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到了临终阶段,可以死在医院里吗?医院会要求病人回家吗?

蓉147077809


依我身边所知的,以及我在医院所见的,大部分的癌症临终患者最终还是在医院里面“走”的。毕竟,癌症患者到了临终阶段时,往往会伴随机体的严重衰弱、不适甚至难以忍受的疼痛等等,很少有患者家属有能力和强大的内心做到在家照顾这种状态的患者。所以,一般这种情况下还是会选择将患者送至医院的,当然,除了在有些偏远的医疗资源极其匮乏的地区或是经济条件完全不允许的情况。

国家设立的公立医院,从其服务性质上而言,理论上是不允许拒绝患者的,否则有悖于其“医疗服务者”的身份和定位!但是在现实中,确实存在有些科室“不收”临终的癌症患者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多发生于大三甲或教学医院,这些医院的专科化建设程度极高,可以说,每个科室的具体分工很细致,手术科室就更多地只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放化疗的肿瘤科就只收还有放化疗指征和机会的患者,对于完全没有任何手段的临终前患者,往往这些科室可能会拒绝收入,因为临终患者占据的床位理论上是可以被用来救治更有治疗效果和需求的患者的。往往,在稍大一些的综合医院都不会由开展专科化业务的科室来收入癌症临终患者,一般都会由综合科、保健科、老年科、疼痛科或是中医科等科室收入。

临终关怀其实是医疗机构建设当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不少的公立医疗机构开始设立临终关怀中心,也有不少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始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希望通过政策的导向、市场的发展,逐渐让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更舒服和体面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


家有好医


  • 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问题,癌症患者到底能不能死在医院。答案是可以的,但是有一定条件。下面我详细解释下。
  • 我一直觉得如果癌症患者一般状态良好,又可通过有效的的手术/化疗/放疗/靶向等治疗治愈或者延缓肿瘤发展,都应该竭力去试试。但是当患者体能下降无法耐受抗肿瘤治疗,或者目前治疗手段真是无力回天时,患者及家属已痛苦不堪,何必在雪上加霜呢。没有生活质量的活着又有何意义?生活质量这个概念应该贯穿肿瘤治疗的整个过程。
  • 所以,当癌症晚期患者已经不能通过抗癌治疗取得治愈或延长生命时,如何通过多学科治疗手段控制各种症状、减轻痛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正在成为肿瘤终末期患者及家属的追求和期望,也是我们医务人员的主要目的。所以“安宁疗护病房”应运而生,主要收治的就是终末期患者,这里的治疗理念不是延长患者的“生命长度”,而是延伸“生命宽度”,让患者减少痛苦,有尊严的活着,同时对心理进行辅导。这也被称为姑息治疗。
  • 全国各大城市也在逐渐普及建立安宁疗护病房,以便给终末期患者带来帮助。
  • 但是医院病床有限,有时候即便癌症到了终末期,也可能不会马上死亡,所以在病情相对平稳的时候,医生会选择先回家修养,病情变化随时就诊,这样也避免浪费医疗资源。如果生命体征不稳,预计生存期可能很短,是完全可以留在医院临终的。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肿瘤科小飞侠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癌症病人到了临终阶段,可以死在医院吗?医院会要求病人回家吗?

在医院经常看到病人因病去世,大多病人是因为住院期间病情恶化,抢救不过来,所以最终死在医院。

1.癌症病人到了临终阶段,可以死在医院吗?

其实这个情况并没有多少硬性规定,我见过不少癌症病人死在医院的;到了癌症的终末期病人很痛苦,可能浑身插满了管子,也有不少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我们应该知道了到了癌症的终末期已经是治疗不了了,这时候只能说通过一些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吧,算是生命的维持;可能很多患者家属迫于外界的舆论,不敢私自把病人带回家,其实这个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到了终末期了,家属应该多跟患者多接触,陪ta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

2.医生会要求癌症终末期病人回家吗?

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一般医生要求病人出院,那都是差不多快要死亡的,毕竟病人死在自己的科室,对科室也不好;另外病人已经到了这种状态了,已经失去了治疗的意义,主要是基本生命的维持、提高患者的生命治疗;像一些省会的大医院医疗资源很是紧张,医生需要尽量照顾到每个病人,癌症终末期的病人占用医疗资源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3.有些患者家属非要让患者最后的光阴在医院度过:

可能有些患者的子女觉得老人辛苦了一辈子,他们不想让自己后悔,哪怕只是减少病人的痛苦,他们也不愿意让病人出院,为的是不想有遗憾;如果患者家属强烈要求不出院,那医院一般也不会把病人撵走的;但是也有不少病人不想把自己最后的时光留在医院,哪怕自己痛苦一点,也要死在自己的家里。

最后小结:癌症病人终末期可以死在医院,但是很多时候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也会要求患者出院。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我是医心雕龙,我来回答!癌症病人到了临终阶段,可以死在医院里吗?医院会要求病人回家吗?

这个不一定,医院没有权力决定病人的去留,此时的决定权在患者的家人手里,但根据我在临床中的经历,大部分患者家属都会选择让病人回家。

临床上,尤其是内科系统,经常会遇到一些病情危重无法挽救的患者,因为病入膏肓,患者随时可能会死去,作为临床医生,有义务将患者的真实情况告知其家属,同时也会让家属决定患者的去留。

比如抢救一个晚期肺癌的患者,因为癌细胞已经广泛转移,各种治疗失效,患者即将死亡,此时即便是全力抢救,也只能延长几天的生命,患者痛苦不说,家里还需要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从治疗的角度来说意义不大,如果此时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大部分都会选择放弃治疗。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国家有落叶归根的文化,说的是,一个人无论走多远,但到死的时候都想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这个观念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国民。

比如我曾经抢救过一个重度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因为病情危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在经历了一个月的积极治疗之后,他的肺部感染仍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还出现了其它脏器的衰竭,很多迹象表明患者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结,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他要求家人把他带回家,在经过一番劝阻无效后,我们移出了他的呼吸机,之后他坐着救护车踏上了回家之路,后来听他的家人说,他在路上就离开了人世。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总之,家是很多患者心中最后的归宿,所以,癌症患者到了临终阶段去留如何?真正的决定权在患者及其家人手里,医院并没有权利决定患者的去留。


医心雕龙


晚期的病人选择在哪里离开,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医院里观察到家属的做法,大致有两种情况:

1.叶落归根,回家

在医生交代病情后,很多子女愿意把老人接回家,尽量把家里的亲人、后辈都叫回来,见最后一面,然后安静地离开……

这里有两种情况,有的是子女觉得在家中去世太晦气,选择待在医院里;有些是晚期癌症病人很痛苦,通过吸氧、注射麻醉药等人道措施,可以让老人走得轻松一点。

终末期病人不需要太多的药物,治疗费用也不高,选择留在医院也是常见的。医院不会赶走病人。人固有一死,这也是人之常情。

在医院里去世的病人,通常家里人会提前为其穿好寿衣,请殡仪馆的车过来拉走。这种时候大家一般都很默契,出了医院大门之后才会拉起哀乐,撒一些纸钱。这些尽量不在医院里面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影像科豪大夫


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问题,癌症患者到底能不能死在医院?答案是可以的。如果癌症患者一般状态良好,又可通过有效的的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治愈或者延缓肿瘤发展,都应该竭力去试试,对于终末期患者也需要帮助减少患者痛苦,有尊严的活着。特别是生命体征不稳,预计生存期可能很短,是完全可以留在医院临终的。

生活质量这个概念应该贯穿肿瘤治疗的整个过程。所以,当癌症晚期患者已经不能通过抗癌治疗取得治愈或延长生命时,如何通过多学科治疗手段控制各种症状、减轻痛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正在成为肿瘤终末期患者及家属的追求和期望,也是我们医务人员的主要目的。

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

一是关怀生命、尊重生命,对患者出现的任何一个细小不适,要给予重视,并尽可能去解决,而不是不理不顾(当然,医学不能解决是另一回事,但要尽量去解决,至少心理上要进行抚慰)。

二是要尊重患者人权,维护人格尊严,保护隐私。当事人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治疗和预后情况、有权要求或拒绝某种治疗,无论是患者家属还是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选择。

三是要理解尊重并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意愿,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满足。四是要避免那些无益也无害的“无效治疗”,这是医疗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更要避免“无益有害的”治疗、“过度治疗”。

有的人在前面阶段,比如早期,中期不积极,等至转移了,晚期了,想治疗了。而即便是晚期,也并不等于就没得治了,很多还是可以治疗的,有的人因为没有什么不舒服,所以拖着不治,非要等到明显不舒服了,又想治了,这个时候很可能没有机会了。有的人前面一直不治,到了终末阶段了,想治了,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已经不适合进行抗肿瘤治疗了。所以,该积极的要积极,而到了终末阶段,该顺其自然的不要过度干预,减轻痛苦为主,心理抚慰为主。癌症患者对于吃也是有讲究的。


我是肿瘤医生张国玲,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肿瘤医生张国玲教授


关于“癌症病人到了临终阶段,可以死在医院里吗?”这个问题,讲的是病人临终关怀问题。按国卫办老龄函〔2019〕483 号文件要求,癌症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可以在医疗机构)、养老院、家里进行。具体情况,让我给大家科普下。

1、在医疗机构临终是目前大多数城区晚期癌症病人的归处。

晚期癌症病人是非常痛苦的,加强临终关怀十分必要。国卫办老龄函〔2019〕483 号文件,要求地方政府与医疗机构要创造条件,以“提高临终病人生命质量”为目标,通过学科协作模式,为 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服务,并对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和人文关怀。所以,晚期癌症到了临终阶段,是完全可以死在医院,并且是国家要求在全国地方医疗机构必须执行的政策之一。并且在医院临终后,很多死亡相关手续,医院方面都会协助死者家属办好,进一步减轻家属丧失亲人带来的痛苦。

2、医院不会要求病人回家,但必需告知病人家属可以在家临终。

这里讲一个发生在广州某个三甲方医院的病人临终故事。离广州数百公里的一位外地癌症病人和家人来到广州某三甲大医院就医,医院想尽了办法治疗,但病人的病情还是进一步恶化,最后在医院的ICU治疗无效死亡。死亡前医院没有告知病人家属,死后尸体不可以运送回家乡,必须送死亡所在地的殡仪馆进行后事料理。由于死亡病人的家乡,是有在家死亡的风俗,病人家属认为医院未尽告知义务,让病人死在外面,所以家属非常生气,与医院发生医疗纠纷,还打伤了死亡前负责治疗的科室主任。

大家千万不要被电影“落叶归根”误导,病人死亡后是不能回家的,但未临终之前,是可以要求医院帮助安排护送病人回家临终的。另外,医务人员也要告诉病人家属,病人要在医院临终的可能,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3、在农村,癌症病人临终大多在家里。

落叶归根目前仍是很多农村老人的想法,所以,农村癌症病人无法治疗时,不少人会要求回家临终,当然这些病人到家后,可以继续请医护人员到家进行临终安宁治疗,让病人临终前得到更好的关怀,也减少家人心中的痛苦。

4、养老院,特别是医养结合机构,也是很多老年癌症的临终地点。

养老院,特别是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目前是城市选择养老的地方,并且随着4-2-1家庭的增多及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机构养老未来可能会成为越来越多人养老的地方。在这些机构养老的老人,有部分癌症病人也会在养老院选择临终,并能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更好地临终安宁疗护服务,让老人在人生的最后重得到社会与家人的关怀。

总之,癌症病人到了临终阶段,可以选择在医院、医养结合机构、居家临终并享受临终安宁疗护服务。


普外科李家大夫


生老病死自然法则,谁也无法逃避,生时隆重,产前10月小心翼翼,为生而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而死大多人是“草草收场”。癌症早期通过治疗有力挽狂澜、治愈的可能,但到了晚期,尤其是临终阶段确实是大厦将倾、无法扭转,无能为力的事情么。


设想,从病人的角度设想,如果知道日子不多,想在家呢?还是想在医院?家里有安静舒适的环境,亲人陪在身旁,有儿有孙,或许还有轻轻的音乐,或许老伴的唠叨,总之要温馨些吧!医院里病房是白颜色、床单是白颜色,医生的工作服是白色的,或许身边还有仪器在闪烁,或许还有各种导管插在身上,病房里也可能很嘈杂,这样的空间亲人间的交流就几多不方便。

对于无法逆转的事情,强求也没多大用,延长几天,还能几月?我们就得转变想法,求病人生命的宽度而不是长度,想办法让病人痛苦少些,让离去有更多的尊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而现实中,病人的以后多是子女做的决定,老人一辈子不容易,要治疗,要好的治疗,不惜一切代价要治疗,心情大家都能理解,对吧?但我们孝心不会有任何改变,而且有可能空增加病人的创伤、痛苦。

有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医院不让住了,反过来想想,住院还有什么目的?还有治疗措施?治疗意义在哪里?如果没有明确的治疗目的,病情控制、逆转不了,那为什么要住院呢?我们国家实际情况是医疗资源很紧缺,有安宁病区的医院寥寥无几,医生护士代替家属去做一些陪护?好像不行,也不妥,病人需要亲情。


若病人在家,家人须掌握一些必要的护理技术,照顾好起居,比如止痛药物的服用需要按时,饮食上结合病人喜好尽可能地让病人吃一些,病人的大小便,便秘了是不是吃点通便药物?有些病人还有其它一些合并症,也需要适当地处理,必要时同医生沟通一下。

当然病人最后在医院离去的情况也很多,不论家人要求还是实际情况不允许病人回家,打算终老医院多同主诊医生沟通。我是 ,感谢您的阅读!


刘永毅医生


癌症病人到臨終時應該死在醫院比較好,因為死亡證明要在醫院開,如果在家中往生,還是要救護車送去醫院,由醫生宣佈死亡時間。所以我認為醫院不會要求病危之人回家的。



崔俊華


我老母亲85岁肺癌,住院时最后医生多次动员出院回家,最后就是从家里走的。一般的医院都会主动动员家属出院回家,病人也愿意回家度过最后的日子,不愿死在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