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春节不走亲戚的人,都是什么心理?

我是渣大师


春节不走亲戚,这句话击中了很多70、80、90后年代出生人的心。不是不想走,而是不知道走的意义在哪里。

小的时候很盼着过年,因为平日里也没是好玩的节目,也没钱,过年的时候,大家可以扎堆一块儿玩,哪怕就是在“扯闲篇”。

现在不盼着过年了,就算是亲戚之间坐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都捧着个手机,彼此之间简单的问候几声,就结束了。

平日里经常碰面的亲戚,感情线“浓厚”,过年必定要走,就像回自己家一样。一年碰不到一回的亲戚,走一走,很多都是个“样子”。

难道真的只是感情淡薄了,才会春节不想走动吗?这背后有着怎么样的心理呢,木林来说说看:

第一:害怕亲戚的多种打听,问得心理发毛

对于很多在外打工的人来说,最头疼的就是过年回家,除了自己的老爹老妈外,其它的七大姑、八大姨不知疲倦的反复问那几个问题,年年如此。

“小强啊,听说你现在在大城市里混得很好啊,年收入应该有百万了吧?”

“丽丽啊,这过年你都30啦,什么时候给你爸爸妈妈带对象回来,他们都急死了。”

“小鹏啊,我们准备明年和你姨夫一起出国旅游,你给你爸妈也报上旅游团,我们一起出去玩”

“小辉啊,你们结婚六年了,抓紧要孩子啊,你妈想要抱孙子都和我们哭了几次了”

。。。。。。

这些家长里短的问题,问得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是我家里的事情啊,你们管好自己的生活就行,干嘛非要当着这么多人面问来问去啊”

恐怕,这句话会是很多被问到这些人的内心独白。如果能选择,宁愿不走亲戚,也不要听到这些所谓的“贴心话”。

第二:情感淡薄,攀比的味道已经冲淡了年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科技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淡薄。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还经常去串个门,回家探亲必须去。

现在有了丰富的网络,反而话越来越少了。其实,不只是和亲戚之间,就算是和父母之间,我们的对话也越来越少。

而走亲戚就更不用说,很多都是问候聊两句,然后就是各玩各的。不是没感情,只是感情比不上自己手里的手机重要。

攀比,在国文化中,向来很重。年轻人有年轻人攀比的内容,老年人有老年人攀比的对象。坐在一起,话里话外很容易带出来。

我记得去年走亲戚的时候,老妈在谈到我的收入,就和亲戚说“你们的孩子特别的有出息,一年赚那么多钱,我们家可不能比啊...”

当时,我就在边上,听到简直是心里犹如很多羊驼奔跑而过。但是,也没说。这种情况,不说话最好。只是心里暗暗想“明年,还是别来走亲戚了”。

第三:走亲戚慢慢地变成互换东西,仅仅是过场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春节走亲戚拜年,一圈下来,发现自己当初购买的礼品又回到自己家里了?

我们家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当时购买的春节礼包,上面有店家的LOGO,而整个春节走亲戚下来,它又出现在我面前了。

所以,走亲戚被解释为一个公式:一堆人拎着东西说着闲篇+东走西窜=到处游荡着换东西。

除了吃喝、彼此换东西,其它的真正情感联络的地方,倒是没有体现出来。已经失去了传统文化走亲戚的意义,更多的变成了一种样子。

当然,小时候自己心里装得事情少,所以这种换东西显得也特别新鲜。而如今已是中年人,同样的事情反而显得单调、无趣。


文章写道这里,就想到又要临近过年了,又得开始应对走亲戚。其实,我也不愿意,这是心理话。你们呢,愿意春节到处走亲戚吗?

木林谈心理


那些春节不走亲戚的人,都是什么心理?

首先声明,春节期间不愿意走亲戚的大有人在,这些人不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就非常不愿意走亲戚。现在毕竟不是过去的年代,家里穷的没有什么吃的,出门走亲戚都是为了去亲戚家吃点好吃的,现在想吃什么有什么。记得小时候最愿意走亲戚,因为心里明白,只要去亲戚家,无论如何都比在家里吃的要好一些,所以特别期盼正月期间去走亲戚。

今非昔比,现在的人很多都不愿意去走亲戚。别说走亲戚了,就连拜年这样的传统习俗,也是越来越淡薄。我记得前几年,我们村里天不亮起来去拜年的人,像赶大集一样,街上的人来来往往,相互打着招呼,说着过年好。最近几年,初一凌晨再出去拜年的时候,街上的人稀稀落落,也不再像原来那样,几乎全村子的人家都要走遍,都要去拜年,现在也就只去自己最亲近的那么几家。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经济生活的提高,却反而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正现在春节期间,不想走亲戚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年轻人,更是不愿意去走亲戚,他们宁愿自己呆在家里玩手机,或者结伴出去游山玩水,也不愿意到亲戚家去串门。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不愿意去走亲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去亲戚家以后,总要寒暄一些自己不愿意说的客套话。很多时候,有些人是不愿意说这些客套话的,觉得没话找话,有些很无聊。第二,因为有的亲戚,其实平常之间是不太走动的,也只有过年的时候去一次,大家交流的很少,所以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相互面对的时候,有一点尴尬。

第三,去人家家里或多或少的总要受一些拘束,当然不如在自己家里自由自在更好。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有的人不想去走亲戚,是因为亲戚家里太脏,去了以后吃不下饭,如果人家非要留你在那吃饭,走了又不太好,所以心里感觉特别扭。


一品小十六


一年一度的春节,其实就一个字“累”。最累的活儿没过于走亲戚了。虽说现在的通讯很发达,也很方便,但是它还是无法替代传统的习俗——走亲戚。

还别说,这不走亲戚真的有想法:

现在的压岁钱已有了“新意”,并非是年三十年晚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也不是大年初一“大拜年”的“红包”。赤裸裸成了走亲戚的“必修课”。本来这个压岁钱是有“交换性”的,可到了亲戚家,不只是亲戚家一两个孩子的事,还有亲戚亲戚甚至更多的亲戚也在走亲戚,虽说每个孩子也就20元,或50元,可遇到太多亲戚的孩子,这自己掏钱还不自在,挺难为的。做为长辈,或为面子,弄不好也得几百元,即使有互给的,谁会“如数”奉还?不走亲戚实际上是在躲避。


本来人们长年累月为生活各自忙碌着,只有到了春节亲戚间相互走动走动,表明至少还有那份亲情的存在。这就不可避免在亲戚家会遇到这路那路的亲戚。吹嘘的、恭维的,似乎只有自己性格不合时宜。不过都在一起说了话,吃了饭菜,还喝了几盅酒,说了改天去你家却当了真。等着,也备着酒菜,可年都过完了,说好了要来的亲戚还是没有来。原来那话是“场面”上说的,逗人的,原来亲亦非亲了。不走亲戚就是怕被人看不起。

其实,多陪陪父母、孩子,睡个自然醒,然后美美地吃喝一顿,怎么都被走亲戚划算。


为生活而提神


我就不愿意走亲戚,我每年都是大年30回家,初一初二就回市区了,这期间除了初一去一个村庄的家族族人家里拜年,其他哪都不去。个人观点,我去了可以,不吃饭,不喝酒,坐一小时就走可以,忙一年了,就休息这么几天,你去人家拜年,人家在留你吃饭,基本都是八个菜,甚至十个菜,吧主人累够呛,你没吃几口拍拍屁股走人了,人家又不好意思倒掉剩余的饭菜,于是人家天天吃剩菜,你头天刚走,第二天又来一波,主人家真挺累的,我去亲戚家,要么不吃饭,要么就一碗米饭,一个馒头一两个菜,吃一口就行,多一个,我都不愿意打扰人家,一切从简,大家都舒服,过年吗,就应该舒服,享受假期,忙一年了,好好休息几天,去看看电影,一家人一起聚聚唠唠嗑,不愿意去别人家打扰别人,一个电话,短信,一巨祝福问候挺好,过了年以后找个时间,带上礼物,去看看。


逍遥子luck


我们家就从不走亲戚。

有句话说穷不走亲戚,富不回家,说的就是我们家吧,从小学开始我们就不走亲戚了。有件事,我至今记得清楚,小时候亲戚给压岁钱都是当面给的,多少钱就能看出来。

当时大姑给了人家2-3块吧,给我们1块,我当时就感到伤自尊,其实陆续走了二年亲戚,之后就没走了。

穷人没有亲戚,我很小就知道,所以我不会向那些亲戚哈腰,我很少回家,上学工作,如今好多年过去了,村里人都不认识我,我也不知道谁是谁。

这几年风俗在变,亲戚之间也变得伪善,自己家里过好了,自然有亲戚朋友。



青云遮幕


我就是那种不喜欢走亲戚的人,平时不联系,不走动,到过年的时候就得要去,我很不喜欢,但是出于礼貌,不得不陪着老公,公婆去。我和老公家亲戚来往非常少,因为我们从结婚就没生活在他老家,隔着几个省。一年也就国庆长假必需回,过年有时候还会回我家,所以很少和他们打交道。每次去走亲戚,吃不习惯,听不懂方言,他们都聊得热火朝天,我一个人冷飕飕的坐旁边像个傻子。我和老公说,亲戚是最无聊的存在,和朋友还不一样,朋友是自己选的,当处不下去的时候可以选择断交,但亲戚不行,就算他品行你不认可,他依然是你亲戚,你舅还是你舅,你姑也仍然是你姑,哪怕内心很讨厌,表面还得装着笑脸。我娘家以前也走亲戚,这三四年来大家约定不走了,因为我家大家庭,吃不过来,一家吃一顿也得过到元宵节,春节这几天吧做生意的很忙,等他们忙得差不多了,上班的又没空了,就约定找一天时间,大家AA 去酒店搞一天,这样不用谁那么辛苦搞饭菜,都有空闲打牌打麻将了。


宝宝64066984


现在很多亲戚一年见一次面,一见面无非就是上学的考试成绩;工作的问工资;未婚的催婚;已婚的催生,生二胎。翻来覆去就这么点花头,我作为88年的真的挺厌烦这种的。关心不是到了一年回去的时候才关心,亲情是靠平常日积月累的,对于这种年度亲戚,基本就是陌生人相处方式寒暄下就得了。而且我还是独生子女,比较有个性,我就是合得来杜说几句,说不到一块的也就话不投机半句多吧。个人想法,不喜勿喷


丁丁猫17913874


我想走亲戚,可是我没几个亲戚可走,有一个舅,我不想跟他走,我爸癌症生病住院的时候,我家里凑不齐钱他也不说借我们点,等我爸去世了他立马买上车去我家显摆。有一个姑,我爸生病住院的时候,别说给我们钱了,原先欠着我们家的钱都一分没有给我们。还有一个小姨,这是我回老家还能去的唯一一个亲戚家。有个大爷,不过大娘是个势利眼,我也不想去他们家,就是每年的时候都去以上这些人家送个年,但是不走亲戚的,有时候去我姨家。。。我也想走亲戚的,可是我这些亲戚做法太让我寒心了,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人穷莫走亲,说的可能就是我吧。今年这个年过的很不是滋味,没有父母,没有家可回,只能跟媳妇带着两个孩子在家里,就这样把年过完。


不知所谓中年油腻大叔


那些春节不走亲戚的人,都是什么心理?

在我们这里,除了大年初一不能走亲戚以外,其他时候都可以走亲戚,尤其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可以通过走亲戚来联络感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走亲戚,有很多人都不喜欢走亲戚,我就是众多不愿意走亲戚的其中之一。下面就说一下我为什么不愿意走亲戚。


一,不擅长寒暄。其实我挺害怕过年要走亲戚的。小时候走亲戚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还能吃到好吃的,但是长大以后便特别害怕走亲戚,就是害怕寒暄。有时候还要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更会觉得很难受。

二,没有共同语言。因为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在家,虽然关系都很近,但是却因为常年不在家没有共同语言。他们说着他们之间的事情,我根本插不上话,感觉特别尴尬,只能玩手机打发时间。



三,感觉太拘束。 平时在家里想怎么待着就怎么待着,但是出门以后却不能自由自在,尽量,要做到大家喜爱的模样,所以出去串门就会觉得特别累。


四,过分的关心招架不住。因为常年在外工作,回到老家就会有很多人关心,问问每个月工资多少,过的好不好。因为我挺不喜欢成为焦点的,所以一旦成为焦点就会语无伦次磕磕巴巴。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不喜欢走亲戚,原因肯定也多种多样,各种攀比受不了,融入不了大家庭等等。你喜欢在过年时走亲戚吗?欢迎回复讨论。


小马话三农


那些春节不走亲戚的人,都是什么心理?

今天大年初三了,初一初二连着两天,小编哪都没去,除了初一夜里把本家族的老人转了几家,一共四家,都是长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前天下午睡觉,昨天下午又睡觉,睡得天昏地暗的。

小编今天就不说别人了,自己都是不喜欢走亲戚的人,今天就说说我自己吧。走亲戚其实就是去拜年,然后大家凑在一起吃顿饭。

比如昨天,昨天本来是应该去姑婆婆家里拜年的,小编没去,说实话,姑婆婆对小编一直很好,小编不愿意探亲的理由只有一个:懒惰。

喜欢宅在家里是我的本色,不愿意串门,不喜欢逛商场,不喜欢出去旅游,不喜欢探亲,朋友说我不喜欢旅游是舍不得花钱,其实真不是,小编从小不喜欢旅游,探亲是最近几年才不喜欢的。

看到这个标题,小编认真找原因,为什么不爱走亲戚呢,比如昨天,和朋友聊天,她去她的姑姑家里拜年,是十一点钟去的,估计也就是去吃个饭而已。

小编觉得过年探亲就是个忙碌别人,吃胖自己的事情,去了之后看着亲戚忙忙碌碌做一大桌子菜,小编倒是每年去帮忙做菜,吃了饭以后一会儿就走,所以单纯的认为走亲戚就是吃饭而已。


找了些说不过去的理由,小编突然觉得脸红了,看来都不是好的借口,走亲戚一般是到长辈家里拜年,舅舅姑妈姨妈……

晚辈本来就应该去给长辈拜年的,这是我们中华美德,是尊敬长辈的表现,不去的话,长辈心里会有意见,会有疙瘩。

不去拜年是感情淡漠的表现,是冷落亲情的表现,今天看见这个标题,小编好好检讨了,该走的亲戚要走到,哪怕去送了礼物拜了年不吃饭就回家,最起码长辈知道咱心里有他们。

小编不知道别人不喜欢走亲戚是什么心理,但小编确实是因为懒惰,因为喜欢清净讨厌人多,今天认真检讨了,是自己毛病多,亲戚不走的话,亲情又怎么会不淡化?

请大家拍砖吧,如果不是这个标题,小编完全意识不到自身这些毛病,今天检讨了,赶紧起床到亲戚家里或者朋友家里转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