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思考方式,布局2020的错杀机遇

编者按:每天10点端着手机刷股票,看看红红绿绿的K线图,交易来来往往,大部分股民却很难赚到钱。同时,大部分股民也不太相信或者做不了“价值投资”的大背景下,在当下波动较大的股票市场中,如何去换个思考方式来投资?

一、张五常:“换个思考方式,学习别人的思考方式。”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作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总结了常人思考的几种方法,告诉我们如何从现象出发去思考世界。

张五常曾说:“我半个天才也算不上。但正因为这个缘故,我倒可以写一点有实用性的思考方法。我的思考方法是学回来的。这样的思考方式,其他人也能学得会。”

“在大学念书时,我从不缺课的习惯就是为了要学老师的思考方法。所有要考的试都考过了,我就转作旁听生。”

关于思考方式,张五常的经典语录摘录:

1、 谁是谁非不重要。假如你跟另一个人同作分析或辩论时,他常强调某一个观点或发现是他的,或将“自己”放在问题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任何高手都可以错,所以他们的观点或理论也只能被我们考虑及衡量,不可以尽信。

在推理中,你要对不同的观点作客观地衡量。

2、 问题要一针见血。你问弗里德曼一个问题,他喜欢这样回答:“且让我改一下你的问题。”他一改,就直达你要问的重心,十分清楚。(弗里德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主张自由巿场经济而知名。)

3、 问题要问得浅。这是阿尔钦(A.A.Alchian)的专长。(注:阿门•阿尔伯特•阿尔钦,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名誉教授。)谈起货币理论,他问:“什么是货币?为什么市场不用马铃薯作货币?”当经济学界以功用(Utility)的量度困难为热门的争论时,阿尔钦问:“什么是功用?什么是量度?我们用什么准则来决定一样东西是被量度了的?”这是小孩子的发问方式。

4、 要断定问题的重要性。

有很多问题不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问题。什么是蠢问题呢?若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没有其他的可能性,那就是蠢问题了。举一个例,经济学是基于一个“个人争取利益”的假设;这就暗示着个人生产是会尽可能减低生产费用。

5、 不要将预感抹杀了。不依逻辑的推理当然是矛盾丛生,不知所谓;但非经逻辑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法,往往把预感抹煞了,以致什么也想不到。预感是每个重要发现都缺少不了的--从哪里来没有一定的规格,有时究竟是什么也不大清楚。在思考上,预感是一条路的开端--可走多远,到哪里去,难以预先知道--但是非试走一下不可的。走这路时逻辑就在路上画上界线,将可行及不可行的分开。走了第一步,第二步可能较为清楚。好的预感的特征,就是路可以越走越远,越走越清楚,到后来就豁然贯通。我要指出的是逻辑是用以辅助预感的发展,用错了是可将预感抹煞了的。

6、 转换角度可事半功倍。

茅塞(Mental Block)是一个很难解释的思想障碍,是每个人都常有的。浅而重要的发现,往往一个聪明才智之士可能绞尽脑汁也想不到!但若将思想的角度稍为转变一下,可能就茅塞顿开。想不到的答案,大多数不是因为过于湛深,而是因为所用的角度是难以看到浅的一面。重要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间工厂为了生产,对邻近的物业造成污染而有所损害。历久以来,经济学者都建议政府用几种办法去压制工厂的生产,从而减少邻近物业的损失。

这个老问题到了科斯的手上,他就将角度倒转了:“压制工厂生产,就等于邻近的业主对工厂有所损害,究竟要被压制的应是哪一方?”科斯定律是由此而出的。(注: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二、换个思考方式, 进行股票投资

我们便借用张五常教授的思考方式去看看,如何在股市中布局2020的高分红机遇?

今年是高唱科技的一年,科技类股票出现了较大的涨幅,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和降杠杆的多重压力,中国经济面临多重考验,全球经济增长动能阙如,资本市场跌宕起伏。而众多低价股虽然业绩优良,但仍中长期低迷,是否真如市场预期一样,他们未来机遇渺茫呢?

股市交易即将进入最后一个月的收官阶段,投资者一年的收益马上面临算账总结。面对结算季,市场往往会出现短期的抛售,过完年后又会出现补货行情。因此,如何能抓住年底的抛售季,淘到优良的价值股票,是布局明年的绝好机遇!

纵观“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买入一支好股票尽可能长时间的持有。这一直是巴菲特所信奉的投资真理。

比如他2002年对中国石油投资5亿美元的大胆操作。对比国际油价、华宝油气和中国石油的走势,我们可以发现:

①在2016年,沙特带头减产的时候,油价上涨,华宝油气大涨,中国石油就没跟涨。

②到了2018年,中美爆发冲突,油价上涨,华宝油气滞涨,中国石油也没涨。

③如今2019年,中国爆发二次冲突,油价反弹,华宝油气跟涨但继续滞涨,中国石油依然不跟涨,还创新低了。

直到2007年清仓时,中国石油的市值已经高达2750美元,巴菲特净赚36亿,直接增值7倍。

价值成长投资是巴菲特鲜明的投资风格,买股票不是买最便宜的股票,而是用合理的价格买下好股票。那时的中国石油不仅是一支好股票,更是一支低价股票,长期持有,高额分红,直到清仓便是赚的盆满钵满。但是身为当时亚洲最赚钱公司的中国石油,也从48年跌下神坛,大家开始怀疑是否要长期持有蓝筹股。其实,蓝筹股不是一直都是蓝筹的,那么应该如何找到优质、便宜,又还有很高分红的公司呢?

三、高股息、低估、高现金流策略,寻找布局2020年的错杀机遇

即将走过喜忧参半的2019年,又是一轮下跌。股民何去何从、股市的下一程重心何在、杠杆和投资风险如何平衡,唯有不变的是真正的价值,寻找2020年的错杀机遇。

1、问题一针见血:我要获得确定性的回报。

长期持有公司,股价有波动,但是有高股息可以抵御风险的不确定性,获得确定性回报。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上,股票真正的价值是未来股息的贴现。高股息率是公司吸引长期投资者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关注一家公司的股息率不仅只看一年,还要看其持续性。

市场目前有很多具有高股息率、高分红率的上市公司,其盈利状况往往也具有较稳定性。

例如香江控股(600162),就是长期财务指标稳定且估值较合理的上市公司,连续3年保持分红率达到3%~5%,股息率也很高,且派现率基本都占当年净利润五成以上。

如果买入了能长期稳健连续分红的高股息公司,即便股市大幅波动,心理也很淡定从容,获得确定性的回报概率就大幅上升。

换个思考方式,布局2020的错杀机遇

表1 公司股息率

(以2019年11月27日收盘价,分别计算2018、2017、2016年的股息率)

2、转换角度可事半功倍:如何确定是低估呢?

不看PB,PE,要看实际资产的价值;

不看短期涨跌幅,要看大股东看待公司的价格;

不看公司净资产、现金情况,要看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如果只看报表的净资产、每股盈利,或者PE、PB,很容易犯静态、惯性思维的错误。公司的价值是要看公司实际的价值。

例如香江控股(600162),看起来净资产只有54亿元,账上现金35亿元,据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但是,公开数据查询,香江控股持有约104万平米的投资性物业,目前按照账面初始值记账仅33.5亿元,也就是约3000元/平米,但翻看资料具体一看,都是绝大多数广州、深圳和省会城市的核心位置物业,目前大略对比下周边市场均价按照1.5万~2.5每平米估算,

这些物业价值毛估预计最少也在 150亿左右,这里存在极大的低估,因此目前股价的安全边际非常高。

看短期涨跌幅来看,股价很低,并不一定就是底部,但如果大股东大比例增持,股价长期在低位,那就有可能存在市场短期的错杀。

例如香江控股(600162),最近三年从2017年约130亿市值,持续跌到2018年约58亿最低市值,之后涨回到75亿到90亿区间进行长期震荡,应该说市场已经确认70亿以下是严重错杀,快速涨回。但长期来看,还是否低估呢?还要看了解公司的情况的大股东是如何操作的!

在2017年~2019年间,香江控股控股股东斥近13亿元巨资,大幅增持股票,从3.5元、3元、2.5元、2.2元不等,一路增持。反映控股股东对股价的长期坚定看好。


换个思考方式,布局2020的错杀机遇

图1 香江控股控股股东的持续增持情况

虽然很多公司账上现金很多,但长期现金流很差,甚至出现上市公司大股东挤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恶劣情况。如何识别和发现公司的现金情况呢?换个思考方式,就是看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例如香江控股(600162),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约28亿,其中收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现金为56亿元。这个角度反映,公司目前具有非常大的业绩改善情况,股价应存在较大低估的情况。

换个思考方式,布局2020的错杀机遇

再换个视角,看香江控股的未来潜力。虽然香江控股连续多年收入在40亿元左右,业绩在5~7亿元左右,但是2019年从现金收款来说已经创出新高,增幅在30%以上,也就意味着明年收入是大概率高增长的。

在看业务增长点,公司香江健康小镇项目呼之欲出,产业小镇嫁接地产开发,未来会带来巨大的收入、净利润和现金流,还有广州番禺30多万平米的住宅待建,十多年前的拿地,成本非常低,利润空间巨大。业务增长点和潜力都蛮大的!

换个思考方式,选择高股息、低估、高现金流策略,寻找布局2020年的错杀机遇投资。其实你的身边和大脑里,就存在投资机遇,就看你是否利用了你大脑重新思考了。

提前预祝大家在年底抓住布局2020的黄金投资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