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缴纳社保和退休工资?

lin曼蕾


现在养老金的计发办法较为复杂。业内常流行一句话叫“内行说不清,外行看不懂”。简单的来说,职工养老金分为三个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 金、个人帐户养老 金。影响这个三个部分的因素有:缴费年限(包括视同年限和实限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上年省均平均工资、个人帐户金额。基本的原则是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股疯财经


社保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具体社保费缴费比例分别为:

1、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0%、8%。

2、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12%、2%。

3、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1%。

4、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60%,个人不缴。

5、工伤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不缴。

以月工资为2000元为例:

1、养老保险:公司2000*20%=400 ,个人2000*8%=160。

2、失业保险:公司2000*2%=40, 个人2000*1%=20。

3、工伤保险:公司2000*2%=40,个人0。

4、生育保险:公司2000*0.6%=12, 个人0。

5、医疗保险:公司2000*12%=240,个人2000*2%=40。

6、综上:社保公司交多少= 400+40+40+12+240=732。

社保个人交多少= 160+20+40=220。

社保缴费比例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社保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由于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社保5大险种的缴费基数与待遇补偿基数均与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挂钩。

因此,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各社保险种的调整。因为各地平均人均收入不同,各省市地区承担的比例有所不同。

一、2018年退休工资规定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悦享视界有你有我


楼主你好,如何计算缴纳社保和退休待遇呢?我们的退休金的待遇是根据社保的缴纳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所谓的社会平均工资这三个主要条件来决定的,所以说自身主要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对于我们来讲自己退休金的待遇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我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如果按照15年来交纳自己的基本养老保险,而另一个人却按照30年来交纳自己的基本养老保险,那么这两个人在退休以后所获得的退休金待遇明显是有差距的,缴费30年的个人往往获得退休金的待遇会比较高,大概至少应该会在2000元以上的一个水平,但是按照15年来交费的个人,他所获得的退休金大概是不足1000元的。

所以说退休金待遇的计算主要还是根据自身的一个累计参保年限来决定,拥有累计参保年限较长的个人,那么往往都可以获得一个较高的退休金待遇,但是自身的累计参保年限较短,那么所获得的退休金待遇也是比较少的。


懂社保


楼主你好,如何计算缴纳社保和退休工资的待遇?我们所谓的退休工资实际上指的就是个人退休金的待遇,那么这个退休金的待遇是根据我们平时所交纳的社保的年限,包括平均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这三个主要的基本条件来决定自己个人基础养老金的部分。

那么除了个人基础养老金的部分,还有一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和自己的退休年龄所决定的,激发月数来决定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那么也就是说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越多,你的退休年龄越晚就意味着你的计划越数越小,那么你所获得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越多。

所以我们的累计缴费年限,直接会决定今后养老金待遇的高低的一个主要因素,那么拥有缴费年限越长,自己所获得的退休金待遇肯定是更高的,如果说缴费年限较短的话,那么所获得的退休金待遇肯定是比较少的。


社保小达人


社会保险属于一种福利性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社保缴纳计算:

社保缴纳应以职工的税前工资为基础,但工资职工的工资水平有低有高,低的只能到法定的当地最低工资水平,高的可以达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几十上百倍。

为了减小差异,因此规定了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纳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高于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3000元。

在通常情况下,职工缴费工资的确定并不采用当月实发工资额,而是采用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额。以北京为例,每年4月1日前,单位人力部门会确认上一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月平均工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当年4月到次年3月的社保缴费基数。

退休工资的计算:

1995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参保人员,达到法定正常退休年龄,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报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数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家规定执行。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1995年9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参保人员,在按上述办法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为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1995年9月30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和计发系数的连乘积,计发系数为1.1%。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参保人员1995年9月30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1.1%。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覃大胆


社会保险属于一种福利性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社保缴纳计算:  


社保缴纳应以职工的税前工资为基础,但工资职工的工资水平有低有高,低的只能到法定的当地最低工资水平,高的可以达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几十上百倍。  


为了减小差异,因此规定了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纳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高于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3000元。  


在通常情况下,职工缴费工资的确定并不采用当月实发工资额,而是采用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额。以北京为例,每年4月1日前,单位人力部门会确认上一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月平均工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当年4月到次年3月的社保缴费基数。  


退休工资的计算:  


1995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参保人员,达到法定正常退休年龄,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报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数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家规定执行。  个人账户养老金


月标准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1995年9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参保人员,在按上述办法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为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1995年9月30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和计发系数的连乘积,计发系数为1.1%。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参保人员1995年9月30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1.1%。


那年那些事er


我是06年以个体户身份参加社保,(10年39岁陕西人)100%缴费预计缴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4年10个月)。假设以后每年缴费基数以在岗职工月工资3000元计算60岁退休能拿多少工资?如果按6...我是06年以个体户身份参加社保,(10年39岁陕西人)100%缴费预计缴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4年10个月)。假设以后每年缴费基数以在岗职工月工资3000元计算60岁退休能拿多少工资?如果按60%缴费呢?两个哪个划算??????谢谢赐教展开,我搜你通过互联网收集了相关的一些解决方案,希望对有过相同或者相似问题的网友提供帮助,具体如下: 解决方案1:   社会保险属于一种福利性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社保缴纳计算:   社保缴纳应以职工的税前工资为基础,但工资职工的工资水平有低有高,低的只能到法定的当地最低工资水平,高的可以达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几十上百倍。   为了减小差异,因此规定了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纳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高于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3000元。   在通常情况下,职工缴费工资的确定并不采用当月实发工资额,而是采用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额。以北京为例,每年4月1日前,单位人力部门会确认上一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月平均工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当年4月到次年3月的社保缴费基数。   退休工资的计算:   1995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参保人员,达到法定正常退休年龄,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报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数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家规定执行。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1995年9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参保人员,在按上述办法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为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1995年9月30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和计发系数的连乘积,计发系数为1.1%。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参保人员1995年9月30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1.1%。 解决方案2: 你是问养老金的核算方式吧?!是不是事业单位参保是一样的。 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前1年当地社平工资+个人指数化工资)/2*1%*交费时间(包含视同工龄)+(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 早期(93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人,还有过渡性养老金,怎么计算看当地社保政策规定。 以武汉市为例: 12、基本养老金如何计发? 答:凡同时具备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参保人员,从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分别按下列规定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1)实施统帐结合后参加工作的,月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之和。其中,基础养老金为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下同);个体帐户养老金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存额除以120(下同)。 (2)实施统帐结前参加工作,2001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月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之和。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工资平均指数×1.3%×职工应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前的工龄+调节金+综合性补贴,其中,调节金和综合性补贴的具体计发办法如下:调节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0.5%×应建立个人帐户以前的工龄。调节金的计发标准最高不得超过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从2001年开始,调节金每年下调0.5%。按武政[1998]66号文的实施范围参保,在实施统帐结合办法前参加工作,2001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企业退休人员,综合性补贴标准为90元。 基本养老金按全市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增长额的一定比例定期调整。调整时间和水平,由市人民政府按照省人民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提出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放肆的依赖68308886


养老金每月的计算公式非常简单,就是每个人每月对应的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每月的资金。以上公式中涉及到的数据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础养老金:(用户所在地全省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个人的指数化每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总年限×1%;

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用户所在地全省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个人的社保平均缴费指数;

个人每月的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总额/应发放月数(一般50岁退休月数为195月,55岁退休月数为170月,60岁退休月数为139月)

那么根据以上计算公式,我们来举例说明。如果某女性用户的退休年纪为55岁,平均的社保缴费基数为80%,该女性所在地是上年度平均月工资为3500元,已经累计缴纳15年社保,养老金账户总额为6万元。

用户可领取到的基础养老金为(3500+3500*0.8)/2*15*1%=472,5元

用户可领取的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60000/170=352.94元

累计每月养老金领取金额为472,5元+352.94元=825.44元。

当然每个用户的缴纳基数,当地平均工资以及自己最后保险账户的余额都会不同,因此对应计算出来的养老金金额也不同,最终还是需要以实际领取的为准。

什么时候可以领取养老金

养老金的领取需要用户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想需要累计缴费满15年,第二个条件则是需要用户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目前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男士为60周岁,女性为55周岁,不过后期也可能更改退休年龄,因此用户养老金的领取年纪需要根据当时的政策为准


大震来了


当伏七夕日,

迎秋梅雨天。

寂寥心渺渺,

忧凄雨绵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