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邀约求职者时,求职者只想在电话里问明,想觉得合适再来面试,作为HR,应该怎么回答他?

五月_殇


我觉得实事求是回答就是了,这很简单啊。

现在行情如此不好,好不容易接到面试电话既然人家都问了,那这些问题肯定是求职者十分看重的,即使你电话里不回答他也会面试的时候问清楚的,如果达不到期望即使面试上了也不会去公司上班,所以为了节约双方的时间,一些基本的问题最好在电话里说清楚些,这样也是对彼此的尊重。


栀子观


问明白是非常必要的,我做过HR,也当过求职者。深以为不要觉得自己是招聘方就高人一等,牛气冲天!我曾经有两次不愉快的求职经历。一次是应聘总裁助理,无论这家公司登载的招聘广告,还是打电话通知我的工作人员,都没有说明,这个职位要求是女性。结果我到了公司见到了老板,他只是轻描淡写地问了我两个问题,便让我回去等通知了。直到后来我致电过去询问结果时,才明白,原来人家想招一个女助理!还有一次是去广告公司应聘总裁助理,打电话通知我去的工作人员,什么也没说清楚。等我去了,面试的时候,一个看似像老板娘的女人,直接问我一句话:能不能早上五点上班?这个我是绝对做不到的。我如实讲了自己的情况,告知不能五点上班。这个女人便说我不符合他们公司的要求。同样令人气愤的是,无论招聘广告还是工作人员通知的时候都没有提到这一点。而我大老远地赶过去参加面试就问了我这么一句话便被否定了,这不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吗?以上这两家招聘单位,实际上都犯了一个错误,以为自己是招聘方就是大爷,就是处于高点,就可以视求职者为草芥。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杀!性别和上班时间这样的问题,他们作为硬性的要求却不事先说明,还让你去参加面试。这不是泡人呢吗?这样的公司里的HR简直就是250!我在做HR的时候,总是习惯先在电话当中,约求职者做一次电话面试。把这个职位的相关要求阐述清楚,求职者如果觉得可以接受,然后再安排他们与负责领导见面面试。而且我在安排时间的时候也会故意错开面试者到公司的时间,根据岗位不同,设定长短不同的面试时间。间隔20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等。而有的公司通知面试十几人,二十几人,却要求同一个时间到达公司。第一个面试的也就算了,最后一个面试的,要在公司里等上大半天的时间!同样也是在浪费求职者的时间!这种HR同样也是250。作为HR,别那么牛逼,你只是公司里最清水的衙门小吏,也同样是个打工者而已,跟那些求职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者高祥轩


我觉得适当问清楚还是可以的,免得白跑。现在交通成本也不低。很早很早时候,得有十年前吧,我遇到过一次,记忆深刻。面试一个影视公司行政。跟人事谈的很开心,然后安排见行政总监,一个将近50岁的老女人,态度十分傲慢,从见到她一直到谈话结束,不夸张的说我只看到了她的鼻子眼,一点礼貌都没有。一了解我才知道,原来所谓的行政,就是专门伺候老板吃喝拉撒的女仆,干的工作反正就差给老板擦屁股了,还要24小时随叫随到。恐怖的是这个老女人问我一句,毕业的院校为什么不是一本。我就问她,这个工作,没必要北大的研究生来做吧,她来句你的学历根本不适合我的要求谁让你来的,最后给我彻底问烦了,我直接告诉她,你很没有修养。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也许你当女仆当时间太长了,一般媚上的人都会欺下,你这种态度我估计你的老板跟你说话得时候比这个更过分。对不起我是找工作,不是找主子。再见。那个老女人可能没想到我会这么说,楞在那,我理都没理她,直接从桌上拿走简历开门走人。早知道是去面试这么一个职位,我根本不会去。这件事情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南瓜头659


虽然答不对题,但是还是想说下。

▲在下职场小白也在找工作,觉得简单但具有重点的询问还是有必要的。求职者千奇百怪很正常,HR千奇百怪也存在。不是所有的HR都有基础的行业素质,所以也能理解求职者里有不少奇葩。

▲刚好前几天去面试,在简历申请后很快有了答复,叫我去面试,因为也着急找工作以及职场小白,所以并没有询问太多。

▲第二天真的是起早大老远大老远大老远的跑去面试。非常棒的是,整个面试从进门到出门用了不到三分钟,总共三个对话①先自我介绍下吧。②你有什么特长③期望薪资。完了以后说“好的,本周×给你答复”……然后我就走了……请问你的专业性在哪里?真是搞得我走了以后都一脸懵逼。哈?

▲其实了解的多了也能理解,这世道什么人都有,所以没什么生气的,哪怕这家企业名头挺厉害,但我说了嘛,千奇百怪的人到处都是。所以虽然有点愤怒,如果看了简历觉得不合适就不要让我来面试,如果合适就好好面试。不要浪费了求职者的时间和精力……简历不要钱吗?车费不要钱吗?

▲P.S. 招聘信息并不是招聘专员及人事等等,是直接的主管或者高层发布并面试。公司真不算不靠谱那种,某某省日报报业集团内的传媒。但是,这糟老头子确实不靠谱!哈哈哈终于说出来了,糟老头子!

▲所以,还是建议求职者把一些自己特别关注的问题做简单询问,也许会不好意思,但一时难为情总比后面更不爽来的好,注意好询问时的礼貌问题和表达方式,相信HR还是愿意解答的,毕竟彼此都图个方便。也希望HR们给那些礼貌的求职者短暂耐心的解答。


SadoR


分享我的面试经验 : 技术类,基本技能没问题。去面试:一半的公司说经验不匹配,既然如此,简历上写明明白白,何必叫人去面试呢?

剩下三成是各种奇葩,举几个例子:

1 去了以后,公司说招好人了

2 三四个应聘者挤一堆,中午 12点,员工都吃饭了,还在等hr面试我

3 去了以后,等一个半多小时,老板还在忙

4 各种闲聊,不问技术,估计对技术没啥要求。想不想招人不知道

5 过往的工作模式跟我们的不一样,既然这么鄙视,就不要邀人去面试了

不靠谱的公司太多了,所以下次去面试之前点话问清楚基本情况。即使如此,今天又碰上坑了。面试官陪老板出去了,冒着大雨花费三个小时,倒霉的我正在回去的路上。

每次面试:花费三小时以上,地铁加公交平均14元钱,简历2元钱。

找工作两个多月,面试二十多家,有三五家笔试答得不好,真正跟你谈的不超过一只手。现在看到面试,都有点发怵。不懂得尊重怎么写的公司太多了。


一切有为法869


作为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经常会电话邀约求职者到公司来参加面试活动,也正如题主所言,很多求职者都想通过电话先了解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司的具体业务状态,公司的作息考勤时间等内容。

最开始我也很反感这样的行为,既然是面试,所涉问题应该在公司来具体了解。但是后来我也遇到很多相类似的问题,我也就释然了。

作为面试邀约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都会给面试者进行简短的电话沟通,把求职者关心的一些进行进行前期沟通,但是如果求职者只问工资待遇时,我就只能说一个范围,因为针对不同的工作能力或具备的条件,工资当然是有一定差别的。

首先:要想清楚如何回答他们,那么我们要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会在电话中问这些问题。

01.求职者待业阶段,但现住位置离公司较远,想问清楚再来面试。

求职者在网上投递简历时,虽说离家较远,但是只要工作合适还是不介意去入职的,为此看到公司在招聘相关岗位时,还是想争取入职的机会。

但毕竟每家公司的情况不同,管理理念不一样,为此很多求职者这时就想在电话中把自己特别在意或者关心的问题了解清楚后,再花一天或者大半天的时候来参加面试。

02.求职者还在职,请假参加面试不太方便,确认稳妥后再参加。

HR在面对应聘者时,有些求职者是在职阶段,一边在工作还在找新工作,为此当有招聘单位通知其面试时,该求职者是需要通过请假抽时间到招聘单位参加面试。

对于求职者来讲,通过请假参加面试,那必须存在扣工资的情况,那么事先再进一步的确认一些自己敏感的信息,无误后再来参加面试其实也是能够理解的。

03.求职者以前可能有类似不愉快的经历,所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招聘过程中,HR能够遇到形形色色的求职者。对于求职者来讲,还不是一样的能够遇到各式各样的用人单位。

而还有一些求职者在电话中再进一步的咨询HR一些感兴趣的信息,那么是因为这位求职者在以往的求职经历中,遇到过有单位在招聘网站上写的与在面试时沟通的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有些公司为了保证求职者能够参加面试而存在虚假的成份在里面

为此求职者想弄清楚,在网上看到的公司介绍与实际是否有出入,然后再决定是否参加面试。

04.那么遇到在电话中询问公司情况,HR应该如何回答呢?

  • 其一:在占用较少时间的前提下,简短的与求职者进行交流,把求职者关心的问题作为初步、如实的沟通与说明,以让求职者能够更加认同公司,这样反而能够面试参加率。

  • 其二:在电话中HR也可以进一步的确认求职者的信息,发现更加合适的求职者。其实HR在招聘过程中也会发现很多求职者的实际信息与简历信息不符的现实,那么通过电话沟通也可以事先进行合适人员的筛选。

综上所述:很多求职者在电话中就问HR很多公司的问题,再决定是否来参加面试,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建议如何说明即可,毕竟大家都能够节省时间的同时,也能够给求职者方便。同时电话沟通也是相互的,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招聘面试效率,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简介:荷在职场-专注于职场领域的优质创作者,通过自己的视角观看职场,分享职场快乐。有兴趣朋友可以【关注】我,我将持续为大家提供最新职场资讯。

荷在职场


这种情况,我遇到很多次,但是并不是每次都会直接说明,根据求职者的特点来决定!



随口一问性

每天电话和求职者沟通的时候,有80%的求职者会问我:“你们的薪资是多少?”

这个时候,我通常都会反问到:“你期望的薪资是多少?”

其实,这个时候,求职者都会虚高一些薪资!

万一遇到财大气粗的公司,那就赚到了!



作为HR就要进行一个判断了:

  1. 判断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和薪资水平
  2. 判断面试官的谈判能力
有的求职者,前一分工作薪资不高,或者说工作时间不长。

但是目前想要的薪资却高于市场行情,这种情况完全就是虚报,面试的时候可以再谈!

那么,求职者合适公司需求,邀约面试;不合适公司需求,直接PASS!

还有一种情况是,求职者期望的底薪比公司规定的稍微高一点!



这种情况,就完全在考验面试官的谈判能力了!

面对这样的求职者,HR可以回答:“薪资是面试的时候,面试官跟你谈的,主要根据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来定,相信以你的丰富的经验,不错的能力能谈到一个满意的薪资!”


需求不同性

有的求职者,你可能已经在电话里跟他说:“薪资需要面议!”

但是,这句话其实大家都不喜欢听。

我作为求职者,在找工作的时候,也最不愿意听到这样子的回答。

有多少钱不能直说吗?

这个时候,HR需要多跟求职者沟通,询问上家公司的离职原因,了解求职者选择工作最看中因素是什么?


目前的市场是90后的天下。

这个年龄层的求职者,不再单一的追求薪资水平,同时看中企业文化,成长空间。



打破砂锅,问到底性

还有一种求职者就是关注薪资,关注福利!其它方面不care。

HR就实话实说好了!

关于招聘这一块,大部分的公司对于HR都有一个绩效考核。

HR们出于对任务完成的渴望,希望每一个求职者都来面试!

每一个求职者都能顺利通过面试!

每一个面试者都能按时入职!

但是,你在工作,谋生存,别人也一样!

遇到真的对于薪资这一块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职者,就直接告诉好了!

来与不来,皆看天意!

总之,当求职者在沟通阶段询问薪资的时候,根据真正的需求。对症下药,真诚的沟通,求职者才能变成员工!

—END—


蒋小碗职场分享


我很直白!人是要见面聊的。你的第一印象给我,我要看你是不是长期干,或者怎样。我不会在电话里聊天应聘。这样我会觉得应聘者不尊重人。要是真心实意应聘的,就应该去公司

在电话里可以简单的作为叙述。不用说的特别明白。招人,还是要方面看人。我招人的时候会给求职者在电话里做一个基本的介绍。你要是有求职意向,就来办公室面谈。


小石榴树


你好,从我的招聘经历来看,我觉得HR用电话邀约求职者面试时,必然的会遇到求职者各种提问和咨询,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求职者想尽量把薪资福利待遇、工作时间、岗位职责等通通了解清楚,看符不符合自己的要求,然后再决定去不去面试,从而避免白白的跑一趟浪费时间,因此作为HR必须要理解求职者的这种行为。但同时HR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如果求职者在电话邀约里面问的太过详细,可能耽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HR也要适度的把握回答的分寸。因此,当HR电话邀约求职者面试时,如果求职者只想在电话里面问明各种情况,觉得合适才过来面试,那么作为HR必须要有策略性的回答。针对这个,我谈一谈我的个人经验。

我在开展招聘工作之前,都会把所有招聘岗位的详细职责、工资待遇、社保、合同及转正事宜、工作时间、公司福利、公司发展前景等相关的东西编辑好备用。在电话邀约求职者面试的时候,如果求职者问得特别详细的话,我通常都会跟求职者解释因为工作忙的缘故,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电话面谈,所以我会把编辑的招聘信息以短信方式给求职者发过去,供其详细了解。如果求职者看后觉得可以的话,再通知我约定面试时间。我觉得这是一种很不错的应对那种问的特别多特别详细的求职者的有效方式。

当然,有的时候比较闲暇,没有太多的工作可以做。我在电话邀约求职者面试的时候,遇到那种特别喜欢问各种问题的求职者,我会在电话里面一一给予答复,其实这个时候相当于是进行了一次电话面试。因为在求职者问我各种情况的时候,我也在问求职者各种工作经历,了解求职者对工作的要求,对薪资待遇的要求,对工作时间的要求。这是一个双向的了解和选择的过程,我觉得HR也应该重视这一点。其实就跟求职者想的一样,如果在电话里面了解清楚求职者的状况,觉得合适可以再邀约,如果觉得不合适就可以在电话里面直接拒绝,也避免双方折腾。

所以,当HR电话邀约求职者面试时,如果遇到求职者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想在电话里面问明情况再决定来不来面试,作为HR,可以采取两种回复的方法,要么像我那样早早的把各种薪资福利待遇情况全部都编辑好,直接用短信发送给求职者,让他自己看;要么干脆进行一次详细的电话面试,充分沟通以便决定是否可以面谈。


Sir聊HR


作为HR,首先需要将所招聘的岗位信息讲清楚,己方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人才有哪些要求,都要跟求职者说明白。然后可以问下求职者对于哪些方面有顾虑,或者对于岗位信息有什么没有看明白的地方,根据求职者的问题再做更详细的表达和阐述。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求职者的信息,比如求职者的诉求以及求职者的能力评估等等,这是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对于接下来的面试可以有效的提高效率。

在当下,信息对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求职者和招聘方都不是傻子,没有人高兴看到自己被欺骗。

第一、求职者面试的成本要计算在内,不管是交通还是时间安排,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支出,如果招聘方打着A的招牌,却做着B类的事情,对于求职者或许是一个不小的损失,为了面试可能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如果最终发现这些准备一开始就是无用功,从感情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伤害。

第二、招聘方对于岗位的要求,求职者对于自身的水平的评估,招聘方对于人才职业水平,把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无论对于求职者还是面试者都是一定程度上的节约。可以提前判断自己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对面试的流程和面试的情况有个大致了解后可以做对应的准备工作。

第三、招聘方可以反问求职者一些信息和需求,并结合岗位情况给出合理建议和决策,帮助求职者和己方建立更加良好的互动,在了解求职者信息的同时,可以建立公司正面形象,如果符合标准,对于面试成功率也是有很大的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