句,有些中文网站记载的车范根拿过德甲MVP的事,属于子虚乌有的谣传】


冠军与数据之外的足球——浅谈“稀缺性”对评价球员的加成作用

所以,把孙兴慜捧到亚洲足球史头把交椅的位置上,莫非是一种见识浅薄的无稽之举?情况并非如此,且不说我接触过的很多看球在二三十年以上的老球迷都不约而同的认为孙兴慜凌驾于所有其他亚籍球员之上,连见多识广的狂人穆里尼奥、名宿莱因克尔等都对其推崇备至,其中缘由到底为何呢?

有的人说是因为孙兴慜的个人能力强于那些荣耀等身的亚洲前辈,所以大家才会在他冠军挂零的弱势情况下对他个人高看一眼。我认为,持有这种说法的人大概是对“个人能力”的认识比较狭隘,说白了就是将个人能力等同于速度快、善突破。“速度”和“突破”的确是个人能力的绝佳体现,但个人能力的含义绝不仅限于此。当年在意甲鼎盛时期叱咤一时的本田圭佑,绝对速度和突破能力都不拔尖,但论及其巅峰时期的综合技术能力并不会输给孙兴慜。


让孙兴慜真正有别于其他亚籍球星、略过惨淡的荣誉簿而实现弯道超车的,其实在于他踢球方式在整个亚洲范围内的“稀缺性”。

车范根能进球,但他的进球方式其他优秀的亚洲前锋也能做到,比如我们中国的杨晨也能像他那样压着高大的德甲后卫去头球破门;中田英寿精于传控,但他的后辈香川真司同样深谙此道;朴智星体能上佳号称“跑不死”,但我相信整个亚洲尤其是西亚能达到这种体能水准的不在少数。也就是说,从最直观的视觉层面上看,车范根、中田英寿、朴智星等人都没有在踢球方式上达到明显有别于其他亚洲人的地步。而这一点,孙兴慜做到了。不论是德甲、英超还是欧冠赛场,<strong>他在场上那种不惧对抗、高速带球、双边内切的踢法,在整个亚洲球员范围内真的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冠军与数据之外的足球——浅谈“稀缺性”对评价球员的加成作用

孙兴慜对阵切尔西的边路强袭

在孙兴慜出现之前,你很难想象出凭借亚洲人种的天赋条件,有人能够在欧洲最高级别的赛场上采用这种直来直去、硬桥硬马的踢球方法,并取得成功。

冠军与数据之外的足球——浅谈“稀缺性”对评价球员的加成作用

孙兴慜的惊世之作,70码长途奔袭



第二个例子:孤独行走的大师——里克尔梅

如果有人讨论近十年的阿根廷队,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就是他们的中场问题,可以说真正限制这支豪门在大赛中冲击冠军王座的软肋就是他们孱弱的中场。<strong>每当这时老牌阿根廷球迷们总是会怀念一个人——里克尔梅。

冠军与数据之外的足球——浅谈“稀缺性”对评价球员的加成作用

这种怀念在一些不了解阿根廷足球的人看来肯定是难以理解的,尤其是那些习惯于通过冠军和数据去认识球员的人。因为从可量化的指标层面去看,里克尔梅实在是平庸到不值一提。阿根廷产出的球星无数,冠军多、数据好的一抓一把,哪还有闲空去怀念里克尔梅?

让阿迷们无限怀念里克尔梅的原因,正在于在其球场作用在阿根廷队中的<strong>“稀缺性”阿根廷这支球队,其实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中场无序的状态,像06年世界杯上那种依靠强大的中场控制力和创造力去统治比赛的场景是绝无仅有的。老马时代1冠1亚看上去成绩足够辉煌,但遇到强队时场面经常处于劣势只不过有老马这个超强的个体去化腐朽为神奇,梅西时代的中场甚至已经弱到了需要梅西撤回后腰位置接球的地步,贝尔萨时代的3313在预选赛秋风扫落叶但进入正赛后大家才终于看清脱离了有创造力的中场后即便压上再多的兵力去进攻也注定收效甚微。

只有里克尔梅站在阿根廷中场核心位置上时,你看到的阿根廷队才是一支由中场驱动的球队,你才会看到那种由强大的中场核心产生出的控制力、创造力去推动球队进攻,那种丝滑、有序、顺畅的感觉与依靠老马、梅西、奥特加这种单点去强行撕开防线的模式完全不同。

只有在拥有里克尔梅时,阿根廷球迷才不会去羡慕法国有齐达内、西班牙有哈维、德国有克罗斯、意大利有皮尔洛、荷兰有斯内德。马拉多纳接班人出了一个又一个,但能够接班里克尔梅的人在哪里?


冠军与数据之外的足球——浅谈“稀缺性”对评价球员的加成作用

其实06年的阿根廷,除了里克尔梅领衔的中场之外(二妹、坎比亚索、马诺),其余位置的配置放在历届阿根廷队中都是很“寒酸”的,前面是巅峰已过的克雷斯波和“过气”的萨维奥拉,后面是老迈的阿亚拉。齐达内遇到了最好的法国队,哈维遇到了最好的西班牙,里克尔梅却没遇到最好的阿根廷。试想一下如果里克尔梅身前站的是巅峰巴蒂、克雷斯波,亦或是2010年以后井喷的阿根廷神锋群,又将是怎样一番光景?

冠军与数据之外的足球——浅谈“稀缺性”对评价球员的加成作用



三、写在最后的话

码了那么多字,其实主要就是想说两点,一是孙兴慜在踢球方式上的稀缺性,二是里克尔梅在球场作用上的稀缺性。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冠军和数据会在有关足球球星的评价中占据越来越多的权重,但我始终认为足球这项运动不是冠军和数据所能说清的,他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那些不能被量化的东西,“稀缺性”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冠军与数据之外的足球——浅谈“稀缺性”对评价球员的加成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