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新片《冏媽》裡的悲喜

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 打亂所有春節長假計劃,因控制傳染源,在九省通衢的大武漢實行封城,更是前所未聞。

幾乎全國所有的大型娛樂活動都為避免傳染而取締,諸多水、陸、空交通停運,廟會停辦,影院春節影片全部下檔,歡度春節只能選擇窩家裡看春晚,看徐崢把春節檔新片《冏媽》改在今日頭條上的網播。

春節檔新片這個決策是徐崢突發奇想的冏策?是另謀出路的冏途?還是壯士斷腕的冏態,還真不好評論,但是讓老百姓窩家裡過春節,這還真是個冏事。

熬過了三十多年來最無趣(一個有意思的節目都沒有)的春晚,凌晨十二點後,今日頭條搜索《冏媽》確實可以看全片了,可惜,看了個開頭就睡著了,好像是個喜劇,恍惚間,看到了黃梅瑩的蒼老,四十多年前的絕代佳人黃梅瑩,美人遲暮原來是這個樣子。

徐崢新片《冏媽》裡的悲喜


大年初一宅家裡,手機手不離,時刻看訊息,看微信朋友圈裡朋友們如何過冏年。“大門一關、被窩一鑽、小酒一端、一醉一天、心裡倍酸、控制疫情、理所當然,事已至此,絕不添亂,宅家看劇,權當貢獻”。

刷!刷!刷!刷到半夜看到的頁面,重新觀看《囧媽》。

原以為《囧媽》是徐氏《泰冏》《港冏》喜劇風格的延續,其實不是,《冏媽》融合了徐崢對歲月、人倫、親情的思考,他這種思考的內核,仔細品來,是我們本該擁有、卻失去,又想極力挽回的芳華。

徐崢新片《冏媽》裡的悲喜


劇中母子間的各種懟,對照現實,真實而貼切。每個人都以為親人是那樣想的,以為自己是為對方好,對方想不想過成你設定的樣子,卻沒有去認真考慮,各種不在一個頻率上的摩擦,看似是喜效果,笑點裡卻含有著難隱的悲酸。

徐崢新片《冏媽》裡的悲喜

黃梅瑩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著名演員,代表作有《瞬間》《路漫漫》《都市裡的村莊》《渴望》等,《冏媽》是她最新作品,在影片裡她盡顯疲態,老的讓人不忍直視。

其實70歲的黃梅瑩本人保養的還是很好的,一如既往的優雅溫婉,儀態萬方,彷彿歲月還停留在她的黃金時代——八十年代。

上世紀八十年代是中國電影的一個黃金時代,湧現了大量優秀作品,女演員們天生麗質,質樸無華,趙靜、姜黎黎、方舒、黃梅瑩、趙娜……等堪稱絕代佳人,都是女神級明星,三十多年過去了,腦海裡依然留存著她們美麗的身影,難以忘懷的是她們的美麗,更是自己的少年和青春。

感謝徐崢對人倫親情的探索,緊跟時代,不捆綁在固定的審美思維套路上,準確的演繹出中年人(兒子)的焦慮和無奈,母親(老年人)的固執和孤獨。

每個人都有最難熬的日子,每個人都會有最閃亮的時刻,經年歲月裡,最終記下的都是那些美好。

感謝徐崢,奉獻出優秀作品《冏媽》,讓這個幾十年來最冏的春節過的不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