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为丝路的东起点,从洛阳出城到汉函谷关的古道在哪里?有何遗存?

洛阳古道


2018年12月2日星期日

东汉时期,洛阳段的丝绸之路是陆、海两道“丝路”的交汇处。但是,从洛阳出发西行的“丝路古道”的具体走向细节,史料不甚明晰。我就此根据史料和现场考察做些探讨。

自西周以来,从洛阳通向长安的两京大道,自渑池以东分南、北两条路线。北道由渑池向东经新安县函谷关,向东到达洛阳。南道从渑池东南转向宜阳县三乡,沿洛河北岸向东到达洛阳。

须指出的是,从洛阳到长安若走南道,因由洛河经宜阳三乡到渑池段的上山道路,虽然比较舒缓,但是走的是弓背,距离远,以古代的交通条件走这条路很不方便。因为隋唐西苑禁地的阻碍,主要使用在隋唐时期,这条道路是由长安來洛阳的一条便道。而由洛阳到绳池的北道,不但是东西两京间的大道,而且也是周初以来,由长安经洛阳抵达山东地区的主要干道。这也是汉武帝时期,把函谷关设在新安县东的重要缘由。

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在标绘春秋时期(第一册第24页,图一)、东汉时期(第二册第43页,图二)、隋唐时期(第五册第5、44页,图三)东西交通干道的具体走向时,都将从洛阳通向长安的大道标绘在涧河一线,就是很好的总结。元、明以降,长安、洛阳均已失去全国都城的地位,昔日的丝路古道,也已不见昔日的喧嚣和繁闹。然而,丝路古道沿途的交通驿站和文物遗迹,至今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图一:春秋时期雒阳通向秦国的大道

图二:东汉时期洛阳通向长安的两京大道

图三:隋唐时期洛阳通向长安的两京大道

春秋时期秦、郑间的交通大道

春秋时期,秦国都雍城(在今陕西凤翔县城南),郑国都新郑(在今河南新郑市区北部)。据《国语.周语中》,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7年),秦师将袭郑,过周北门,左右皆免胄而下拜,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观之。”韦昭注:“周北门,王城北门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也有同样的记载。这说明当时由秦国通向郑国的东西大道,正是从东周王城的北门外通过的。位置在今洛阳市西工区五女冢村南。这条大道与今天陇海铁路的位置和走向大体一致。由此可见,二千七百多年来,这条东西交通大动脉的位置,基本没有变化。

隋唐西苑与两京大道

西苑是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唐代曾改名会通苑、芳华苑、神都苑等。据唐儒杜宝《大业杂证》,大业元年(604年)“筑西苑,周二百里。其内造十六院,屈曲周绕龙鳞渠”。隋代西苑规模宏大,从隋唐城西门外,沿洛河北岸、涧河南岸向西,一直延伸到今新安、宜阳境内。隋炀帝常在月夜“引宫人三五十骑,人定之后,开阊阖门(皇城西门)入西苑,歌管达曙,乃置《清夜游》之曲数十首”,随行演奏,热闹非凡。

据《资治通鉴》卷一八七《唐纪四》,武德三年(620年)六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向盘居在洛阳的王世充发动进攻。七月,秦王李世民“至新安”,派前锋罗士信率军“围慈涧(在今新安县东),世充自将兵三万救之。”同时,秦王派“行军总管史万宝自宜阳南据龙门”。同年八月,王“世充陈于青城宫,秦王世民亦置陈当之。世充隔水谓世民曰:‘隋室倾覆,唐帝关中,郑帝河南,世充未尝西侵,王忽举兵东来,何也?’世民使宇文及应之曰:‘四海皆仰皇风,唯公独阻声教,为此而来!’世充曰:‘相与息兵讲好,不亦善乎!’又应之曰:‘奉诏取东都,不令讲好也!’至暮,各引兵还。”胡三省注“此青城宫若在洛城西北。按《六典》:‘洛城西禁苑,北拒邙山,西至孝水,南带洛水,支渠谷、洛二水会于其间,中有合璧、翠微、宿羽等十一宫。’”这说明隋代西范“周二百里”,将“谷、洛二水会于其间”,范围当在隋代东都洛阳城西,南起洛水南岸,北至涧河北侧,西达今宜阳、新安县境内。

值得注意的是,隋唐西苑是皇家禁地,平时居民百姓不得进入,当时的东西两京大道,只能绕开禁苑通行。唐代初年,因隋末战乱西苑禁令荒废,李世民率军一路自新安函谷关前南渡涧水,沿洛河北岸东进,抵达慈涧和涧河东岸在青城宫附近,与王世充军对峙。一路从今渑池向东南进入宜阳,再向东南据守龙门要塞。

在隋唐以前,南道从洛阳沿洛河北岸,经宜阳三乡向西北进入渑池县东南与北道会合。隋唐时期,因西范为皇家禁苑,只有皇家车马才能沿洛河北岸经西苑进入洛阳。而一般车马要在韩城镇东南渡过洛河,沿洛河南岸才能抵达洛阳。





洛阳古道


2014年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两项世界遗产的申遗城市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也是中国唯一的“双申遗城市”!

洛阳是我国著名古都,先后有十三个正统王朝定都于此,是中国历史上定都时间最早,定都时间最长,定都朝代最多,定都跨度最大的古都,隋朝隋炀帝说“然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

两千年前定远侯班超投笔从戎从洛阳出发到达西域又派甘英出使罗马到达地中海,随后罗马遣使来到洛阳,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朝代汉帝国和罗马帝国正式通使,东西方两大文明正式开启交流融合,也宣告了丝绸之路的正式贯通,因此在2014年丝绸之路申遗中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出现!

丝绸之路上第一个遗址点是汉魏洛阳城,紧接着是隋唐第一门定鼎门遗址,然后向西是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

其中崤函古道有一个更贴切的名字“两京古道”,是连接东西两大古都洛阳与长安的道路。关中为四塞之地向东仅有位于河南三门峡的函谷关和位于河南南阳的武关两处出口,其中函谷关更为便利,所以函谷关对于建都关中的朝代尤为重要,而位于函谷关的崤函古道也是关中及西部人民进入中原的必经之道!

今天我们从东部进入西北地区特别是关中地区任然沿着这两条几千年形成的道路,其中

洛阳出城到汉函谷关的古道就位于陇海铁路洛阳到三门峡段!

上图新安是汉函谷关所在地,三门峡是周函谷关所在地!



云星午夜


看图说话,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文网页



给他机会2


西汉武帝刘彻坐都路阳,公元前派人出使西域各国,前119年。洛阳至潼关,中间灵宝有崤函谷关古道。前114年,汉武帝又下令在洛阳西增建一个汉函谷关,北至黄河,南至宜阳南山上,南北长120余里,浩似长城。历史上记载。关是保卫洛阳都城安全,二是收关裞的攻能机构。


六宝35



秦汉8


丝绸之路是由张骞在西汉武帝时开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西汉末年曾一度因为战乱而中断,东汉时又恢复使用,但这并不妨碍西安是丝绸之路起点的事实!东汉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延伸而己!如果按洛阳人的思维方式考虑,起点应在这些商品的原始产地!甚至可以是韩国、日本!


qzuser232118200


世界公认,早有定论,无可争议。西安,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唯一起点。洛阳,是丝绸之路后来向东的延伸段。


汉风唐韵828


丝绸之路起点,国际早以公认,中国早己公认,并己申遗。这些人是什么目的?


老彭148815995


丝路起点——西安,洛阳路过!!汉武帝从都城出发!!!!


茶63081211


长安的历史文化中,确实少不了洛阳的存在,但不能说洛阳是“丝路”的起点。欢迎洛阳加入大西安经济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