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啊,妈那么疼你,有空回家看看”“妈,你有真的关心过我?”

都说母子连心,除了少数的那些没有责任的父母,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对自己的子女疼爱有加,无论是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现在这个富足的今天,为人父母的似乎总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给自己的子女,希望他们可以健康成长生活。

而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一个幸福的家,这也是人间常情,毕竟子女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不对他们好还对谁好,这是出自天性,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也就是这份疼爱有时候会因为方法不同而本末倒置!

李女士本名李美霞,是东南一个小镇上服装店的老板娘,丈夫也是在外经商的,平时很少回家,而他们有一个儿子,因为这对父母都是比较好强的人,所以也只生了一个孩子,而且孩子小的时候也就他奶奶带着,李女士和丈夫都很少时间去管带孩子。

“儿啊,妈那么疼你,有空回家看看”“妈,你有真的关心过我?”

孩子被奶奶带到7岁,直到那一年儿子的奶奶去世了,夫妻两才让孩子跟随在自己的身边,不过也好在儿子这个年纪可以上学了,而且他们报读的是留宿学校,周末才回家一趟那种,而李女士除了给儿子生活费和各种费,其他都是在电话里沟通。

儿子想要什么,李女士也会尽量满足,除了陪伴在他身边,其他都给到,儿子确实也过得衣食无忧,所以当时儿子就一个目标事情,就是读书考大学,父母也对他成绩过问下,其他都没有,比如也没有交到新的朋友,也没有想去哪里玩的,额外的生活很少去过问,就是埋头工作赚钱,然后就给儿子富足的物质。

就这样,儿子在如同留守儿童一样过了十几年,直到上了大学,父母因为专业问题发生了争执,因为父母都向希望他报读经济管理专业,而儿子却偏偏选择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也许是父母从商的缘故,所以才希望儿子将来可以从事这方面的事业,可是儿子的性格比较孤僻,喜欢技术类而不是管理类,但父母最终还是逼他去读了他不喜欢的专业。

“儿啊,妈那么疼你,有空回家看看”“妈,你有真的关心过我?”

毕业后,他在专业上比较平庸,就业也就一般,后来认识了一位贵人,把他带入了计算机那方面的行业,加上他有自学过,所以很容易上手,后来辞掉原本的打杂工作去做了自己喜欢的。有了热忱的心,他很快就做出了小成就,两年下来也立足了下来,可父母以为他还在做之前的工作。确实,他瞒着父母做了自己想要的工作。

后来,儿子在单位上认识了自己的女友,谈了半年了恋爱就结婚了,一切都是那么匆促,可是这个儿媳妇很普通,父母都不太喜欢,原本他们还想介绍一位生意朋友的女儿给自己的儿子的,如今都泡汤了,事后还有点责怪儿子的意思,可是如今也没办法了。

儿子结婚后在工作那里安居乐业了,常年也都在那边,很少回家,除了过年过节会回去一趟,一般都很少回去,父母也都忙于生意,所以也很少去。就不久前,李女士就突然想让儿子回家看看,就打了电话过去说:“儿啊,妈那么疼你,有空回家看看”,儿子的回答让她陷入了沉思:“妈,你有真的关心过我?”

简单了两句对话,却勾起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和话题。父母一味的挣钱,原本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也因此牺牲了陪伴的时间,少了陪伴的时间,就让两代人有了隔阂,更少了相互的了解和关怀。

而这些父母在他们看来,给孩子富足的生活,就是疼爱他们,可是他们没想过子女真正要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渴望的,也许在子女看来,陪伴自己成长,关心自己的每一刻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儿啊,妈那么疼你,有空回家看看”“妈,你有真的关心过我?”

也因为两人的观念和所认为的不一样,才有了隔阂,从客观上来讲,父母为家庭努力工作并没有错,没有物质的保障是幸福的,所以他们才拼命的挣钱。也因为把目光放在了前面,却忽略了身边的重要的事情。

就如同父母到了晚年,才会明白身边有个人关心和陪伴是多么重要的,同样的,孩子小的时候也一样是需要家人的陪伴,而不是一味的物质满足就够了。

有人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确实是如此,有些留守儿童就是这样的处境,父母也不得已。但面对这样的问题,只能尽力去做好了,时刻关心孩子的动态和心情,这样才能保持两代人心的距离。

我是莫愚,说说世间那点事,情感路上不可愚,为平凡的情感护航!于晚上20点整更新情感心理学、情感案例,学习成长一个高情商明事理的人,感谢你们的观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