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人不还钱,债主通过法律起诉,但是欠债人没有可执行的财产,该怎么办?

用户70080509953


这是如今办案最现实的问题。不是法院不追讨,而是欠债人无还款能力。有些欠债人有部分还款能力,但由于审判期最长可达6个月,再上诉又6个月。他居心不还账,早己将财产转移了。就是转给自已的父母丶儿女也就执行不了。

债主们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一项权力。在起诉立案后,要立即申请对被告的财产进行“保全”。如汽车等一切“动产",冻结银行存款,及一切有价值的物品。逐一登记保全,欠债人就不能再变卖转移。如放在判决后执行时再进行这项工作,就晚了。债务问题即闹到法院,欠债人一般不会想还了,他会千方百计转移财产。

在执行中,只有夫妻的财产是共同的,妻子有财产也可执行。剩下可真的无办法了。只有耐心等欠债人发财了,且你还需要知道钱在哪儿存着,界时喊上法院执行厅派人跟你去讨要。


未雨绸缪180973058


实话实说,这个真的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债务人名下如果真的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即便法院将其本人进行司法拘留之后,又能怎样?一般进入执行程序以后,如果债权人有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的都是一并提交,如果没有的,法院也会通过系统进行查询被执行人明显有无房产、车辆、股权、土地或者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如果没有的情况下,可能会责令被执行人到法院进行谈话,就目前我所在的城市的执行力度来看,一般被执行人都会被拘留。拘留之后如果还是没有财产能够支付执行款项的,也就只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待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其他可供执行财产之后,再来申请执行。


所以你问该怎么办,确实比较难。实务当中有的被执行人早已经将名下财产转移,确实很难发现,不怕被执行人有财产拒不执行,就怕被执行人名下真的没有任何财产。

例如我最近处理的一个执行案件中,对方属于二手车行,所有的车辆均登记在员工名下,没有其他任何财产。公司账户只有2000元,法定代表人也是老年人,即便对法定代表人进行限制出境,或者对公司账户进行查封冻结,但是本质上很难解决执行不到财产的问题。

<strong>


但执行不到财产是不是意味着诉讼就没有任何意义?其实也不尽然,一般我们实务中都要看被执行人的年龄,因为债权有诉讼时效的限制,如果有判决那么即便暂时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但是至少债权始终处于既判力下,一直有效。而被执行人即便短时间内没有财产,但是今后其生活不可能一直不出行或者在可能影响到他子女入学的情况下,执行案件就可能会有转机,所以我也常将执行困境比作银行固定存款,只是需要申请执行人有点耐心等待。


麋鹿说法


对于这个问题确实是会让债权人比较尴尬的一种状况。

在现实生活当中确实有很多债权人,即便打赢了官司,但是对方没有可执行的财产,手里的判决书也是一纸空文,不能起到实际的意义。但是这种情况下也不是说打官司就没有用,毕竟你首先需要拿到判决书才能有希望得到你应有的权利。

但是有些人觉得既然他都没有钱,我打官司也没用,干脆不打,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你不启动诉讼程序的话,一旦过了诉讼时效,即便对方有钱了,你也不能再要求了,所以不论是哪种情况,先拿到胜诉判决书是第一步。至于是否有钱执行的问题,那是后话。

对于执行需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债务人,有钱执行,但是就是不还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去申请强制执行,只要他名下有财产都可以要求法院进行查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债务人确实没有钱,也没有可供查封的财产,这种情况下,只能等他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再还债。债权人只能密切关注他的财产线索和状况。

当然,现在为了惩罚这些老赖,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和方法,比如可以把这些债务人列为失信人员名单,限制他们高消费,限制出境等,尽可能给他们制造一些困难,或许迫于这些压力,他也会尽快把款互相还清。

但不论如何,如果债务人没有钱,都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所以这就要提醒债权人在最初借贷的时候一定就要摸清对方实力和经济状况,对于经济状况不佳或者风险比较大的人尽量就不要借给他钱,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您有相关的法律问题,可以关注本头条号,私信律师咨询!


任律师工作室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现在小偷越来越少,而老赖却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小偷真的已经进化成老赖了?

原因:

1、国家对小偷打击力度大,小偷可以“”盗窃罪”判刑坐牢,而赖账不还归民事不入刑,没有坐牢的风险。

2、小偷靠腿,老赖靠嘴随着科技的发展,小偷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到处是监控,小偷难以遁形。而老赖以骗借为手段,难道监控。

老赖的实质是借贷式诈骗,这是一种新型诈骗模式,表明上看是民间借贷纠纷,其实就是诈骗。老赖(诈骗犯)利用熟人之间的信任,以临时资金周转、生活急需等各种理由,向亲朋好友借钱,然后转移财产或挥霍,然后以创业失败等为借口赖账。

由于当前法律滞后,漏洞太多,以及把赖账行为归民事不入刑的错误定位,导致老赖受不到应有惩罚,逍遥法外。

赖账的时候,老赖都是哭穷诉苦。却从来不说为什么要去借钱,借的钱去哪里了?有没有还钱能力自己不知道吗?自己能吃几碗干饭自己不知道吗?当然他们是不会说实话的,坑蒙拐骗当然只有继续撒谎。


抠脚大汉111


虽然债务人暂时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但最好还是将其起诉到人民法院并获得胜诉判决。


如题所述,债务人欠钱不还,债权人想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同时得知债务人根本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于是担心就算起诉了也拿不回钱,何必劳神费力地提起诉讼呢?可以确定的是,这种想法是不够谨慎的,因为就算他现在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不代表他以后也不会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如果等他有了财产再起诉他,恐怕到时候就为时已晚了。

当债务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时,最好还是尽快向他提起诉讼。因为这样做,还会有容易被人忽略的诸多好处。详述如下:

  • 向债务人提起诉讼,可以有效防止陷入诉讼时效经过的尴尬境地;
  • 向债务人提起诉讼并获得胜诉判决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也许债务人表面上没有财产,但实际上却藏匿了不少财产,人民法院的调查能力毕竟比你要强很多;
  • 即使人民法院也调查不到他的财产,还可以申请“执行悬赏令”,让知情人士帮忙提供财产线索;
  • 债务人实在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时,人民法院会终结本次执行,但一旦他有了新的财产,可以马上重新申请强制执行,避免别人捷足先登;
  • 如果债务人找到工作或者有了稳定收入,凭借执行依据还能从他的收入每月扣划一部分用于还债;
  • ……

综上所述,即使债务人当前没有任何财产,但最好还是提起诉讼未雨绸缪。


冰焰


欠债人不还钱,债权人多次催要无果。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进入执行程序,欠债人没有可执行的财产怎么办?

像这种情况,大家想一想,债务人他要是真心想还你,家里有财产,银行账户有钱,还用等到你提起民事诉讼?在经法院判决,债务人还要负担诉讼费用,等着法院执行还你吗?他们早就做好准备了,财产该藏匿的藏匿,该转移他人名下的转移他人名下,就连银行账户的钱,也已经换成他人的卡了,所以就导致判决形成一纸空文。这种情况你要搜集该借款为无效合同的证据,首先要求人民法院判令该借款合同无效。假如法院以“无效合同”审理该案,那效果就不同了。会追查这笔款的用途以及下落,假如该借款用途和借款合同承诺的不一致,或者还有其他涉嫌经济犯罪的情形,会对你更有利了,你可以依照无效合同的规定,追缴这笔款的去向,涉嫌非法占用为目的,司法机关会予以追缴犯罪所得。(案件有问题私信我)


王万东法律服务


其实我和你状态差不多,每一个人从日进斗金到现在平常人的工作,环境变了太多,心态更是翻天覆地,朋友吧,以前我太多太多了,到头来还不是如此地步。不过我呢也在好好调整心态,好好适应下目前,学了不少吃了太多亏,每一天都会更好不是吗?


我是莫笑


我现在就面临这个问题,我租赁的一个商场的商铺,运营方为二房东,由于运营方拖欠房东租金两千万被房东清场,我们现在受此影响,生意没办法干了,跟这个运营签的租赁协议还未到期,租金押金还未退换,我们现在起诉对方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这个运营方是个皮包公司,名下无任何固定资产,且其收取的租金也都转移了,现在打官司即使胜诉,也是面临无法执行(之前已经有好几家胜诉,但是都没办法执行),但是我还是决定走这一步,一是因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大家如果遇到这种骗子公司,都不去维权,岂不是纵容这种骗子的嚣张气焰,骗子没成本,还会骗更多的人,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法律弥补这个法律漏洞,注册个皮包公司成本太低,骗了那么多商户却只承担有限责任,任由骗子横行,确实要管管了


一级建造师去卖饭


你好,如果被执行人名下确实无任何财产可供执行,这种情况确实比较尴尬😓,也没有啥办法,通俗的说,可能面临钱拿不回来的风险。法院在穷尽所有执行措施后,一般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名单,也可以进行司法布控,对被执行人进行司法拘留。如果以后发现了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申请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程序。



杭州律师吴军安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出现,或者因为债务人(欠债人)生意失败无力偿还债务,真的没有财产执行,又或者债务人是提前转移、隐匿了财产,导致无法找到可执行的财产。

面对第一种情况,债权人(债主)只能等待债务人东山再起有了可执行的财产或者有稳定工作后慢慢偿还,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能暂时终结本次执行。终结本次执行不等于执行终结,发现可执行财产后可以恢复执行。

面对第二种情况,就需要债权人努力调查债务人的财产状况,查询债务人在借贷之后,有没有将房、车转移或低价转卖给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提供财产线索;被执行人财产申报;法院依职权调查都属于合法的调查手段,既然借钱给了债务人那对债务人的还款能力肯定有一定的认知,现在出现无财产可以执行的情况,债权人更容易找到线索协助调查。

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的发生,实际上都应该属于是债权人在借出钱时,未对借钱的行为进行最简单风险评估,如果在借钱时采用抵押借款或担保借款的方式,那么债务人就算想转移、隐匿财产都不太容易做到,并且还有担保人可以共同承担债务,也能更好保证债权人自己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